模板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I=**3004/100**103*144000 =≤ [w]=L/400= 挠度符合要求 3)、梁底木枋验算 梁底木枋 由钢管支撑,按四跨连续梁计算。 L2=500mm,木枋截面 60mmx80mm 荷载设计值为: q3=[*(+24+)+*]*=q4=*(+24+)*=由验算式:①与②得, 木枋截面惯性矩 I=bh3/12=2560000mm4 木枋截面抵抗矩 W=bh2/6=64000mm3 挠度系数 KW= M/ƒm=**5002/13=23734mm≤ W=64000mm3 强度符合要求 wA=KWq4L4/100EI =**5004/100**103*2560000=≤ [w]=L/400= 挠度符合要求 4)、梁底横向小钢管验算 梁底横向小钢管按简支梁进行计算,受到由梁底木枋传来的 3 个大小相等的集中力,集中的设计值 F=[*(+24+)+*]***1/3= 小横杆的跨度 L=850mm,化为均布设计荷载为 q=3*按验算式: 15 243。 =M/Wn≤ f ③ w=5qL4/384EI≤ [w]=L/250 ④ 小横杆的截面抵抗矩 Wn =5075mm3 小横杆的弹性模量 E=小横杆的截面惯性矩 I=121800mm4 钢管抗弯强度设计值 ƒ=215N/mm2 243。 =M/Wn=qL2/8*5075=12*8502/8*5075=≤ ƒ=215N/mm2 强度符合要求 w=5qL4/384EI=5*12*8504/384**105*121800=≤ [w]=L/250= 挠度符合要求 5)梁底立杆稳定性验算 梁底每根立杆所承受 力为 N=12**= 根据本工程具体情况,由地下室底地面至梁底,立杆的有效长度为L=()=,各立杆间布置双向水平撑, 中部设置 一道,则L0=*= 立杆回转半径 i=,则λ = L0/i=97,稳定性系数 ψ = L0/λ 2= 立杆净截面积 A=489mm2 243。 =N/ψ A=5100/*489=64N/mm2< f=215N/mm2 立杆稳定性符合要求。 6)、梁侧模板验算 梁侧模板外沿纵向由 4 根木枋连续支撑,木枋竖 向间距为 230mm,侧模净高为700mm,木枋由外立杆支撑,中部穿对拉螺杆,外立杆间距为 500mm 模板侧压力计算 设已知 T=30℃, V=2m/h,223。 1= 223。 2=1,则 F=*25*[200/(20+15)]*1*1*21/2=F=25*1 =25KN/m2 取二者较小值 25KN/m2 16 则设计荷载为 q5=(*25+*)*=q6=*25*=15KN/m 按四跨连续梁进行计算, L3=230mm 由验算式:①与②得, 侧 板截面惯性 矩 I=bh3/12=144000mm4 侧 板截面抵抗矩 W=bh2/6=24000mm3 M/ƒm=Kmq5L2/13=**2302/13=764mm3≤ W=24000mm3 强度符合要求 wA=KWq4L4/100EI =*15*2304/100**103*144000=≤ [w]=L/400= 挠度符合要求 7)、梁侧木枋验算 梁侧木枋规格为 60mmx80mm,按四跨连续梁进行计算,跨度 L=500mm, 荷载设计值为 q7=(*25+*)*=q8=*25*=由验算式:①与②得, 木枋截面惯性矩 I=bh3/12=2560000mm4 木枋截面抵抗矩 W=bh2/6=64000mm3 挠度系数 KW= M/ƒm=**5002/13=19080mm3≤ W=64000mm3 强度符合要求 wA=KWq4L4/100EI =**5004/100**103*2560000=≤ [w]=L/400= 挠度符合要求 8)、对拉螺杆计算 17 对拉螺杆横向间距 ,按最大侧压力计算,每根螺杆承受的拉力为 N=(*25+*)**= 则 A=N/f=12460/170= 选用 248。 12 圆钢,其截面面积为 A′ => ,可满足要求。 ( 三 )柱模板的计算 最大 柱截面 1300 2780柱高 米,模板采用 17mm 厚胶合板,钢管柱箍 2Φ 48 ,对拉 螺杆 φ 12间距 650。 对拉 螺杆166。 Υ 48 双钢管60*80木 枋间距25017mm厚 竹胶板竹筒蝴蝶扣及螺帽 参与模板设计的各项荷载标准值。 1)、新浇筑砼对模板侧面的压力标准值 3 F1a= t0β 1β 2V1/2 ① F1b=γ H ② 取其中之小者 式中: γ =25KN/m3 t0=200/(T+15)=200/(20+15)= β 1= β 2= V=H= 18 F1a= 25 =F1b=25 = KN/m2 F1= F1a=砼侧压力的计算图形如下图: 图中: h-有效压力高度 h= F1/γ == 2)、 振捣 砼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4 KN/m2 柱模板的设计 ,按 四 跨连续梁考虑,取 1m高为计算单元,木因竖向木楞间距为 250,则计算跨度为 四跨连续梁的弯矩系数为 Km= ,挠度系数为 Kw= 1)、 强度计算: F= +4 = KN/m2 q= 1=根据计算式:σ =M/W≤ [σ ]=13N/mm2 Mmax= 2502 =525140N mm 木模板截面抵抗矩: W=bh2/6=1000*172/6=48166mm3 σ =M/W=52514/48166=≤ [σ ]=13N/mm2,强度满足要求。 2)、验算刚度 E=*103N/mm2 I=(1/12) 1000 173=409416mm4 F= =q= = KN/m= 19 ω = = 2504/(100 *103 409416) = ω 容 =l/400=250/400 = ω ω 容 ,则挠度符合要求。 木楞验算 竖向 木 枋 60mm*80mm, 间 距 250mm, 按四跨连续梁计算, 木枋的计算跨度拟采用 500mm, 四跨连续梁的弯矩系数为 Km= ,挠度系数为 Kw= 1)、 强度验算: 最大面荷载为, F= +4 = KN/m2 q1= F*L=*= KN/m= N/mm q2=**= KN/m =根据计算式:σ =M/W≤ [σ ]=13N/mm2 M= Km*q1L2=**5002=525140N mm W=bh2/6=60*802/6=64000 mm3 σ =M/W=525140/64000=≤ [σ ]=13N/mm2, 强度 符合要求。 2)、 挠度验算: 根据计算式: wA=KWq2L4/100EI≤ [w]=L/400 木枋弹性模量 E=*103N/mm2, 截面 惯性矩 I=bh3/12=60*803/12=2560000mm4 wA=KWq2L4/100EI=**5004/100**103*2560000=≤ [w]=L/400=500/400=,挠度符合要求。 柱箍验算 沿柱高设置间距 500mm 的双钢管 2Φ 48* 厚 , 用对拉螺杆固定,对拉螺杆间距拟采用 650mm,柱箍按四跨连续 梁计算,跨度为 650, 与整体支模架连接。 四跨连续梁的弯矩系数为 Km= ,挠度系数为 Kw= E= 105N/mm2, I=2 121800mm4, W=2 5075mm3 q1= = 20 q2=**= KN/m= N/mm 1)、强度验算: 根据式σ =M/W《 [σ ]=210N/mm2进行强度验算。 σ =M/W=Km q1L2/ W =**6502/2 5075=《 [σ ]=210N/mm2 强度符合要求。 2)、 挠度 验算: 根据式 wA=KWq2L4/100EI =**6504/100**105*2 121800=≤ [w]=L/400=650/400= 挠度符合要求。 对拉螺杆验算 螺杆拉应力标准值 f=210N/mm2, 螺杆承受拉力 N=**=,则所需截面面积 A=N/f=*103/210= mm2,故采用 φ 12 螺杆, A=113mm2,可满足要求。 (三 )、墙模板设计计算 同 柱,此处省。 B、177。 以上部分 (技术转换层另外编制 )结构概况:平板最大厚度为 120mm,梁截面取最大 400mmx1000mm, 柱截面最大为 1300mmx1400mm, 平板模板 采用 12mm竹胶板,小楞采用 60mm*80mm 木枋,大楞采用φ 48 钢管,立杆采用φ 48 钢管 ,最大层高 (技术转换层除外 )最大为 ,搭设支模架时, 除地面以上 300mm 高设置扫脚杆, 中部设两道水平横杆, 构造上需 设置剪刀撑,以 保证其支模系统稳定性。 其中剪力墙梁截面较大,考虑到其跨度不大,相当于剪力墙开洞,按剪力墙开洞作加固如理,即制作定型木盒,四面支撑。 (一 )、板模板及其支撑系统计算 (板厚 120mm) 1)、荷载取值: 平板的模板及木枋自重标准值: 新浇砼自重标准值: = KN/m2 钢筋自重标准值: = KN/m2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 KN/m2 2)、初步 取木枋间距 L=250mm,验算板模时按四跨连续梁进行考虑,查表得Km=, Kw=,取 1m宽作为一个计算单元。 21 根据验算式: W≥ M/ƒ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