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检疫性病害的检测及防除研究方法技术(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②快速、简单、方便易行; ③有标准化的操作规程,检验结果重复性好 ④安全,不扩散有害生物。 检验检疫的样品 • 同一国家和地区来源,同一运输工具,同一品名(种苗则为同一品种)的货物统称为一 批 ,按批进行检验、放行或处理。 • 通常一批货物的数量很大,不可能全部检验,必须按规定的方法从批的总体中抽取适当数量的代表性部分,称为 样品 ,用以检验。 • 每份送检样品量的规定:谷物、棉籽、瓜子、饲料类为 1000g;大粒种子(玉米、蚕豆等) 1000~1500g;小粒种子(芝麻) 500g;蔬菜、烟草: 10~100g;葱头、红枣、马铃薯等: 2020~5000g。 取样方法的依据 • 有害生物的分布规律 • 货物的数量 • 装载方式等因素确定 样品数量(容量)大小依据 • 有害生物的带有率。 • 检验方法的灵敏度。 • 检验所要求的精度。 • 货物种类与特点。 • 检验所允许的时间和花费等许多因素确定。 • 有害生物的带有率越低,检验方法的灵敏度越低,检验精度要求越高,所需样品数量就越多。 检验检疫的方法 • 真菌主要由培养方法检出,根据形态特征鉴定; • 细菌、病毒及与之类似的有害生物则需应用多种生物学的、生理生化的和免疫学的技术检验; • 线虫和杂草种子主要由直接检验和机械分离而检出,根据形态特征鉴定。 第一节 植物病原真菌的检验检疫技术 • 病原真菌的属、种主要依据其形态特征鉴定,有时形态相似的近似种类需接种寄主,测定其致病性。 鉴定病原真菌专化型和小种,也需接种鉴别寄主。 • 除洗涤检验法的检验结果用单位重量种子的孢子负载量表示外,其它检验方法都能获得带菌百分率或发病百分率。 一、直接检验 • 是用于检验检疫具有明显症状的植物材料,可作初步的诊断 • 现场快速检查 • 肉眼,放大镜或实体显微镜。 二、过筛检验 • 检验粮谷、种子、油料、干果和生药材,检验病粒,菌婴、菌核、病残体等 • 种子过筛后可检出夹杂的菌瘿、菌核、病株残屑和土壤,都需仔细鉴别。 • 小麦矮腥黑穗病的菌婴 三、比重检验法 • 原理:菌婴、菌核和病秕籽粒都要比健康的籽粒轻。 • 用于种子、粮谷、豆类中的菌婴、菌核和病秕籽粒。 四、染色检验法 • 某些植物或植物器官被病原感染后,或某些病原菌本身,常可用特殊的化学药品处理,使其染上特有颜色,利于检出和区分病虫种类 洗涤检验法 • 用于检测种子表面附着的真菌孢子,包括黑粉菌的厚垣孢子、霜霉菌的卵孢子、锈菌的夏孢子以及多种半知菌的分生孢子等。 洗涤检验的操作程序 一定数量的种子样品放入容器并加入定量蒸馏水或其它洗 涤液,振荡 510 min,使孢子脱离种子,转移到洗涤液中。 洗脱孢子 将孢子洗涤液移入离心管,低速离心( 25003000r/ min) 1015min,使孢子沉集在离心管底部。 离心富集 弃去离心管内的上清液,加入一定量蒸馏水或其它浮载液, 重新悬浮沉集在离心管底部孢子,取悬浮液。 滴加在血球 计数板上,用高倍显微镜检查孢子种类并计数,据此可计 算出种子的带菌量。 镜检计数 用常规孢子萌发测定法、分离培养法或红四氯唑( TTC) 染色法判定孢子死活。 孢子生活 力测定 影响洗涤检验的因素 • 种子或其他粮谷类产品表面所黏附的病菌孢子不一定能完全洗涤下来。 • 离心管内容已形成一层极难沉降的孢子薄膜。 管壁也可能黏附孢子。 • 视野内孢子分布不均匀。 • 操作不规范,不严格。 保湿萌芽检验法 • 适用于病菌随种子萌发或幼苗生长阶段就开始侵然危害,并表现症状的病原菌。 • 优点 :容易检查根部和绿色部分,也可避免相互传染。 • 缺点 :腐生菌干扰;病菌之间干扰。 • 沙内萌芽检验 - 主要用于植物繁殖材料的入境后隔离检疫。 供试材料种植在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处理或干热灭菌的沙砾、石英砂中,在隔离场所和适宜条件下栽培,根据幼苗和成株的症状鉴定。 • 土内萌芽检验 • 试管幼苗症状测定 - 在试管中水琼脂培养基斜面上播种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根据幼苗症状、结合病原菌检查,确定种传真菌种类。 生长检验花费时间长,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 保湿培养检验 优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花费少、快速准确。 缺点-某些菌丝生长不旺盛和产孢少,杂菌已影响 有利于病原菌形成孢子,同时又避免因种子萌芽伸长过快造成相互覆盖,便于检查 冰冻吸水法: 含水量均匀一致,有利于病菌生长,皿内洁净,杂菌少。 琼脂平皿法: 吸水纸法 : 培养皿 培养皿 吸水纸 培养皿 蒸馏水 种子 培养皿 日光或 紫外灯 2025℃ 710d 实体显微镜下 逐粒种子检查 特别注意观察种子上菌丝体的颜 色、疏密程度和生长特点、真菌 繁殖结构的类型和特征。 培养皿吸水纸培养检验法实例 种子 1% 2%次氯酸钠溶液和抗菌 素表面消毒 510 min 植床于培养基平板上,在适宜 温度和光照下培养 710d 手持放大镜从培养皿两面观察,依 据菌落形态、色泽来鉴别真菌种类 必要时挑取培养物制片,用 高倍显微镜检查 琼脂培养基培养检验 七、分离培养检验 • 主要应用于检验潜伏于种子、苗木或其他之物产品内部,不易发现和鉴定的病原菌; • 当种子、苗木或其他植物产品上虽有病斑,但无特殊的病原菌可供鉴定的场合。 分离培养检验方法 • 根据不同的目的分为 5种: • 种子表面或深层的病菌 • 检测病菌的潜伏部位 • 了解种子外部附着的病菌种群 • 检验病菌种类、菌落类型和萌发率 • 分离块茎、块根和苗木、接穗等繁殖材料所带的病菌 分离培养检验步骤 消毒 接种 培养 研究方法 • 进境美国小麦中黑麦草腥黑穗病菌的检测和鉴定(洗涤检测和荧光 PCR) • 水稻腥黑粉病菌的单孢检测(分离培养) • 大豆疫病的田间鉴定与防治 第二节 病原细菌的检疫检验技术 • 植物细菌病害有软腐、环腐、萎蔫、溃疡、疮痂、枝枯、叶斑、组织增生(瘿瘤、发根)等多种症状。 叶片上病斑常呈水渍状,上有细菌溢脓。 病部切片镜检可见细菌溢。 • 田间诊断 ―― 了解病害和寄主的群体特征,即病害在田间发生的情况,以及当地的作物栽培及耕作情况。 • 初步诊断 ―― 通过肉眼观察植株的症状、病原分泌物以及镜检观察。 • 例如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取一小块病叶组织,低倍镜下观察,微管束有喷菌现象。 进一步诊断 • 分离培养:选择新鲜的病斑或病键组织交界处 ―― 表面消毒 ―― 清水洗净 ―― 碾碎稀释―― 划线培养 ―― 观察 提取液系列稀释 在金氏 B( KB)培养基平板上涂布 在 25℃ 和无光照条件下培养 3d后 紫外光或近紫外光照射下有蓝色荧光的 菌落,为假单胞杆菌,可能是晕蔫病菌 选择典型菌落作进一步的鉴定 菜豆种传晕蔫病菌的分离 • 致病性测定:目的是区分致病性细菌和腐生菌。 • 过敏性反应 (Hypersensitive reaction, HR)是指病原细菌在非寄主植物上引起枯斑。植物检疫性病害的检测及防除研究方法技术(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笑,做私活,闲谈、打闹等。 1不准座在脚手架防护栏杆上休息和在脚手架上睡觉。 1手推车装运物料,应注意平稳,掌 握重心,不得猛跑或撒把溜放。 1拆下的脚手架、钢模板、木模、支撑要及时整理,圆钉要及时拔除。 1砌墙斩砖要朝里斩,不准朝外斩,防止碎砖坠落伤人。 1工具用好后要随时装入工具袋。 1不准在井架处行走;不准在井架提升后下面去清理砂浆、混凝土等物;不准吊篮久停空中;下班后吊篮必须放在地面处
质量记录的控制 质量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它是证实本公司产品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为此对质量记录应认真填写,妥善保管。 公司制定并保持形成文件的《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对质量记录的标识、收集、储存、检索、保护、保存期限和处置作出详细规定。 支持程序 Q/HMK2012020 《文件控制程序》 Q/HMK2022020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质 量 手 册 手册版本号 A 第
I=**3004/100**103*144000 =≤ [w]=L/400= 挠度符合要求 3)、梁底木枋验算 梁底木枋 由钢管支撑,按四跨连续梁计算。 L2=500mm,木枋截面 60mmx80mm 荷载设计值为: q3=[*(+24+)+*]*=q4=*(+24+)*=由验算式:①与②得, 木枋截面惯性矩 I=bh3/12=2560000mm4 木枋截面抵抗矩
化铝片为剧毒药品,在一定的温度、湿度 11 和密封的环境条件下,药剂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反应,产生具有强大毒力的磷化氢气体,渗透入木材的天牛蛀道里,作用于天牛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使其中毒死亡。 1 灭幼脲类杀虫剂主要对哪一类害虫高效。 其作用方式是什么。 防治最佳时期是在什么时候。 答: 灭幼脲药剂对鳞翅目幼虫高效,其作用方式是胃毒。 防治的最佳时期是低龄幼虫期(即 3龄以前)。 1 病害预测的概念
工总进度计划填写《施工进度计划申报表》 总监理工程师审批 注:如总进度计划为组织设计的 一部分,可不单独审批。 承包单位编制年、季、月报进计划填写阶段《施工进度计划申报表》 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填写 《施工进度计划审批表》 按计划实施 监理工程师对进度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分析 基本实现计划目标 严重偏离计划目标 承包单位编制下一期计划 总监理工程师签发《监理通知》指标承包单位采取调整措施 — 14—
......................................................................... 27 V 五、实验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