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筒结构电信大厦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36 36 21.15 28.0 30.5 30.5 63.3 88.0 95.0 95.9 6.0 7.6 9.4 11.0 支承、抗滑、抗冲刷用 抗滑用 抗滑、基坑开挖挡土用锚拉护岸地下连续墙 全部桩 总 计 118 3288 2988 9181 892 1.工艺流程 根据桩尺寸大,土质较好,地下水不大的特点,采用人工挖孔方法成桩。 顺序由下游至上游逐排一桩隔一桩进行,以保证孔壁稳定。 人工成孔桩工 艺流程为:整平场地、定桩位→安三木搭、提升系统和活动安全盖板→桩也挖土 1m深→支一节模板、浇筑一节混凝土护壁→挖土 1m深→支一节模板、浇筑一节混凝土护壁……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吊放钢筋笼→用导管法水中浇筑混凝土→桩头养护。 2.成孔方法 用人工从上到下逐层开挖桩孔,为防止塌孔,采取每挖深 1m,浇筑一节混凝土护壁,直至设计深度。 孔内挖土由人工用锹、镐进行,遇姜结石层,采用锤、钎破碎。 在孔口部位铺活动安全盖板,搭三木搭,用 1t慢速卷扬吊吊桶作垂直运输,用手推车作水平运输(图 592)。 图 592 大直径灌注桩人工成孔工艺图 混凝土护壁厚 100mm(允许误差177。 30mm),模板采用一节组合工具式内定型钢模板,用尺寸 350mm 900mm弧形钢模及拼接板组成,用 U形卡连接,上下各设一道两半圆组成的 6号槽钢内箍顶紧,不另设支撑,以便井下作业,拆上节支下节,如此循环作业。 混凝土用吊斗运入井内,人工浇筑,上部留 100mm高浇灌口,浇完后用混凝土堵塞,防止地下水集中冲坏土壁。 遇局部塌孔,采取在塌方处用砖砌外模,配适量φ 6钢筋,再支内模浇混凝土护壁。 孔内渗少量水,采取随挖土随用吊桶(用土堵桶底缝隙)将泥水一起吊运出,个别渗水量大时,辅以小型潜水泵排水。 挖土 24h连续作业,隔夜时,先排水。 在 10m以下挖土,孔内设 100W照明,用 36V低压防水带罩灯头。 3.钢筋笼吊放 为防止钢筋吊放时扭曲变形,在主筋内侧,每隔 30mm加强箍,每隔一箍内设一井字加劲支撑与主筋焊接牢固,组成骨架。 钢筋在加工厂成型,运到现场平卧组装,如图 593所示。 钢筋笼采用螺旋形箍筋和加强箍,每根螺旋箍筋为 4圈,外直径分别为 和。 钢筋笼因长度和重量大(长 、重 11t),吊车起重高度和起重量不够,采取两节制作吊放。 为使上、下节主筋正确对齐,在接头端设一短钢 筋笼模架使对齐后定位。 箍筋每隔 1~ 与主筋 梅花形用电弧焊点焊固定。 在钢筋笼主筋上下每隔 5m十字交叉设置 4个φ 20耳环作定位铁,使保护层保持 7cm,钢筋笼外形尺寸严格控制比孔小 11~ 12cm。 图 593 钢筋笼的成型与加固 ( a)钢筋笼加固成型;( b)耳环构造;( c)上、下节钢筋笼主筋对接 钢筋笼就位采用 15t履带式吊车进行(用 23m臂杆,最大提升高度为17m,起重量为 8t)。 水平吊运用 2台 15t吊车抬运,主机吊顶部加强箍上 4点,辅机吊下部加颈箍上两点递送,至桩位上部,在空中翻转,直立扶稳后,辅机 脱钩,全部由主机承担,缓慢落入桩孔内就位。 用2根 16号槽钢横担穿过钢筋笼顶部加强箍,搁在桩孔上节混凝土护壁上,卸钩后再用同法将上节钢筋笼吊到下节钢筋笼上,使主筋对正,采用帮条双面焊接,最后再用两台吊车将整个钢筋抬起,抽去横担,徐徐沉入井内就位(图 594)。 因钢筋笼离底 1m,采用 4根φ 20钢筋吊钩钩住笼顶加强箍,用槽钢横担悬挂在井壁上。 脱钩后,借自重可保持钢筋笼垂直度。 图 594 2m大直径灌注桩钢筋笼吊放 4.水中灌筑混凝土 成孔采用导管法在水中浇筑混凝土的工艺。 导管采用内直径 300mm的卷焊钢管 ,每节长 2~ ,管端由粗丝扣连接。 钢筋笼就位后,逐节下导管到离孔底 ,混凝土浇筑前,用 3PN型水泵送清水置换,至泥浆密度小于。 混凝土等级为 C20,选用配合比为∶ 325号矿渣水泥 430kg,粒径 ~ 4cm卵石 1036kg,中砂 734kg,水 210kg,砂率 %,水灰比 ,坍落度 180~ 220mm。 在混凝土中掺加 %木钙减水剂,初凝时间控制在 6h 内。 混凝土由集中搅拌站搅拌,用自卸汽车运送,运到现场,卸入卸料槽,用吊车提升,通过漏斗、尽管送入桩孔内(图 595a)。 预 先将预制的混凝土塞(图 595b)装在漏斗下口,用铁丝吊住,混凝土达一定量后,剪断铁丝,即随混凝土下到孔底,保持混凝土与水隔开。 图 595 2m大直径灌注桩水中灌筑混凝土工艺 开导管时,贮斗内必须初存一定量的混凝土,以保证完全排除导管内图 596 计算简图 ( a)开导管储料斗容量( 即首批混凝土量)计算简图; ( b)灌筑最后阶段导管内混凝土柱即漏斗高度计算简图 泥浆,并使导管出口埋于至少。 开导管首批混凝土量V( m3)按下式计算(图 596a): V=h1179。 Ahdc 42 式中 d—— 导管直径( m); hc—— 首批混凝土要求浇筑深度( m); EDc HHh  HD—— 管底至槽底的高度,取 ~ ; HE—— 导管的埋设深度,一般取 ~ ; A—— 灌注桩浇筑段的横截面面积(㎡); h1—— 槽内混凝土达到 hC 时,导管内混凝土柱与导管外水压平衡所需高度( m); h1 =c wHW HW—— 预计浇筑混凝土顶面至导墙顶面差( m); ρ W—— 槽内泥浆的密度取 ; ρ C—— 混凝土拌合物密度,取 t/m3。 灌注最后阶段导管内混凝土柱要求的高度 HC,按下式计算(图 596b): HC =CWWHP   式中 P—— 超压力,在浇筑长度小于 4m时,宜不小于 75kN/m。 本工程取 HD=, HE=, HW==,ρ w=,ρc=,则 h1 = ,计算得开导管首批混凝土量为: V= 322 4 m  在最后阶段,取 HW=4m,则导管内混凝土柱要求的高度 HC为: HC= 24 12475  在整个浇筑过程中 ,导管口应埋在混凝土面以下 1m以下。 利用混凝土的超压力使混凝土摊开,浇筑面逐渐上升并与泥浆隔离,与此同时顶着桩孔内混浆上升排出孔外,提升导管也用 15t吊车进行,如此逐段拔导管直至全桩混凝土浇筑完毕为止。 浇灌要连续进行,不得中断,防止导管底混凝土凝结,同时每隔一定时间用线坠检查导管埋深和混凝面上升高度,防止出现夹层。 每根桩混凝土量为 63~ 96m3,一般 3~4h浇筑完成。 地下连续墙工程 1.地下连续墙工艺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597。 图 597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 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 泥浆循环路线 2.钻机选择与成孔方式采用自制 DZφ 800179。 4型地下连续墙钻机(图598)成孔。 该钻机系由 4台 GZQ1250A型潜水电钻配以底盘、机架、导板箱自行组装而成,并配以自动测深、测斜、纠偏等检测装置。 导板箱下部两侧装有拉削式侧刀,用以切除两侧“未切削区”的土。 在钻机上安设 G4PS1型潜水砂泵一台,钻进切削的泥土在泥浆中以反循环方式排出。 导板箱的升降是用一台 5t慢速卷扬机借钢丝绳进行,采取减压钻进,靠长导板箱保持其垂直度。 图 598 DZφ 800179。 4型地下连续墙钻机构造 钻机具有构造简单,效率高,扩孔率极小,便于掌握,能自行制作等 特点。 钻机的技术性能见表 533。 DZφ 800179。 4型地下连续墙钻机技术性能 表 533 项次 项 目 项次 项 目 1 2 3 成槽尺寸:切削面积 2㎡ 槽孔长 2600mm 有效长 1800mm 槽孔宽 800mm 槽孔深 35m 钻进速度:土层 4~ 6m/h 姜结石层 挖方能力: 5~ 10m3/h 4 5 6 7 8 9 10 11 排渣能力: 10m3/h(排渣效率 %) 造孔垂直度:不大于1/200 造孔扩孔率:不大于3/100 钻具倾斜显示: 30″ 钻压显示: 0~ 10t 钻架垂直调节:177。 1176。 电缆和泥管收放长度:35m 钻机移动:人力或绞车,1m/min 3.墙接头形式及槽段长度 墙接头形式采用对接接头和圆榫接头两种形式,前者用于围堰部分,以便拆除;后者用于两侧护岸。 对接接头每单元槽段长 ,圆榫接头为防止钻偏和加快进度,采用每槽段两段,扣除接头管长,有效长为 (图 599)。 图 599 地下连续墙接头型式及槽段尺寸 ( a)对 接式;( b)圆榫式 4.导墙设置 在挖槽前,沿连续墙纵向轴线位置设置混凝土或砖砌导墙,以控制轴线、存储泥浆和稳定上部土体。 导墙深 1m,壁厚 ,墙净距 ,内部每隔 3m用 100mm 100mm方木支顶,以防变形。 5.泥浆选择与配制使用 在钻机成槽过程中,泥浆具有护壁、携渣、冷却机具、润滑等作用。 泥浆的选用是保证钻机成孔及其质量的重要关键,一般对护壁泥浆的 技术要求如表 534所示。 选择泥浆要考虑护壁效果和经济性。 根据本工程的土质特点(塑性指数在 12 左右)和施工条件,经试验,可采用自成泥浆加入适量的 碱和膨润土的混合泥浆(表 534)扩壁。 即在开始钻进和清孔时,投入掺加 %~ %纯碱和 %~ %膨润土粘土泥浆。 在钻进过程中采用自成泥浆加入一定数量( %~ %)的纯碱,以改善泥浆性能。 根据试验,此种泥浆护壁搁置 4h而不塌孔。 钻进中应经常测定和调整泥浆密度,密度在时,注入密度为 左右的新鲜泥浆置换,不得直接使用清水稀释。 泥浆的制配,结合场地狭窄及机具缺乏情况,可因地制宜地采用简易自流式重力沉降泥浆循环方法(图 597)。 配制和回收系统采用简单半地下式砖砌泥浆沉淀池共 6个,沿连 续墙长条形布置,以加长泥浆流动路线,加快沉淀。 池容积为 90~ 100m3(相当一个单元槽段挖土量的 ~ 2倍),池间连通,供制浆和循环流动使用。 沉淀池顶放筛子,排出的大颗粒泥渣和姜结石留在筛子上直接卸走,小颗粒的泥渣沉淀后留在池底,用高压水冲洗,通过排渣孔排走,清水由水井用泵送到贮水池中使用。 护壁泥浆技术指标及泥浆配合比 表 534 编 号 配合比 泥浆性能 水 粘土 纯碱 膨润胶体率( %) 粘度密度 pH (%) 土 2h 4h ( s) 24h ( t/m3) 值 1 2 3 100 100 7.7~20.6 7.7~20.6 0.3 0.3 — 1.64 100 27~45 100 95 23~36 98~95 16~22 16.3~16.6 17.2~17.7 5左右 5~1 7~2 8~9 11~10 9~8 注: 1为泥浆技术指标要求;编号 3为本工程采用的泥浆配合比。 %计。 槽孔完成后要立即清孔,即用密度为 ~ ,由导墙槽内自流入孔,用砂泵排渣, 置换原有泥浆。 当槽孔 2/3高度处泥浆密度为 ,即可停止,立即安放钢筋笼和接头管,最后再一次由导管注入压力清水,将泥浆换出,孔底泥浆厚不大于 10cm即认为合 格,迅速灌筑混凝土。 每钻一单元槽段约 18~ 20h,从成孔完到灌筑混凝土完,整个过程应在 8~ 12h内连续作业迅速完成。 6.钢筋笼吊放 钢筋笼制作应保证几何尺寸正确,有足够的刚度,起吊、运输、安装方便。 本工程钢筋笼长 36m,重 9t,因只有 15t履带吊,故采用两节制作吊放,每节长 14m,吊放一节,安一节,用帮条焊接接头。 为防止变形,横向每 2m 32加 筋框,并每隔 ~ 2m加一道φ 22加劲支撑箍筋,交叉点全部用点焊连接,构成骨架。 为保证几何尺寸和相对位置准确,在铺好的平台胎具上成型,在主筋上每 3m焊一耳环,以控制保证层和便于下钢筋笼。 钢筋笼的尺寸与导管间应保持 15cm净距,钢筋笼用两台吊车四点起吊翻身,缓慢吊入槽中后,用钢管穿挂在导墙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