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住宅楼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工日,施工班组人数 17人, m=4采用一班制,计算流水节拍 t 柱筋 =135247。 ( 17 4) =2 天 柱、梁、板模板劳动量为 2263工日,施工班组人数为 25人, m=4,采用两班制,计算流水节拍 t 柱梁板 =2263247。 ( 25 4 2) =11 天 17 柱混凝土劳动量为 204工日,施工班组人数为 14人, m=4,采用一班制,计算流水节拍 t柱 =204247。 ( 14 4) =4 天 梁、板筋(含楼梯 )劳动量 801工日,施工班组人数 25 人, m=4,采用两班制,计算流水节拍 t梁,板筋 =801247。 ( 25 4 2) =4 天 梁、板混凝土(含楼梯)劳动量 939 工日,施工班组人数 20人, m=4 采用三班制,计算流水节拍 t梁,板 =939247。 ( 20 4 3) =4天 拆模板劳动量 398 工日,施工班组人数 25 人, m=4,采用二班制,计算流水节拍 T拆 =398247。 ( 25 4 2) =2天 砌墙(含门窗框)劳动量 1095,施工班组人数 45人, m=4,采用一班制,计算流水节拍 T砌墙 =1095247。 ( 45 4 2) =3 天 三、屋面工程 屋 面工 程包括屋面保温隔热层、 找平层和防水层三个施工过程。 考虑屋面防水要求 高,所以不分段施工,即采用依次施工方式。 劳动量及劳动力安排如下: 序号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劳动量(工日或台班) 工人人数 1 加气混凝土保温隔热层(含垫层 236 40 2 屋面找平层 52 18 3 屋面防水层 47 10 18 注:找平层施工完成后应适当留设技术间歇时间。 加气混凝土保温隔热层(含垫层)劳动量 236 工日,施工班组人数 40人, m=1,采用一班制,其施工延续时间为 t=236247。 40=6 天 屋面找平层劳 动量 52 工日,施工班组人数 18 人, m=1,采用一班制,其施工延续时间为 t=52247。 18=3 天 屋面防水层劳动量 47 工日,施工班组人数 10 人,采用一班制,其施工延续时间为 t=47247。 10=5 天 四、装饰工程 装饰工 程包括顶棚墙面中级抹灰 、外墙面砖、楼地面及楼梯地 砖、一层顶棚龙骨吊 顶、铝 合金窗扇安装、胶合板门安装 、内墙涂料、油漆等施工 过程。 其中一层顶棚龙骨 吊顶属穿插施工过程,不参与流水作业。 劳动量及劳动力安排如下: 序号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劳动量(工日) 工人人数 1 顶棚终极抹灰 1648 60 2 外墙面砖 957 34 3 楼地面及楼梯地砖 929 33 4 顶棚龙骨吊顶 148 15 19 5 铝合金窗扇安装 68 6 6 胶合板门 81 7 7 顶棚墙面涂料 380 30 8 油漆 69 6 9 室外 10 水、电 顶棚终极抹灰劳动量 1648 工日,施工班组人数为 60 人 m=4,采用一班制,其流水节拍计算 t=1648247。 ( 60 4) =7 天 外墙面砖劳动量 957 工日,施工班组人数 34 人, m=4,采用一班制,其流水节拍计算 t=957247。 ( 34 4) =7 天 楼地面及楼 梯地砖劳动量 929 工日,施工班组人数 33 人, m=4,采用一班制,其流水节拍计算 t=929247。 ( 33 4) =7 天 顶棚龙骨吊顶劳动量 148 工日,施工班组人数 15 人, m=4,采用一班制,其流水节拍计算 t=148247。 ( 15 4) =3 天 铝合金窗扇安装劳动量 68 工日,施工班组人数 6 天, m=4,采用一班制,其流水节拍计算 t=68247。 ( 6 4) =3天 胶合板门劳动量 81 工日,施工班组人数 7 人, m=4,采用一班制,其流水节拍计算 t=81247。 ( 7 4) =3天 顶棚墙面涂料劳动量 380 工日,施工班组人数 30 人, m=4,采用一 班制,其流水节拍计算 t=380247。 ( 30 4) =3 天 20 油漆劳动量 69 工日,施工班组人数 6 人, m=4,采用一班制,其流水节拍计算 t=69247。 ( 6 4) =3天 综上所述,考虑相关技术间歇时间和搭接时间,总的工期为 126 天 第二节 进度计划监督管理 为了保证工程按期完成,我公司坚持施工进度计划监督管理。 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工程年、季、旬、月、周作业计划及相应进度统计报表,按进度计划组织施工,接受甲方代表、监理对进度的检查、监督。 劳 动 力 调 动 情 况 详 见 《 劳 动 力 动 态 曲 线 图 》 21 第三节 施工协调配合 本工程因其结 构特点存在着多工种、多项目、多部位交叉作业。 为了保证操作面的宽松而又能有效地利用,使操作工人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水平及垂直运输平稳而又能满足施工需求,使整个现场施工有条不紊得进行,特制定如下制度: 22 1)现场项目经理、施工工长应从施工机械的有效利用及操作着手、合理、科学的调配劳动力,各工种、各作业班组应本着局部服从整体原则;辅助工序、穿插工序给关键工序让路的原则,服从项目经理部的统一管理,统一调配。 2)项目经理部每日及时召开“碰头会”,由项目生产副经理主持,及时安排当日工作协调事项和解决施工问题。 3)每周定 期召开一次施工现场协调会,邀请建设单位有关人员和现场监理参加,对整个项目施工进行阶段性协调工作。 协调会由项目经理主持,广泛听承各部分项目工程及其他负责人的汇报、要求和意见。 考虑整体形象进度以及质量目标等因素,综合平衡工程施工的每个具体环节。 4)现场经营管理部门,作出切实实际的配合作业计划,安排好各分部分项、各工种之间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尽可能避免工作存在同一时段范围内重叠。 5)项目经理实行阶梯统一管理模式。 现场施工由项目生产经理统一安排、统一协调。 项目生产经理的工作安排应科学、合理、周密。 23 第五章 施工准备工作与资源配置计划 第一节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施工前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熟悉图纸,组织技术交底。 材料供应部门,提出外加工定货单,并提出工料分析和进行图纸会审,进行设计交底。 第二节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①施工机械用电量 ②工地总用电容量: 则 S=K[∑ P1/μ COS∮ ]K1K2+ ∑ P2K3 = [( )] + 12 =(KVA) 计划总用电容量为 ,因施工机械不同时使用, 故此用电量可满足要求。 施工现场安排七路供电,建筑物北侧一路,东南侧一路,楼内三路 (每个单元各设一路 ),电焊机一路,生活区一路。 每隔一层各设流动配电箱一个,所有动力线路均用电埋地暗敷设设置引入,分别设配电箱控制。 夜间照明采用低压行灯。 24 第三节 施工测量 本工程施工测量要求比较高,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标准,为此,本工程特设施工测量专业小组,整个工程由开始的坐标、标高、各层的轴线测量,均由测量专业小组负责。 为测量小组配备 J2 经纬仪一台,水准仪一台。 仪器使用前,应经检测。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楼面标高,立好皮数杆,按皮数杆控制线砌砖。 当 砌完一步架高而未搭设脚手架前,开始作+ 50 的找平测量。 用水准仪找平,操作程序如下: (1)安水准仪 (2)确定楼 (地 )面一个 +50 厘米点,在楼板上应按设计要求加上楼面层设计厚度。 (3)根据以定的 +50 点,用水准确定塔尺的读数。 注意塔尺底部要与 +50 点对平。 4)塔尺的读数或标记,用水准仪测出每间屋内转角处的 +50 点。 5)根据塔尺的读数或标记, 在每层确定固定轴线的部位,引测到外墙上作好标记,记上标高,用来挖掘层高和总高。 (6)用墨线连接所有的 +50 点,于是本层的 +50 厘米水平线就测量完了。 轴线控 制 ①基础工程放线:根据永久性坐标桩,投测基槽挖土和砼垫层面,控制轴线。 ②标高控制:基础施工阶段在基坑内设备固定标高控制点,以控制基础各施工过程标高。 ③主体施工时,每一层楼面标高要引出,用 50m钢卷尺 15m拉力器,从楼固定标高标准点到各楼层暗柱钢筋上,均设水准控制点。 第四节 沉降观测周期确定 建筑物建成后会引起基础及其四周的地层产生变形,这种变形在一定范围内是正常的,但超过一定的限度,不仅会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为了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对其进行变形观测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 在实 25 际 工作中, 我公司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T8897),对于建筑物的有效监测,及时、 准确地反映出沉降规律。 根据荷载的变动,可将观测周期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开始施工到满负荷载。 此阶段的观测周期视施工进度而定,一般约为 10 天至一个月左右。 第二阶段:从满荷载至沉降速度变化趋向稳定。 此阶段观测周期,在施工过程中每完成一层主体,作一次沉降观测,不得超过三个月复测一次。 第三阶段:自沉降速度稳定到基本停止沉降 (),其观测周期:开始为半年或一年一次,以后可 2─ 3 年一次。 为了保证观测 精确度,按规定埋设永久性观测点, 采取“三固定措施”,即仪器固定、主要观测人员固定、观测的线路固定。 竣工后,并认真分析汇总沉降观测结果做好记录,交工时并入竣工资料交建设单位存档。 26 第六章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第一节 施工方法 一、 基础工程 基础施工前必须按《建筑场地墓坑探查与处理现行规程》进行探查处理。 如果遇到异常情况或与地质勘查报告不符时,应与建设单位、设计院商定处理方案。 1) 施工工序 场地平整→测量放线→定位→ (由西向东 )土方机械大开挖→运输→边坡加固→清理基坑→问题坑处理→验槽→黄 土、灰土过筛→填筑→压实→验收。 2)土方机械的选用 3) 土方工程 土方大开挖时,将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保证土体边坡、围墙、周围建筑及其公用设施的稳定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本工程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法,以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 地基采用强夯,基坑土方以机械打开挖为主,开挖宽度; 沿基础轴线外放 米;深度:基层标高 米, 开挖至地基底标高以上 300─500mm后,用装载机作出入口坡道,底部人工修理、清底。 为保证基础回填土的施工质量,将坡道设置在基坑以外。 4)土方填筑与压实 27 为了保证土方工程在 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要求,必须正确选择土的种类和填筑方法。 要求: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的土、液化状态的泥、含水量大的粘土、粉状砂质粘土、混杂土等不能作填土之用。 填方施工应接近水平地层填土、压实。 并尽量用同类土填筑,填土密实度,土的实际干容重用“环刀法”测定。 灰土垫层施工时, 应严格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91)施工。 根据场地的具体情况,结合施工图中的要求,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立即进行问题坑的处理。 基坑用 3: 7 灰土回填,垫层厚度为 米,至 米处,上置钢筋砼筏板基础。 分段、分层施工 时,铺填厚度在 200 ─ 300MM 之间, 上下两层的接缝距离不得小于 500MM,接缝处应夯压密实, 灰土拌和均匀并于当日铺填夯实,同时做最佳含水率、 最大干容重试验。 回填素土的压实系数不得小于 ,回填灰土的压实系数不得小于 ,灰土比例必须严格计量,拌和均匀后,分层分段碾压夯实。 基础施工完毕应及时清理基坑,并用素土分层回填夯实至室内设计标高,同时邀请有关部门进行基础工程的验收,合格后在施工上部结构。 二、 钢筋工程 1)钢筋的质量要求 本工程所使用的钢筋均为现场加工、安装,对每一种型号的钢筋进入 现场后,必须有出厂合格证,经过有关单位进行拉力及冷弯试验,可焊性分析,复检合格后工地方可使用。 钢筋表面应清洁无损伤,无污染,无铁锈,在使用前必须清除干部,钢筋应按施工顺序配套加工,每种规格的钢筋必须挂牌标注,堆放整齐。 工程中使用的成品钢筋型号、直径、形状、尺寸、数量必须和施工图、料单相符。 钢筋按施工图放样并制作后,分规格、型号、部位码放,并书写标志牌。 2)加工设备的选择 钢筋加工集中设在现场进行制作、绑扎。 配备一台钢筋调直机、二台钢筋切断机、二台弯曲机、二台电焊机。 28 3)钢筋的绑扎和安装 钢筋绑扎 时,根据现场情况在模板上用笔标出箍筋或分布筋位置,并以此作为绑扎依据。 如当模板未支好前绑箍筋时,可在焊接好的主筋上,用钢尺按图纸要求分好箍筋绑扎点,并用记号笔标出位置,而后即可进行绑扎。 钢筋的绑扎、焊接及加工形状,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钢筋搭接长度按设计要求加工、安装,钢筋绑扎要严格控制位置,柱子钢筋上口应设置锁口箍筋,点焊牢固且保证轴线位置正确。 各种负弯矩筋,应用隔点焊接牢固,防止倾倒。 双层钢筋上下要保证用“几”型钢筋支撑,梁、板、柱钢筋匀应垫块,以保证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现浇悬挑构件,上部钢筋 严禁踩踏,要设置钢筋凳支稳,以免浇灌混凝土时踩踏,柱子钢筋采用电渣焊施工,在施工中必须确保构造柱的柱子筋同心,并且焊接符合质量要求。 其支撑混凝土的垫块标号必须与所浇构件相同。 按图纸设计施工,不得任意代。某学生住宅楼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键施工技术、工艺、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 ...........................................................51 测量放线 ..............................................................................................................
卡节头处,距离软管接头不大于 500mm。 混凝土浇筑看护 混凝土浇筑看护泵送料时要有足够的看监管人员,混凝土泵操作手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 混凝土每次施工时采用 1m3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 砂浆润管,砂浆泵送完后用铁灰盆吊离楼层,倒入建筑垃圾中,再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筑顺序 原则以先浇筑高标号砼,再浇低标号砼的顺序要求施工。 梁柱砼强度等级不同时,先浇满柱头砼,再浇梁板砼。
、为确保本工程按预定计划顺利施工,各项资源的投入对其非常重要,因此必须在开工前编制切实可行的各项资源 投入计划。 本工程的部分安装等不纳入发包范围,施工时各专业工种之间的配合协调工作尤为重要。 第二章 工程目标 “ ****、 ****、 ****、 ****”是我公司的质量方针,为了充分发挥我公司的综合优势和科学施工管理水平,以更严密的管理,周密的计划和组建更加精干的管理班子
为 70100m3/亩,在此取 70m3/亩 所以水稻总灌溉定额为( 460+70) =530m3/亩 用水量平衡法(以作物计划湿润层为平衡单元)制定旱作物的灌溉制度,先计算作物的需水量。 水量平衡方程如下: 00trW W W P K M E T 式中 : 0, tWW—— 时段初和任一时间 t 时的土壤计划湿润层内的储水量; 16 rW ——
筑 2CM深为宜),凉干后备用。 砌筑前,先按砖墙位置弹出墙身轴线,然后摆砖样,排出灰缝厚度,于墙身交接处立皮数杆,间距不超过 15 米,并用水准仪抄平。 砌筑时采用“三一”砌砖砌筑,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浆”。 水平及坚直灰缝砂桨饱满度不低于 80% ,交接墙体不能同时组砌时,应于墙体中引 出阳槎,物别是两种墙体交接均应在灰缝中预埋长度不小于 500 毫米,间距不大于 600 毫米的 φ 6
不能完全满足 低收入 家庭的需 要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安定。 为此萧县县委、县政府极力 加快 经济适用房柏星碧水星城安置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编制单位:萧县工程咨询研究所 Tel: 05575068731 11 建设进度。 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安置房 建设模式,积极推行 安置房建设市 场化运作,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鼓励和引导实力强、信誉好的开发建设单位参与 安置房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