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超级题库120页_含答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B.复习越早越好 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 D.当天复习 [ A] 28.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A.公式学习 B.命题学习 C.原理学习 D.推理学习 29. 最早提出遗忘曲线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家是 A.巴 甫洛夫 B.艾宾浩斯 C.斯金纳 D.威廉 ?冯特 [ B] 30.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被称作 () A.操作技能 B.技巧 C.操作能力 D.能力 [A ] 31.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 A.智力技能 B.知识迁移 C.智力 D.思维程序 [A ] 32.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 A.复 杂方案 B.学习计划 C.可行方案 D.思维程序 [A] 33. 学习策略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 A.记忆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思维策略 D.学习方法 [B] 34. 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 A.智力技能 B.学习自觉性 C.元认知策略 D.自我意识 [C ] 13 35. 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 A.新的理 解 B.不同的见解 C.认知策略 D.类比或表象等 [D] 36.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 A.意识和能力构成 B.规则和技能构成 C.认知策略构成 D.经验和方法构成 [B] 37.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 A.刺激情境 B.即定疑问 C.思维状态 D.思维起点 [A] 38.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A.智力技能 B.思维品质 C.思维程序 D.能力或特性 [D] 39. 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A.思维程序 B.调查研究 C.验证假设 D.论证假设 [C] 40. 一个人的对人对已、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D] 41.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A. 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稳定的 [D] 42. 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A.新观点 B.认知结构 C.策略系统 D.价值体系 [D] 43.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D] 44. 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 为具有一定的 A.自觉性 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A] 45.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B] 14 46. 态度的情感成份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A.态度的核心成分 B.动力性成份 C.非智力成分 D.内化了的成份 [A] 47. 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 A.行为方式 B.意向或意图 C.行为 习惯 D.语言或行为 [B] 48. 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 A.社会适应 B.社会化人格 C.精神面貌 D.精神状态 [A] 49.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浑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积极的社会功能 B.应有的责任能力 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 D.道德精神面貌 [A] 50.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 A.怪异观念 B.强迫行为 C.强迫洗手 D.强迫恐惧 [B] 51. 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 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 B.痛苦不安 C.感到惴惴不安 D.感到极端焦虑 [D] 52. 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A.严重惧怕 B.原因不明地惧怕 C.非理性惧怕 D.持久性地惧怕 [C] 53. 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 A.不容易矫正 B.容易矫正 C.不属于性心理障碍 D.也属于心理障碍 [C] 54.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 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 A.思维品质 B.学习内容 C.学习结果 D.知识技能 [C] 55.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 A.若干等级 B.五个等级 C.三个等级 D.四个等级 [B] 56.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A.信息加工 B.智力活动 C 信息输入 D.心理变化 [D] 57. 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 A.各种智力活动 B.各种子目标 C.各种课堂行为 D.教学阶段 [B] 15 58. 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A.信息加工 B.学习活动 C.复杂记忆 D.理解 [D] 59. 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B.师生互动策略 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 D.合作学习策略 [A] 60. 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 A.有所不同 B.相类似 C.有一定联系 D.没有必然联系 [B] 61. 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A.教师的主导教学 B.独立完成作业 C.家庭作业 D.个别课堂练习 [A] 62. 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 A.学习积极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 [C] 63. 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A.有影响 B.没有影响 C.几乎没有影响 D.有实质性影响 [A] 64. 在教 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A.教学程序 B.教学过程 C.教学事项 D.教学方法 [C] 65. 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明了学习的结果和方法,以免 A.迷失方向 B.错用方法 C.措手不及 D.产生焦虑 [A] 66. 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 () A.维持动机作用 B.促进和维持功能 C.思想教育作用 D.培养纪律功能 [B] 67. 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教学有 A.一定的帮助 B.较弱的影响 C.间接 的影响 D.直接的影响 [D] 68. 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 A.可用因素 B.微弱因素 C.重要因素 D.利弊兼有的因素 [C] 16 69. 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 A.目的和内容 B.共同语言 C.深厚友谊 D.约束力量 [A] 70. 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 A.最终结果 B.中间环节 C.目标 D.最高阶段 [D] 71. 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 A.只具有个人的意义 B.小集团意义 C.依赖兴趣的作用 D.没有政治意义 [A] 72. 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 A.极大的影响 B.不大的影响 C.积极的影响 D.消极的影响 [A] 73. 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 A.集体观念 B.从众 C.服从大局 D.集体凝聚 [B] 74. 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导致。 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 A.是权威意见 B.将有助于他 C.旁观者的意见 D.是 客观的意见 [A] 75. 课堂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 A.连锁性感染 B.互相监督 C.互相帮助 D.遵守纪律 [A] 76.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 A.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B.和口头的规范 C.潜意识遵循的规范 D.不成文的被动规范 [A] 77. 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操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了 A.方向和范围 B.方向 C.范围 D.纪律约束 [A] 78. 人 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和 A.态度一致 B.行动一致 C.观点趋同 D.相互理解与扶持 [B] 17 79. 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 A.行动对抗 B.不团结、不信任 C.拉帮结伙 D.互相为难 [A] 80. 研究表明,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个性的互补以及外形等因素是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 A.主要因素 B.辅助因素 C.外部互动因素 D.环境因素 [A] 81. 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 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 形成不同教师的 A.教学风格 B.组织教学方法 C.气氛区 D.教学氛围 [C] 82. 人际交往过程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实现,其主要交往工具是语言符号系统和 A.暗示影响系统 B.非语言符号系统 C.文字符号系统 D.情感感染 [B] 83.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 A.感情关系 B.心理距离 C.友谊关系 D.互助关系 [B] 84.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 A.修养和处世方法 B.身份和地位 C.交往方式与方 法 D.需要满足的程度 [D] 85. 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主要的 A.人际关系 B.对立统一关系 C.心理互动过程 D.人与人的矛盾 [A] 86. 合作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 A.必要条件 B.辅助条件 C.重要表现 D.主要过程 [A] 18 87. 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适度竞争,不但不会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 A.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B.养成竞争意识 C.导致教师管理公正 D.促进团结协作 [A] 88. 竞争 有可能会使一部分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容易忽视活动的 A.积极价值 B.创造性功能 C.内在价值和创造性 D.真正目的 [C] 89.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 A.监控与管理 B.准则与控制 C.限制性影响 D.限制与规范 [B] 90.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 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 A.课堂情境 B.课堂结构 C.课堂形势 D.课堂教学 [B] 91. 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 A.课堂约定 B.课堂行为准则 C.课堂纪律 D.课 堂行为 [B] 92. 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学生听课效果 C.后进生的感受 D.人际关系的影响 [D] 93. 课堂情境结构包括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和 A.教室的布置 B.教师的行为表现 C.学生的学习方式 D.学生座位的分配 [D] 94. 课堂教学结构包括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和 A.教学过程的规划 B.教学内容设计 C.教学方法的实施 D.教学方法的选择 [A] 19 95. 对于消极的课堂。教育学心理学超级题库120页_含答案(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________。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即是学生既是 ________,又是 ________。 3.学生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________。 4.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是 ________、 ________。 5. 生物因素既包括 ________,也包括 ________。 6. 社会因素包括 ________、 ________,还有作为人发展的独立因素
格办理物资出库入库手续,建立物资收发台帐,做到帐物相符。 搞好仓储物资的标识工作,防止不合格物资投入使用。 加强仓库管理,及时检查和定期盘点,确保物资在储存期间质量稳定。 9 定期检查各种机具,督促使用人员及时进行维修保养,保证施工机具处于良好状态。 积极回收工程余料,处理 积压物资,努力降低工程成本。 搞好安全防火工作,确保物资安全。 屋面主体结构施工工艺 1. 施工工艺流程
政区同中央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 但特别行政区享有一般地方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包括依据全国人大制定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所享有的立法权。 特别行政区的各类法的形式,是我国法律的一部分,是我国法律的一种特殊形式。 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制定的法律也是我国法的渊源。 行政规章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以及省、自治区
59936261422614253 难度系数3 完成时间_____分钟9582674552765247824613325 难度系数3 完成时间_____分钟3472858372734587519142689749 难度系数3 完成时间_____分钟9752914899526387145632515246 难度系数3 完成时间_____分钟813651795369324758456846
C.基本技能 D.基本技巧 79.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B.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学生接受学习 C.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80.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 善于提问,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问题应难度适当
危机感。 家长,您好。 我是某老师,我们上次聊过,记得吗。 (如对方回答记得,则说)我们给孩子做了一份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希望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尽快让你的孩子有一个好的开始…….注意:要做好充分准备,如孩子的学校情况、用什么版本的教材、所要辅导的科目的知识点、所在年级的各学科特点、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所采取的教学计划和具体对策等电话里所了解的基本情况。 为什么不想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