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6000万块页岩烧结砖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工艺成熟。 本工艺生产 的粉煤灰页岩烧结砖产品质量执页岩原料 二级搅拌 破 碎 制 砖 筛 选 码 坯 搅 拌 干 燥 沉 化 焙 烧 成 品 宜阳县宏基建材 有限 公司 年产 16000万块 页岩 烧结砖生产线 建设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宜阳县工程咨询 中心 21 行按照国家 GB/T51012020标准检验。 据调研,该项产品强度等级和抗风化性能已经过检验并达到或超过标准要求,冻融实验后,砖样没出现裂纹、分层、缺棱、掉角等冻坏现象,质量损失为零。 其它技术指标也都符合或超过国家标准,重量是同体积粘土烧结砖的 4/5左右。 (二) 主要 设备方案 设备选型原则 设备选择以“高水平、高起点、经济实用”为原则。 主要设备来源 主要设备拟采用青岛机器设备。 推荐方案的主要设备清单 (详见设备一览表) (三)工程方案 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 、结构及面积方案 该工程按照技术要求建设,结构为框架结构,采用最先进的设计方案,使建筑独具风格。 根据生产需要,估算建筑面积为 6000平方米。 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 (详见附表:建筑 工程表 ) 宜阳县宏基建材 有限 公司 年产 16000万块 页岩 烧结砖生产线 建设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宜阳县工程咨询 中心 22 第七章 主要原材料供应 (一)主要原材料供应 本项目生产原料主要采用 石质页岩、粉煤灰。 石质页岩供应地距厂区很近,已探明储量为 1000 万吨,拟采用皮带传输方式,直接传送到厂区粉碎车间。 粉煤灰拟选用宜阳、新安、伊川等地电厂的资源。 (二)主要原材料价格 根据目前 石 质 页岩 资源现状,每吨按 15元(含装卸费、运杂 费)采购 , 煤每吨按 400 元采购(含装卸费、运杂费)。 (三)主要原材料年需用量 主要原材料年需用量表 原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页岩 万吨 40 煤 万吨 16 水 万 吨 3 电 万 千瓦时 800 宜阳县宏基建材 有限 公司 年产 16000万块 页岩 烧结砖生产线 建设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宜阳县工程咨询 中心 23 第八章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一)总图布置 、布置原则 、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防火、厂区安全卫生、厂矿道路等设计规范标准。 、按生产需要合理布局,分工明确,节约土地。 、保证工艺流程顺畅,功能分区明确,避免人流、物流交叉,较少往返运输,出入便利。 、 总平面布置 建设区长 313米,宽 100米,占地总面积 47亩,大门设在北方,以实现原料和成品运输距离最小化。 、场内外运输 : 、 原材料运输: 页岩 通过皮带运输,从 矿区 运 送到生产车间 ; 粉煤灰由电厂粉煤灰运输车送往厂区。 、 成品运输:由 客户自行运输。 (二)公用辅助工程 公用工程:变压器、配电柜、办公设施等。 生活福利设施:浴室、宿舍。 给排水工程 宜阳县宏基建材 有限 公司 年产 16000万块 页岩 烧结砖生产线 建设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宜阳县工程咨询 中心 24 由于该项目用水量不大,考虑生活用水采用 打井取水 供给 ,其它工业用水采用附近 沟渠中的水资源。 但考虑还有生产用水,故建有排水设施。 生产 过程中的废水 循环利用后 ,可按有关标准达标排放。 供电工程 该项目用电直接从附近红旗村架杆拉线,工程量很小。 通信设施 网通、移动、联通等公司已将自己的业务覆盖至本 厂区 ,通信 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 宜阳县宏基建材 有限 公司 年产 16000万块 页岩 烧结砖生产线 建设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宜阳县工程咨询 中心 25 第九章 节能措施 所耗指标及分析:电耗每年 800 万度, 水每年 3万 吨。 设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 节能措施: 总图布置方面设计力求使人流、物流流向便捷、合理; 在建筑材料选择上要严格把关,选用环保材料,以防止在以后的使用中对空气造成污染。 设备选用先进生产设备, 耗能少,热力利用量高。 宜阳县宏基建材 有限 公司 年产 16000万块 页岩 烧结砖生产线 建设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宜阳县工程咨询 中心 26 第十章 节水措施 因为该产品生产过程中,用水量很小,年用水量约为 3万 吨 , 拟 在厂区打井和建设鲍窑沟引水工程, 生产用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 ,达到节水之目的。 宜阳县宏基建材 有限 公司 年产 16000万块 页岩 烧结砖生产线 建设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宜阳县工程咨询 中心 27 第十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 该项目主要原料为页岩 ,不掺加化学物质,因此不会对环境产生化学腐蚀;对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噪音等,将严格按照环境保护要求分别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改善和保护环境。 (一)主要污染源 废气与粉尘 隧道窑烧结及排潮、干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原料处理过程中破碎设备产生的粉尘。 废渣 隧道窑 烧结后产生的少量废品。 废水 生产过程中风机及真空泵循环使用后的沉淀水、洗水池用水。 噪声 主要是破碎设备和风机产生的噪声。 (二)治理措施 环境保护 措施: 、 废气 与粉尘 宜阳县宏基建材 有限 公司 年产 16000万块 页岩 烧结砖生产线 建设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宜阳县工程咨询 中心 28 该生产线所采用的隧道窑烧结技术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生产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工作系统有利于组织燃烧,能保证窑内温度和热负荷的稳定,风道设计合理,着火条件好,燃烧完全, 在风道口设置喷雾降尘降硫室,对排入大气中的气体进一步交换净化, 排放烟尘浓度小于 100mg/m3, 林格曼黑度小于一级,烟气中的有害成分 SO2浓度小于 400 mg/m3,符合《 GB90781996 工业窑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规定。 生产中产生粉尘浓度 6080 mg/m3,针对产生粉尘的设备,土建中独立房间隔离并选用 UF(STD)6 2单机袋收除尘器进行净化处理,除尘效率可达 99%,净化后外气含尘浓度小于 10 mg/m3,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废渣 烧结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废品和废渣 可用于平整成品堆场或铺路。 、废水 风机 冷却真空泵用水 均 为循环使用,不含有害物质,不需经过处理,可直接由厂区明沟外 排。 、噪声 生产 过程中,产生噪音较大的设备有破碎机和风机,最大噪音 95 分贝,为了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在工艺上尽量宜阳县宏基建材 有限 公司 年产 16000万块 页岩 烧结砖生产线 建设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宜阳县工程咨询 中心 29 选用低噪音设备,对 声 源值相对较高的设备,采用消音器和减震隔音措施处理,使 声 源值 和 厂外噪声值低于 70 分贝,优于国家排放标准。 其他环保措施 、绿化措施 , 绿化在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 绿化不仅可以净化空气,降低温室效应,还可以隔离粉尘、降低噪声。 在设计中遵循一切可以绿化用地均应绿化,绿化系数为 8%。 多植防尘、降噪音的绿色植物,厂区空地均植草皮,不让泥土暴漏起尘,美化环境,有利环境保护。 、厂 区内设置人员负责环境保护,维护厂内环保设备正常运行和维护,配合环保部门对污染源进行监测和管理。 (三)环境影响评价和结论 本工程为废物综合利用工程,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少,产生的粉尘经除尘措施后能得到控制。 除尘后车间内和排放尾气的粉尘浓度均可达到排放标准。 废水和噪声等采取措施后也可达到国家有关的标准。 加上绿化等综合措施,与基本项目的污染能有效地控制,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影响。 宜阳县宏基建材 有限 公司 年产 16000万块 页岩 烧结砖生产线 建设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宜阳县工程咨询 中心 30 第十二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一)劳动安全卫生 、 院区自然条件安全。 根据河南省地震局提供的资料,宜阳县为 VI 度地震区,建筑 抗震设计按“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执行。 、 总图布置安全。 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如消防通道,人、物流通道宽度,道路转弯半径及各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等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 运输安全。 院区道路设置交通标志,其位置、形式、尺寸、颜色等均应符合国家安全标志,道路转弯处应按有关标准,有足够的视野宽度。 、防机伤。 各生产车间内的机械设备的传动部分均设置防护罩或防护栏 杆 ;凡集中控制的 电机 均在机旁安装单机开关按钮,以免误操作造成人身及设备事故。 、安全用电。 在电气系统设计中,要符合国家有关电气设备 的设计、安装规定,电气线路全部采用加金属管套保护的铜芯线,人离开时,必须切断电源。 确保用电设备及电气接地系统的可靠性,要设置完备的防雷装置。 、 工业卫生安全。 严格执行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方面宜阳县宏基建材 有限 公司 年产 16000万块 页岩 烧结砖生产线 建设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宜阳县工程咨询 中心 31 的有关规定, 保证员工作业区域的卫生状况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生产设备保持完好、整洁、无灰尘、无油污,安全生产,文明作业。 、 健全安全制度。 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管理,狠抓落实,采取积极的预仿措施,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二)消防 、本项目 建筑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程”( GBJ1687)。 建筑防火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防火标准的规定。 建筑物的耐火 等级 :建筑物不得低于二级。 、院区道路 主干道 6 米, 可作为消防车道使用。 成品对场周围道路 净宽度 4m, 便于成品出厂。 、消防系统为:室外消防采用低压消防制,控制半径按 100 m计。 本项目设计三出口式地面消防栓 2处和消防泵 1台、消 防 水池。年产16000万块页岩烧结砖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