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安全教育综合常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具。 负荷线必须采用耐用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 : 单相用三芯(其 14 中一芯为保护零线)电缆;三相用四芯(其中一芯为保护零线)电缆;电缆不得有破损或老化现象,中间不得有接头。 手持电动工具应配备装有专用的电源开关和漏电保护器的开关箱,严禁一台开关接两台以上设备,其电源开关应采用双刀控制。 手持电动工具开关箱内应采用插座连接,其插头、插座应无损坏,无裂纹,且绝缘良 好。 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前,必须检查外壳、手炳、负荷线、插头等是否完好无损,接线是否正确(防止相线与零线错接);发现工具外壳、手柄破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更换。 非专职人员不得擅自拆卸和修理工具。 作业人员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操作时握其手柄,不得利用电缆提拉。 长期搁置不用或受潮的工具在使用前应由电工测量绝缘阻值是否符合要求。 四 、 触电事故分析 ( 一 ) 、触电的类型 二相触电:人体同时接触二根带电的导体(相线),电线上的电流就会通过人体,从一根导线流到另一根导线, 形成回路,使人触电。 单相触电:如果人站在大地上,接触到一根带电导线(相线)时,由于大地也能导电,而且与电力系统(发电机、变压器)的中性 15 点相连接,人就等于接触了另一根导线(中性线);或者接触一根相线、一根零线,造成触电。 “跨步电压 ”触电:当输电线路发生故障而使导线接地时,由于导线与大地构成回路;电流经导线流入大地,会在导线周围地面形成电场。 如果双脚分开站立,会产生电位差,此电位差就是跨步电压;当人体触及跨步电压时,电流就会流过人体,造成触电事故。 ( 二 ) 、触电事故的种类 施工现场的触电事故主要分为 电击和电伤两大类,也可分为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事故,前者划分按伤害类型,后者划分按触电发生部位电压的高低。 电击和电伤 电击:电击是最危险的触电事故,大多数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电击造成的。 当人直接接触了带电体,电流通过人体,使肌肉发生麻木、抽动,如不能立刻脱离电源,将使人体神经中枢受到伤害,引起呼吸困难,心脏麻痹,以致死亡。 电伤: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电伤多见于人体外部表面,且在人体表面留下伤痕。 其中电弧烧伤最为常见,也最为严重,可使人致残或致命。 此外还有灼伤、烙印、和皮肤 金属化等伤害。 ⑴ 灼伤 灼伤是指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引起的伤害。 一般是由于违反操作规程,例如错误地拉开带负荷隔离开关,开关断开瞬间产生电弧,电弧 16 就会烧伤皮肤;又如电焊工焊工件时,如果人与焊接部位离太近又不戴手套,则会被电弧烧伤。 由于烧伤时,电弧的温度很高(电弧中心温度高达 3000℃ 以上),而且往往在电弧中夹杂着金属熔粒,侵入人体其后使皮肤发红、起泡或烧焦和组织败坏,严重时要进行切断肌体治疗,成为终身残废、甚至死亡。 ⑵ 烙印 烙印通常发生在人体产生电流热效应的物件有良好接触的情况下,使受伤皮肤硬化,在皮肤表面留下 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痕迹,颜色呈灰色或淡黄色。 在工地上常见的有:手触摸或脚踏上刚焊过的焊件,造成烙伤。 ⑶ 皮肤金属化 皮肤金属化是在电流作用下,使熔化和蒸发的金属微粒渗入皮肤表层。 皮肤的伤害部分形成粗糙的坚硬表面,日久逐渐剥落。 此外,还有因电弧的辐射线而引起眼睛伤害(通常是在没有戴防护面罩而进行电焊工作时发生)。 ( 4) 低压和高压触电事故 用电都是从电力网取得高压电,经降低电压后供给各种电气设备用电。 高压配电线路最常见的形式是架空线和电缆。 电压越高,危险性就越大。 发生在各种电气设备上的触电事故为低压触电事故 ,发生在高压配电线路上的触电事故为高压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的规律 建筑施工行业的触电事故有一定的规律,分析起来,可归纳为以 17 下几点。 ( 1) 就季节而言,每年的第二、三季度事故多,六至九月最集中。 主要原因是这段时间天气潮湿、多雨,地面导电性增强,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天气炎热,人体衣单而多汗,触电危险性较大。 ( 2) 低压设备触电事故较多。 因施工现场低压设备较多,又被多数人直接使用,操作设备的人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冒险蛮干。 ( 3) 就设备而言,发生在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上的触电事故多。 ( 4) 就条件而言, 在高温、潮湿、现场混乱或金属设备多的现场中触电事故多。 ( 5) 就行为而言,违章操作和无知操作而触电事故多。 ( 6) 建制不齐全、规模较小的建筑施工队触电事故多。 因其技术力量薄弱,人员素质差,设备简陋。 (三) 、触电事故的原因分析 缺乏电气安全知识,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 电气设施安装或接线由非专业电工操作,而是由自已安装。 安装人又无基本的电气安全知识,装设不符合电气基本要求,造成意外的触电事故。 发生这种触电事故的原因都是缺乏电气安全知识,无自我保护意识。 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 施工现场中,有人图方便,不用插头,在电箱乱拉括接电线。 还有人在宿舍私自拉接电线照明,在床上接音响设备、电风扇,有的甚至烧水、做饭等,极易造成触电事故。 也有人凭经验用手去试探电器是否带电或不采取安全措施带电作业,或带 18 着侥幸心理在带电体(如高压线)周围,不采取任何安全措施,违章作业,造成触电事故等。 不使用 “TN—S”接零保护系统 : 有的工地未使用 “TN—S”接零保护系统,或者未按要求连接专用保护零,无有效的安全保护系统。 不按 “三级配电二级保护 ”、 “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设置,造成工地用电使用混乱,易造成误操作。 并且在触电时,使得安全保护系 统未起可靠的安全保护效果。 电气设备安装不合格 : 电气设备安装必须遵守安全技术规定,否则由于安装错误,当人身接触带电部分时,就会造成触电事故。 如电线高度不符合安全要求,太低,架空线乱拉、乱扯,有的还将电线栓在脚手架上,导线的接头只用老化的绝缘布包上,以及电气设备没有作保护接地,保护接零等,一旦漏电就会发生严重触电事故。 电气设备缺乏正常检修和维护 : 由于电气设备长期使用,易出现电气绝缘老化,导线裸露,胶盖刀闸胶木破损,插座盖子损坏等。 如不及时检修,一旦漏电,将造成严重后果。 偶然因素 : 电力线被风刮断 ,导线接触地面引起跨步电压,当人走近该地区时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19 第四章 活动板房安全 活动 板房属于 临时 性安置房,四周以铁皮为墙, 内部填充聚氨酯泡沫 一旦发生漏电 ,就很容易导致触电 事故, 同时也极易燃烧,造成火灾, 势必危及 工人生命和财产 安全。 为了切实做好板房安全管理工作,防止事故发生, 要做好以下工作: 要做到 线路不得私自更改、移位、拆装和乱接 ; 严禁使用烤火炉,热水器、冰箱、空调、电吹风等大功率电器 , 使用电器设备其功率不得超过 300W; 发现电器或线路有故障时,应及时关闭电源, 非电工工作人员 不得随意 拆卸 ,应 及时 请电工 维修 ; 做到节约用电,下班必须做到人走灯灭、电脑等电器关闭 ,预防火灾; 遇到火灾,及时呼救同事,并及时用灭火器灭火,在切断电源后,可以用消防水枪灭火。 室内不能存放易燃易爆品,例如炮竹、煤气罐、氧气瓶、机油等。 室内不能做饭、炒菜、烧水,如果需要要到项目指定的食堂去做。 20 第五章 吸烟容易引起火灾 在大量的火灾中,吸烟是一个很重要的致灾源因。 据《中国消防年鉴》统计, 2020 年至 2020 年因吸烟引起的火灾占总起数 ℅.一支香烟通常燃烧时间在 10 分钟左右,丢弃的烟头根据它的 长短燃烧时间也在 1 至 4 分钟左右。 烟头表面温度 200℃ —300℃ ,燃着的香烟中心温度可达到 700℃ —800℃。 而大多数可燃物的燃点低于这个温度,如纸张燃点为 13O℃ ,棉花燃点为 210℃ —255℃ ,天然橡胶燃点为 129℃ ,木材燃点为 250℃ —300℃ ,麦草燃点为 200℃ ,涤纶纤维燃点为 390℃。 烟头的中心温度是以上物质燃点的 2 倍至 5 倍。 在一定条件下,未熄灭的烟头可以引起多种疏松纤维物质燃烧,如碎布、棉花、棉线、被褥、刨花、草垫、锯末等阴燃,并发展成为有焰燃烧。 烟头能在木板、胶合板、化纤地毯上面烧成小块焦痕。 烟 头掉在木屑压制的纤维板上,根据其压制情况、温度和通风条件等,也有可能会引燃。 烟头掉在搓成团的纸上,在无风时能烧焦若干层纸,在废纸篓或垃圾箱内能形成阴燃。 如果烟头遇到易燃气体、液体,危险就更大了,因为易燃气体、液体发出来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后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一点火星,很容易引起燃烧、爆炸。 工地上禁止流动吸烟,禁止在易燃易爆区吸烟,例如油罐、发电机房、煤气瓶、氧气瓶等部位。 在山上有植被的地方禁止吸烟、禁带火种,以防引起山火。 21 第六章 火灾逃生及灭火常识 一、火灾逃生常识 火势不大 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或裹上湿毛毯、湿被褥勇敢地冲出去,但千万不要披塑料雨衣。 在浓烟中避难逃生,要尽量放低身体,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 不要盲目跳楼,可用绳子或把床单撕成条状连起来,紧拴在门窗框和重物上,顺势滑下。 当被大火围困又没有其他办法可自救时,可用手电筒、醒目物品不停地发出呼救信号,以便消防队及时发现,组织营救。 二、灭火器使用方法 干粉灭火器是利用二氧化碳或氮气作动力,将干粉从喷嘴内喷出,形成一股雾状粉流,射向燃烧物质灭火。 普通干粉又称 BC 干粉,用于扑救液体和气体火灾,对固体火灾 则不适用。 多用干粉又称ABC 干粉,可用于扑救固体、液体和气体火灾。 我们这里用的就是该种。 22 拔掉保险销 23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灭火时只要将灭火器提到火场,在距燃烧物 5 米左右,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 对没有喷 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把喇叭筒往上扳 7090度。 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线管,防止手被冻伤。 灭火时,当可燃液体呈流淌状燃烧时,使用者将二氧化碳灭火剂的喷流由近而远向火焰喷射。 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时,使用者应将喇叭筒提起。 从容器的一侧上部向燃烧的容器中喷射。 但不能将二氧化碳射流直接冲击可燃液面,以防止将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 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在室外使用的,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 在室外内窄小空间使用的,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离开,以防窒息。 24 第七章 预防煤气 中毒知识 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比空气轻,易于燃烧,燃烧时为蓝色火焰。 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如果达到%- %时,就可使人中毒。 一、 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 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 包括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未安装或不正确安装风斗,疏忽大意,思想麻痹,致使煤气大量溢出;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 居民使用管道煤气,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造成中毒。 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 时间过长。工地安全教育综合常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α> β α β α β α α α α α α α α α α α α α α α α α α α α β β β β (a) (a) (a) (b) (b) (b) (c) (c) (c) 题 图 D 3 3 3 3 3 3 3 3 3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F P P P P P P P P 题 图 D D D D D D F P P P P
加 D、泵压上升 2硬关井的特点是( AD )。 ( B) A、容易产生水击现象 B、关井时间比较长 C、 对井口冲击比较小 D、关井时间比较短 2常规的关井操作程序中包括( AB )工况。 ( B) A、起下钻杆 B、起下钻铤 C、下套管 D、固井 井眼周围地层压力恢复时间的长短与地层压力与井底压力的差值、( CD )等因素有关。 ( B) A、井眼尺寸 B、钻井液粘度 C、地层渗透率 D
10 大,在推进过程中要考虑实际工作 中存在的问题。 财力保障 多年来,公司对班组建设的投入不足,班组基础设施非常落后。 在预算严格控制下,各部门忽略了班组硬件投入的资金需求。 班组标准化建设,首先要保证基础设施的基本投入和改造。 公司拿出专项资金,统一管理,统一标准为班组建设提供财力支持。 统一标准,避免形式 班组建设倡导个性,但要基于统一的基础标准。 因此,在班组建设中,一定要全公司一盘棋
度 如何。 作业流程的熟悉度如何。 ) F. 库房空间的利用是否科学、合理。 G. 畅、滞销商品讯息的提供与配合如何。 商品力方面: A. 对商品结构比率的了解如何。 畅销品、滞销品如何。 B. 对商品控制力情况如何。 C. 卖场商品的配置情形如何。 (是否适合当地。 是否吸引消费者。 ) D. 商圈内消费形态及竞争力的情况如何。 竞争对手的销售如何。 ( 5)工作整理 A. 当日工作整理
系统化 是否漏列重要亊项。 、 目标 、 方针 、 手段 E.… 等 是否为自己满意的内容 安排程序是否浪费时间 是否能加以弹性的因应 是否阶段性的达成目标 设定每日工作计划一行亊表 设定工作乊优先顺序 , 将最重要的亊摆在第一位 ,然后才逐一持续不断地去执行。 ※ ( 品质 、 成本 、 数量 ) ※ 一面工作一面思耂研究。 从工作中运用智慧改善工作。 第三章 时 间 管 理
调试,然后再进行软硬件共同调试。 所以 第一步需要检查 各 硬件 的完好性,其次检测各芯片的电源线和地线是否接触良好,接好电源 后 用万用表检测各电源端、地端的状态是否正常。 检查无误后通过烧写工作程序, 根据显示现象调试程序直至成功。 在编写程序前,首先应该将各部分硬件原理全部理解,尤其重要的是要掌握各元件的使能方式,是低电平使能还是高电平使能。 当这些基础问题都不再出错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