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培训试题(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地 C、重复接地 D、保护接零 E、速断保护 ( BDE )。 A、禁止正面磨削 B、禁止侧面磨削 C、不准正面操作 D、不准侧面操作 E、不准共同操作 ;( ABCDE )。 A、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 B、火药爆炸、化学性爆 炸、中毒和窒息 C、火灾伤害、高处坠落,坍塌 D、超重伤害、触电,灼烫 E、碰撞、卷入,爆炸 ( ABCD )只要这些要素都能符合安全规范的要求,正常情况下的用电安全就可以得到保证 A、电气绝缘 B、安全距离 C、设备及其导体载流量 D、明显和准确的标志 ( A )高,二是( B)突出,三是( C )现象严重 A、电压高 B、静电感应突出 C、尖端放电现象严重 D、电量小 ( BC ) A、陶瓷绝缘导线 B、橡胶绝缘导线 C、塑胶绝缘导 线 ( ABCDE ) A、用手巾,手帕捂鼻护嘴 B、遮盖身体 C、寻找避难处所 D、利用疏散通道逃生 E、往人多的地方逃生 ( ACE) A、可燃物质 B、空气 C、助燃物质 D、温度 E、火源 ( BCDE) A、用水枪灭火 B、切断电源,侦察火情 C、堵截包围,阻止蔓延 D、采取窒息灭火 E、防烟,防毒 (ABE) A、助燃剂 B、可燃物 C、温度 D、一定的风量 E、引火源 (ABCDE) A、锅炉,压力容器 B、大型游乐设施 C、电梯 D、客运索道 E、超重机械 (ABCE) 11 A、侥幸心理,好奇心理 B、盲干心理 C、逞能心理 D、谨慎心理 E、麻痹心理 16.根据《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的规定,安全生产费用包括: (ABCD) A、 安全技术措施费用 B、 劳动防护用品费 C、 安全生产宣传培训教育费用 D、 工伤保险费用 17.根据《设备设施综合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包括: (ABC) A、 使用制度 B、 检查制度 C、 维修保养制度 D、 采购验收制度 18.根据《设备设施综合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 B,使用单位应当向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A、 15天 B、 30天 C、 45天 D、 60天 《危险性较大场所、设施、设备综合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生产经营场所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 (ABC) A、 生产经营场所内可能引起人身伤害的坑、洞、井、沟、池应当设置盖板或者围栏; B、 原材料、成品、器材、设备、废料应当合理堆放,不得妨碍操作、通行和装卸; C、废料应当及时清除。 20. 根据《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危险源辩识的范围包括: (ABC) A、 活动 B、 产品 C、 服务 D 、 设备设施 21. 根据《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规定,各单位依法开展的职业卫生工作包括: (ABCD) A、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警示、公示 B、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 C 、 职业健康体检和监护 D、 职业危害整治 22. 22.根据《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和管理制度》的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要求是: (ABCD) A、 免费提供 B、 不得以现金或其他物品替代劳动防护用品、用具 C、 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得超 过使用期限; D、 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具有个体防护功能 23. 根据《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改制度》的规定,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包括: (ABCD) A、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健全 B、 设施、设备是否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C、 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D、 从业人员配备、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情况 24.根据《安全培训教育制度》的规定,车间(分厂、工段)级岗位安全培训的内容包括:(ABCD) A、 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 B、 所从事的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确 C、 预防事故和职业危险的措施 D、 事故应急措施(如自救互救 、急救方案、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置等) 25.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的规定,以下不属于一般事故的是: (ABCD) A、 3人以下的死亡事故 B、 10人以下的重伤事故 C、 30人以下的轻伤事故 D、 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6. 根据所用的燃料,锅炉可分类为( ABC)。 A、燃煤锅炉 B、燃油锅炉 C、燃气锅炉 D、蒸汽锅炉 27. 在锅炉工作过程中,传热方式有( ABC)。 A、导热 B、对流 C、辐射 D、热交换 28. 锅炉安全附件的调试包括( ABC)。 A、安全阀的调校 B、压力表的校验 C、水位表水位的调整 D、压力管道的检测 29. 常用的停炉保养方法有( ABC)。 A、压力保养 B、干法保养 C、湿法保养 D、彻底清洗 12 30. 锅炉在运行、试运行或试压时,( ABCD)等发生损坏,称为锅炉事故。 A、锅炉本体 B、燃烧室 C、主烟道 D、安全阀故障 33. 防止锅炉爆炸的措施( ABCD)等。 A、防止超压 B、防止过热 C、防止腐蚀 D、防止安全阀故障 34. 目前我国纳入安全监察范围的压力容器必须满足其内介 质为( ABC)中的一种。 A、气体 B、液化气体 C、最高工作温度 ≥ 标准沸点的液体 D、最低工作温度 ≥ 标准沸点的液体 35. 爆破片适用于下列场合( ABD)。 A、工作介质具有粘性 B、由于化学反应,器内压力可瞬间急剧上升 C、工作介质不宜为剧毒气体 D、要求全量泄放的场合 36. 表示蒸汽工作特性的主要参数是( AC)。 A、压力 B、容积 C、温度 D、密度 37. 气瓶一般可分为( ABC)气瓶。 A、压缩气体 B、液化气体 C、溶解气体 D、钢瓶 38. 固定式压力 容器可分为储存压力容器、( ABC)压力容器等。 A、反应 B、换热 C、分离 D、萃取 39. 重大事故是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 ,并( ABD) A、对现场人员和公众带来严重危害 B、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C、对设备造成锈蚀 D、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40. 重大事故隐患是可能导致重大( AD)的事故隐患。 A、人身伤亡 B、生物伤亡 C、设备故障 D、经济损失 41. 重大事故隐患报告书包括:事故隐患类别;事故隐患等级;( AC)、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来源及其保障措施;整改目标。 A、影响范围 B、隐患分类 C、影响程度 D、影响地点 42. 危险是可能造成( BC)、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A、居民恐慌 B、人员伤害 C、职业病 D、设备损坏 43. 风险评价的目的是:( ABD) A、寻求最低事故率 B、最少的事故损失 C、最低的生产投资 D、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44.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 AD) A、危险特性 B、应用特性 C、颜色 D、数量 45. 重大危险源分为( CD) A、控制重大危险源 B、运输重大危险源 C、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 D、贮存区重大危险源 46. 应急计划应提出详尽( ABCD)的技术和组织措施。 A、实用 B、准确 C、明确 D、有效 47. 接到《重大事故隐患停产、停业整改通知书》的单位,应立即( BC)进行整改。 A、停电 B、停产 C、停业 D、停料 48.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是指危险化学品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或可能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及其他社会危害时,为( ABD)清除危害后果而组织的 救援活动。 A、及时控制危险源 B、抢救受害人员 C、进行灾区慰问 D、指导群众防护和组织撤离 49.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根据事故波及的范围及危险程度,可采取( BD)两种形式。 A、个人救护 B、单位自救 C、群众救援 D、社会救援 50. 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处理包括:( ABC) A、泄漏源控制 B、危害监测 C、泄漏物处理 D、个人防护 51. 应急救援预案的总目标是( BCD) 13 A、将事故扩大化 B、将紧急事故局部化 C、尽可能消除事故 D、尽量缩 小事故对人和财产的影响 52. 根据实际情况,按事故的( AC)、影响范围、严重后果分等级地制定相应的预案。 A、性质 B、大小 C、类型 D、数量 53. 预案要有权威性,各级应急救援组织应( BC)。 A、独立操作 B、职责明确 C、通力协作 D、相互指导 57.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包括( ABC)、安全防护救护组等。 A、应急处置行动组 B、通信联络组 C、疏散引导组 D、人口普查组 58. 在企业应急组织机构中,物资供应部门一般负责抢险和抢救物质的( BC)工作。 A、供销 B、供应 C、保障 D、保险 59.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 ABCD) : A、化学 B、物理 C、生物因素 D、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6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规定了在工作场所设置的可以使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 ABC)和文字 . A、图形标识 B、警示线 C、警示语句 D、口号 61. 根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中的规定,工作场所设置的可以使劳动者对职业病 危害产生警觉图形标识分为( ABCD)。 A、禁止标识 B、警告标识 C、指令标识 D、提示标识 62.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ABCD)。 A、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B、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C、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D、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3. 为做好职 业病前期预防,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ABC)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欺骗。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B、职业病防护措施 C、待遇 D、劳动纪律 64.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AD)。 A、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B、设置警示标识 C、中文警示说明 D、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65. 职业病防治工作应坚持( BC)的方针,实行 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A、安全第一 B、预防为主 C、防治结合 D、环境管理 66. 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中列出的法定尘肺包括( ABD) A、铝尘肺 B、石墨尘肺 C、木工尘肺 D、电焊工尘肺 67. 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BC)。 A、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B、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C、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 适当岗位津贴 D、用人单位对职业病病人,应安排回家休养 68. 生产性毒物是指在生产中使用和产生的、并在作业时以较少的量经( ABC)进入人体,与人体发生化学作用,而对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 14 A、呼吸道 B、皮肤 C、口 D、眼 69. 2020年卫生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文件 ,卫法监发 (2020)108 号《职业病目录》中规定职业中毒有 56种,被列为职业中毒的有( ABD) A、一氧化碳中毒 B、硫化氢中毒 C、铝中毒 D、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70. 生产性粉尘按性质不同可分为: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 尘、混合性粉尘。 下列属于无机性粉尘的有:( ABC) A、硅石 B、石棉 C、铁 D、棉 71. 矽尘这种职业病主要是因( AB)含量超过()的无机性粉尘引起的。 A、游离二氧化硅 B、 10% C、二氧化硅 D、 8% 72. 粉尘危害的控制措施:湿式作业,密闭,( AB)。 A、通风 B、除尘系统 C、方向和位置控制 D、隔离作业人员 73.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操作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 ABCD) A、现场急救用品 B、冲洗设备 C、应急撤离通道 D。安全培训试题(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前倾,会加重气道阻塞,且使胸外按压时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甚至消失。 1在保护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指捏住伤员鼻翼,救护人员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 秒。 如两次吹气后试测劲动脉仍无搏动,可判断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 1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 ,以免引起胃膨胀。
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对投资者来说具有很 高的投资价值。 从宇通的每股收益中可以体现公司极其重视每股收益的持续快速增长,与净利润相比,每股收益更科学一些,这是 因为如果 与净利润相比,每股收益更科学一些,这是因为如果上市公司通过增发、配股等方式筹集了大量资金,净利润可能增长了一些,但由于股本的扩大,每股收益反倒有可能降低,用每股收益作考核指标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可以做出推断
可以不设置 25. 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 ( ) ,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 生产工作中 B. 职业活动中 C. 劳动过程中 D. 职业岗位上 26.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提高建设项目初期设计本质安全程度的安全评价方法是 ( )。 A.安全验收评价 B.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C.安全预评价 D.专 项安全评价 6 27.
四、项目其他副经理的安全职责: (1)对分管工作中涉及到的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环境保护、保卫消防工作 负直接领导责任。 (2)督促、检查所管辖的部门负责人落实本部门的安全职责。 五、安全科科长的安全职责: 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做好安全生产管理监督工作。 积极参加行业主管部门安全例会和安全活动,接受主管部门考核,执行主管部门的指令,呈报工程中安全情况,传达安全例会精神
全技术措施、落实专人在施工中进行检查和督促。 ( 7) 做好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再教育。 ( 8) 组织开展各种安全活动和定期进行安 全大检查,督促并及时完成整改事故隐患,努力完成安全指标。 ( 9) 监督检查各种事故隐患的整改情况,积极参加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按法规及标准进行工伤事故统计、分析、上报和建档。 质量技术部安全生产职责 ( 1) 部门负责人应将本部门安全职责分解到各级人员
ccess 作为后台数据库。 数据库需求分析 在设计数据库结构时,以及可能地满足用户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同时又避免同时又要避免冗余数据产生。 由于在 学生 管理系统中,需要采集大量的信息,包括学生信息,教师信息,选课 信息,成绩信息等,如果不能够合理有效地组织数据表的结构,以及合理设置每张表所包含的字段,那么后期进行的数据的整理以及汇总时,就会增加编程人员的开发难度,并造成成绩效益的大幅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