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试题库(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O1R2ROBmOBmOBmOBmBrBr1R 2RBr1RBr1R 2RBr1R 2R普通物理试题库 8 58. 一均匀磁化的磁棒长 30cm,直径为 10mm,磁化强度为 1200 1mA。 它的磁矩为 ( ) ( A) 2mA ; ( B) 2mA ; ( C)  2mA ; ( D)  2mA。 59. 如图所示,有一边长为 1m 的立方体,处于沿 y 轴指向的强度为 的均匀磁场中,导线 a、 b、 c 都以 50cm/s 的速度沿图中所示方向运动,则 ( ) (A)导 线 a 内等效非静电性场强的大小为 ; (B)导线 b 内等效非静电性场强的大小为零; (C)导线 c 内等效非静电性场强的大小为 ; (D)导线 c 内等效非静电性场强的大小为。 60. 如图所示,导线 AB 在均匀磁场中作下列四种运动,( 1)垂直于磁场作平动;( 2)绕固定端 A作垂直于磁场转动;( 3)绕其中心点 O作垂直于磁场转动;( 4)绕通过中心点 O的水平轴作平行于磁场的转动。 关于导线 AB 的感应电动势哪个结论是错误的。 ( ) (A)( 1)有感应电动势 , A 端为高电势; (B)( 2)有感应电动势, B 端为高电势; (C)( 3)无感应电动势; (D)( 4)无感应电动势。 61. 一“探测线圈”由 50匝导线组成,截面积 S= 4cm2,电阻 R=25。 若把探测线圈在磁场中迅速翻转 90 ,测得通过线圈的电荷量为 C104 5q ,则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为 ( ) (A); (B); (C); (D)。 62. 如图所示,一根长为 1m 的细直棒 ab,绕垂直于棒且过其一端 a 的轴以每秒 2 转的角速度旋转,棒的旋转平面垂直于 的均匀磁场,则在棒的中点,等效非静电性场强的大小和方向为( ) (A)314V/m,方向由 a 指向 b; (B) V/m,方向由 a 指向 b; (C) V/m,方向由 b 指向 a; (D)628 V/m,方向由 b 指向 a。 63. 如图所示,两个圆环形导体 a、 b 互相垂直地放置,且圆心重合,当它们的电流 I和 I2同时发生变化时,则 ( ) (A)a 导体产生自感电流, b 导体产生互感电流; (B)b 导体产生自感电流, a 导体产生互感电流; (C)两导体同时产生自感电流和互感电流; (D)两导体只产生自感电流,不产生互感电流。 64. 长为 l 的单层密绕螺线管,共绕有 N 匝导线,螺线管的自感为 L,下列那种说法是错误的。 ( ) (A)将螺线管的半径增大一倍,自感为原来的四倍; (B)换用直径比原来导线直径大一倍的导线密绕,自感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C)在原来密绕的情况下,用同样直径的导线再顺序密绕一层,自感为原来的二倍; xyzBcbaA A A AB B B BO O( 1) ( 2) ( 3) ( 4) abba1I2I普通物理试题库 9 (D)在原来密绕的情况下,用同样直径的导线再反方向密绕一层,自感为零。 65. 有一长为 l 截面积为 A 的载流长螺线管绕有 N 匝线圈,设电流为 I,则螺线管内的磁场能量近似为 ( ) (A) 2220 /lNAI ; (B) )2/( 2220 lNAI ; (C) 220 /lAIN ; (D) )2/(220 lNAI。 66. 下列哪种情况的位移电流为零。 ( ) (A)电场不随时间而变化; (B)电场随时间而变化; (C)交流电路; (D)在接 通直流电路的瞬时。 67. 一弹簧振子,当把它水平放置时,它作简谐振动。 若把它竖直放置或放在光滑斜面上,试判断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 ) ( A)竖直放置作简谐振动,在光滑斜面上不作简谐振动; ( B)竖直放置不作简谐振动,在光滑斜面上作简谐振动; ( C)两种情况都作简谐振动; ( D)两种情况都不作简谐振动。 68. 两个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有 ( ) ( A) A 超前  /2; ( B) A 落后  /2; ( C) A 超前  ; ( D) A 落后 。 69. 一个质点作简谐振动,周期为 T,当质点由平衡位置向 x 轴正方向运动时,由平衡位置到二分之一最大位移这段路程所需要的最短时间为: ( ) ( A) T/4; ( B) T/12; ( C) T/6; ( D) T/8。 70. 分振动方程分别为 ) o s (31   tx 和 ) o s (42   tx ( SI 制)则它们的合振动表达式为: ( ) ( A) ) o s (2   tx ; ( B) )50cos(5 tx  ; ( C) )71250c os (5 1 tgtx  ; ( D) 7x。 71. 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挂在两个不同的弹簧下端,弹簧的伸长分别为 1l 和 2l ,且 1l =2 2l ,两弹簧振子的周期之比 T1: T2为 ( ) ( A) 2; ( B) 2 ; ( C) 21 ; ( D) 2/1。 72. 一个平面简谐波沿 x 轴负方向 传播,波速 u =10m/s。 x=0处,质点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该波的表式为 ( ) ( A) )2202c os (2   xty m; ( B) )2202c os (2   xty m; ( C) )2202s in(2   xty m; ( D) )2202s in(2   xty m。 73. 一个平面简谐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 u=160m/s, 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该波的表式为 xtoA Bo )(my )(st22134普通物理试题库 10 ( ) ( A) )2440c os (3   xtym; ( B) )2440c os (3   xtym; ( C) )2440c os (3   xtym; ( D) )2440c os (3   xtym。 74. 一个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媒质质元从最大位置回到平衡位置的过程中 ( ) ( A)它的势能转化成动能; ( B)它的动能转化成势能; ( C)它从相邻的媒质质元获得能量,其能量逐渐增加; ( D)把自己的能量传给相邻的媒质质元,其能量逐渐减小。 75. 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时,在传播方向上某质元在某一时刻处于最大位移处,则它的 ( ) ( A)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 B)动能为零,势能也为零; ( C)动能最大,势能也 最大; ( D)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76. 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电场强度 E 与磁场强度 H ( ) ( A)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的同一条直线上; ( B)朝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传播; ( C)互相垂直,且都垂直于传播方向; ( D)有相位差  /2。 77. 在同一媒质中两列相干的平面简谐波强度之比是 4: 21 II ,则两列波的振幅之比 21:AA 为 ( ) ( A) 4; ( B) 2; ( C) 16; ( D) 1/4。 78. 在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波源不动时,波源的振动周期与波动的周期在数值上是不同的; ( B)波源振动的速度与波速相同; ( C)在波传播方向上,任一质点的振动位相总是比波源的位相 滞后; ( D)在波传播方向上,任一质点的振动位相总是比波源的位相超前。 79. 两相干平面简谐波沿不同方向传播,如图所示,波速均为 smu / ,其中一列波在 A 点引起的振动方程为 )22c os (11   tAy,另一列波在 B 点引起的振动方程为)22c os (22   tAy ,它们在 P 点相遇, mAP  , mBP  ,则两波在 P 点的相位差为: ( ) ( A) 0; ( B)  /2; ( C)  ; ( D) 3 /2。 80. 两个相干波源的位相相同,它们发出的波叠加后,在下列哪条线上总是加强的。 ( ) ( A) 两波源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 o)(my)(mx33o 48uPAB普通物理试题库 11 ( B)以两波源连线为直径的圆周上; ( C)以两波源为焦点的任意一条椭圆上; ( D)以两波源为焦点的任意一条双曲线上。 81. 平面简谐波 )35sin (4 ytx   与下面哪列波相干可形成驻波。 ( ) ( A) )2325(2sin4 xty  ; ( B) )2325(2sin4 xty  ; ( C) )2325(2sin4 ytx  ; ( D) )2325(2sin4 ytx  。 82. 设声波在媒质中的 传播速度为 u ,声源的频率为 S ,若声源 S 不动,而接收器 R 相对于媒质以速度Rv 沿 S 、 R 连线向着声源 S 运动,则接收器 R 接收到 的信号频率为: ( ) ( A) S ; ( B)SRuvu ; ( C)SRuvu ; ( D)SRvu u 。 83. 两列完全相同的平面简谐波相向而行形成驻波。 以下哪种说法为驻波所特有的特征: ( ) ( A)有些质元总是静止不动; ( B)迭加后各质点振动相位依次落后; ( C)波节两侧的质元振动位相相反; ( D)质元振动的动能与势能之和不守恒。 84. 如图所示,用波长 600 nm 的单色光做杨氏双缝实验,在光屏 P 处产生第五级明纹极大,现将折射率 n= 的薄透明玻璃片盖在其中一条缝上,此时 P 处变成中央明纹极大的位置,则此玻璃片厚度为 ( ) ( A) 104c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