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实验从业资格考试题库(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学资料、临床症状及病理解剖结果可初步诊断。 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中的卵囊,可以确诊。 (√) 345. 实验动物感染球虫病后,不仅会造成动物健康水平的下降,而且会对动物的各项肝功能指标造成影响,从而使得实验结果产生波动,甚至会对动物实验结果得出错误的结论。 (√) 346. 螨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主要是嘴、鼻周围及脚爪发炎,动物表现不安、剧痒,会用脚搔嘴、鼻,患部结痂、变硬,病变部位出现皮屑和血痂,患部脱毛,皮肤增厚失去弹性,形成皱褶。 (√) 347. 发现实验动物感染螨虫后,患病动物不需要隔离、淘汰,但要对笼器具及周围环境彻底消毒,保持房舍干燥通风。 加强动物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加强检疫,增强动物的抗病力。 () 348. 螨虫感染实验动物后会不断的掠夺宿主的营养,不断地从宿主皮下组织中吸血,造成动物慢性贫血。 螨、虱等在吸血时,能分泌有毒性的唾液,刺激宿主的神经末梢,产生痒 感,使动物骚动不安,影响采食和休息,最终动物消瘦,发育不良,降低对其他疾病的抵抗力。 另外感染螨病后也会影响实验动动物物正常生理生化指标,从而干扰动物实验的结果。 (√) 349. 实验动物感染血液寄生虫后,不断地掠夺动物的营养(主要是吸血),久而久之造成动物贫血。 血液寄生虫还会因不断地在动物脏器中穿行而对动物机体产生机械性损伤,但是对宿主的生理、生化和免疫系统一般不会造成影响。 所以说,实验动物感染血液寄生虫后对实验研究的干扰不必引起重视。 () 350. 血液寄生虫的传播与野鼠密切相关,因此要加强卫生防疫管理,切 断传播途径,对患病动物进行隔离治疗。 () 351. 实验动物感染寄生虫后,不仅虫体对动物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而且动物机体也对虫体产生相应的反应,使得动物机体的生理、生化以及免疫学指标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到实验结果。 (√) 352. 实验动物感染寄生虫后对动物群体影响没有病毒性疾病以及细菌性疾病危害大,所以对实验动物寄生虫病的控制不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 353. ICLAS是一个以促进实验动物质量、健康和应用达到高标准的官方组织。 () 354. 我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是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科技部颁布 的。 (√) 355. 1988年颁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共分为五个章节。 () 356. 国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微生物、遗传)挂靠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 () 35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本地区实验动物的日常管理工作,简称动管办。 (√) 358. 美国的《动物福利法》是一部专门规范实验动物管理的法规。 () 359. 在美国,实验动物使用单位必须要到动植物卫生检疫局( APHIS)登记,订立遵守有关法规的保证书。 (√) 360. 我国《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规定,各 省、直辖市、自治区实行独立的实验动物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 361. 未取得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可饲养、繁育实验动物供本单位使用,如教学用,但不得经营实验动物。 () 362. 国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负责微生物、遗传、环境病理、营养和寄生虫六个专业领域检测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 (√) 363. 大小鼠的抓取固定很方便,可以提起鼠尾,置于清洁光滑的桌面上,即可抓起作灌胃等操作。 () 364. 不可用袭击方法抓取大鼠,否则易被咬伤。 (√) 365. 豚鼠胆小,易受惊,所以抓取时必须稳、准、迅速。 (√) 366. 耳缘剪孔法是在耳边缘剪出不同的缺口或打出小孔进行编号的方法。 (√) 367. 挂牌标记法,适用于大鼠、小鼠、豚鼠等动物的编号。 () 368. 耳缘剪孔法在剪缘或打孔后,需用酒精消毒局部。 () 369. 挂牌标记法,可使动物感到不适,使其搔抓号牌,使挂牌部位损伤。 (√) 370. 剪毛时,剪刀紧贴皮肤,必要时用手提起被毛,以免剪破皮肤。 () 371. 拔毛法适用于家免耳缘静脉注射或采血。 (√) 372. 麻醉的目的是消除实验动物在实验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感,以利实验者操作,确保动物 实验顺利进行。 (√) 373. 给 犬动物麻醉时,发现动物的角膜反射消失,瞳孔突然放大,表明无继续试验的价值,应弃用。 () 374. 常用的浸润麻醉药是 1%硫喷妥钠。 () ,每次注药前,应回抽,以防药液误注于血管内。 (√) ,将灌胃针从鼠的右口角插入口中,沿咽前壁慢慢插入食道,使其前端达到膈肌位置。 () ,剂量准确。 () 45~50℃的温水浸润几分钟或用 75%酒精棉反复擦拭。 (√) ,应尽量选粗的静脉处进针。 () 下静脉注射。 (√) ,拔针时手指捏住针刺部位,防止药液外漏。 () ,无大血管通过的部位。 (√) ,回抽无回血,即可注射。 (√) 、小鼠腹腔注射时,应使动物头处于高位。 () 1cm处。 (√) 1~2cm处。 () 、犬等灌胃一般可直接将胃管插入口中。 () 、小鼠剪尾采血,每只鼠只能采一次。 () 鼠剪尾采血,须剪去尾尖 1~2mm,一次采血。 (√) ,须剪去尾尖 3~5mm,一次采血 ~。 (√) 、小鼠剪尾采血,每只可采血 10次以上。 (√) ,以 45度从外眼角刺入。 () 、大鼠如进行一次取血,可采用摘眼球法。 (√) 、大鼠股动脉一次采血量小鼠达 ,大鼠达。 (√) 、大鼠大量取血时常用股动脉采血。 (√) ,心脏穿刺部位在第 3肋骨间,胸骨左缘 8cm处。 () ,常用于采血量多时。 ()。 (√) ,可采用颈静脉采血法。 (√) ,可经毛细血管采血。 (√) ,可采用静脉采血。 (√) ,并需专用笼具,一般不使用该法。 () ,主要是为了减轻动物的痛苦,对实验结果并无影响。 () ,但从动物保护的角度出发,不提倡使用。 (√) 一年观察期和用大鼠做实验经过相同观察期,其生物学意义基本相同。 () ,毒物对不同性别大小鼠的毒性有差异,一般雌性的敏感性稍小于雄性。 () ,动物模型和动物实验结果要外推到人。 (√) 、实验技术、方法及试剂相匹配。 (√) 、哺乳、患病、瘦弱及营养不良的实验动物。 () ,反之亦成立。 () 411. 海水中生活的动物尿液是高渗的。 () 412. 草食类动物尿液显酸性,粘度 高,而肉食类动物尿液显碱性,且有特殊的气味。 () 413. 蛙和蟾蜍,适合做简单的反射弧实验,其结构简单明了,易于分析。 (√) 414. 在生理、病理生理实验研究中,犬的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发达,适合进行此方面的研究。 (√) 415. 犬的消化系统不发达,不适合进行消化系统的慢性实验。 () 416. 犬不适合用于微循环的实验研究。 () 417. 齿式与动物的食性有密切关系,草食类与肉食类差异最为显著。 (√) 418. 猪是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最好的动物模型。 (√) 419. 肉食类动物的盲肠比草食类动物的长。 ( ) 420. 小鼠耳廓做微循环试验,可以避免手术,简化观察程序,很适宜外周微循环慢性实验观察。 (√) 421. 灰兔眼部适宜做微循环实验。 () 422. 青蛙肠系膜不适宜做微循环观察。 () 423. 犬的血液循环系统不发达,不适合用于微循环的实验研究。 () 424. 狗的甲状旁腺位置较固定,适于作甲状旁腺摘除实验。 (√) 425. 兔的甲状旁腺分布较散,适于作甲状旁腺摘除实验。 () 426. 用犬作条件反射实验时,常用红绿色信号作为条件刺激物。 () 427. 家兔颈部的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和减压神经不独立行走,因此观察 减压神经对心脏的作用时,不能选用兔。 () 428. 用家免试做开胸和心脏试验时,动物一定要人工呼吸。 () 429. 家兔体温变化十分灵敏,发热反应典型、恒定。 (√) 430. 大鼠无胆囊,不能作胆囊功能的研究。 (√) 431. 大鼠无胆囊,不适合作胆管插管收集胆汁,进行消化功能研究。 () 432. 中国地鼠易产生真性糖尿病,适合于糖尿病的研究。 (√) 433. 豚鼠体内缺乏合成维生素 C的酶,不能合成维生素 C,不适于作维生素 C 缺乏症实验研究。 () 434. 豚鼠对人型结核杆菌具有高度的易感性,是结核病诊断及病理研究 的首先实验动物。 (√) 435. 兔是典型的刺激性排卵动物,而猫不是。 () 436. 有不少药物和化学物,在不同种系动物身上引起的反应存在很大差异。 (√) 437. 雌激素能终止大鼠和小鼠的早期妊娠,但不能终止人的妊娠。 (√) 438. 吗啡对兔、猴、人、猫产生中枢抑制。 () 439. 吗啡对家犬、兔、人、小鼠产生中枢兴奋。 () 440. 吗啡对小鼠、猫产生中枢兴奋。 (√) 441. 高癌系小鼠,无需任何外加的处理,几乎 100%的自然发生白血病、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证明癌症是可以遗传的。 (√) 442. 肿瘤学研 究中主要选用近交系大鼠和小鼠。 (√) 443. 裸小鼠可接受人类各种肿瘤细胞的植入。 (√) 444. 裸鼠先天无胸腺, T淋巴细胞缺失,细胞免疫机能缺陷。 (√) 445. 裸鼠对异体移植免疫排斥反应较大。 () 446. 进行临床前药物动力研究中,不一定选用成年的动物。 () 447. 一般药理研究,常选用的动物包括小鼠、大鼠、狗、猫和猴等。 (√) 448. 镇痛催眠药研究一般选用健康成年小鼠,便于分组实验。 (√) 449. 镇痛药研究一般选用健康成年小鼠或大鼠,且以雌性为宜。 () 450. 解热药研究首选家兔,因为家兔对 热原质极敏感。 (√) 451. 豚鼠的体温调节能力强,所以解热药研究首选豚鼠。 () 452. 猫是对神经节传导阻滞影响的药物研究的首选动物。 (√) 453. 镇咳药筛选的首选动物是豚鼠。 (√) 454. 兔对化学刺激或电刺激不敏感,很少用于筛选镇咳药。 (√) 455. 支气管扩张药物研究一般不选用豚鼠。 () 456. 兔有呕吐反射,而犬则没有。 () 457. 猴、犬有呕吐反射,而大鼠、豚鼠则没有。 (√) 458. 利尿药物或抗利尿药物的研究一般以雌性大鼠或犬为佳。 () 459. 用兔制备的血清制品效价高、特异性强,经 常用于制备免疫血清。 (√) 460. 猪的皮肤结构与人相差大,一般不用于人烧伤后的敷盖物。 () 461. 猫与人类的循环系统相似,血压稳定,适合用于药物对循环系统作用机制的分析,而猴 则不适用。 () 462. 树鼩不麻醉就能承受手术切割皮肤、肌肉等引起的疼痛。 (√) 463. 人类腭裂与兔腭裂在形态发生和病理形成方面有相似性,因此兔适于各类唇裂,腭裂的 实验研究。 () 464. 无菌动物是主要用来研究胃肠道微生物在营养代谢中的作用的动物。 (√) 465. 一般生殖毒性试验的目的是判断雄性、雌性动物连续用药后,一般 生殖行为和生育能力 的变化。 (√) 466. 致畸敏感期毒性试验的目的是判断雌性动物在胚胎器官形成前、后所给的药物对胚胎的 毒性和致畸性。 (√) 467. 围产期毒性试验的目的是判断雌性动物在妊娠后期给药对子代的影响。 () 468. 急性毒性试验是简单的试验,对实验动物质量没有严格要求,这符合经济节约的原则。 () 469. 长期毒性试验持续时间长,而且实验动物的高中剂量组是给予中毒剂量的药物。 因此必 须保证实验动物的质量和适宜的环境。 (√) 470. 长期毒性试验常用 SD大鼠,不能用 Wistar大鼠。 ( ) 471. 大鼠的致癌试验需 2~3年,通常意味着是终生试验。 (√) 472. 兔对放射线十分敏感,因此常选用兔进行放射医学研究。 () 473. 裸鼠不适合皮肤病学研究。 () 474.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是指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 料。 (√) 475. 易自发地出现某些相应病变的动物,适宜作为复制该病变的动物模型。 () 476. 易产生与复制疾病相混淆的疾病或临床症状的动物,不宜选用复制该疾病模型。 (√) 477. 诱发性动物模型又称之为实验性动物模型,即为人工诱发出特定的疾病动物模型。 (√) 478. 由于基因突变的异常表现通过遗传育种手段保留下来的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