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副产品国际物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引领区域发展的核心带动能力。 党的政策如一缕春风,象冲锋的号角,让洛阳人振奋, 为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的政策环境,引导和鼓励境内外客商在我市投资兴业,促进洛阳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中共洛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 鼓励外来投资者以资金、设备、品牌、专利技术等方式投向我市重点发展的产业和领域 的相关优惠政策及 《加快培育发展大型市场的意见》 ,以加快我市大型市场培育发展步伐,提高商贸流通业整体竞争力。 《意见》规定对五类大型市场给予 3 年的资金扶持,分别为在洛阳注册,年销售收入超过 1 亿元的新办批发贸易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 5亿元的新办专业市 场、年销售收入超过 1 亿元的新办商品零售企业;新设立的营业面积达到 800 平方米以上专门销售旅游商品和本地土特产品的商场;新建的农机、农贸、农产品等专业(批发)市场。 这五类大型 18 市场自营业起 3 年内,市 财政拿出按其缴纳市级税收地方留成增量部分的资金支持企业发展。 进入行业全国 30 强 的市场,也获得其当年缴纳市级税收地方留成增量部分的资金支持。 《意见》还将农业和信息化产业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头戏: 鼓励连锁经营网络建设,促进连锁经营网点向农村、社区延伸,促进城乡商贸一体化。 对连锁门店总数在 20 个以上的连锁经营企业,从市服务业 引导资金中一次性奖励 1 万元。 对新建并达到标准的乡村便民连锁超市(须经有关部门验收),自营业之日起,第一年市财 政拿出按照其缴纳市级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资金支持企业发展。 支持本地产品农产品进入超市,对当年组织当地农特优产品进超市,采购额在 200 万元以上的,从市服务业引导资金中按采购额的 %给予奖励。 经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批准的在建鲜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电子信息产品技术交易市场等项目, 减半征收城市建设配套费、道路临时占用费,免收征地管理费。 对投资新建信息发布、价格指导、网上交易、资源统一配置和其他支撑辅助功能为一 体的电子商务网络,企业实行电子化管理、电子交易等信息化建设和改造,其软件及配套硬件实际投资在100 万元以上的,从市服务业引导资金中按投资额的 10%给予奖励。 城市服务业的发展需要更多中高级批发市场的建设,因此鼓励现有市场升级改造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点。 《意见》规定,对投资额在 1000万元以上(土地除外)的市场扩建、改建项目,从市服务业引导资金中给予两年贷款贴息或按工程实际支付额的 10%给予补助。 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近 年来,老城 19 区的发展突发猛进,招商引资成绩突出, 2020 年 全 年累计签约千万元以上项目 13 个,金额 89 亿元。 到位市外境内资金 亿元,占市定目标114%,同比增长 %。 合同利用外资完成 4000 万美元,占市定目标112%;实际利用外资完成 2200 万美元,占市定目标 %;出口创汇850 万美元,占市定目标 %。 2020 年, 老城 区政府 为实现 2020 年底 市委毛万春书记在老城调研时,要求老城各项工作要走在全市前列,发展环境要做到全市最好、全省最优、全国一流,主要发展指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在洛河以北旧城区建设发展中实现“中心开花”,并在全省争取名次,对老城 发展寄予的厚望。 2020 年 老城区 工作的总体要求 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福民强区”发展目标,突出文化旅游、楼宇地产、现代物流、商贸服务、生态农业和民生民利六大重点,强化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民营经济三个支撑,落实环境创优、平安建设、作风建设三项保障,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推动老城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在完成上述目标的同时,我们将抓好十大重点工程和十项惠民实事。 目标任务 已 确定, 老城区代区长钱群在老城区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上要求老城区在项目建设上实现突破,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支撑, 必须全力以赴 用项目突破瓶颈制约,用项目推动产业升级,用项目实现“中心开花”。 坚持把加大投入、促进增长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强力推进招商引资,以项目带动投入,以项目推动发展。 重点 20 是抓好 40 多个千万元以上项目的运作和建设, 争取尽早竣工 ,发挥效益 ; 全面落实项目推进各项制度,积极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强化招商引资。 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继续保持招商引资强劲态势。 依托文化、商贸、物流、房地产等优势产业,着力引进一批配套性强、关联度大、产业 链长、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实现产业招商;依托旧城改造、城中村和城郊村改造,摸清土地状况,实现土地招商;依托牡丹花会、中博会、厦交会等招商平台,创新招商方式,针对性地开展领导招商、定向招商、小分队招商。 紧盯境内外 500 强和国内行业 100 强企业,积极引进外向度高、龙头型、总部型企业。 加强出口创汇工作,大力扶持出口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进产业链长、带动能力强的出口企业,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 到年底,全区到位市外境内资金 12 亿元以上。 本项目预计引进港商投资 万元 人民币 ,自 2020 年起 实施 ,拟在 3 年内完成 全 部 投资。 东风吹,战鼓急,老城区政府正 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打破常规,高效运转,奋发有为,争创一流 ,为项目的快速发展创造环境。 项目建设的 重 要性 经过 几十 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并出现了结构性过剩,我国农产品市场已经进入了由需求主导的买方市场。 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多元化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对安全、健康、精细等较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空间不断扩大,居民的消费 21 需求已逐步由对量的满足转变为对质的追求,形成了购买力增长的现实与潜在市场。 农 副 产品批发市场 物流中心的 建设正是为了适应这种市场消费需求结构发展变化的趋势,满足这一多样化市场需求,并对该种市场需求不断进行引导、扩大与提升。 民以食为天 , “ 煤老板转型做农业 ” , “ 开发商投资亿元养猪 ” ,“ 浙商改当浙农 ” , “ 外资进军农业 ” , “ 工商资本进军农业 ” , “ 东方集团进军农业 ” , “ 联想控股进军农业 ”„„ 近年来,关于农业的字眼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眼里, 2020 年至 2020 年中央政府 7 年来连续 7 个中央 一号文件 剑指 三农问题。 从中央文件的字眼里我们可以看到如下变化:从 “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 变为 “ 把农业放在国 民经济发展的首位 ” ,再变成现在的 “ 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 所以,这些资本巨人纷纷瞄准农业领域。 而作为农业流通领域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可以说是整个农业流转的血脉、大动脉。 据统计,老百姓所有的饮食消费品中 70%的产品都是来自于农副产品一级批发市场。 因此, 进入农业领域,最简单的渠道就是参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投资。 河南是农业大省,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地理位置位于北纬 34176。 40′,东经 112176。 25′;海拔在 150m 左右,古称豫州,因地处洛河之北而得名,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兵家必争之地。 洛阳地处豫西中部,西依秦岭, 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越虎牢为中原腹地,北靠太行,南望伏牛,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东起点,是我国东西南北的交通要冲。 具备了 人流 、 物流 、 信息流条件 , ,有 建立农副产品 国际物流中心 得天独厚的 22 优势。 中国自古都有着非常发达的饮食文化,我们对食物的要求很高,中国的恩格尔系数也就是饮食消费占家庭总消费的比重,要远高于西方国家,所以在中国,别说是农副产品的批发市场,就是街道的菜市场,每个摊位的租金都是相当高的, 加之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促进 中部地区 崛起战略以来,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既面临着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粮食增产难度大、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发展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等挑战和问题。 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 “ 三化 ” 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 经济 区 建设的核心任务。 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巩固提升农业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是破除 城乡二元结构 ,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需要;是促进 “ 三化 ” 协调发展,为全国同类地区创造经验的需要;是加快河南发展,与全国同步实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目标的需要;是带动中部地区崛起,促进 区域协调发展 的需要。 项目 幅射全国,可实现南菜北调 , 北菜南调的功能 , 而洛阳将会是宏进全国市场网络的中心枢纽 , 对平稳农产品价格 , 改善农民的物价信息获取渠道 , 提高农民收入有积极性的作用 , 加之市场现代化中央结算管理系统 ,高清的监控系统 , 外资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 , 对衔接国际化的经营农产品市场有非常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同时,项目资金全部 为企业自筹, 打破了老城区经济快速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加快了老城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改善了老城区经济建设的投资环境,提升了老城区城市整体 23 形象,为老城区产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提高了该地区老百姓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居民就业,改善周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第三章 建设条件 地理位置概况 地理概况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地理位置位于北纬 34176。 40′,东经 112176。 25′;海拔在 150m 左右。 古称豫州,因地处洛河之北而得名,是中国著名 的历史文化名城 和重点旅游城市,有 3000 多年的文明史。 城市的兴起距今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 —— 夏朝的建立起,先后有 13 个朝代在此建都。 自古以来,这里墨客骚人云集,因此有“诗都”之称,牡丹香气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誉。 洛阳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道德经》、《汉书》、《资治通鉴》等无不在此著成。 龙门石窟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 洛阳地处豫西中部,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越虎牢为中原腹地,北靠太行,南望伏牛,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东起点,是我国东西南北的交通要冲。 白马寺镇因白马寺得名。 洛阳白马寺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乃佛教传入我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誉为 释源 、 祖庭。 关林镇,位于 洛阳市东南 部 ,紧邻市中心行政区,因埋葬三国时 24 期蜀国名将关羽首级而得名。 镇域内有全国三大关帝庙之首的洛阳关帝庙,有占地 平方公里,辐射全国 21 个省、市、自治区 217 个县的关林 小商品及百货批发 市场,是驰名中外的旅游圣地和历史文化名镇。 老城区位于洛阳市区中东部,是洛阳市经济、文化中心和商业繁华地带,全区总面积 平方公里,总人口 万,现辖 8 个街道办 事处和一个建制镇。 区域经济 华夏文明,根在河洛,古都神韵,尽在老城。 老城区始建于金朝正大元年(公元 1224 年),老城区古城面积 平方公里,其中重点保护面积 平方公里,区域内现存文物古迹 64 处,有始建于东汉时期的董公祠、妥灵宫,隋唐时期的周公庙、应天门,宋代的文峰塔,元朝的文庙、城隍庙,明清时期的钟鼓楼、山陕会馆等。 深厚的历史积淀、璀璨的历史文化为老城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老城工业经济发展迅速。 依托洛阳雄厚的工业和科研基础,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形成了以机械加工、纺织、化工 、钼铁精深加工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和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老城区服务业保持了长期的繁荣。 老城区是传统的商贸区,商业批发、零售业门类繁多,长期以来一直是豫西地区的物流中心,近年来兴建了一批百货纺织、钢材、五金交电、糖烟酒、果品副食、粮油蔬菜批发市场,引进了肯德基、八方电器、丹尼斯量贩、华联超市、大张量贩、 25 金业家具、欧陆新世纪家具等数十家大型商业企业,初具现代化商贸区规模。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老城区邙山镇以其独特的人文地理优势,于 1998 年被国家首批命名为“中国牡丹之乡”, 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是发展牡丹产业的优势,牡丹经济已成为老城区新的经济 增长点,现已形成 7000 余亩的牡丹培育、观赏、销售、科研基地。 近年来,老城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文化旅游、楼宇地产、现代物流、商贸服务、生态农业、民生民利”六个工作重点,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民营经济为支撑,以环境创优、平安建设、作风建设为保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软硬环境。 如今的老城,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区域性现代化商贸中心地位日益凸现,城市品位大幅提升,整个城区充满了 生机与活力。 3. 2 自然条件 洛阳是浅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季风环流明显,因此,四季温度和风向变化较显著。 洛阳市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大风多,夏季炎热多雨且集中,秋季晴和日照长。 年降水量 600mm 左右,全年光照充裕,无霜期长,为农作物和花木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特别利于牡丹生长,也使洛阳成为驰名中外的“牡丹花城”。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洛阳 老城 区 ,地震烈度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 26 震研究区划图》核定为 7 度。 主要自然气候条件为: 平均气温: ℃ 最。农副产品国际物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