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生产和服务的国际外包(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假定中间产品购买企业先期投入一笔资本来分担中间产品生产企业的先期投入。 处在产业链上下游的两个企业签订外包合同时都会因为对套牢困境的考虑而不足额地进行先期投入。 • 由于外包合同中双方不属于同一企业,当它们在中间产品的价格上谈不拢时,最终产品企业就得不到它所需要的中间产品。 • 如果是同一企业内部垂直一体化的生产(也就是内包),那么中间产品购买方(假定为母公司)在中间产品生产方(假定为子公司)不合作时仍有权力获得其生产的中间产品。 在外包情况下,独立的产权赋予中间产品生产企业较大的先期投入动力;在内包情况下,一体化的产权结构赋予最终产品生产企业较大的先期投入动力;这两个方面的权衡决定了对外包和内包的选择。 安特拉斯假定最终产品生产企业能够分担的先期投入是资本投入而不是劳动力投入。 因此,资本密度较低的产业会采用外包,而资本密度较高的产业会采用内包。 企业的国际外包决策 安特拉斯的外包模型 从不完全合同理论的角度分析,企业在选择国际外包时的一个重要的考虑是产业链上下游关系中存在的套牢问题。 由此推断,当买方可以较清晰地界定中间产品的特质时,就容易在合同中设定激励供方的条款。 因为不健全的法制会使套牢困境变得严重,所以国际外包活动和一个国家的法制完善程度有正相关性。 数据显示,一个国家的法制完善程度越高,该国依赖于合同关系的产业的出口比重会越高。 企业的国际外包决策 外包与法制完善程度 第 4节 国际服务外包 进入 21世纪以后,国际服务外包成为发达国家公众媒体的焦点。 国际服务外包的很大部分属于高技术工人密集型,这和低技术工人密集型为主的国际商品外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何理解由国际服务外包带来的高技术工人密集型服务从发展中国家出口到发达国家这个贸易类型。 国际服务外包 国际服务外包的特征 印度在服务业和制造业上的劳动生产率的绝对水平都低于美国,因此印度高技术工人和低技术工人的工资都低于美国。 但两相比较,印度高技术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和美国的差距要小于低技术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和美国的差距,因此印度在高技术工人密集的某些服务行业中拥有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原则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国家可以通过进口更便宜地获得一个商品或一项服务,这会带来贸易收益。 发达国家将某些高端服务外包到发展中国家的做法是符合比较优势原则的。 国际服务外包 比较优势的解释 本章第 1节介绍的国际外包模型预测发展中国家出口低技术工人密集型产品,这显然不能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出口某些高技术工人密集型服务这个现象。 为什么这个模型对这类服务贸易没有解释力。 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没有考虑生产成本以外的其他成本因素。 例如对于印度而言,由于它在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很薄弱,因此印度在制造业国际外包中和中国相比处于劣势。 但是印度在通讯等基础设施方面较强,特别是拥有大量的英语人口,因此印度在服务业国际外包中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具有优势。 国际服务外包 服务外包的独特性 如果某些高技术工人密集型服务从发达国家外包到发展中国家,那么势必会对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产生压力。 • 从长期而言由于国际外包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并由此创造出更多高端工作机会,因此对发达国家的高技术工人没有很大的负作用。 • 但从短期而言,高技术工人密集型的国际外包会降低发达国家对高技术工人的需求,使他们成为经济全球化的输家。 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型得出的结论是经济全球化会使一个国家丰裕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受益。 但是国际服务外包使发达国家的高技术工人可能受损,这对基于传统贸易模型的思维是一个挑战。 国际服务外包 收入分配效应 第 5节 讨论和总结 生产和服务的国际外包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日益重要的一项活动。 国际外包是生产过程国际分割的结果。 国家之间生产成本的差异是国际外包的重要驱动力。 国际外包使国际中间产品贸易的重要性提高。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对于解释中间产品的国际贸易仍然适用。 虽然服务外包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尚小,但增长迅速。 服务贸易所隐含的收入分配效应使之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特别值得关注的一个部分。 讨论和总结 本章要点 第 13章 国际贸易和宏观经济 本章内容 第 1节 国际收支中的贸易余额 第 2节 贸易余额的决定因素 第 3节 宏观经济的内外平衡 第 4节 贸易不平衡的政策应对 第 5节 讨论和总结 第 1节 国际收支中的贸易余额 一个开放的国家和世界经济的联系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 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经常项目( CA),资本和金融项目( FA),官方储备项目( RA)以及净误差和遗漏项目( EA)四个部分。 根据会计定义,这四个部分的总和为零: CA + FA + RA + EA ≡ 0 国际收支中的贸易余额 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个国家的贸易收支被记录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项目。国际贸易生产和服务的国际外包(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要求微观主体对汇率变化有一个较为准确的预测,并通过国际金融市场进行有效的外汇风险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国际金融精品课程 43 汇率变化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汇率是不同货币间的相对价格,当汇率变化对一方国家有利时,很有可能对另一方不利,产生国际经济摩擦 外汇倾销会招致贸易对手国的报复性措施 某些货币持续坚挺也会产生国际经济矛盾 确定合理的汇率水平和汇率安排
s t i c gov e r nm e nt bon d s a nd l oa ns t o dom e s t i c pr i va t e ba nks . 3. N e t e qui t y i s i gno r e d due t o i t s m i nor i m por t a nc e i n t he a na l ys i s . 39 Table 322
olfo, 2020,。 Pilbeam, 2020, pp. xxi) . International Finance is the equivalent to open economy macroeconomics and International Macroeconomics. It deals with the real world issues such as balance of
企业退出市场,其结果使得仍然在经营的那些企业的平均生产率提高了 • 特里夫勒( 2020)的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后加拿大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拥有较高劳动生产率企业的进入和较低劳动生产率企业的退出。 这个实证结果支持梅勒兹模型中的选择效应 不完全竞争贸易模型的实证检验 规模效应和选择效应 第 4节 国际贸易的引力公式及其应用 引力公式描述的是两个国家之间贸易量的决定 用
步刺激外国资本流入。 为了应对日益增大的兹罗提升值压力,波兰中央银行于 1995年 5月开始实施更加灵活的 “ 爬行浮动区间 ” 制度。 爬行浮动区间最初为 177。 7%, 1998年扩大到: 10%. 第四章 第二节 汇率制度选择 4.“自由浮动 ” ——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提高货币政策效率 1996年,波兰成为 OECD成员国,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自由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国际资本大量流入
贸易障碍多 (4)市场调研不容易 (5)竞争对手多,交易对手 的情况不易调查 (6)交易联系比较困难 (7)交易的技术困难较多 返回 (1)货币与度量衡种类多 (2)商业习惯复杂 (3)海关手续和贸易法律很复杂 (4)国际汇兑复杂 (5)运输复杂 (6)货物保险复杂 返回 (1)信用风险 (2)商业风险 (3)汇兑风险 (4)运输风险 (5)价格风险 (6)政治风险 返回 对国外市场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