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经济主要产生于三个方面,即生产设备及供应的专门化、共同生产要素的相互借用或使用、技术外溢效果。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假设有两个国家 —— 瑞士和泰国,由于瑞士在历史上就是一个手表制造业非常发达的国家,因而形成了庞大的手表行业,实现了外部规模经济,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从直观上看,泰国的人均工资水平较低,其手表的生产成本会较低,但由于泰国的手表业刚刚起步,因而其手表行业的规模太小,各种专业人员可能并不齐备,设备也不够配套,所以其生产成本可能还高于瑞士。 也许在泰国手表生产行业达到一定生产规模以后,其产品的成本才会低于瑞士,但在此之前,泰国产品难以与瑞士产品相竞争。 ACs ACt 每只手表的价格或成本 手表的供求量 C0 Dw O 如图,曲线 ACs和 ACt分别表示瑞士和泰国生产手表的平均成本曲线。 平均成本随行业的产出水平增加而下降,说明手表业具有外部规模经济。 从直观上看,由于泰国的平均工资水平较低,因而在同样的产出水平上其平均成本比瑞士低。 但是由于瑞士的手表工业发展较早,该国已经形成行业优势,达到了规模经济的水平,平均成本 降到 C1 ;而泰国的手表行业刚刚起步,其平均成本为 C0 ,高于瑞士,由此,瑞士向泰国出口手表。 C1 可见,在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产业,具有明显的先动优势( First Mover Advantage), 哪个国家领先一步,它就会在该产业具有竞争优势。 而某一产业在哪一国最先建立,在哪一国规模最大,完全取决于历史的原因。 外部规模经济与学习曲线 如上所述,泰国在手表行业发展的初期,其平均成本是高于瑞士的,它表明行业的规模优势是一个历史积累的结果。 另一方面也表明,后起国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过程也能学会某些特定知识,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会积累起整个行业逐步达到规模经济的条件,获得规模经济效果和比较优势。 行业累积产量 AC 平均成本 如果考虑到时间因素,由于一国某产业累积产量增加,产业内各厂商不断积累生产技术和知识而产生的产业内各企业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称为动态规模经济,可用学习曲线( Learning Curve) 表示。 学习曲线即描述成本减少与特定行业产出规模不断扩大之间关系的曲线。 学习曲线 四、重叠需求贸易理论 ( Overlapping Demand Theory) 收入水平与需求水平 一国的需求水平取决于人均的收入,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水平也越高。 如果两国的平均收入水平相近,则两国的需求结构也必定相似;反之,如果两国的收入水平相差很大,则他们的需求结构也必存在显著的差异。 而两国之间的需求结构越接近,则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也就越雄厚,因为如果两国需求结构接近,则对任意一国的厂商来说,他会发现对其产品的需求,除了国内之外,还有来自于国外的需求。 那么通过贸易出口来扩大其产品的需求,获取更多的利润,就成为一种自然的选择。 y yA yB O P C D E F G H q 如图,横轴表示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 y), 纵轴表示消费者所需的各种商品的品质等级( q)。 所需的商品越高档,则其品质等级就越高。 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则消费者所需商品的品质等级也就越高,二者的关系由图中的 OP线表示。 现在,假设 A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为 yA ,则 A国所需商品的品质等级处于以 D为基点,上限点为 F, 下限点为 C的范围内。 假设 B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为 yB ,则其所需商品的品质等级处于以 G为基点,上限点为 H, 下限点为 E的范围内。 对于两国来说,落在各自范围之外的商品不是太高档就是太过低劣,是其不能或不愿购买的。 图中 A国的品质等级处于 C和 E之间的商品、 B国的品质等级在 F和 H之间的商品,均只有国内需求,没有来自国外的需求,所以不可能成为贸易品。 但在 E和 F之间的商品,在两国都有需求,即存在所谓的重叠需求。 这种重叠需求是两国开展贸易的基础,品质处于这一范围内的商品, A、 B两国均可输出或输入。 由图可知,当两国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时,则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贸易品。 所以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互相之间的贸易关系也就可能越密切;反之,如果收入水平相差悬殊,则两国之间重复需要的商品就可能很少,甚至不存在,因此贸易的密切程度也就很小。 代表性需求与规模经济 反映一般收入水平的需求水平,称为“代表性需求”。 因为代表性需求代表了一国对各类产品需求中规模最大的部分的需求量,厂商为实现生产的规模经济效果,它总是瞄准本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档次,增加产品的产量或产出规模,以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效果。 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当每个国家的厂商都追求本国的代表性需求以实现规模经济时,该国的非代表性需求就难以在一国范围内得到满足,因而需要借助国际贸易加以实现。 更重要的是,通过国际贸易,本国生产的以满足代表性需求的产品生产规模也会随之扩大,从而规模经济效果更加明显。 这种国际贸易或相互贸易不是无条件的,它只有在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才可能存在,因为它们有相近或重叠的需求部分。 美国 日本 韩国 中国 需求档次 代表性需求 专门生产 5 5 5 5 4 4 5 3 3 4 2 2 只有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才会有相互贸易,同时,由于这种贸易使各国专门生产的产品有了更大的市场范围,因而规模经济效果可能更加明显。 重叠需求贸易理论对于解释二战以来迅速发展的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贸易具有特别的意义;该理论从需求的角度对产业内贸易加以概括和解释,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重叠需求贸易理论的意义 假定 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都 能生产家庭用汽车,家庭汽车共五个档次。 五、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衡量 国际贸易商品分类 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 SITC) 将国际贸易商品分为 10大类,即从第 0类到第 9类: 0、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 饮料及烟类; 除燃料以外的原材料、非食用原材料; 矿物油、润滑油及有关原料; 动植物油脂; 化学品及相关产品; 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机械和运输设备; 杂项制品; 未分类的其它产品。 习惯上把 0- 4类产品称为初级产品, 5- 9类产品称为制成品。 海关合作理事会制定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 )将国际贸易商品分为 21类、 97章。 商品编码由税目和子目构成(税号中第 1- 4位称为税目,第 5位开始称为子目)。 我国自1992年 1月 1日开始采用《协调制度》,商品编码为 8位。 商品编码: 0 3 0 6 2 4 9 1 —— 大闸蟹 位数含义: 章 税(品)目 5 6 7 8 位 位 位 位 数 数 数 数。国际经济学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保付代理的基本当事人 1. 出口商 2. 出口保理商 3. 进口保理商 4. 进口商 9 2020/9/15 四、保付代理的分类 (一)融资保付代理和到期保付代理 1. 融资保付代理 2. 到期保付代理 (二 ) 公开型保付代理和隐蔽型保付代理 1. 公开型保付代理 2. 隐蔽型保付代理 (三 ) 无追索权保理和有追索权保理 1. 无追索权保理 2. 有追索权保理 (四 ) 双保理和单保理 1.
rate)也称电汇价,是买卖外汇时以电汇方式支付外汇所使用的汇率。 信汇汇率 ( mail transfer exchange rate, M/T rate)也称信汇价,是买卖外汇时以信汇方式支付外汇所使用的汇率。 票汇汇率 ( demand draft exchange rate, D/ D rate)也称票汇价,是买卖外汇时以票汇方式支付外汇所使用的汇率。 (四)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贸易收益体现在商品价格的下降和商品品种的增加上,这些贸易开放的好处为所有公民所享受。 虽然贸易开放会使一些企业关闭,但那些继续经营的企业会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吸收那些关闭企业解雇的工人,因此工人不会面临失业的压力。 相反,由于贸易开放导致商品价格下降,工人的实际工资会上升,而且还会从更多消费品种的选择中获得更高的效用。 克鲁格曼模型 收入分配 克鲁格曼模型中,贸易发生在同一行业内
2020/9/15 第二节 保函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一、担保的分类 (三)第一性责任担保和第二性责任担保 1. 第一性责任担保 2. 第二性责任担保 8 2020/9/15 二、保函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一)工程承包业务中的保函 1. 投标保函 2. 履约保函 3. 预付款保函 4. 透支保函 5.维修保函 6.关税保函 7. 留置金保函 (二 ) 其他贸易中的保函 1. 付款保函 2.
兑换 美元将其兑换成英镑为 ,从而获利。 当然,该投机者的预期有可能是错误的,比如 1年后即期汇率变为 1英镑兑换 ,这时他的 1550美元只能兑换 ,从而出现。 套汇( Arbitrage) 套汇是指人们利用不同外汇市场的汇率差异,通过买进和卖出,赚取外汇利润的行为。 它可以分为直接套汇和间接套汇两种。 所谓直接套汇又称两角套汇,指利用两个外汇市场上某种货币的汇率差异
三、托收指示中的收款指示 托收中的重要指示,第一是交单条件,第二是收款指示。 至于交单条件就是上述的付款交单还是承兑交单。 而收款指示则是将托收行与代收行之间把收到的货款进行银行业务处理的行为。 2.凡代收行在托收行开立账户者,出口托收指示中的收款指示写明:“请代收款项并以电报或航邮受授权我行借记你方在我行的账户。 ”当代收行收妥款项后,发出支付委托书( Payment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