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常见问题诊断技巧(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抑郁 —— 缺乏动力、欲望 : 疲乏、精力低下 缺乏兴趣 迟滞 注意不集中 无价值感、无助感、无用感 无法体验乐趣等 焦虑症状群 : 激越 焦虑 紧张 不安 恐惧 强迫 责备他人 心理问题诊断 诊断标准解读 ICD10抑郁发作 (WHO) 核心症状 (至少 1项 ): • 抑郁情绪 • 失去兴趣或愉快感 核心症状 (至少 1项 ): • 抑郁情绪 • 失去兴趣或愉快感 • 精力缺乏或过度疲劳 其他症状(至少 4项): 体重改变 睡眠障碍 激越或迟滞 疲倦 其他症状(至少 2项): 注意力下降 自我评价降低 自罪 悲观 无用、自责 思维注意力下降 自杀观念等 自杀 睡眠障碍 食欲下降等 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 DSMⅣ 抑郁发作 (APA) 睡眠障碍和精力减退属于共病症状  睡眠障碍  食欲改变  心血管系统 /消化系统症状  注意力障碍  易激惹  精力减退 • 过度担忧 • 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震颤 ) • 大汗 • 口干 • 坐立不安 • 呼吸急促 焦虑症状 抑郁症状 • 抑郁心境 • 无价值感 /罪恶感 • 自杀观念 抑郁焦虑的共病症状 人格 (personality):行为模式及待人处事习惯方式,是心理特征的综合。 人格改变 由于器质性或退行性变化导致的人格变异。 人格障碍 早年开始,逐渐形成,持久、顽固的不易纠正的人格缺陷。 严重的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给他人及自我造成麻烦。 心理问题诊断 分裂样人格障碍 孤僻离群 — 孤, 无社交,无朋友,沉缅于幻想和个人世界 .情感冷漠 — 冷, 表情冷淡,不通人情。 缺乏愉快感,没有兴趣(包括性) .对批评和表扬无动于衷 偏执性(型)人格障碍 偏执特质 — 敏感与多疑, 对挫折和被拒绝的过分反应,广泛的不信任、多心、敌意性的曲解, 自大与过分自尊 — 潜在的自卑,固执与好争辩。 过分隐藏自己的想法 总想探究别人的动机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高度的攻击倾向, 漠视他人感情和利益,蔑视法律,行为冲动,不负责任 (社会和家庭) 无羞耻和负疚感,不能接受教训,有少年品行障碍的证据 心理问题诊断 应激相关障碍 应激反应:个体遭遇应激源后的心理、生理反应。 躯体方面:呼吸、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肌肉等 情绪方面:紧张、焦虑、烦恼、郁闷、情绪不稳、易激惹等 认知方面:注意涣散、记忆减退、优柔寡断 行为方面:激越兴奋、闭门不出、行为刻板 意识状态:警觉性增高、感觉过敏、惊跳反应、茫然 急性应激障碍( 1小时内起病,病程< 1个月) 急性应激性精神病(病程< 1个月) 创收后应激障碍(创收后数日或数月后发病,病程 ≥3个月) 适应障碍(病程< 6个月) 心理问题诊断 神经衰弱 精神容易兴奋又容易疲劳。 脑力和体力不足,易疲劳,工作效率低下,常有头痛等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但无器质性病变存在。 因为起病时有明显的精神因素,和强烈的情感体验,病前个性常有某种缺陷,所以可能是精神因素和易感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疑病状态 对自己健康过分关注,而固执的怀疑自己患上了某些莫须有的严重疾病,并因此引起烦恼和恐惧。 个性特征往往比较内向、脆弱,感情细腻,为人处世虚荣心较强。 是个体因不能承受现实的压力而导致的行为退化的表现。 心理问题诊断 心理问题诊断 癔症 由于精神因素 (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 )造成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也称歇斯底里。 多数发病突然,表现为短暂的精神失常或感觉运动障碍,无器质性病变基础。 可在暗示影响下改变或消失。  流行性癔症 心理问题诊断 强迫状态  是以不能为主观意志所控制,反复出现的观念意向和行为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心理障碍。 恐惧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