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属(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型 课件制作 陆曙梅 沙门菌鉴定需注意的问题 玻片凝集试验需注意菌液浓度、反应温度 生化反应符合,玻片凝集试验阴性,应考虑是否有 Vi抗原的存在 抗原结构相同,生化反应不同,应加做生化反应 生化反应符合,玻片凝集试验阴性,无Vi抗原,应:重新观察生化反应;传代以恢复原有抗原性。 课件制作 陆曙梅 肠热症不同标本细菌培养情况 阳性检除率 发病周数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1 2 3 4 5 6 7 8 血标本 粪便标本 尿标本 课件制作 陆曙梅 血清学诊断--肥达反应 原理:用已知伤寒沙门菌 O、 H抗原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 H抗原与病人血清作半定量凝集试验,以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 意义:协助诊断肠热症(伤寒与副伤寒) 课件制作 陆曙梅 肠热症病人血清抗体出现情况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1 2 3 4 5 6 7 8 阳性检除率 发病周数 课件制作 陆曙梅 肥达反应结果判定 : O效价 ≥ 1: 80 H效价 ≥ 1: 160 副伤寒 H效价 ≥ 1: 80 O与 H抗体的诊断意义: O、 H效价均升高:已感染伤寒 O、 H效价均低于正常值:未感染沙门菌或免疫力低下 O升高、 H正常:某型沙门菌感染早期 H升高、 O正常:以往接种过疫苗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双份血清的肥达反应: 后一次较前一次抗体效价增高四倍以上,有诊断价值 血清学诊断--肥达反应 课件制作 陆曙梅 生理盐水 + 待检血清 +诊断抗原 伤寒 O 伤寒 H 甲型副伤寒 H 肖沙门菌 H 反应 6小时 45℃ 观察结果 1:20 1:40 1:80 1:160 1:320 1:640 伤寒 O效价 1:160 伤寒 H效价 1:320 甲型副伤寒 H效价 1:20 肖沙门菌 H效价 1:20 诊断意义:感染伤寒沙门菌 伤寒 O效价。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属(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用 免疫保护作用 抗- HBS和抗前 S对病毒的中和作用 CTL对细胞内病毒的清除作用 免疫损伤作用 肝细胞损伤 肝外损伤 机体免疫状态与 HBV感染的转归 免疫功能正常--隐性感染或急性乙肝,病毒被清除 免疫低下--慢性乙肝 免疫过强--暴发性肝炎 免疫耐受-- HBV无症状携带 HBV与原发性肝癌 流行病学方面 动物模型 病毒分子结构 微生物学检查 HBV抗原抗体系统的检测 HBV五项指标
克雷伯菌属 A A + - d + 微量生化反应系统鉴定 将细菌的多项生化反应的 2进制数结果数,转换成 8进制编码而汇集成册,丛编码的检索表中检索而确定细菌菌名. -+--+++---+++-- 010011100011100 010 011 100 011 100 000 0 010 1 001 2 011 3 100 4 101 5 110 6 111 7 1 3 4 3 4 肠道杆菌
effect the total equity of the pany • The purpose of a share split is to increase the marketability of the shares by lowering the market price per share • A share split does not affect the balance in
沙门菌属 是寄生于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生物学性状相似的革兰阴性杆菌 沙门菌属 肠道沙门菌 邦戈沙门菌 肠道亚种 萨拉姆亚种 双亚利桑那亚种 亚利桑那亚种 豪顿亚种 英迪加亚种 致病沙门菌多为 肠道亚种 课件制作 陆曙梅 形态染色 革兰阴性杆菌,无芽孢、无荚膜、有周鞭毛,多数菌株有菌毛 课件制作 陆曙梅 沙门菌 课件制作 陆曙梅 培养特性 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 在肠道选择培养基上呈无色半透明
细胞培养:原代地鼠肾细胞、鸡胚细胞--红细胞吸附试验 抗原抗体检测: 采用免疫标记技术检测标本中抗原 采用双份血清检测特异性抗体 防治原则 接种乙脑疫苗 防蚊灭蚊 登革病毒 是引起 登革热 的病原体 生物学特性 球形 单股正链 RNA, 有包膜 流行病学特征 储存宿主:人和猴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媒介: 伊蚊 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特别是东南亚、西太平洋及中南美洲 引起登革热 表现
酸发酵; 难点: 糖酵解的调节机制; 巴斯德效应;酒精发酵中副产物的生成; 异型乳酸发酵; 第一节 微生物细胞调节机制 • 酶的调节: 酶合成的调节 酶活性的调节 • 细胞膜渗透性调控 • 能荷调节 • 发酵机制: 微生物通过其代谢活动,利用基质(底物)合成人们所需要的代谢产物的内在规律。 • 代谢控制发酵: 人为地改变微生物的代谢调控机制,过量积累中间产物。 • 发酵机制研究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