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GB5028698),堤防工程等级:村庄和公路附近河段为4 级,一般河段为 5级。 本项目的具体实施标准有: ( 1)防洪和排水标准:根据国家《防洪标准》( GB5020194)和《 xx 县防洪规划》,工程设计防洪标准是,一般河段 10 年一遇洪水;河段附近村庄标准按 20 年一遇,一般村庄按 10 年一遇; ( 2)水质标准:根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20)和《 xx 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水功能区划)》( 2020 年), xx 作为 xx 水河的上游,其水质应满足国家地面水 Ⅱ类以上水质标准; ( 3)生态景观标准:逐步恢复流域生物群落和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流域内分段形成林地和自然湿地等人工或生态 景观。 流域治理方案 水土保持与水源保护是《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是各地、各部门防治水土流失,推进国土整治和江河治理,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工作。 在治理过程中,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坚持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 xx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7 在治理方略上,采取坡面治理与沟道治理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灌溉造林与蓄水保墒造林相结合,水平梯田、条田、集流鱼鳞坑与客土整地相结合,集雨利用与适时补灌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的方法。 坚 持治理与美化同步,治理与生产同步,开发与经营同步。 在坡面治理上,根据坡度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理方式。 在 5176。 ~15176。 以下的坡地上,兴修水平梯田,营造经济价值较高的干鲜果林建设。 坡度在 15176。 ~ 20176。 之间,整地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为水平沟整地,宽 ,深 ,二为鱼鳞坑整地,鱼鳞坑约为 ~。 整地后,种植板栗或仁用杏。 在 25176。 ~ 30176。 的坡面上,进行高标准的集流坑整地,营造水土保持林。 在 30176。 以上的坡地上,选择耐旱灌木树种,采用客土造林的方法,营造水保林。 在沟道治理上,按从沟头到沟口,从支沟到干 沟的顺序,再根据不同的地形条件和水土流失状况,采取不同的沟道治理措施。 为了防止沟道扩张,沟头延伸,减少沟蚀和坡面的蚕蚀,采用在沟道上游的支毛沟内布设土谷坊工程,在主沟道上游布设石谷坊工程,下游布设涝池工程,起到了极好的蓄水、拦沙作用。 根据防洪要求对堤防进行加高加固,中下游河道加强河槽扩挖和河道疏浚,结合拦蓄,综合治理。 沟道治理要与土地复垦相结合,充分利用水土资源。 在水利配套设施方面,根据不同立地条件下的造林类型,采用不同的灌溉方式。 经济林采用渗灌技术;较大的坡面地段,进行喷灌;xx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8 在山顶,应用雨水集流技术,修 建集雨水窑,比较好地解决了生态用水问题。 在生物措施上,采用生物 生态修复技术,利用各种植物和菌类进行水土污染治理和涵养。 因地治宜,选择不同特性的物种,以经济林、观赏花卉、灌木为主。 水平阶(条)内,以青杨、云杉、沙棘为主。 无灌溉条件的坡面,以耐旱的圣柳、沙棘、柠条等灌木为主。 选择合适的菌类,进行河道生物清淤。 在经营管理上,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把发展水保经济、开发水保产业放在重要的位置。 因地制宜地发展富民经济,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结合水源地保护要求,开展农业产业和休闲服务业,做到以流域养护流域。 河道 治理方案 河道防洪达到 10 年一遇标准。 河道防洪坝一般采用梯形断面。 采用浆砌块石砌筑,在入河支沟做支沟口加固。 只有实施按照严格标准制定的河道治理方案才能提高河道防洪排水标准,减少淹没损失,为两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为河道的日常管理和防汛创造更好的条件。 与此同时,拦蓄雨洪,形成水面或营建自然湿地或造田,涵养水源,调节区域性水平衡和小气候;营造人、文、水、绿相结合的新景观,为山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接近自然的休闲空间,为逐步实现山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创造条件。 总之,通过河道的综合治理,带动沿 河村庄经济的xx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9 发展,全面提高流域的安全度、舒适度、富裕度和文明度,保障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河道两侧绿化美化工程,严格按照绿化美化标准执行,密切配合水土保持工程,在发挥水土保持的强大功能的同时,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道路河道绿化美化工程设计,要本着与自然和谐,美化优先的原则,采用根系强大、枝叶繁茂的园林绿化树种,营造道路风景林,并设计必需的水土保持工程。 土地整理方案 ( 1) 土地平整标准 本项目的土地平整主要是对河滩地进行统一平整和客土垫厚。 本项目区内地势相对比较平缓,土层较薄,主要以砂卵石为主。 由于河道常年 不过水,河道内部分地区成为砂石采挖地,形成较多低坑洼地,从而造成地表不平整。 对于这些区域,需要进行填挖平整,再进行客土垫厚。 ( 2)土地平整方案 土地平整工程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土地平整,使土地能够连接成片,达到田块内部的基本平整,以满足农业生产和农田机械化作业的需要。 具体在设计中依据如下的原则: 1)田块设计依据地形和生产的需要,在实用的基础上兼顾美观; 2)满足工程量最小的平整方案; 3)对田块灌排要求的保证; 4)以地形和生产需要为重; xx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0 5)田块尽量设计为长方形; 6)不能够设计为长方形的区域,要 依据地形和行政界线使用合适的不规则形状; 7)便于农业机械化作业; 8)便于作物的灌溉与光照的需要。 ( 3)施工布置和方法 1)土地平整:土地平整好坏,直接影响后续施工的进程,本项目采用局部平整方式,根据地形和面积等特点将项目区划分成土地平整单元区进行平整,田块内土方尽量内部消化,在不符合设计高程情况下就近调配。 2)道路:考虑到项目区的位置和为田间工作服务的需要,项目区道路布设分为田间道和生产路两级。 排洪沟两侧的道路采用清基挖出的土方回填为路基,采用机械压实的方式碾压后铺设路面,其他地方的道路先修路基, 压实后铺设路面。 3)管道和排洪沟:由于项目区需要大量的客土回填,因此开挖管道沟槽和排洪沟时,应当等地面适当沉稳,以减少地面沉降不均对地下埋管和排水沟的影响。 PVC管道的施工应按设计图纸施工,施工放线要准确,并按规定进行管道土方的回填,同时在施工时要严格控制管道的上下游高程,以满足泄水的需要。 排水沟施工建议人工为主,机械为辅,施工时要严格控制沟底高程、排水沟走向等。 4)建筑物:项目区建筑物主要为井房、排水井、路涵,桥涵等,这类建筑物多为混凝土结构,因此在施工前,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和保xx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1 存,在施工中,要注意混凝 土的配比和浇筑,施工后要注意养护。 具体施工要求可参照相应的施工和验收规范。 村庄环境治理方案 污水处理方案 ( 1)污水处理方案选择的原则 处理效果保证,工艺先进可靠,运行稳定; 基建投资省,能耗和运行费用低; 占地面积少,操作方便简单; 所选工艺应适应当地的水质及环境条件。 ( 2)污水处理方案 1)流域污水检测结果(表 51) CODcr (mg/l) BOD (mg/l) SS (mg/l) 总磷 (mg/l) NH4N+ (mg/l) 300450 150250 100250 35 2540 2)设计进水水质 污水处理设备的进水水质确定为: BOD5: 250mg/l; CODcr: 450mg/l; SS: 250mg/l; NH4N+: 40 mg/l; 总磷: 5 mg/l; PH: 6— 9 xx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2 3)污水处理工程出水水质要求 出水水质要求如下(表 52): 项目 COD BOD SS 总磷 凯式氨 大肠菌群 标准值 mg/L 50 10 10 12 1015 5001000 个 /l 经分析对比,本污水治理工程处理出水可 用于镇区环境水景、农田灌溉、生活服务区中水回用等。 4)污水处理方案比选 由于整个流域的村庄地形高差都比较大,起伏不平,多数村庄有冲沟,居住分散,采用村庄集中污水处理方案,投资高,管路长,处理站位置不易选择,集中污水处理不宜实现。 分片处理方案工程量小,管线短,可以利用村庄住户房前屋后小片荒坡废地,投资相对节省。 5)分散式污水处理工艺比较 表 53 非集中污水处理工艺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工艺名称 COP 法工艺 (接触氧化工艺 ) BFP 法 (生物过滤工艺 ) CWTM 法 (智能紧凑法 ) 工艺流程 进水-初沉 器-流量调节池 接触氧化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消毒池 出水 进水-初沉器-流量调节池 生物过滤曝气塔-消毒池 出水 进水- (化粪池 )流量调节池 膜分离曝气桶-消毒桶 出水 特点 优点 : 各功能单元组合成一个卧式设备, 采用全埋式安装运用, 不占地面。 缺点 : 结构复杂体积大,由于噪音较大优点 : 将生物膜和泥水分离功能组合成一个塔式设备, 处理效果好。 采用全地面安装运用。 缺点 : 塔式设备高大不能采用全埋式安装优点 : 将膜生物反应器和消毒各功能 单元组合成一个桶式紧凑设备效果好。 可采用全埋式、全地面或半埋式安装且智能化运用。 缺点 : 采用进口机器时xx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3 工艺名称 COP 法工艺 (接触氧化工艺 ) BFP 法 (生物过滤工艺 ) CWTM 法 (智能紧凑法 ) 影响周围居民夜间休息 . 运用, 占地面且北方冬季运行困难。 投资较大 投资 30006000 元 /天吨污水 30005000 元 /天吨污水 30008000 元 /天吨污水 运行费用 /吨水 /吨水 /吨水 控制技术 自控程度 较高 回流和曝气过程难以控制 自动控制 运行 处理效果 出水可以达到国家污水二级排放标准 . 出水可以达到国家污水一级排放标准 . 出水可以优于国家污水一级排放标准 . 由对比结果可 以得出针对非集中的排污点选用 CWTM 小型智能污水处理装置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在经济技术方面是完全可行的。 6) CWTM 的工艺和产品特点 智能化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ompact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简称 CWTM)是一种高效集成式污水生物处理一体化设备。 CWTM处理工艺如下: 厌氧罐 好氧罐(含膜分离组件)电控系统进水 出水 该设备具有如下特点: ●一体化设计,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建设投资少。 CWTM处理系统由厌氧单元,好氧单元和电控系统 构成。 系统通xx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4 过结构优化,全部处理过程集中于两个污水处理罐中完成,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处理系统对辅助设施的依赖。 同时紧凑的结构便于处理系统的建设与安装,可适应各种地理环境。 这种一体化结构使系统建设成本较传统处理工艺降低 30~ 50%。 ●先进处理技术,处理效果好,满足高标准出水需要 CWTM设计了合理膜分离组件,反应器内微生物浓度高,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高效分解,同时优秀的膜分离功能使出水水质稳定,优于国家相关排放标准,可有效防止各类污水排放对周边水体的污染。 ●节能设计,运行能耗低 CWTM内维持高浓度的 微生物,使污染物降解效率大大高于传统工艺,从而减少了运行能耗和成本。 ●全自动运行,无人看管 CWTM采用智能化控制,根据系统污水量水量和水质状况自动调节曝气时间、进水、出水等,无需专人进行管理。 ●无臭味,不产生二次污染 ●采用高强度工程塑料,双桶结构,易于地埋,使用寿命超过10 年。 CWTM 的实际应用和处理效果 作为一种新型高效水处理工艺, CWTM 污水处理系统在 xx 市周边地区,特别是在怀柔和 xx 等水源保护区内有了多处成功应用实例,如怀柔的北宅,和红螺寺等地,并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xx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5 表 54 CWTM污水处理系统典型的处理效果如下表所示:单位: mg/L 水质指标 CODcr BOD5 SS 氨氮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LAS) 进水 200- 500 100- 300 0- 1000 10- 35 10- 20 出水 ﹤ 50 ﹤ 10 ﹤ 10 ﹤ 15 ﹤ 2 国家一级标准 ﹤ 60 ﹤ 20 ﹤ 20 ﹤ 15 ﹤ 5 7) CWTM 的设计和安装 CWTM- M 采用一体化设计,处理系统由厌氧罐(或化粪池)和好氧罐两大主体构成。 好氧罐为双层结构,中间安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