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公共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府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立刻感觉沉重。 电话里马上传来部下的安慰:领导放心,已经调查清楚,死亡的是外地民工,只要花 3 万元就能搞定,不会造成很大影响。 听了这句话后,区长的心情不仅没有放宽,而是更加沉重了。 第二天,区长召开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会议开始,区长宣布:全体起立,为昨天安全事故死亡的民工默哀一分钟。 32 道德素质:诚信 • 问题 —— 06年 4月 8日广播中一则消息,某区道路出现塌陷问题,问题反映后迟迟得不到解决,区水务部门和市政部门相互推委。 在记者追问之下,水务部门才承认了责任。 —— 假冒不伪劣的问题 —— “下不为例”的问题 • 管理者的道德素养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 33 科技素质 • 基本知识 —— 认识世界的基础,管理者素质的基础。 在知识经济社会下,三个臭皮匠难以顶上一个诸葛亮。 • 科学态度、知识和方法 —— 科学态度:科学观,以事实为依据。 —— 科学知识:懂科学,眼见(不见得)为实(例:魔术)。 —— 科技能力: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提高组织绩效作贡献。 34 职业素质 • 角色认知:认识岗位的角色 —— 卖土豆事件(品种、产地、价格等) • 敬业精神:不仅要认识岗位的角色,还要兢兢业业地扮演好岗位的角色。 —— 剪彩(准备剪刀) • 团队精神:要善于沟通和合作。 管理者还要有组织、指挥和协调的能力,要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并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作用。 35 健康素质 • 生理健康: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工作能力得以保证的基本要求。 • 心理健康:这是影响管理者工作表现的重要方面,一些问题的产生不是因为技术和能力的水平不够,而是因为心理不健康而导致的。 • 社会适应能力:这是心理健康问题的另一个方面,要求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坦然面对危急和困难。 36 文化素质 • 综合的知识素养:如果离开了这个基础,管理者是难以取得长期成功的。 • 对组织文化的认知:有效的管理者必须懂得组织的文化习俗和文化积淀对组织绩效的巨大作用。 认识不足的话,对组织而言可能是致命的。 • 组织文化是管理者素质的具体表现,特别是组织开创者的素质,后续的管理者必须认识组织文化的存在和其重要性,并能够借助于组织文化的积极作用,推动组织绩效的持续提高。 37 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 • Robert L. Katz认为 , 一个有效的管理者至少必须具备三项:技术技能 、 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 技术技能是管理者完成其工作所需的基本业务技能,如同会计、医生、建筑师一样有各自的业务专业,都需要掌握相应的业务技术技能。 • 人际技能是指管理者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 概念技能是管理者与他人协作并整合组织整体的资源、活动和经济绩效的能力。 38 公共管理的涵义 通常的几种解释: • 公共管理包括政府方面的公共管理和非政府方面的公共管理 • 公共管理是面向社会公众,关系到公众福利的管理活动 • 公共管理要求公共组织以公共利益为重,将社会公众的行为纳入规范化的体系之中 39 公共管理的涵义 • 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其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公共利益,为公众群体服务,其内容包括制定公共政策,组织、协调和控制公共资源,建设公共项目,合理利用和监管公共物品,提供公共服务和完善社会管理等等。 • 公共管理的绩效目标最终归结为保障和不断提高民生质量。 40 研究公共管理的方法 • 案例分析法 • 实体分析法 • 系统分析法 • 实验法 • 比较分析法 • 实践抽样法 41 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对已经发生过的公共管理事件 , 尽可能从客观公正的观察者立场加以描述或叙述 , 以脚本等形式说明一件事 , 力图再现与事件相关的当事人的观点 、 所处的环境 , 以供研究者评判。 两个案例:密云花苑和安亭新镇 42 案例1:密云花苑 43 思考和讨论: • 房屋的建筑外观变化有什么问题。 —— 视觉污染 —— 安全问题 —— 物业管理问题 —— 法律法规不健全 —— 公共管理不到位 —— 缺乏自觉意识 44 案例 2:安亭新镇 • A某购买上海国际汽车城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安亭新镇”全装修商品房一套。 • 2020 年初, A全家利用元旦节假日去安亭新镇接受交房。 当他们高高兴兴来到自己购买的新居进行交付验收时,眼前的一幕真的让所有人目瞪口呆:楼道尚未装修、过道上方管子滴水;室内墙面开裂、主卧室的阳台门玻璃粉碎、门框破裂。 45 阳台门玻璃破碎 46 阳台门门框破裂 47 这是全装修商品房的楼道吗 48 情节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