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吨墙体新材料节能建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在容器中的状态 经搅拌后呈均匀状态无结块 骨料沉降性 < 10% 贮存稳定性 低 温 贮存 3 次试验后,无硬块、发霉、 凝聚及组成物的变化。 热贮存 1 个月试验后,无硬块、发霉、 凝聚物及组成物的变化。 涂层试验 干燥时间(表干) ≤ 2h 颜色及外观 颜色及 外观与样本相比,无明显差别 耐水性 240h 试验后,涂层无裂纹、起泡、剥落,无软化物质析出,与未浸泡部分相比, 颜色光泽允许有轻微变化。 耐碱性 240h 试验后,涂层无裂纹、起泡、剥落,无软化物质析出,与未浸泡部分相比, 颜色光泽允许有轻微变化。 耐洗刷性 1000 次洗刷试验后,涂层无变化。 耐沾污率 5 次沾污试验后,沾污率在 45%以下。 耐冻融循环性 10 次冻融试验后,涂层无裂纹、起泡、剥落,无软化物质析出,与未浸泡部分 相比,颜色光泽允许有轻微变化。 粘结强度 ≥ 以上 人工加速耐候性 500h 试验后,涂层无裂纹、起泡、剥落 粉化,变色< 2 级。 16 溶剂型油漆产品质量标准 试验类别 项 目 技术控制指标 油漆试验 粘度(涂 1 粘度计) 70 – 200 秒 固体含量 不小于 30% 试板试验 干燥时间 表干≤ 10 分钟,实干≤ 50 分钟 硬度 ≥ 遮盖力 ≤ 40 克 /平方米 光泽 ≥ 70% 冲击强度 ≥ 30 公斤 /平方厘米 耐水性( 24h 浸泡) 允许漆膜轻微发白起泡,在 2 小时内恢复。 耐汽油性( 24h浸泡) 漆膜不起泡不脱落。 第二节 工艺方案选择 涂料产品是由成膜物质(各类树脂)、体质填充料、着色颜料、各种助剂、稀释剂组成,其中最主要组成物是树脂,它决定了该产品的本质属性,树脂的生产是涂料行业的主要构成,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内的规模油漆厂 均生产各类树脂以供自用,实行的是大而全的系统生产组合方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涂料产品品种的不断 增加,逐步走向专业 化分工的格局,国内油漆所用树脂的生产向少数企业集中,一般中、小 17 企业购买树脂直接进行涂料品种的生产, 减少了生产 过程的部分环节,避免了小而全的重复投入,更有利于专业化生产产品的品质保证。 本项目各类涂料生产均从市场购入各类树脂进行产品 生产。 1 水溶性涂料生产工艺过程: 乳液、颜料 填充料、助剂 助滤剂 工艺过程简述: 1,将市场购进的各类桶装乳液 和颜料 经计量倒入 混合罐(活动罐)。 2,加入体质填充料 和助剂 进行混合 、分散、 搅拌。 3, 按照产品细度质量要求, 对产品进行过滤 ,得到合格产品。 4,按照产品规格要求 ,进行产品包装出厂。 2 溶剂型油漆的生产工艺过程: 树脂 颜料 填充料 助剂 配色浆 溶剂 高速分散 过滤 产品包装 配 色调漆 高速分散 研磨 计 量备料 计量备料 过滤包装 18 工艺过程简述: 1, 将市场购进的桶装树脂 、主色颜料计量后入混合罐(活动罐)。 2, 加入填充料、助剂进行高速混合、剪切、分散。 3, 转入砂磨机或三辊机进行进一步研磨(细度达到要求) 4, 加入配色浆、溶剂调整颜色、粘度。 取得合格产品。 5, 过滤后按照产品规格要求包装出厂。 第三节 主要生产原材料及来源 本项目 生产原材料主要有: 基本成膜物质各类乳液、树脂;着色颜料;体质填充料;助剂;溶剂。 主要生产原材料如下: 序号 原材料名称 型号规格 年需求量 1 醋酸乙烯乳液 2 丙烯酸改性乳液 3 超细石粉 4 天然彩色石 5 硝化纤维素 6 硝基树脂 7 醇酸树脂 8 聚氨脂树脂 9 二甲苯 10 丁脂 19 11 二丁酯 12 各色颜料粉 第 四 节 主要设备选型 项目 设备 选型原则为: 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 2020 年本)》 (征求意见稿) 的要求。 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 1, 必须满足生产工艺和产品产量的要求,能轻松完成设计的生产能力。 2, 符合所处于生产环境的安全要求,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选用防爆型的。 3, 尽量选择密闭性的生产设备,减少和避免物料的挥发,保护环境。 4, 优先选用节能型设备,减少能源消耗 ,降低生产成本。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用途 1 高速分散机 GFJ250 3 台 混合分散 2 卧式砂磨机 WS20 2 台 研磨色浆 3 立式砂磨机 SK40 2 台 研磨混合 浆 4 三辊研磨机 S260 2 台 研磨配色浆 5 搅拌调漆机 FS250 2 台 配色调漆 6 油桶倾倒机 COT200 2 台 翻倒树脂 7 二甲苯储罐 20 立方米 1 只 储存 8 丁脂储罐 20 立方米 1 只 储存 20 第 五 节 公用工程 总图 布置 1. 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 1)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或工业区规划。 ( 2)在总体规划基础上,根据工艺、运输、防火、安全、卫生、施工等要求,结合厂区地形、地质、气象等合理布置。 ( 3)节约用地,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 ( 4)为三废治理、综 合利用、环境保护创造必要条件。 ( 5)厂内运输应根据工艺要求,采用多种运输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做到运输短捷、简便又不相互干扰。 ( 6)符合防火、安全和卫生等规范要求,以利于保护国家财产,保障人身安全和改善劳动环境。 2. 功能划分 依据国家有关工业厂房设计规范标准及区域规划要求,以及用地条件及内部功能,合理安排布置建设和功能分区,平面布置充分考虑风向、建筑朝向、地形,合理组织人流、物流,尽可能减少交叉运输,保证安全生产。 3. 总图布置方案的比较和推荐意见(并列出总图主要指标) 附总平面布置图 ( 1)满足生产 使用功能的要求,主要生产设备和车间集中布置,工艺路线流畅。 ( 2)原料、成品的储运与主要生产厂房在满足安全间距的前提下 21 布置较为相邻,便于管道的输送。 ( 3)生产辅助设施和动力设施围绕生产厂房便于管理。 ( 4)厂前区靠近主路,方便对外联系。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绿化面积、绿化方案、覆盖率及绿化投资) ( 1) 绿化面积 厂区占地 亩,根据新建厂区绿化率要求绿化率不低于 15%,所以拟建厂区绿化面积 7 亩。 ( 2) 绿化方案 厂区的绿化设计应在满足以下要求的前提下进行设计: ① 应符合企业总体规划,与总平面布置统一考虑。 ② 应根据企业性质、环保、厂容和景观要求,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布置。 ③ 充分利用厂区内非建筑地段及零星空地进行绿化。 ④ 满足检修、安全、卫生及防火要求。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厂区占地面积 m2 32140 2 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m2 14000 3 堆场占地面积 m2 4 道路及广场占地面积 m2 5 绿化面积 m2 6 围墙长度 m 7 绿化率 % 8 建筑系数 % 22 ⑤ 满足管线和交通线路布置的技术要求。 根据以上要求,努力把 绿化做到线、面结合,以线连面,有集中绿化又有道旁绿化,并在绿化时根据绿化区周边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树种。 电力系统 1)电源及供电系统 本工程总装机容量 168kW, 负荷 容量 120 kW,计算有功功率 93。 6kW,无功功率 ,计算视在功率为 ,年耗电量 XX 万kWh。 电源引 自工业园 10KV 线路,下线杆号 XXX,经一支路跌落保险引入厂区变电所, 在负荷中心设厂区变电 室一座,设 1 台 S11M 10/, 250kVA节能型油浸变压器。 采用杆上高压变配到 100V 引入室内计量。 配电室设低压配电屏三面。 采用集中补偿方式,补偿后功率因数不低于 ,各 生产车间、储存区用电由配电房引出至总配电箱分配至各用电设备。 各照明电源引自就近的低压配电室或动力配电箱等。 照明供电网络电压采用 380/ 220V 三相四线制系统,中性点接地;检修用照明电压为36V,在特别潮湿的场所采用 12V,以确保人身安全。 在主要生产车间和规范规定的室内场所中,设置一般照明或工作照明;在室外及厂区道路设置道路、厂区照明。 此外,设置保证安全和供人员紧急疏散的应急照明,并在生产工艺要 求的场所设置局部照明和检修照明。 根据规范要求,对第三类工业防雷建、构筑物设计考虑采用防直击雷的措施。 防雷接地电阻不大于 30 欧姆。 23 低压配电室和动力配电箱做重复接地。 此外,对于具有爆炸危险的场所根据要求将工艺设备做防静电接地。 给排水 项目 水源来自 园区内的供水厂,规模为 3 万 m3/d, 水量充足, 能保证项目 正常生产 需求。 生产废水收集到污水处理站经处理后做冷却用水循环使用,整个过程无废水直接排放,对环境影响不大,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外排至下水道,厂区雨水经收集后用来浇洒场地和绿化用水。 通 风 厂房采用有组织的自然通风。 生活福利设施 第 六 节 自控技术方案 自控范围 本项目 所有生产工艺过程均为物理过程,无任何化学反应发生。 因此项目自控方面十分简单,只涉及如下方面: 1, 流量仪表 就地指示:一般选用金属转子流量计; 主要安装在二甲苯、丁脂储罐往车间配料调漆使用位置,计量数据可在现场直接读取。 24 2 液位仪表 就地指示:磁翻柱液位计 主要安装于二甲苯、丁脂储罐上,以帮助操作人员掌握以上物料储存情况 ,为原材料进货、使用提供依据。 3,可燃气体报警系统 本项目使用的容积均为易燃易爆物质,并且挥发性较强, 为确保安全生产, 拟在生产车间 设置 可燃 气体检测装置和报警装置。 报警装置安装在控制室。 当可燃气体泄漏或有毒气体泄漏时,检测器将信号传至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发出声光报警提醒值班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第六章 安 全 消 防 第一节 设计依据 规范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6万吨墙体新材料节能建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正常) Page 39 信息编辑 信息参数的设定 信息参数介绍以及设定 同步信号分数 使用同步器的情况下设定此参数; “喷印速度测定”设为: TACHO 同步器 喷印触发(四种方式) 1. “ Object 物件” — 传感器每触发一次,喷印一次信息 2. “REPETIVE连续” — 传感器一直触发,信息连续喷印 传感器不触发,停止喷印。 3. “MANUAL OBJ手动” —
回族” ) selece * from student where 年龄 between 21 and 24 selece * from student where 年龄 is null selece * from student where 年龄 null selece * from student where 姓名 like ”*刘 *” 22:56:25 计算机等级考试 ACCESS培训
9m,次要道路宽 6m,净空高≥ m,整个厂区设置 1 个人流出入口, 1 个货流出入口,做到人货分流,各重要厂房和建构筑物周围均设置了环形通道,以利于安全疏散和消防车辆的通行。 ( 2) 工段 所有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均设计为二级,对工艺装置内承重的钢框架、支架、裙座、钢管架,以及建构筑物的钢柱、钢梁,均采取覆盖耐火层等耐火保护措施。 ( 3) 对某些建筑物、设备采取了可靠的防雷电、 防静电措施
为 3. 放入 W/H SETUP GAUGE于 JIG 与轨道 (WorkHold) 中间 ,移动 JIG 检查升降台是否与轨道平行 调整步骤 : 1. 将 Elevator之 Kicker module 拆下 2. 放松升降台之固定螺丝 3. 手动调整升降台之前后与角度 ,让 W/H SETUP GAUGE 能在 JIG 与轨道中间平顺移动 4. 锁紧升降台之固定螺丝 5.
C. 行为视图 D. 构件视图 答案 . C UML 通过图形化的表示机制从多个侧面对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模型进行刻画。 其中() 包括构件图 (ponent diagram),它描述软件系统中各组成构件、构件的内部结构以及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 A. 用例视图 B. 结构视图 C. 行为视图 D. 构件视图 答案 . D UML 通过图形化的表示机制从多个侧面对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模型进行刻画。
不影响工作为前提,数量越少越好。 通过定量控制,能够使生产有序,明显降低浪费。 :形迹管理 形迹管理是将物品的形状勾勒出来,将物品放置在对应的图案上。 通过画出每件工具的轮廓图形以显示工具搁放的位置。 这样有助于保持存放有序,某件工具丢失便立即能够显示出来。 员工对工作产生厌倦的现象在很多企业都存在。 个人积极性发挥与否与其工作成就感有很大的关系,没有成就感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