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与压实度计算 得到, t/m3; L —— 摊铺段长度, m; M —— 摊铺段的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由拌和厂提供, t; W —— 摊铺层宽度, m。 ⑹ 摊铺机的摊铺工艺必须按摊铺机的操作规程进行。 应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提高摊铺平整度,当所摊铺的混合料岀现明显的离析、波浪、裂缝、疤痕时,应分析原因,予以消除。 摊铺注意事项 ⑴ 用机械摊铺的混合料,不得用人工反复修整。 当岀现下 列情况时,可用人工作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并及时调整熨平板的密度、横坡。 ① 横断面不符合要求。 ② 构造物接头部位缺料。 ③ 摊铺带边缘局部缺料。 种 类 机械摊铺 人工摊铺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 ~ 沥青碎石混合料 ~ ~ SMA 混合料 ~ — 13 ④ 表面明显不平整。 ⑤ 局部混合料明显离析。 ⑥ 摊铺机后有明显的拖痕,混合料中有杂物、石块。 ⑦ 接缝未处理好,有明显痕迹。 ⑵ 当岀现摊铺机供料跟不上摊铺需要的特殊情况时,宜采用运料车集中等候,集中摊铺的方式,尽量减少摊铺机的停顿次数。 此时摊铺机每次均应将剩余的混合料铺完,做好临时接头。 如等料时间过长,混合料温度降低,表面结硬壳,影响继续摊铺时,必须将硬壳去除。 ⑶ 在路面狭窄部分、平曲线半径过小的匝道或加宽部分,以及小规模工程不能采用摊铺机铺筑时可用人工摊铺混合料。 ⑷ 人工找补或更换混合料应在现场主管人员指导下进行。 缺陷较严重的,应整层铲除。 五、沥青路面的压实成型工序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路面压实成型机具基本要求 ⑴ 压实成型的沥青路面应符合压实度及平整度的要求。 沥青混合料压实层的最小厚度 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层厚度不宜大于 100mm。 ⑵ 道路沥青混合料压实宜采用下列机械 ① 钢筒式压路机:双轮的静质量为 6~15t,适宜于压实层 较薄的情况,常用于初压和终压;三轮的静质量为 8~12t 或 12t 以上,适用于压实层较薄沥青层的复压和终压。 ② 轮胎压路机:静质量为 12~25t 或 22~25t 以上,可加载调节质量,适用于不同厚度的沥青层,常用于复压。 ③ 振动压路面:静质量为 2~13t 或 13t 以上,频率与振幅可调,关闭振动可作为静碾使用,开启振动时常适用于压实层较厚的沥青层。 ④ 手扶式小型振动压路机:静质量为 1~2t,适用于路面边缘通常压路机无法碾压的部位作补充碾压。 ⑤ 振动夯板:静质量不小于 180kg,振动频率不小于 3000 次 /min,适用于路面边缘通 常压路机无法碾压的部位作补充碾压。 14 ⑥ 人工热夯,适用于接缝、路边缘熨平使用。 ⑶ 沥青路面施工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压路机,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以达到最佳碾压结果。 ⑷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应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 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的碾压速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压路机碾压速度 (km/h) 压路机类型 初 压 复 压 终 压 适宜 最大 适宜 最大 适宜 最大 铜筒式压路机 ~2 3 ~ 5 ~ 5 轮胎式压路 机 — — ~ 5 — — 振动压路机 ~2 (静压 ) 5 (静压 ) ~ (振动 ) 5 (振动 ) ~ (静压 ) 5 (静压 ) 沥青路面初压基本要求 ⑴ 初压应紧跟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但不得产生推移和裂缝。 开始压实的温度应根据混合料类型与软硬程度、压路机类型、气温、铺筑层厚度,按有关规定经试铺 试压确定。 ⑵ 初压应采用钢轮压路面静压或振动压路机关闭振动方式从外侧向中心碾压,在外侧有超高的的路段则由低向高碾压。 相邻碾压带应重叠 1/3~1/2 轮 宽,压完全幅为一遍。 当边缘有挡板、路缘石、路肩等支档时,应紧靠支档碾压。 当边缘无支档时,可用耙子将边缘的混合料稍稍耙高,然后将压路机的外侧轮伸岀边缘 100mm以上碾压。 也可在边缘先空岀宽 300~400mm,待压完第一遍后,将压路机大部分重量位于已压实过的混合料面上再压边缘,以减少边缘向外推移。 ⑶ 初压宜碾压 1 遍或 2 遍,其线压力不宜小于 35N/mm。 初压后应检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时应修整,但通常不宜于在表面撒料找补。 ⑷ 碾压时应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但在坡道上碾压时应将驱动放在低处,推向高处碾压。 碾压路线及 碾压方向不应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产生推移。 压路机起动、停止应减速 15 缓慢进行。 ⑸ 初压折返路线宜采用曲线方式,且减速进行。 ⑹ 对 SMA 混合料,碾压应紧跟在摊铺机后高温状态下开始碾压,不得等候。 ⑺ 对改性沥青混合料或 SMA 混合料,初压区的长度应缩短,且与摊铺机的速度匹配,以尽快使表面压实,减少热量散失,一般不宜大于 10~20m。 ⑻ 对摊铺机摊铺宽度较窄,且摊铺机振捣能力较强,摊铺后初始压实度较大,经采用复压压路机试压在碾压轮前不产生严重推移变形的混合料,或者碾压轮迹可在复压过程中消除的混合料,可不进行初压,直接进入复压工序。 沥青路面复压基本要求 ⑴ 复压的压实度应符合要求并经试铺试压确定,如无明显推移,应尽量在高温下碾压。 ⑵ 采用不同型号的压路机组合碾压时宜安排每一台压路机作全幅碾压。 防止不同压实功能的压路机固定在断面的不同部位压实导致压实度不均匀。 ⑶ 对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复压宜优先采用重型的轮胎压路机进行搓揉碾压,以增 加密水性,其总质量不宜小于 25t,每个轮胎的压力不小于 15KN,冷态时的轮胎充气压力不小于 ,且各个轮胎的气压大体相同,在吨位不足时宜附加重物或提高轮胎充气压力至 以上,相邻碾压带应重叠 1/3~1/2 的碾压轮宽度。 总的碾压遍数由试压确定,且不 宜少于 4~6 遍。 使复压后路面达到要求的压实度,且无显著轮迹。 ⑷ 为防止轮胎压路机粘附混合料,应尽可能要高温状态下碾压,同时采用轮胎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组合方式复压时,宜先将轮胎压路机放在振动压路机前面压热混合料,待轮胎发热不再粘轮时调整振动 压路机后面作搓揉压实。 沥青路面的压实基本要求 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 终压可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 2 遍,至无明显轮迹为止。 路面压实成型的终了温度应符合要求。 对改性沥青混合料和 SMA 混合料,应根据混合料的降温速率掌握好碾压时间,如经振动压路机复压后已无明显轮迹时可不予终压。 沥青路面压实成型需注意的事项 16 ⑴ 如遇沥青混合料在某些温度条件下碾压难于稳定,宜采用振动压路机初碾,尽快采用轮胎压路机在降低至不稳定温度区之前完成碾压,也可直接采用轮胎压路机在高温时完成初压及复 压,不得已时在混合料降温至不稳定温度区之后完成终压,但不宜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较低温度的碾压。 ⑵ 压路机在碾压过程中宜横向错开排列成梯队压实,不宜采用首尾相接的纵列方式。 压路机的碾压段长度应与摊铺速度相适应,并保持大体稳定。 压路机每次折回的位置应成台阶形的随摊铺机的前进而向前推进,每一层的每一台压路机的折回处都不得发生在同一横断面上。 在摊铺机连续摊铺的过程中,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 压路机碾压的总长度应尽量缩短,通常不超过 80~100m。 ⑶ 压路机碾压过程中应保持整洁,若有沥青混合料沾轮现象时,可向碾压轮喷洒 少量水或添加有防止沾轮的表面活性剂的水,但严禁刷柴油。 喷水量必须严格控制,且成雾状,不得采用自流水漫流,以防沥青混合料降温过快。 轮胎压路机在开始碾压前,可采取对轮胎适当烘烤,涂刷尽可能少的柴油,喷洒少量的水等措施,以减少粘附,并尽量在高温区碾压,使轮胎保持在较高温度状态,防止轮胎粘附混合料。 经一段时间的高温碾压后,轮胎压路机通常不需洒水。 如碾压改性沥青混合料沾轮严重时,宜利用粘有柴油的拖布及时清除粘附的混合料。 ⑷ 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并冷却的路段上转向、调头或停留。 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 的路面上行驶 时应停止振动。 压路机施工结束后不得停留在当天铺筑尚未彻底冷却的路面上。 ⑸ 当发现沥青路面由于碾压过程操作不当造成损坏,或达不到要求时,应停止碾压,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正,严重的应予铲除。 ⑹ 对桥梁或挡墙等构造物接头、拐弯死角、加宽部分及某些路边缘等压路机无法压碾的局部位置,应采用振动夯板压实。 对雨水井与各种检查井的边缘还应用人工夯锤、热烙铁补充压实。 ⑺ 在匝道等小半径大纵坡的路段上碾压,有可能岀现推移情况时,宜改用轮胎压路机慢速碾压。 采用振动压路机时宜采用上坡振动下坡静压的方式。 17 ⑻ 在当天碾压的尚未 冷却的沥青混合料面层上,不得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集料、油料等杂物。 发现有油污染的部位应挖除。 六、沥青路面接缝施工技术要点 纵向接缝基本要求 在施工缝及构造物两端的连接处必须仔细操作,保证紧密、平顺。 纵向接缝部位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 摊铺时采用梯队作业的纵缝应采用热接缝。 应将已铺混合料部分留下 100~200m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续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然后作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 尤其是对改性沥青混合料或 SMA 混合料,应避免纵向冷接缝。 ⑵ 当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热接缝时,或因特殊原因无法避免 而产生的纵向冷接缝时,宜加设挡板或采用切刀切齐,也可在混合料尚未完全冷却前用镐刨除边缘留下毛茬的方式,但不宜冷却后采用切割机切缝作纵向冷接缝。 铺另半幅前必须将缝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沥青。 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上 50~100mm,摊铺后用人工将摊铺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铲走。 ⑶ 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 150mm(热接缝 )或 300~400mm(冷接缝 )以上,表层的纵缝应顺直,表面层的冷接缝宜留在车道区画。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护不少于15天,养护期间不允许重物和碰撞。 质量要求:成活后的水泥砂浆地面表面应洁净,无裂纹、脱皮、麻面和起砂现象,地面面层与基层结合牢固、无空鼓、表面平整度、踢脚板上口平直符合规范要求。 (2)厨卫间地面砖施工工艺:清理基层找规矩→刷素水泥砂浆结合层→做干性水泥砂浆找平层→铺地面砖→灌缝→养护。 首先将基层清理干净,表面灰浆皮要铲掉、扫净,在清理好的地面上均匀洒水,用扫帚均匀,洒水泥素浆()。
4 质量管理职能严密地组织起来,依据本工程的特点,形成以项目经理总负责,质检安全组牵头,各工班队长直接负责 的全面质量监 督检查体系。 、进行施工质量教育,项目经理部对每批进场作业的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教育,让每个施工人员明确质量标准是每道工序必须达到优 良,使全员在头脑中牢牢树立“精品”的质量观。 、确立图纸“三交底”的施工准备工作。 区域操作前的工地技术主管向区域工队长做详细的图纸工艺要求
的全部费用 , 包含土地使用费、青苗补偿费、地上附属物补偿费、使用期间所应缴纳的其它一切相关费用 , 甲方不另行支付其它的任何费用。 费用支付: 合同签 订之日 甲方 支付乙方租地定金 叁 万元整 , 临时租地费用 余款 在交地 时 ,根据 测量确认占地数量平方米 的金额 一次性付清。 四、其它约定事项: 在本协议签定前 所做的准备工作及需完善的其它相关手续报批等工作均由乙方负责实施 ,甲方将
试验室 8人、其他后勤服务 10 人,共 5 部2 室,计 58 人。 其具体施工组织机构详见 图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及 表 (施工组织机构信息表 )。 施工组织及职责分工 ( 1)项目经理 ① 按合同条款,全面 组织工程项目的施工,满足业主的合同要求。 ② 制定项目管理目标和创优规划,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保证 既定目标的实现。 ③ 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班子,搞好项目机构设置、人员选调
直至原长。 就这样, 弹簧不断地压缩、拉伸、恢复形变。 当外界用力压弹簧时,弹簧会被压缩,从而获得弹性势能,当弹簧开始恢复形变之后,它又会将所蓄积的弹性势能释放出去,这个蓄积和释放的过程,弹簧自身并不会耗费能量。 能量在两个物体和弹簧之间进行传递。 点评: 在由两个物体和弹簧组成的系统的运动中,具有下面的特点: ( 1)两个物体速度相等时,弹簧处于形变量(压缩或拉伸)最大的状态
Delegation 更快的完成目标 有更多的时间安排其他工作 增强信心,提高士气 双方的自我提高和发展 团队精神 讨论题: 为什么有些人不愿意授权。 授权工作清单 ListEmpower 必须授权的工作 : ① ② 可以授权的工作 : ① ② 不能授权的工作 : ① ② 天下第一要务 找替手 (曾国藩 ) 授权的九大要点 9 TipsEmpower • 主管人员的心态的自我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