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正、补充) 通过课本第三页“活动”,学生可得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 承转 就整个世界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那么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否相同呢。 学生:有。 问题探究 引导学生 读“图 1950— 2020年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 1) 2020 年,各大洲按人口由多到少的排序是。 ( 2) 2020 年与 1950 年相比,人口增长数量由多到少的排序是。 ( 3)由此可见,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哪些大洲。 ( 4)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它们属于哪一类国家。 ( 5)欧、北美、大洋洲的发达国家目前人口数量的增长又表现出怎样的特点呢。 、非、欧、拉、北美、大洋洲 、非、拉、欧、北美、大洋洲 培养学生通过演算归纳和概 括知识的能力。 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地理统计图的分析方法。 探究讨论 点评指导 阅读 P4 “图 世界部分国家人口政策”的资料及课本内容讨论思考: 为什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增长出现地区不平衡呢。 为实现人口与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共同目的,各国家〈地区〉能否采取相同的人口政策及措施。 为什么。 通过课本 P5“阅读”,进一步验证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差异。 再通过了解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的趋势,引导学生分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出现的人口问题及解决对策,从而得出正确的人口发展观。 原因:经济、文化教育、生育观念;人口问题: 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负担重、劳动力不足; 对策: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原因:政治、经济、医疗水平; 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 导致环境恶化、资源不足; 对策:计划生育。 学生在讨论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增长快慢的同时应说出判断的依据。 (从人口增长统计图来看人口增长的快慢应该看人口增长的倍数,而不是看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 )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应明确人口的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及人口基数的关系,以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 系。 并通过人口曲线图及统计图来理解人。高中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得出完美的解答。 当时,哥伦布和麦哲伦的探险航行已经使不少人相信 科学家的伟大既在于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也需要极大的推翻权威的勇气。 地球并不是一个平台,而是一个球体,哥白尼就开始推测是不是地球每天围绕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呢。 他假设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它与其他行星都是围绕着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这就是“日心说。 的模型。 用“日心说 ”能较好地和观测的数据相符合
在 看书 ; C 在 修指甲 ; D 在 梳头发。 来源: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 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 xy=1,则 x、 y 互为倒数”的逆命题; ②“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的否命题; ③“若 02,1 2 mxxm 则 有实根”; ④“若 BABBA 则, ”的逆否命题 . 其中真命题为 . 答案: ①②③ 来源: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 命题 x∈ A∩ B
( 2)设小物块能下滑的最大距 离为 sm,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而: ,代入解得:。 ( 3)设小物块下滑距离为 L时的速度大小为 v,此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 vB,则:, ,解得:。 例 4 如图 4所示,一固定的楔形木块,其斜面的倾角θ =30176。 ,另一边与地面垂直,顶上有一定滑轮,一柔软的细线跨过定滑轮,两端分别与物块 A和 B连接, A的质量为 4m, B的质量为 m,开始时将
l电子。 即负极: CH3OH→ CO32- + 6e- 第三步:依据电荷原理配平以上电极反应式,缺少的物质从反应介质中寻找。 因为该电池为碱性电池,而且左右相差 8 mol负电荷,所以 应该在左边添加 8 mol OH-。 即: 负极: CH3OH + 8OH- === CO32- + 6e- 第四步: OH- 或 H+ 与 H2O为对应关系,即一边有 OH- 或 H+,则另一边有 H2O。
恒成立, 应有 m2- 2am + 1≥ 1 成立,即 m2- 2am≥ 0, 再设 g(a) = - 2am + m2对所有的 a [- 1,1], g(a)≥ 0 成立,只需 g(a)在 [- 1,1]上的最小值大于等于 0。 12 分 ① 当 m0 时 g(a)为 [- 1,1]上的减函数,此时 g(1)最小。 由 m0 g(1) = - 2m + m2 解得 m≥ 2; ②
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 3)该日乙地的白昼时间长约 小时。 ( 4)如果这一天是农历十五,上海地区人们还需要等待约 小时才能看到东边天际升起的一轮圆月。 ( 5)如果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 10?,则该日正午时分上海 (31176。 N)世博园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 )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