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含外文翻译(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供电电压 (V) 来料点位置 堆积角 最大块度(mm) 460 1000 上运 16 380/660V 机尾 30176。 300 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分层带,其次整体带芯带和钢绳芯带; 优先选用尼龙、维尼龙帆布层带,因在同样抗拉强度下,上述材料比棉帆布带体轻、带薄、柔软、成槽性好、耐水和耐腐蚀。 覆盖胶的厚度主要 取决于被运物料的种类和特性,给料冲击的大小,山东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1带速与机长。 输送带由带芯(骨架)和覆盖层组成。 带芯主要由各种织物(棉织物、各种化纤织物以及混纺材料等)或钢丝绳构成。 他们是输送带的骨架层,几乎承受输送带工作时全部负荷,因此,带芯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 覆盖胶用以保护中间的带芯不受机械损伤以及周围介质的有害影响。 上覆盖胶层一般较厚,这是输送带的承载面,直接与物料接触并承受物料的冲击和磨损。 下覆盖胶是输送带与支撑托辊接触的一面,主要承受压力,为了减少输送带眼托辊运行时的压陷阻力,下覆盖胶是输送带与支撑托辊接触的 一面,主要承受压力,为了减少输送带沿托辊运行时的压陷阻力,下覆盖胶的厚度一般较薄。 侧边覆盖胶的作用是当输送带发生跑偏是侧面和机架相碰时,保护其不受机械损伤。 输送带运行速度选择 表 与物料有关的常用带速 输送物料的特性 带宽 B(毫米) 500,600 800,1000 1200,1400 带速 v( m/s) 磨琢性小,品质不会因粉化而降低; 如:原煤、砂、泥土、原盐等 带速是输送机的重要参数,通常根据下列原则进行选择: 1) 长 距离、大运量的输送机可选择较高带速; 2) 倾角大、运距短的输送机带速易小; 3) 下运相对上运带式输送机带速低; 4) 粒度大、耐磨性大、易粉碎和易起尘的物料宜选用较低带速; 5) 采用卸料车卸料时带速不宜超过 ; 由此结合表 ,我选择 v=。 山东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2 带宽的确定 表 物料断面系数 动堆积角 10176。 20176。 30176。 40176。 50176。 K 槽型 316 385 422 458 496 平型 67 135 172 209 247 表 倾角系数 输送倾角 0~ 3176。 5176。 10176。 15176。 20176。 c 1 1)按输送能力确定带宽 B1 B1=( γvkc3600/Q +) (式 ) 式中 Q=1000t/h; K=422(由表 得到); v=;  = t/m3 ; C=(由表 推出); 2)按输送物料的块度确定带宽 B2 B2 ≥ 2020max a=800mm 式中 amax—— 物料最大块度的横向尺寸。 综合考虑,我的带宽选择为 1000m。 输送带种类的选择 钢绳芯带式输送机在结构形式上相同于通用带式输送机,只是输送带由织物芯带改为钢丝绳芯带。 因此它是一种强力型带式输送机,具有输送距离长、运输能力大、运行速度高、输送带成槽性好和寿命长等优点。 大型矿井的主要平巷、写景和地面生产系统往往会用到大运量、长距离情况,如果采用普通型带式输送机运输,由于受到输送带强度的限制而只能采用多台串联运行方式, 这就造成了设备数量多,物料转载次数多,因而带来山东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3设备投资高,运转效率低,事故率升高,粉煤比重上升以及维护人员增多等后果。 采用钢绳芯带式输送机可以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 因为我设计的输送机运输距离长 460,所以我采用钢绳芯 输送带。 查 DTⅡ手册表 4 45 预选:钢丝绳芯输送带, NR 覆盖胶 表 ST带芯皮带规格及技术参数 输送带类型 纵向 拉伸强度/N mmˉ185。 钢丝绳最大直径(mm) 钢丝绳间距 (mm) 带厚 (mm) ST 1600 5 12 17 上胶层厚 6mm,下胶层 6mm,钢丝绳根数 79 根, 输送带质量 27kgmˉ185。 输送线路初步设计 线路初步设计的任务是根据使用地点的具体情况、用户要求或输送机类型情况,进行输送机的整体布置。 主要内容包括驱动装置的型式、数量和安装位置的确定,拉紧装置的形式和安装位置的确定,机头、机尾布置,装卸位置及形式,清扫装置的类型及位置的确定等。 最后根据这些内容画 出输送机的布置简图。 参考《矿山机械》课本表 82带式输送机系统典型布置图 因为课题中的带式输送机运输长度短,带速不高,所以本题目选择单滚筒向上运输式布置,布置图。 托辊的选择计算 托辊类型及其作用 托辊是用来支承输送带和输送带上的物料,减少输送带的运行阻力,保证输送带的垂度不超过技术规定,使输送带沿预定的方向平稳地运行。 带式输送机上的主要部件是托辊,其成本占输送机总成本的 25%—30%,总重约占总机重量的 30%—40%;它是日常主要管理、维护和更换的对象。 山东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4因此,它的可靠性和寿命决定着输送机的功效。 托辊使用寿命短会增加输送机的维修费用;转动不灵活会增加输送机的功耗;堵转的托辊会磨损昂贵的输送带,甚至可导致矿井瓦斯、煤尘爆炸的严重事故。 通常托辊的预期使用寿命大约在 25万小时,但在恶 劣的工作条件下,如煤矿井下工作,它的实际使用寿命低于预期的使用寿命。 托辊按其用途的不同主要分为承载托辊(又称上托辊)、回程托辊(又称下托辊)、缓冲托辊与调心托辊。 托辊的结构与具体布置形式主要决定于输送机的类型与所运物料的性质。 图 输送带设计示意图 承载托辊安装在有载分支上,以支承输送带与物料。 在生产实践中要求它能根据所输送物料性质的不同,使输送带的承载断面的形状有相应的变化。 例如,运送散状物料,为了提高生产率和防止物料的撒落,通常采用槽形托辊,槽形托辊一般由 3 个或 3 个以上托辊组成。 目前普通槽 形托辊的成槽角均为 35176。 ,托辊之间成铰接或固支。 对于成件物品的运输通常采用平行承载托辊。 回程托辊安装在空载分支上,以支承输送带。 通常采用平行托辊大型山东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5输送机有时采用 V形回程托辊。 缓冲托辊大多安装在输送机的装载点上,以减轻物料对输送带的冲击。 在运输沉重的大块物料的情况下,有时也需沿输送机全线设置缓冲托辊。 通常缓冲托辊有弹簧钢板式和橡胶圈式两种。 输送带运行时,由于张力的不平衡、物料偏堆积、机架变形、托辊轴承损坏以及风载荷作用等使其产生跑偏,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是前倾托辊,它取代了调心托辊,靠普通槽形托辊的两侧 辊向输送带运行方向倾斜 2176。 ~3176。 实现防跑偏。 托辊间距的选择应考虑物料性质、输送带的重度及运行阻力等条件的影响。 承载分支托辊间距可参考表 选取。 缓冲托辊间距一般为承载托辊间距的 倍,约为。 回程托辊间距可按 23 m考虑或取为承载托辊间距的 2倍。 根据课题实际要求,承载托辊我们选择 35176。 槽型托辊组 另外加入 35176。 槽型前倾托辊组,这样可以起到防跑偏作用了。 回程托辊选择普通平行托辊。 同时选用 35176。 缓冲托辊。 选用 10176。 、 20176。 、 30176。 过度托辊。 托辊参数确定 查 DTⅡ( A)带式输送机设计手册表 63, 35176。 槽型托辊组主要参数如表 617平行托辊参数如本文表 ,手册 611 得缓冲托辊参数如下表 查 35176。 DTⅡ( A)带式输送机设计手册 P64 表 65,槽型前倾托辊组前倾角为 1176。 26′。 山东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6 托辊间距的确定 托辊间距的选择应考虑物料性质、输送带的重度及运行阻力等条件的影响。 承载分支托辊间距可参考表 选取。 缓冲托辊间距一般为承载托辊间距的 倍,约为。 回程托辊间 距可按 23 m考虑或取为承载托辊间距的 2倍。 表 35176。 槽型承载托辊组参数 带宽( m) 辊长 (mm) 带速(m/s) 辊径 (mm) 辊子图号 轴承型号 托辊组质量( kg) 1000 380 133 G505 6305/C4 表 平行下托辊参数 带宽( mm) 辊长 (mm) 带速 (m/s) 辊径 (mm) 辊子图号 轴承型号 托辊组质量( kg) 1000 1150 133 G519 6305/C4 26 表 35176。 缓 冲托辊参数 带宽( mm) 辊长 (mm) 带速 (m/s) 辊径 (mm) 辊子图号 轴承型号 托辊组质量( kg) 1000 380 133 G505H 6306/C4 查《矿井运输提升》 P51 表 选取承载托辊间距 则下托辊间距 山东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7 托辊阻力系数 查《矿井运输机械》 P128 表 表 承载托辊间距参考表 松散物料堆积密度 t/m179。 带宽 (mm) 400 500 65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2020 ~ ~ 2 ~ 表 输送带沿托辊运行的阻力系数 工作条件 ω180。 (槽形) ω (平行) 滚动轴承 含油轴承 滚动轴承 含油轴承 清洁、干燥 少量尘埃,正常湿度 大量尘埃,湿度大 取承载托辊阻力系数 ω180。 = 回程托辊阻力系数 ω= 带式输送机线路阻力计算 基本参数计算 ( 1) 输送带线质量dq 输送带线质量 27kg m1(见 中输送带类型选择) ( 2) 物料线质量 q 已知设计运输能力 Q=1000t/h,输送带运行速度 v =,物料线质量山东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8q==*1000 =111kg/m; ( 3) 托辊转动部分线质量 表 F托辊回转部分质量( kg) 托辊形式 带宽( mm) 500 65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20 槽形承载托辊 铸铁座 11 12 14 22 25 47 50 72 77 冲压座 8 9 11 17 20 — — — — 回程托 辊、 V形托辊 铸铁座 8 10 12 17 20 39( V) 42( V) 61( V) 65( V) 冲压座 7 9 11 15 18 — — — — 头部滚筒或尾部滚筒距第一组槽形托辊的距离 s按下式计算: Bs  式中 s — 滚筒与第一组托辊之间的距离, m  — 35176。 ( 托辊的成槽角, rad) B— 1000 ( 输送带宽度, mm) 经计算可知,我设计的带式输送机的尾部滚筒距第一组槽形托辊的距离: Bs  =352π1/360= (槽型托辊成槽角  =35176。 ; B=1m) 头部滚筒距第一组槽形托辊的距离: Bs  =352π1/360= (槽形托辊成槽角  =35176。 ; B=1m) 本设计的带式输送机的带宽 B=1000mm,堆积密度  = t/m178。 , 经查表 、表 可知 承载分支托辊间距 Lt= m,其托辊回转部分质量山东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