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工程质量管理手册修改(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接地电阻应≤ 4Ω;各接地的 搭焊长度应为材料直径的 6 倍以上,或材料宽度的 2 倍以上,焊接工艺在合格基础上,整体安装布置匀称美观。 焊缝平滑,全带处于同一水平线上,防腐均匀。 ③《建筑物防雷》指南 B防雷装置的设计安装维护及检查IEC610242。 四、 建筑物内某些特殊设备、装置、场所的静电防护措施 计算机机房静电防护装置的安装 ① 用材及接地电阻必须达到设计规定要求。 8 ② 计算机的静电防护还应符合以 下 规定: 基本工作间不是活动地板时,其铺设导静电地面的体积电阻 率 为 107~ 1010Ω .cm, 其导电性能稳定、无尘。 主机房内 的活动地板表面导静电性能良好,无暴露金属部分;主机房工作台面及座椅垫套导静电性能良好,体积电阻率为 107~ 10185。 186。 Ω cm,主机房内的所有导体无一处对地绝缘;导静电地面、活动地板、工作台面等对地接通,且 Ri≤ 4Ω,静电接地线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好,限流电阻为 1MΩ。 静电接地装置安装为接地装置安装。 在合格基础上,静电连接线各自接到接地母线上, 各 连接线暗敷布置。 导电胶与接地导体的粘连接触面积不少于 10 ㎝178。 ③ 《防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12158090); ④《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93)。 电信等专用房及设备的静电防护 ① 用材及接地电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② 电信等专用房及设备的静电措施还应符合如下规定: 除计算机机房静电防护装置的安装所规定的内容外,机房内通信设备及供电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应有保护线的截面为 3539平方毫米的多股铜导线。 综合接地电阻 Ri≤ 1Ω . 接地母线为截面积≥ 120 ㎜178。 铜排,接地线两端的接点电气接触好,有防腐处理。 9 第三章 易燃、易爆场所防雷设施建设质量标准 一、 生产和储存民用爆破器材、火药等场所的防雷设施安装 民用爆破器材生 产场所防直击雷设施标准 ① 同接闪器、引下线安装和接地装置安装中规定的保证项目。 ② 应符合如下规定: 除接闪器、引下线安装和接地装置安装中规定的内容外,避雷针的安装数额和高度,四周距离,应能满足按滚球法确定的保护范围。 避雷针扫滚雷法确定的保护范围能将整个生产场所完全包围,且确定的保护范围的交叉点(面)的高度应大于生产场所最高建筑物的高度。 ③《石油与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 GB155991995)。 ④《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92)。 ⑤《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93)。 ⑥《建筑物防雷标准规范》( GB5005794); ⑦《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25394); ⑧《原油和燃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18393); ⑨《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92); ⑩《石油库设计规范》( GBJ7484); ⑾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范》( GB1334892)。 民用爆破器材或引信、火药等生产场所防感应雷技术处理标准 10 ① 用材和接地电阻必须符合要求 ② 此类危险场所防感应雷技术处理还应符合下列 规定: 各种室外架空管道,每距 25m,应有一处接地,在进入室内处,应与防感应雷接地装置连接;平行敷设间距< 100mm 的管道或长金属等,其跨接点的间距≤ 30m,交叉净距< 100mm 之外有跨接;长金属物弯头、阀门等连接处过渡电阻≤ ;引入危险建筑物(场所)的电源线路,零线重复接地的电阻≤ 10Ω;引入端的金属外皮的接地电阻≤ 10Ω;电缆与架空线的换接杆上装有避雷器,并与电缆金属外皮绝缘子铁脚等连接一起接地;室内所有金属物体均有接地。 室内布置有闭合回路的接地干线,危险建筑物外有闭合回路接地体,每距 20m 与 室内干线有一处连接,且连接点至少有 2 处,接地电阻均< 10Ω。 民用爆破器材和火药等生产、储存场所防静电安装标准 ① 现场制作件和接地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② 防静电技术处理还应满足以上规定: 有可能积聚静电的金属设备、管道及其它导电物体或供电设备不带电金属部分,均有接地,表接地电阻≤ 10Ω;各静电连接线的截面应≥ 35 ㎜178。 ,连接线的两端接触良好,有防腐措施,连接线的导电性良好,所有静电连接不得串联,应各自接到防静电接地装置上。 重要的金属设备有 2 处以上的重复接地,且接地连接线与接地装置之间设有一个 1MΩ的限 流电阻;当防静电接地装置与防感应雷接地装置共用时,其综合接地电阻应≤ 4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