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_培训_考试试题答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B、 C、 D、 12平面的精刮接触精度一般要达到( )点( 25mm179。 25mm)。 A、 6~ 10 B、 10~ 16 C、 16~ 20 D、 20~ 25 12为提高刮削的质量和表面粗糙度,往往要求刀迹的刮向与上遍刀迹的刮向呈( )的交叉。 A、 30176。 B、 45176。 C、 60176。 D、 90176。 12用三块平板采取互研互刮的 方法,刮削成精密的平板,这种平板称( )。 A、标准平板 B、原始平板 C、基准平板 D、校准平板 1研磨液在研磨加工中起调和磨料,冷却和( )的作用。 A、催化 B、分解 C、润滑 D、提高精度 13三角蛇头刮刀最适合刮( )。 A、平面 B、钢套 C、轴承衬套 D、斜面 13 V 形圆柱导轨的刮削,若导轨呈 90176。 (大面 70176。 ,小面 20176。 ),那么大面刮 10遍,小面则需刮( )遍,工作 台才可以平行下降,不出现倾斜。 A、 3 B、 4 C、 5 D、 6 13研磨平板有四个精度级别,最高为( )级。 A、 0 B、 1 C、 2 D、 3 13重要铸件、锻件的毛坯划线时所用涂料为( ) A、石灰水 B、锌钡白 C、品紫 D、无水涂料 13在铝、铜等有色金属光坯上划线,一般涂( )。 A、白石水 B、品紫 C、锌钡白 D、无水涂料 13摇臂钻床开始工作后,主轴箱应靠近立柱,摇臂应在立柱的( )位置,均应夹紧。 A、 1/3 处 B、 1/2 处 C、最低 D、最高 13油绳润滑是利用( )原理。 A、吸油 B、顺流 C、毛细管 D、引导 13 C6201 卧式车床主轴箱的润滑是油泵循环式,其油泵为( )。 A、叶片泵 B、齿轮泵 C、螺旋泵 D、单柱塞泵 13 设备在多级转速运转时,不得有明显的振动。 磨床、精密机床的振动标准 不超过( )μ m。 A、 1 B、 1~ 3 C、 3~ 7 D、 5~ 10 13液压千斤顶是利用( )使活塞杆移动来举起重物的。 A、杠杆机械力 B、液体压力 C、电力 D、螺旋升力 1手拉葫芦工作的制动是靠( ) . A、重物自重产生的摩擦力 B、弹簧产生的机械压力 C、抱闸产生的摩擦力 D、液压力 14卧式车床的手轮或手柄转动时,其转动力用拉力器测量,不应超过( ) N。 A、 100 B、 80 C、 70 D、 60 14在使用卷扬机工作时,导向滑轮与卷扬机的距离应大于卷筒直径的( )倍。 A、 10 B、 15 C、 20 D、 25 14 M131W 万能外圆磨床在工作前要打开工作台上的放气阀,并在全行程上进行往复运动,主要是为了( )。 A、检查液压系统是否正常 B、检查工作台速度是否正常 C、检查工作台反向运动时是否有冲击 D、排除油缸中的气体,以防噪声和振动 14 Y54 插齿机能加工的最大模数是( )。 A、 5 B、 6 C、 8 D、 10 14丝杠传动的滑动丝杠传动是通过丝杠、螺母的螺旋表面的( )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A、轴向力 B、力矩 C、滑动摩擦 D、滚动摩擦 14一对直齿圆柱齿轮,模数 m=4, Z1=30,中心距 A=130mm,另一齿轮的齿数为( )。 A、 25 B、 30 C、 35 D、 40 14滚齿机的差动机构,其传动链的首、末环节是( )。 A、刀杆轴到工作台 B、刀杆轴到工件 C、刀架垂直丝杠到工作台 D、工作台到刀架丝杠 14滚齿机的分齿运动是滚刀主轴转一转时,工作台必须保持转过( )转。 ( K 为滚刀头数, Z 为齿轮齿数) A、 Z B、 K C、 2z D、 k/2 14精密丝杠车床的动态测量,以标准丝杠螺距和机床丝杠螺距之( )作为主轴传至丝杠的传动比。 A、 差 B、和的一半 C、比 D、差的一半 150、滚齿机传动链的分齿(分度)运动,除了自身的传动链精度外,还必须与( )保持对应的转速。 A、主切削运动 B、差动运动 C、进给运动 D、辅助运动 15在滚齿机分齿运动传动链方程式中,有一个差动机构传动比 i合,当 i合≠ 1 时,该机床在滚切( )齿轮。 A、直齿圆柱 B、斜齿圆柱 C、直齿圆锥 D、螺旋齿圆锥 15在滚齿机主切削运动传动链中,有一 个三联齿轮,挂轮有三种,主轴的转速则有( )种。 A、 3 B、 6 C、 9 D、 12 15( )是滚齿机的差动机构传动链的首、末环节。 A、刀杆轴到工作 B、刀杆轴到工件 C、工作台到刀架 D、刀架垂直丝杠到工作台 15“外联系”主切削运动的传动比改变,将改变( )。 A、进给运动传动比 B、滚切速度 C、分齿运动传动比 D、差动运动传动比 15摇臂钻床的摇臂回转角度为( ) A、177。 45176。 B、177。 90176。 C、177。 120176。 D、177。 180176。 15曲柄压力机一般有五个部分组成,其中曲柄滑块机构属于( )。 A、工作机构 B、传动系统 C、操纵系统 D、支承部件 15滚动轴承的精度等级“ P5”,是旧精度等级的( )级。 A、 E B、 D C、 C D、 B 15丝杠螺母副的配合精度,常以( )间隙来表示。 A、径向 B、轴向 C、法向 D、旋向 15机械制图 中,能在图上直接标注的倒角形式为( )。 A、 145176。 B、 230176。 C、 160176。 D、 1179。 30176。 160、用来表明电气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各元件间连接方式的是( )。 A、原理图 B、安装图 C、系统图 D、局部图 16在零件图尺寸的基础上加上( )所得的尺寸,称为锻件的基本尺寸。 A、锻件公差 B、残余毛边 C、锻件余块 D、加工余量 16三坐标测量机主滑架沿( )轴移动。 A、 x B、 y C、 z D、 xy 16设计工具时,必须进行成本分析,去除( )。 A、多余功能 B、多余构件 C、多余质量 D、不必要的零部件 16在零件图上用各种工艺符号表示铸造( ),就是铸造工艺图。 A、工艺方法 B、造型浇注方法 C、浇注位置 D、工艺方案 16机械传动系统图是用来表示机械( )的综合简图。 A、传动比 B、传动系统 C、传动齿轮 D、传动速度 16图纸中的数字和字母分为( )两种字型。 A、大写和小写 B、中文与西文 C、 A型和 B 型 D、简体和繁体 16绘制工程图样时,国家标准规定的常用的图形型式有( )种。 A、 4 B、 6 C、 8 D、 15 16对于剖视图,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剖视图按剖切的范围可分为全剖、半剖和局部剖三个种类 B、剖视图一般都应进行标注 C、剖切时可采用一个或多个平面对物体进 行剖切,但不能采用其他剖切面 D、剖视只是一种假想画法,除剖视图外,其他视图不受影响 160、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长对正指的是( )两个视图。 A、主、左 B、主、右 C、主、俯 D、俯、左 170、机床主轴箱的装配图的主视图一般采用( )的特殊画法。 A、拆卸画法 B、单独画法 C、展开画法 D、夸大画法 17装配图中为了反映零件的运动的极限位置,可采用:( )。 A、夸大画法 B、展开画法 C、假想画法 D、简化画法 17在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时,对于轴的主视图的摆放常选择其( )的位置。 A、工作 B、加工 C、便于观察 D、便于画图 17在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时,对于轴的主视图的摆放常选择其( )的位置。 A、工作 B、加工 C、便于观察 D、便于画图 17在装配图中,两圆柱齿轮啮合的外形图,在平行于齿轮轴线方向的视图中,啮合区的分度线用( )绘制,齿顶线不画出。 A、双点划线 B、点划线 C、粗实线 D、细实线 17 在装配图的特殊画法中,零件的工艺结构,如倒角、圆角、退刀槽等允许不画,属于 ( )画法。 A、简化画法 B、拆卸画法 C、假想画法 D、夸大画法 17常用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中,轮廓算术平均偏差的代号是( )。 A、 RZ B、 Ry C、 Rx D、 Ra 17实际基节与公称基节之差称为基节( )。 A、误差 B、公差 C、偏差 D、精度 17 采用金刚石圆锥体作为压头,主载荷是 1 373N,测量材料硬度是 45 时,则表示硬度符号为( )。 A、 HBC45 B、 HRA45 C、 HRB45 D、 HRC45 17通用高速钢是指加工一般金属材料的高速钢,常用的牌号有两种:是( )和W6Mo5Cr4V2。 A、 CrWMn B、 WI8Cr4V C、 9SiCr D、 W9Mo3Gr4V 180、刀具材料的硬度越高,耐磨性( )。 A、越差 B、越好 C、不变 D、一般 18制造较高精度、刀刃形状复杂并用于切削钢材料的刀具,其材料应选用( )。 A、碳素工具钢 B、硬质合金 C、高速工具钢 D、弹簧钢 18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 )。 A、前角 B、后角 C、主偏角 D、副偏角 18在主剖面内,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 )。 A、前角 B、后角 C、刀尖角 D、前侧角 18切削塑性较大的 金属材料时,形成( )切屑。 A、带状 B、挤裂 C、粒状 D、块状 18导轨材料中应用得最普遍的是( )。 A、铸铁 B、黄铜 C、青铜 D、合金 18在刀具材料中,常用于制造各种结构复杂的刀具应选用( )。 A、碳素工具钢 B、合金工具钢 C、高速钢 D、硬质合金钢 18铸件缺陷有气孔是指( )。 A、圆形或梨形的光滑孔洞 B、集中或细小分散的孔洞 C、内 含熔渣的孔洞 D、内含砂粒的孔洞 18电火花加工适用于( )材料的成形加工。 A、金刚石 B、金属 C、玻璃 D、陶瓷 18高频淬火铸铁导轨面的淬火深度可达( ) mm。 A、 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