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知识培训(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明确可用于应急救援的设施,如办公室、通讯设备等;  描述与有关医疗机构的关系,如急救站、医院、  描述可用的危险监测设备;  列出可用的个体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等)  列出与有关机构签订的互援协议 ; 救护队等 45 应急评价能力与资源  明确决定各项应急事件的危险程度的负责人;  描述评价危险程度的程序;  描述评估小组的能力;  描述评价危险场所使用的监测设备 ;  确定外援的专业人员 ; 46 保护措施程序  明确可授权发布疏散居民指令的负责人;  描述决定是否采取保护措施的程序;  明确负责执行和核实疏散居民(包括通告、运 输、交通管制、警戒)的机构;  描述对特殊设施和人群的安全保护措施  描述疏散居民的接收中心或避难场所 ;  描述决定终止保护措施的方法 ; (如学校等) ; 47 信息发布与公众教育  明确各应急小组在应急过程中对媒体和公众的发言人;  描述向媒体和公众发布事故应急信息的决定方法;  描述为确保公众了解如何面对应急情况所采取的周期性 宣传以及提高安全意识的措施; 事故后的恢复程序  明确决定终止应急,恢复正常秩序的负责人;  描述确保不会发生未授权而进入事故现场的措施;  描述宣布应急取消的程序; 48  描述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  描述连续检测受影响区域的方法;  描述调查、记录、评估应急反应的方法; 培训与演练  对应急人员进行培训,并确保合格者上岗;  描述每年培训、演练计划;  描述定期检查应急预案的情况;  描述通讯系统检测频度和程度;  描述进行公众通告测试的频度和程度并评价其效果; 49  描述对现场应急人员进行培训和更新安全宣传材料 的频度和程度。 应急预案的维护  明确每项计划更新、维护的负责人;  描述每年更新和装订应急预案的方法;  根据演练、检测结果完善应急计划; 50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 51 应急救援预案的文件体系 1 2 3 4 一级文件: 总预案 二级文件: 程序 三级文件: 说明书 四级文件: 行动的记录 应急预案的文件结构 52 总预案 包含了对紧急情况的管理政策、预案的目标,应急组织和责任等内容。 程序  说明某个行动的目的和范围。  体现 “ 5W+ 1H”的原则。  内容简单明了,实用性、可操作性强。 53 说明书 对程序中的特定任务及某些行动细节进行说明,共应急组织内部人员或其他个人使用。 如应急队员职责说明书等。 记录 包括在应急行动期间所做的通讯记录,每一步应急行动的记录等。 54 应急预案的主要程序文件 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应包括:  预案概况 对紧急情况应急管理提供简述并作必要说明  预防程序 对潜在事故进行分析并说明所采取的预防和控制事故的措施  准备程序 说明应急行动前所需采取的准备工作  基本应急程序 给出任何事故都可适用的应急行动程序  专项应急程序 针对具体事故危险性的应急程序  恢复程序 说明事故现场应急行动结束后所需采取的清除和恢复行动 55 内 容 行动指南 响应预案 互助预案 综合预案 目录 ○ ○ √ √ 预案分配表 ○ √ √ √ 变更记录 ○ √ √ √ 实施令 ○ ○ ○ √ 预案 概况 名词、定义 ○ √ √ √ 简介 ○ √ √ √ 目的 ○ √ √ √ 政策、法规依据 √ √ 安全状况 ○ ○ √ √ 可能的事故情况 ○ ○ √ √ 应急计划指导思想 ○ √ √ 应急组织与职责 √ √ √ √ 预案 基本 要素 应急计划评估、检查与维护 ○ √ √ √ 消防措施 √ 关键设备、设施的检测与检验 √ 预防 程序 安全评审 √ 表 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程序文件 56 人员培训 √ 演练 √ 物资供应与应急设备 √ 记录保存 √ 互助合作 √ 准备 程序 员工与社区居民安全意识 √ 监测与报警 √ √ √ √ 指挥与控制 √ √ √ √ 通讯联络 √ √ √ √ 应急关闭程序 √ √ √ √ 现场疏散 √ √ √ √ 医疗救援 √ √ √ √ 基本 应急 程序 政府协调 √ √ √ √ 火灾与泄漏事故应急程序 √ √ √ √ 爆炸事故应急程序 √ √ √ √ 专项 应急 程序 其他 事故应急程序 √ √ √ √ 起因调查 √ √ 损失评价 √ √ 事故现场净化与恢复 √ √ 生产恢复 √ √ 恢复 程序 索赔程序 √ √ 备注: 表中标 √ 项为该计划包含内容,标 ○ 项为可选内容。 57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步骤 成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小组 收集资料并进行初始评估 辨识危险源并评价风险 评估能力与资源 建立应急反应组织 选择合适类型的应急计划方案 编制各级应急计划 58 确定需要制定预案 选出编制人员及编制负责人 开始编制预案 评审和协调现行预案 评价应急能力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 评价企业的应急响应能力 评价社区的应急响应能力 起草预案 编制综合性应急预案 编制危险材料应急预案 报批预案 修订、测试和维护预案 美国国家应急反应领导小组建议 社区(地方政府) 制定预案的步骤 59 企业管理层首先应指定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小组的人员,成员来自的部门可能包含:  安全部门  环保部门  操作和生产部门  保卫部门  工程部门  技术服务部门  维修保养部门  医疗部门  环境部门  人事部门 成员也可以来自地方政府社区和相关政府部门的代表,如安全、消防、公安、医疗、气象等管理机构;可消除现场事故应急预案与政府应急预案中的不一致性。 成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小组 60 资料收集  适用的法律、法规  企业安全记录、事故情况  国内外同类企业事故资料  地理、环境、气象资料  相关企业的应急预案等 收集资料并进行初始评估 61 资料收集时,编制小组应能提出如下问题(但不只限于这些)  会发生什么情况  这种事故的后果如何  这类事故是否可预防  如果不能,会产生什么级别的紧急情况  会影响到什么地区  如何报警  谁来评价这种紧急情况,根据什么。  如何建立有效的通讯 收集资料并进行初始评估(续) 62 在初始阶段,编制小组应辨识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故场景并评价现有资源包括人力、物资和设备 初期,编制小组的工作可分为三部分:  危险辨识、后果分析和风险评价  明确人员和职能  明确需要的资源 收集资料并进行初始评估(续) 63 根据最可能发生的事故场景,编制小组可以确定出不同紧急情况下相应的应急反应行动。 据此,小组可以回答以下问题:  在紧急情况下谁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做、怎么做。  整个应急过程由谁负责,管理结构应该如何适应这种情况。  如何通报紧急情况,谁负责通知。  可获得那些外部援助,什么时候能到达。  在什么情况下厂内和厂外人员应该进行避难或疏散。  如何恢复正常操作。 应急反应能力分析 64 编制应急预案的注意事项 一方面 , 预案的主要部分应当是整体应急反映策略和应急行动 ; 另一方面 , 预案应有足够的灵活性 , 以适应随时变化的实际紧急情况。  应急资源的有效性;  事故评估程序;  指挥、协调和反应组织的结构;  通报和通信联络程序;  应急反应行动(包括事故控制、防护行动和救援行动);  培训、演习和预案保持; 根据企业的特点 , 预案应有多种形式 ; 预案应及时进行更新 、 培训和演练 ; 不断进行评价 、 修改和测试 , 持续改进。 65 收集资料 事故类别 影响因素 、 事故机制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事故的严重度 风险值确定 风险分级 制定应急预案 落实防范风险的措施 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 监 督 审 查 辨识危险源并评价风险 66 人员和职责的确定 : 完成危害辨识 、 风险评价工作后 , 编制小组需要确定在紧急情况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最合适 , 确定完成这些行动的合适人员。 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