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培训(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久故障时,一次重合失败后应该闭锁第二次重合闸。 柱上开关最小合闸时间为 7s,如馈线在第一次重合后再跳闸的延时小于 5s,说明在第一段发生永久故障,应该闭锁第二次重合闸。 故障点在第一个柱上开关以外时,馈线在第一次重合后再跳闸的时间大于 7s,不会闭锁第二次重合闸。 T3取 5s。 3. 2. 4 重合闸充电时间 T 二次重合成功后,在 180s 之内,如再发生故障跳闸,馈线开关不再重合,以保证 10kV 馈线开关 动作时间范围在开关额定操作循环之内。 T 取 180s。 另一方面,当两条支路同时发生永久故障时,会造成 10kV 馈线三次重合;最靠近永久故障点的柱上开关闭锁失灵时,会造成 10kV 馈线无限次重合。 为了防止多次重合,二次重合要求具有闭锁功能:当二次重合后,闭锁重合闸,如果馈线开关在合闸状态(二次重合成功)持续 180s(重合闸充电时间)后自动解除重合闸闭锁,再次投入重合闸。 而全线送电时间( 10kV 馈线开关合闸至最后一台柱上开关合闸的时间)不能大于重合闸充电时间,避免柱上开关 闭锁失灵时造成无限次重合。 对于辐射网最多安装 25 台柱上开关( 180s/ 7s),对于开环网最多各安装 12台柱上开关。 3. 3 馈线保护重合闸与 PVS 配合的过程(辐射网) 当 10kV 馈线故障后,馈线保护动作跳闸,线路失压,各柱上开关失压脱扣跳闸。 5s 后馈线第一次重合,对于瞬时性故障,各柱上开关按靠近电源点的先后次序和 X时间合闸。 对于永久性故障,如故障点在第一段,馈线保护再一次动作跳闸,第二次重合闸被闭锁;如故障点不在第一段,各柱上开关依次合闸,当最靠近故障点的柱上开关合闸后,馈线保护再次动作跳闸,各柱上开关 失压脱扣跳闸,最靠近故障点的柱上开关被闭锁, 180s 后馈线第二次重合,各柱上开关依次合闸,由于最靠近故障点的柱上开关被闭锁,故障点被隔离,故障点前的区间恢复送电。 调度值班员根据馈线保护第一次重合后再跳闸的延时,迅速判断故障点所在的区间。 4 江村站 F6 电压型馈线自动化的实例 4. 1 有关设备 ( 1)馈线开关 真空开关,电磁操作机构。 开关额定操作循环: 0~ 0. 3s~ CO~ 180s~ CO。 ( 2)柱上真空开关 VSP5- 15JSAT,珠海许继电气有限公司引进东芝技术生产。 该产品采用模块式结构,具有良好扩展性,通过增加元件,方便地从第一阶段发展到第三阶段,而不浪费前一阶段的投资。 ( 3)馈线保护 ISA- 1H( L- 2A),南瑞深圳所生产。 经厂家修改保护程序,具有二次重合闸功能。 馈线重合闸的整定按前所述。 F6 保护定值:限时速断 0. 3s,定时过流 1. 0s,零序过流 1. 0s。 4. 2 F6 系统一次接线(见图 1) 4. 3 F6 柱上开关定值(见表 1) 利用监控中记录的 10kV 馈线第一次重合 与第二次跳闸的时间间隔和保护动作方式,判断故障区间,它们之间的关系如表 2所示(没有考虑开关跳闸固有时间、开关辅助触点变位时间、从站端到调度端信号传输及处理时间等)。 4. 5 F6 实际动作试验 由于广州局第一次采用馈线自动化,为积累运行经验,在投运前,对江村F6进行实际动作试验。 试验前,已对馈线保 护的二次重合闸测试,第一、二次重合闸、第二次重合闸闭锁、重合闸充电满足上述要求。 为避免 F6开关多次分合闸,影响客户的设备,将 F6线路上的配变断开,只剩下空载的线路。 在江村站和各柱上开关,专人用秒表记录 F6 和各柱上开关分合闸时间,用无线对讲机协调。 试验结果表明, F6馈线自动化系统能确定和自动隔离故障点,恢复非故障区间供电。 4. 5. 1 柱上开关合闸时间 测试 F6开关合闸后,各柱上开关的合闸时间(如表 3),判断各柱上开关是否按设定的 X时间合闸。 4. 5. 2 模拟瞬时性故障 F6 开关在合闸状态,重合闸充电完毕,用保护跳开 F6开关, 5s后第一次重合闸动作, F6 开关合闸,从而模拟瞬时性故障。 测试各柱上开关从跳闸到合闸的时间间隔,判断各柱上开关是否按设定的 X 时间合闸(见表 4)。 4. 5. 3 模拟永久性故障 F6 开关在指定时间进行合分闸操作,模拟永久性故障,确定柱上开关被闭锁的情况(见表 5),判断各柱上开关是否自动隔离故障点,恢复非故障区间供电。 4. 6 F6 实际动作分析 2020 年, F6发生 18次故障,其中 1 次永久故障如下: 调度端记录: Jun 12 2020 18: 10: 12. 238 江村站 F6零序过流动作 Jun 12 2020 18: 10: 17. 353 江村站 F6一次重合动作 Jun 12 2020 18: 10: 47. 659 江村站 F6零序过流动作 Jun 12 2020 18: 13: 45. 657 江村站 F6二次重合动作 分析: F6 第一次跳闸后, 5. 115s 第一次重合; F6第一次重合后, 30. 306s 第二次跳闸; F6 第二次跳闸后, 177. 998s 第二次重合。 判断:从第一次重合与第二次跳闸之间的时间差 30. 306s,故障点应在⑤区间,如果是永久故障,柱上开关 D 被闭锁。 结果:经实际查线,发现双雅联# 09- 1杆 B相避雷器爆烂(双雅联在水沥支# 02 杆),柱上开关 D被闭锁。 结论:分析与线路查线结果相符。 5 结论 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 ,江村站 F6 电压型馈线自动化达到设计要求,积累了运行经验。 试运行中,发现第二次重合闸、重合闸充电时间 180s 太长,不利于迅速恢复供电。 第二次重合闸、重合闸充电时间 180s,是为了二次重合闸失败后, 10kV 馈线开关动作时间范围在开关额定操作循环之内;避免最靠近永久故障点的柱上开关闭锁失灵时,造成 10kV 馈线无限次重合,也间接决定线路上柱上开关台数。 在实际应用中,辐射网安装 8台柱上开关,开环网各安装 4 台,已满足需要,即全线送电时间 8 7= 56( s)。 而开关额定操作循环( 0~ 0. 3s~ CO~ 180s~ CO)标准制定的背景是针对少油开关的,真空开关额定操作循环可以采用 60s。 60s也大于馈线开关弹簧操作机构的储能时间。 改为 60s 后, 10kV 馈线电磁型保护可以采用许继的 ZSC- 4三相三次重合闸继电器,因为其第二、三次重合闸时间只有 2~ 99s。 对于 10kV 馈线真空开关,广州局现将第二次重合闸、重合闸充电时间改为60s,并采用开环网的电压型馈线自动化,在 10kV 架空线路上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参考文献 : 〔 1〕 刘健,倪建立,邓永辉.配电自动化系统(第一版)〔 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9, 1. 电缆网自动化 抚顺电缆网自动化工程 监控范围 六个开闭所、与站前电缆网相连的八个柱上分歧开关和 62 台箱变。 开闭所二次设备配置: 每个开闭所配置一个集中式 DTU,最多可支持 18 路开关的监控( 15 路出线柜、 2 个进线柜、 1 个母联柜、母联边柜手动,仅监视其位置信号),配置 1kVA UPS电源, 12V 100Ah 电池 4 块。 柱上开关二次设备配置: 每个柱上开关配置一个柱上 FTU,工作电源取自开闭所 AC220V UPS 电源,后备电源为 12V 14Ah 电池 2 块。 箱变二次设备配置: 每个箱变配置一个 TTU,工作电源为箱变低压出口 220V电源,后备电源为法拉电容。 监控方案 通信方案采用单模双环自愈网,一个开闭所配一个 通信柜。 6 个开闭所和抚顺局通信所组成一个单模双环自愈主干网, 62个箱式变的 TTU及 8个柱上开关的 FTU通过光纤连接至最近的开闭所,组成多个 单模双环自愈子网 ,通过 串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