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盘水~双塔高速公路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设一测点。 此点要在一整齐而且坚硬的块石上,防止破坏。 各测点的位置与上次的测点位置相同。 当路基宽度大于 50 m 时,在一个横断面上设 5个测点;当路基宽度小于 50 m 时,在一个横断面上设 3个点,测点要用红油漆明显标出。 C、 检查松铺厚度。 用水准仪测出点的高程,此数与上次该位置处的高程之差,即为本层的松铺厚度。 D、 碾压。 先轻后重,先用重型压路机,碾压 1~ 2 遍,目的是让各测点稳定,便于测量,再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 振动压路机械,振幅一般在 ~ 范围内,振动频率在 25~ 30Hz(1500~ 1800 次 /S)之间。 压路机的行驶速度在。 在碾压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测点。 E、 测量和分析。 测出各测点的高程,填入表格中,计算出碾压这一遍后的沉降量。 除个别点变化较大(即沉降量值较大),沉降量一般在 0~ 5mm 之内变化时,密实度已满足要求,结合该层的横坡、纵坡及外观,质量全部符合要求时,方可办理验收,进行上一层的填筑工作。 从压路机开始碾压后,每碾压一遍,就测一次各测点的高程,计算出沉降量。 50t 拖式振动碾压到 5 遍时,测出沉降量在 0~ 5mm 内,变化很小,自6 至 12 遍,沉降量数值出现异常变化,是因为测点处的石头 破碎,或是其下部、四周的的石体挤压所致,这使测量之后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采用上述方法,能有效控制石方填筑路堤的密实度,保证了施工质量。 结构物台背 回 填 ( 1)、施工要求:台背填料,填筑厚度、碾压密实度,均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选择砂砾填筑主要填料,台背回填尽量与台后不小于 50m 的一段路基填筑同步施工,以消除施工隐患,保证路基平整度。 ( 2)、 以建好的构造物实体为准,在其上每 15cm 划出横线,保证台背回填压实层厚度不得大于 15cm,并严格控制。 ( 3)、压实机械能够到的位置采用静压压路机压实 ,对于机械无法压实的位置,则采用夯击能力足够的小型压实机具进行夯实处理。 台后填砂砾,须待上部构造架设完毕,锚固栓钉孔内的砼强度达到 70%后进行。 台后按《板涵填土压实要求》填砂砾,填料时须两端对称分层夯实,压实度从填方基底或涵洞顶部至路床顶面压实度均不小于 96%,以减少台背回填后沉降。 施工当中,洞顶填土高度不足 50cm 时,严禁采用机械压实,只允许人工夯实,50cm~ 200cm 采用静压,静压吨位 15t 以下; 200~ 300cm,振动压路机的激振力只允许20t 以下。 ( 4)、 结构物台背回填前, 应将 已填好路 堤 段修筑 成 2m宽的 台阶,接合坡率 1:2,选用设计规定的填料,如 石灰 土、砂砾等材料。 台背填筑范围内不允许采用土料填筑,每层松铺厚度控制在规定范围 15cm 之内,采用碾压和夯实施工,对 边角 不易压实的地段,采取 机械夯实 的 方 法,以保证压实度。 结构物 台背 的压实度要求 自下而上 均达到设计及技术规范要求。 填筑长度和宽度不小于设计要求。 挖方路基的施工 本标段土方开挖量 较 大, 计划分四 个路基施工段, 平行 分段作业。 路基 土方开挖总量 416 万 余 m3, 计划 7 个月内完成。 挖方路基施工,由高向低逐层进行, 土方 釆用 机械开挖 法施工。 根据地形 ,开挖 长度、深度,分别釆用分层纵挖法 或 横挖法施工。 机械组合为 : 挖掘机、装载机挖装 ;推土机推积 ; 自缷车运输 填筑料或弃方。 弃方处理按规定弃于指定弃土场内。 ( 1)、土方路堑 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装载机开挖,推土机配合作业,自卸汽车运输的方式施工。 A、测量放样: 首先在路基开挖前 15 天内,将开挖工程断面图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按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放样,准确定出路基中线、宽度和坡角线,并做好标记。 B、堑顶截水: 在路堑开挖处,先根据设计、地形做好堑顶截、排水沟,然后施工,并采取防渗措施,以保持坡体稳定。 C、开挖: 采用 挖掘机开挖作业,自卸汽车运输土方,废料运往弃土地点。 a、 土方开挖由上而下分层进行,采用挖掘机或推土机配合装载机开挖装车,自卸汽车运输,采用单层纵向全宽开挖法,即从开挖路堑的一端或两端按断面全宽一次性挖至设计标高, 特殊路段 将路床顶面以下 30cm 范围内原土质基底 挖除 , 换填 30cm砂砾, 压实度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b、 开挖接近堑底时,按基床设计横断面放线,开挖修整压实,并挖好边沟,以利排水,边坡刷好后及时进行基床加固,边坡防护和排水工程,开挖一段,防护一段,以保证边坡的稳定。 c、 路床以下 30cm的压实度或路 床以下换填处治层压实度不小于 96%,如不符合压实要求,采取其它措施处理,并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d、 每一级山体进行开挖时,测量人员及时跟进监控,路堑边坡应边挖边将边坡刷至设计要求,防止超挖或欠挖,造成后序防护工程的施工难度。 按要求必须开挖一级防护一级,如果因工期紧、断面少等影响时,可以将每级已开挖完的边坡按设计先施工完主体防护或 70~ 80%的全部防护后,进行下一级的开挖,对没有施工完防护的路堑边坡先施工边坡平台排水沟,在雨季施工时,尽可能先完善排水系统或及时对未防护完的边坡进行防雨覆盖,防止边坡被冲刷。 ( 2)、石方路堑 路基主体采用松动爆破,边坡采用预裂和光面爆破,挖掘机配合开挖作业,自卸汽车运输土方,废料运往弃土地点。 A、 爆破法开挖石方的程序 : 施爆区情况调查 → 炮位、孔深、药量设计与审批 →配备专业施爆人员 → 清除施爆区表层风化石 → 钻孔 → 爆破器材检查与试验 → 炮孔检查→ 装药并安装引爆器材 → 布置安全区及安全员 → 炮孔堵塞 → 撤离警戒施爆区内的人、 畜 → 起爆 → 清除瞎炮 → 解除警戒 → 测定爆破效果。 B、 石方路堑开挖以小型及松动爆破为主,严禁过量爆破,特别对边坡开挖采用光面爆破,使边坡符合设计要求,开挖后边坡不得留有松石、危石 ,凹凸尺寸不大于100 毫米,否则采用人工修凿。 对开挖层较厚的整体拉槽,采用预裂爆破,再用人工修凿,开挖后边坡防护及时跟上,避免岩体长期暴露而坍塌。 C、 计划石方开挖设置 34个作业面,配置石方作业机械, D、 路堑石方采用凿岩机钻孔爆破,挖掘机配自卸汽车运输。 坡面采用光面爆破法施工,人工配合刷边坡。 E、 爆破法施工的路段,施工前应查明路段内有无电缆线,地下预埋管线及其平面位置、埋置深度,同时应调查开挖边界线外的建筑物结构类型、完好程度、距开挖边界距离,然后制定爆破方案,任何爆破方案的制定都必须确保既有建筑物 、管线的安全,由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爆破证书的专业人员施爆。 在石方开挖区应注意施工排水,在纵向和横向形成坡面开挖面,其纵坡应满足排水要求,以确保爆破的石料不受积水的浸泡。 F、 爆破主要参数的确定 a、 石方爆破施工特点 本路段石方爆破施工具有如下特点:安全要求高,工期短,任务紧,工程量集中等特点,具体体现如下: b、 安全要求高 石方爆破在安全施工中难度较大,石方爆破处于大巴山北麓月河南岸,民居较密集,要保证施工安全,使得爆破的条件变得相当艰巨,这是施工中必须重点考虑的。 c、 质量要求高 ○ 1 、块度要求高,因开挖的石方要作为填方,块度要求控制在 3040cm,必须严格控制大块率。 ○ 2 、路堑的石方开挖严禁用大、中型爆破施工。 当开挖至接近边坡面时,必须采用光面或预裂爆破,保证边坡整齐。 G、 边坡控制方案 为确保边坡的稳定,不产生超挖和欠挖,边坡采用光面爆破,节理裂隙较发育地段及某些特殊地段采用预裂爆破。 为获得良好的光面效果,宜采用低密度,低爆速,高体积威力炸药,以减少炸药爆轰波的破碎作用和延长爆破气体的膨胀作用时间,使爆破作用呈静态状态。 拟采用国产岩石专用光 爆炸药,以获得预期效果。 H、 光面爆破参数的确定 参照国内外岩石光面爆破施工经验,光面炮孔参数确定如下: a、最小抵抗线 W W=( 2070) *D 孔 = 米 本工程中取 W= 米,式中 D孔 —— 为炮孔直径, 米。 b、炮孔间距 a=( ) *W=()*= 米;本工程取 a=1m c、光面炮孔装药量 Q=q*a*w=**1=;式中 q松动爆破单位炸药消耗量,取 光面爆破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光面 爆破示意图 光面爆破装药结构 不偶合系数采用 d、药包制作:为保证在光面爆破时,不使药包冲击破碎炮孔壁,有必要在现场施工中采取措施使药包位于炮孔中心,如下图,将药卷捆绑于竹竿上,各药卷尖用导爆索相连,药包一端绑上起爆雷管即成。 操作时将药包置于孔内,上部填塞好。 W 最终边坡轮廓线 a 堵塞 竹竿 药卷 起爆线 炮孔 光面爆破装药结构图 e、堵塞:良好的堵塞是保持高压爆炸气体所必须的堵塞长度,取炮孔直径的 1220倍,现场根据孔间距和光面层厚度适时调整。 I、 预裂爆破参数 炮孔间距根据国内外经验取 a=,装药密集系数取为 ,装药量 Q=[σ] =*[1200] *=500g/m 式中 :[ σ]_ 岩石极限抗压强度 ,取 1200kg/cm2; r为炮眼半径 45mm;装药结构与光面爆破相同,但预裂缝一定要比主爆区超长 ,比主爆孔提前 75150ms 起爆,硬岩取小值,松软岩石取大值。 J、爆破块度控制 因石方爆破后必须作为填方材料,爆破块度要求控制在 3040cm,为了达到良好的块度要求,可采用如下措施: a、根据实地岩石性情况,不断优化炮孔参数; b、采取压碴挤压爆破:如图 11 示,即在施爆岩体前面依次留下 24m 厚前次爆破的岩碴,这样有利于阻止施爆岩体前移和岩体充分破碎; c、采用孔内微差爆破技术,可加强孔底爆破作用,改善爆破效果 ,且减震效果好。 d、工作面开阔地带 ,可采用格式布孔 ,对角微差起爆 ,如图 12 所示,这种起爆方式,岩石抛掷距离双排间微差减小 30%左右,大块率可下降到 %以下,并可大幅度地降低地震效应。 压碴爆破最终效果图 格式布孔、对角微差起爆 K、爆破安全 a、爆破震动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规定:对于一般砖 房,非抗震的大型砖砌块建筑物,震速 V≤2 ~ 30m/s,建筑物距爆破不小于 50m,以此计算: V=K( 3√Q/R ) α 式中 Q— 最大装药量, kg; R— 距爆源中心距离, m; K— 与介质特性有关系数,取为 180; α — 与地形,地质等有关系数,取为 ; 经推算得 Q=136K,可见,对于 50m 外的一般建筑物,当某段起爆药量达 136kg时,不会产生震动破坏。 且爆源位于地势较高处,待保护建筑物位于山脚,实际的爆破震动要比计算允许值低的多。 因而,本工程爆破震动不是主要危害。 b、爆破飞石 爆破场地位于山坡上,极易产生爆破飞石 ,对于飞石距离的计算公式,我国常用经验公式: Q=20Kn2w=20***= 式中: K—— 安全系数与地形,风向有关,取 ; n—— 爆破作用指数,松动爆破, n=; W—— 抵抗线, W= 可见,爆破飞石在一般地段在控制范围内。 但在某些要求高的路段还未达到要求,还必须采取如下措施: ○ 1 、采用 “V” 型工作面; ○ 2 、预留隔墙和 “ 留靴 ” 等方式。 c、高压线下石方爆破,采用茅柴覆盖; d、山坡下部(河道上方) 做好挡墙,阻挡滚石落入河道; e、施爆过程,切实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药量和布孔参数,保证良好的堵塞质量,结合微差及压碴爆破保证石产生松动破碎,而非抛掷爆破。 L、 开挖方式 采用纵向分层台阶法,台阶的高度为 2~ 3m,开挖的顺序为先第 Ⅰ 梯段,依次为第 Ⅱ 梯段、第 Ⅲ 梯段,炮眼布置方式为与边坡平行的倾斜孔 (如下图所示 )。 M、 开挖作业方法 a、 首先测量放出路堑中心线和开挖边桩线,然后将原地面用手风钻钻眼爆破,推土机推出平台,平台宽度一般不小于 3m。 b、 钻眼:采用凿岩机钻孔,孔的位置预先按设计爆 破参数计算。 测量放出孔位以白石灰标定、编号、钻凿顺序由远及近、由内向外顺序进行。 c、 装药爆破:装药前用测绳锤或长炮棍检查孔深和孔内是否堵孔,当发现问题经处理仍满足不了设计要求时,应根据实测孔深修改装药量。 d、 挖、装、外运:台阶爆破后,首先将堆积在坡面上的大块危石清理掉,然后再进行挖装作业,采用挖掘机挖掘机(斗容量在 ~ )装车。 为给挖掘机创造工作条件,应用推土机辅助清理场地与道路,运输车辆用 10t 以上自卸车与挖掘机组成一个机械运输班组,形成流水作业。 N、 边坡光面爆破 a、 炮孔布置及钻爆参数 按施工现场岩性计算确定。 b、 装药结构同松动爆破。 光爆孔应同时起爆,起爆顺序以主爆孔先爆,光爆层孔后爆,最后光爆孔同时同段起爆。 联结方法采用簇联(一把抓)。 c、 光爆层孔是光爆孔内侧的炮孔,按光爆层厚度布一排炮孔,它在光爆孔前爆,其它各种参数与一般爆破参数相同。 d、 每一级山体进行开挖时,测量人员及时跟进监控,路堑边坡应边挖边将边坡刷至设计要求,防止超挖或欠挖,造成后序防护工程的施工难度。 对没有施工防护的路堑边坡先施工边坡平台排水沟,在雨季施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