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陶瓷工业常压烧结碳化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5 所、总后军需防护研究所等国内研究院所的认可。 2020 年 9 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201所对该产品的实验报告结论是:“由华硕精密陶瓷 生产的常压烧结碳化硅防弹材料性能较高,质量一致性好,可作为相关坦克装甲车防弹板的原材料大量使用”。 关键技术拥有授权发明专利 2 项。 (四)、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设备用 品 及大规模集成电路基板材料常压烧结碳化硅功能陶瓷产品 该产品为公司开发的新型功能陶瓷产品,技术及工艺领先于美日等发达国家,为国内首创,并率先应用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工业生产中,在IT 产业领域具有广阔应用 领域,关键技术拥有授权专利 6 项。 产品行业市场竞争结构 特种陶瓷材料技术应用前景 作为特种陶瓷材料 —— 常压烧结碳化硅制品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冶金、 IT、核电、汽车等领域以及在国防尖端领域都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前景广阔。 但目前全球市场的 95%以上由 圣戈班精密陶瓷工业常压烧结碳化硅项目 12 ( saintgobain)垄断。 我公司目前已经全面掌握了常压烧结碳化硅 技术,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形成了具有自己技术特色的常压烧结碳化硅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技术,达到或超过美日等先进国家的技术水平,打破了美日在该领域的技术封锁与垄断。 综上所述, 本项目 属高 技术新材料行业,属国家重点发展支持的行业。 项目的发展成功将为国家在高技术陶瓷领域打破美、日发达国家技术封锁与垄断做出重要贡献,同时也为青岛高技术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拉动作用,为青岛高端装备制造业及 IT 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新材料支持,从而确立青岛在高技术陶瓷领域的全国龙头地位。 产品价格定位方案 该企业利用碳化硅粗料加工精细微粉产品,其工艺先进,原料来源丰富,且费用低廉,市场销售半径较小,这将会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同时该产品的用途广泛,所以市场销售的风险较小,从而为产品推向市场进而占有一定份额具 备了良好条件,考虑到该企业生产的高精细微粉性能良好,并与类似新产品的价格比较,为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销售价格定为 :用在机械密封行业的产值在 30 万 /T;用在 IT 行业的产值则在80 万 /T;用在航天、航空高端装备制造业(指国防、航天、航空) 100万 /T。 精密陶瓷工业常压烧结碳化硅项目 13 第四章 建设地点、自然条件及外部配套条件 建设地点 本项目拟建于国家级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 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青岛胶州湾北岸,东临青岛老市区、青岛机场,西依青岛前港湾,距市区 30 公里,经青银高速公路或环胶州湾高速公路可在 30 分钟内抵达。 公路、铁路、空运、海运等交通发达。 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 1992 年 5 月,同年 11 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 2020 年成为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之一; 2020 年被评为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20 年通过了国家精密陶瓷工业常压烧结碳化硅项目 14 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的认定; 2020 年荣获国家科技部“实施火炬计划十五周年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环渤海经济圈的组成部分,处于中、日韩“金三角”连接处,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地位。 在青岛市“拥湾发展”战略的规划中,青岛高新区是青岛市体制机 制创新的先行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生态文明的示范区、是青岛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将成为继青岛东部和西部之外的第三代新城。 青岛高新区核心区 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 平方公里,园区内通讯、电力、供热、供气、道路、排污等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具备企业落户条件。 本项目建设地域交通方便,原材料和燃料动力来源稳定可靠,建设项目的主要条件基本具备。 自然条件 气象 本区位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区,由于海洋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 冬季由于受强大的蒙古高压影响,盛行偏北风,气候略显寒冷干燥,冷空气频繁, 比较漫长,但不十分严寒;春季因受海洋的影响,气温上升比较缓慢,但降水量较冬季明显增多;夏季天气比较凉爽多雨,空气湿润并有海雾,降水量主要集中季节;秋季秋高气爽,略为干燥,随着蒙古高压的加强南下冷空气逐渐增多,气温逐月下降,但比内陆缓慢,降水量减少。 地质条件 拟建场区位于华北地台鲁东地盾胶南隆起区。 自太古代以来,长期处于稳定上升,剥蚀夷平过程中。 到中生代燕山晚期,由于强烈的地壳运动,沿区域性北东深断裂发生大规模花岗岩岩浆侵入活动,形成场地精密陶瓷工业常压烧结碳化硅项目 15 底 崂山花岗岩体。 该岩体位于崂山花岗岩带北东段,以崂山为中心,北西界线 为团岛 夏庄一线,明显受北东向深断裂构造控制。 抗震设计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青岛市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建筑物抗震设计按六度设防。 外部配套条件 综合防灾 规划 设定防洪标准为 50 年一遇、排涝标准为 10 年一遇,并通过新区发达完善的水系经络有效缓解防洪排涝压力。 设定防风暴潮标准为百年一遇,沿盐田、虾池埂对现有海堤进行加固改造,堤顶标高 米。 地下空间利用规划 以内涵集约、复合空间的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区内现状地质条件,注重公共设施、居住集中片区的地下空间利用,建设集商业、 交通、人防为一体的地下空间系统,拓展城区用地空间,缓解地面交通压力。 电力工程规划 建设 6 座 110v 变电站。 同时,注重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通过区内风能、太阳能互补,实现道路照明的自助供给。 通信工程规划 建设邮政信件、专递物品物流中心一座,占地约 6ha,综合通讯所2 座,每座占地约 2ha。 给水工程规划 预测用水量 2020 年 万 m3/d,可通过内部挖潜、海水淡化和截流客水来解决。 排水工程规划 区内规划上马、出口加工区两座污水处理厂 ,远期规模分别为 18精密陶瓷工业常压烧结碳化硅项目 16 万吨 /日和 15 万吨 /日。 同时,通过雨、中水的综合利用 ,满足景观和清洁用水需求,体现循环经济理念。 供热工程规划 优先利用污水源热泵、工业余热、太阳能及地源热满足供热需求,规划污水源热泵 2 处,热电厂 4 处,工业余热利用 2 处,总采暖热负荷为 1025 MW。 燃气工程规划 新区 2020 年用气量约 万立方米,可由城阳古庙头门站沿墨水河、正阳路进行供应。 第五章 总体规划 发展规划分析 伴随经济全球化,新一轮城市竞争演变为全球科技枢纽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地位的竞争。 国内城市纷纷整合自身资源,转变发展模式,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海东滩、天津滨海新区、唐 山曹妃甸等一批新城应蕴而生。 高新区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20 年 1月 1日起实施)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020年 4月 1日起实施)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 20202020年) 《胶州湾及临近海岸带功能区划》( 2020年) 《青岛市滨海城市组团 — 红岛组团总体规划( 2020— 2020年)》( 2020 年) 《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 2020年) 《青岛市胶州湾北部新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城区总体规划设计方精密陶瓷工业常压烧结碳化硅项目 17 案国际征集》( 2020年) 青岛市近期社会经济发展 相关文件 高新区规划指导思想 高标准、高起点建设 从全球战略角度出发,以世界先进水平为标准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使青岛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研发基地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我国科技开发力量与国际高新技术前沿的接轨区,成为国内外教育、科研机构的密集区。 统一领导、统筹规划 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关系到青岛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全局,必须坚持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按照国家级重点园区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态新城要求进行规划建设,逐步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为跻身世界先进水平的高 新技术产业园区创造坚实基础。 功能合理、产业衔接 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要高度重视各产业园区的功能合理布局和产业链的科学衔接,充分发挥政府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避免各园区间功能重复和产业趋同,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新城。 梯次开发、分片管理 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要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各片区的实际情况,分片管理;要以项目引进为龙头,梯次开发,务求实效;避免不顾客观条件,一哄而起,遍地开花。 多方参与、利益共享 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要调动市、区、街道办各级政府精密陶瓷工业常压烧结碳化硅项目 18 和各部门的积 极性,制定和执行统一的宏观指导性政策,切实发挥利益机制的作用。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青岛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需要通过机制、体制创新,形成新型的科技创新环境,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广泛开辟投融资渠道,促进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完善。 根据《青岛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总体规划》,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是实现青岛参与新一轮城市之间竞争,打造区域融合、空间拓展、产业优化、环境美化的生态新城的战略平台。 依据这一目标,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将规划全面贯彻“全方位、多元化”的理念,在产业创精密陶瓷工业常压烧结碳化硅项目 19 新、空间创新、环境创新、制度创新、经营 创新等多个方面寻求突破,高科技产业与高端服务业、高品质环境相结合成为未来新城区发展的显著标识。 这一规划蓝图综合分析了当前新城发展趋势,通过解读国内外新城发展案例,综合考虑自身环境和资源特点,提出以“生态”和“创新”作为自身发展主题,倡导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紧凑集约的发展模式,倡导生态理念,以“绿色、创新、共融”作为新城区发展的核心理念。 “绿色”主要体现为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和精明增长的发展模式;“创新”主要体现为科技兴区和提高自主研发水平;“共融”则更多地体现为新城区的人文关怀与和谐共生。 区域经济 发展现状 2020年 11月,当“环湾保护、拥湾发展”被正式确立为城市发展战略,处在发展关节点上的青岛,就此迎来了发展历程中最为重要的蝶变时刻。 从那时起,在“环湾保护、拥湾发展”这一引擎的强力驱动下,这座城市站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全新起点:胶州湾北岸,大片滩涂被用高新区重新命名,高新产业的壮大、城市的生态化生长,拥有了绝佳的平台;胶州湾东岸,老企业向新的工业区聚集,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崛起,获得了足够的想象空间;胶州湾西岸,以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铺陈开精密陶瓷工业常压烧结碳化硅项目 20 来,“青岛制造”的品牌内涵愈显丰满„„。 第六章 建设用地利用及地质情况分析 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以《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远景目标纲要》为指导,坚持从国情、市情出发,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按照对农用地和非农用地实行严格的用途管制的要求,参照相关规划,把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各类非农建设用地作为规划重点;统筹安排各业用地,努力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服务。 拟建场区属于高新区 内,可迅速快捷到达市区及连通其他交通大动脉。 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山东省集约利用控制标准》的要求。 选址符合青岛市高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基地条件及用地性质 本项目用地类用途性质,符合青岛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本项目用地性质明确,完全符合《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所利用的土地为已经通过规划设计,所选地址完全符合选址要求,不会造成任何相关的不利影响。 项目现状:项目用地周围均为空地,无任何敏感点。 无任何压覆矿床和文物,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防洪和排涝,不会对通航及军事设施造成任何影响。 该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进一步改 善青岛市的投资环境。 项目完全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占地规模合理,符合集约和有效使用土地的要求,耕地占用补充方案可行。 22 第七章 工程项目建设方案 总平面布置 项目将 根据场址所在地区的总体规划、环境条件及本工程自身的特点,遵循设计原则,符合城市规划精神,功能分区明确,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交通便捷,并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 设计原则 本工程建筑方案力求适合全厂车间的各项设施,设计中根据工程特点及当地水文、气象、地质条件情况,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经济合理,便于施工,并注意美观。 本生产工艺采用流水线连续生产, 各车间形成几个联合整体,封闭厂房,彩板围护,墙体较大面积布置门窗,屋面有组织排水,屋面采用压型彩色钢板,设有采光带。 破碎、变电采用砖混结构,车间附设相应工段的办公、控制、休息间,尽量布置在方便生产的位置。 车间大门为平开钢大门,其他为木门,侧窗采用塑钢窗,同时设置车间内消防通道及疏散门。 车间内部以自然采光为主,光线通过侧窗进入。 成型工段采光标准不低于四级,其他不低于五级。 车间以自然通风为主,破碎车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