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工艺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W; K ——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W/(m2.℃ ); A—— 围护结构的面积, m2; t R ——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 ; tw —— 冬季室外空气计算温度, ℃ ; —— 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取决于非供暖房间或空间的保温性能以及透气状况。 朝向附加耗热量 朝向附加耗热量是考虑建筑物受太阳照射影响而对围护 结构基本耗热量的修 正。 不同朝向的围护结构,受到的太阳辐射热量是不同的;同时,不同的朝向,风的速度和频率也是不同的。 选用修正率时应考虑当地冬季日照率及辐射强度的大小。 东南、西南和南向的修正率宜采用 10%0,其它的朝向课不修正。 不同朝向的修正率见表 2- 14。 ` 表 214围护结构的修正率 项目朝向 方向 修正率 北、东北、西北朝向 0 东、西朝向 5% 东南、西南朝向 10%~15% 南向 15%~25% 本设计中,北向取 0%,东、西朝向取- 5%,南向取 15%。 高度附 加耗热量 由于室内温度梯度的影响,往往使房间上部的传热量加大。 因此规定:当房间净高超过 4 米时,每增加 1米,附加率为 2%,但最大附加率不超过 15%。 应注意:高度附加率应加在基本耗热量和其他附加耗热量的总和上。 在本设计中,由于建筑物一至十一层层高均未超过 4 米。 因此高度附加率为零。 风力附加耗热量 风力附加耗热量是考虑室外风速变化而对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修正。 在计算基本耗热量时,外表面换热系数是对应风速约为 4m/s 的计算值。 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平均风速为 2~ 3m/s。 因此《规范》规定,一般情况下,不必 考虑风力 附加。 在风力和热压造成的室内外压差作用下,室外的冷空气通过门、窗等缝隙渗入室内,被加热后逸出,此部分耗热量为冷风渗透耗热量。 为防止外界环境空气进入空调房间,干扰空调房间内温湿度变化而破坏室内洁净度,需要在空调系统中由一定量的新风来保持房间的正压。 由于空调建筑室内通常保持正压,因而在一般情况下,不计算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和由门,孔洞等侵入室内的冷空气引起的耗热量。 下面以一层为例进行热负荷计算,其热负荷计算见表 215。 表 215 一层热负荷 围护结构名称 西外 墙 北外窗 东外墙 南外墙 西外窗 南外窗 楼板 面积 M2 室内计算温度℃ 18 室外计算温度℃ 8 室内计算温差(℃) 26 传热系数W/(m2℃ ) 温差修正系数 基本耗热量(W) 朝向修正 率( %) 5 0 5 20 5 20 0 风力附加( %) 0 修正值 1 1 修正后的热量 (W) 高度附加( %) 0 房间热负荷 (w) 同理可得二到五层热负荷,见表 21 21 21 219。 表 216二层热负荷 围护结构名称 西外墙 北外窗 东外墙 南外墙 西外窗 东北窗 南外窗 面积 M2 室内计算温度℃ 18 室外计算温度℃ 8 室内计算温差(℃) 26 传热系数 W/(m2℃ ) 温差修正系数 基本耗热量 (W) 朝向修正率( %) 5 0 5 20 5 0 20 风力附加( %) 0 修正值 1 1 修正后的热量 (W) 高度附加( %) 房间热负荷 (w) 表 217三层热负荷 围护结构名称 西外墙 北外窗 东外墙 南外墙 西外窗 东北窗 南外窗 面积 M2 室内计算温度℃ 18 室外计算温度℃ 8 室内计算温差(℃) 26 传热系数W/(m2℃ ) 温差修正系数 基本耗热量(W) 朝向修正率( %) 5 0 5 20 5 0 20 风力附加( %) 0 修正值 .95 1 1 修正后的 0热量 (W) 高度附加( %) 房间热负荷 (w) 表 218四层热负荷 围护结构名称 西外墙 北外窗 东外墙 南外墙 西外窗 东北窗 南外窗 面积 M2 室内计算温度℃ 18 室外计算温度 8 室内计算温差(℃) 26 传热系数W/(m2℃ ) 温差修正系数 基本耗热量(W) 朝向修正率( %) 5 0 5 20 5 0 20 风力附加( %) 0 修正值 1 1 修正后的热量 (W) 高度附加( %) 房间热负荷 (w) 表 219五层热负荷 围护结构名称 西外墙 北外窗 东外墙 南外墙 西外窗 东北窗 南外窗 屋面 面积 M2 室内计算温度℃ 18 室外计算温度℃ 8 室内计算温差(℃) 26 传热系数 W/(m2℃ ) 温差修正系数 基本耗热量 (W) 朝向修正率( %) 5 0 5 20 5 0 20 0 风力附加( %) 0 修正值 1 1 1 修正后的热量 (W) 高度附加( %) 房间热负荷 (w) 通过计算后整栋商场的热负荷为 Q= W 热负荷指标 65 .3q  AQ W/m2 房间散湿量 房间的散湿主要是设备与人员散湿。 相对于人员散湿,设备的散湿量相对较小故在此只计算人员散湿即可。 计算公式为: 6102 7  gnm w  (210) 式中 : g— — 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 g/h ,查《暖通空调》表 213 得 g=109 g/h; n—— 室内全部 人数 ; wm —— 人体散湿量, kg/s;  —— 为群集系数,查《暖通空调》表 212 得  =。 以一层为例 6102 7  gnm w  = 6101 8 6 12 7  = kg/s 一层 五层的人员散湿量相同。 新风负荷 新风量的计算 新风量主要作用满足下面三个条件: 1)满足卫生要求; 2)补充局部排风量; 3)保证空调房间内的“正压”要求。 在实际工程中,如前所述 ,对于大多数场合,当按上述方法得出的新风量不足总风量的 10%时,应按 10%计算,以确保卫生和安全。 360 0 wO gnM   (211) 式中: MO—— 新风量 kg/s; n—— 人数; gw—— 每人每小时新风量 , m3/h。 ρ—— 空气密度 kg/m3 一层的新风量:  wO gnM  kg/s 其他各层与一层的新风量相同。 新风 负荷计算 夏季: )(. Roooc hhMQ  (212) 式中: —— 夏季新风冷负荷 , KW M0—— 新风量 kg/s ho—— 室外空气焓值 kj/kg HR—— 室内空气焓值 kj/kg 冬季: )(. Ropooh hhcMQ  (213) 式中: —— 冬季新风热负荷 KW cp—— 空气定压比热 kj/(kg . 186。 C),取 to—— 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 186。 C tR—— 冬季空调室内空气计算温度 186。 C 一层的新风负荷: 夏季 : )(.  )(Roooc hhMQ 冬季: )(. )(Ropooh hhcMQ 其他各层与一层的新风负荷相同。 第 3 章 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和风量的计算 划分空调系统,确定空调方案 空调系统的划分原则 空调管路系统的环路划分应该遵循满足空调的要求、节能、运行管理方便、节省管材等原则,按照建筑物的不同使用功能、不同的使用时间、不同的负荷运行、不同的平 面图布置和不同的建筑层数正确划分空调管路系统的环路。 (1) 空调管路系统的划分原则见表 31。 表 31空调管路系统的划分原则 序号 依据 划分原则 1 负荷特性  根据建筑不同的朝向划分不同的环路  根据内区与外区负荷划分不同的环路  根据室内热湿比大小,将相同或接近的房间划分为一个系统或环路 2 使用功能  按房间的功能、用途、性质,将基本相同的者划分为一个区域或组成一个系统  按使用时间的不同进行划分,将使用时间相同或相近的房间划分为一个系统或环路 3 空调房间 的布置  根据平面位置的不同进行分 区设置 4 建筑层数  在高层建筑中,根据设备、管路、附件等的承压能力,水系统按竖向分区,以减少系统内的设备承压  为了使用灵活,也可按竖向将若干层组合成一个系统, 分别设置管路系统  高层建筑中,通常在公共部分与标准层之间设置转化层;因此,设计中空调管路系统也常以转化层进行竖向分区 在本设计中,空调管路系统的环路划分原则依据使用功能来划分的,因为商场的房间的功能、用途、性质,基本相同。 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 空调系统一般由空气处理设备和空气分配设备组成,根据需要,它可组成许多不同形状的系统,在工 程上,应考虑建筑物的性质和用途,热湿负荷的特点,温室度调节和控制要求,空调机房的面积和布置,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等多方面的因素,选定合理的空调系统。 由于商场的使用性质和使用功能在整体上是一致的,所以在本设计中,商场采用全空气系统,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及卫生的购物环境。 对于全空气系统,它具有以下优点: ( 1)设备简单,节省初投资; ( 2)可以严格的控制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 ( 3)可以充分进行通气换气,室内卫生条件好; ( 4)空气处理设备设置在机房内,维修管理方便 ; ( 5)可以实现全年多工况节能运行调节,经 济性能好; ( 6)使用寿命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