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叶菊种植技术培训(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②方法:( 1)一次性摘心,高株摘长些,低株摘短些。 ( 2)每株留 8对左右叶片( 3)摘心后连防三次(甲基托布津、链霉素和磷酸二氢钾),酌情相隔7— 10天一次,并酌情加杀虫药剂。 • ⑵追肥:甜叶菊在生长过程中,若出现,叶黄而薄等缺肥现象,要及时追肥和施叶面肥。 • ⑶排灌:若出现涝和旱要及时排灌。 • ⑷中耕除草:若出现杂草要及时中耕除草(防伤根),带罩喷施除草剂(防伤苗)后期只拔草不中耕。 • ⑸病虫防治:(详见甜叶菊病虫害防治) 采脚叶 • ⑴时间:栽后二个月左右,当第一层分枝长到 30公分左右封垄前进行。 • ⑵方法:从有效分枝下部三对左右叶片处,向下全部将叶片和无效弱小分枝,用手捋掉,晒干后用塑料薄膜储存。 终收( 1) • ⑴适采期: 田间有少量植株现蕾;定植 90天后;第二分枝四叶一心时,均可开始收割。 适采期在 7月下旬至 8月上旬 20天左右。 • ⑵ 晒叶方法: 收割时注意收听天气预报,一般情况下,要当天晒干,否则过夜变色。 • ①收割时间:早晨带露水采收,下午 6点后。 ②捋叶时间:什么时候都可捋叶。 终收( 2) • ③撒叶时间:晴天:晚上、早晨、上午 12点前,下午不撒,阴天晒不干不撒。 晴天在 12点前快干时,可在干叶上再撒一薄层鲜叶,午后八成干时可用小棍翻动,傍晚时将干叶收回,第二天撒厚些再晒,过梗后可装入塑料袋中密封保存。 若天气变阴,可将捋下的叶放在屋内阴凉处,摊薄存放,待天晴再晒,捋叶时枝头最多留 2寸长。 若预报 8日晴, 7日就可大量捋叶,若地潮可铺花布条和遮阳网。 • ④干叶质量:叶色青绿,不含花、梗、黑叶、泥沙等杂质,手感发脆即是优质叶。 干叶一定要防露水、雨水,用塑料袋密封保存否则叶色受潮变黑降低质量。 甜叶菊原为野生植物,开始栽培时抗性还较强,病虫害还不太严重。 经多年栽培,病虫害逐渐增多,其危害程度也越来越严重,不认真防治,它会给我们的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现在已发现的甜菊病害有立枯病, 白绢病,叶斑病,病毒病等,虫害有蝼蛄、地老虎、蛴螬、蚯蚓、金龟子、玉米螟、菜青虫、挖心虫、造桥虫、蚜虫、茶黄螨等。 甜叶菊病虫害防治 土壤处理 ⑴选择易排易灌,土壤肥沃的地块,春栽冬季深翻冻垡。 ⑵播种和移栽前做好土壤消毒工作。 在旋耕前每亩用 2020克敌克松+ 2020克一六 0五的水溶液拌成毒土均匀撒在田地里再旋耕。 ⑶育苗和移栽时,每亩再用 600克甲托+ 1000克猝枯净的水溶液喷洒畦面, 然后浇水播种和移栽 ⑷如施有机肥和土杂肥必须发酵腐熟。 ⑸移栽前施用除草剂金都尔。 甜叶菊的主要病害 ⑴立枯病 :它是甜菊苗期的主要病害,它是由多种真菌在根茎部引发的病害,又称为茎腐病、猝倒病、黑脚病等。 为害的菌类主要是丝核菌和镰刀菌。 种子育苗在幼苗期表现为猝倒病。 播种约 30天左右,甜菊幼苗长到距地约 1CM左右高时,出现这种病。 初期在根的基部出现淡黄色水渍状病斑,病斑扩大迅速,环绕根部一圈后,小苗即从生病部位倒下,上稍枝叶仍然青绿。 2— 3天后病斑部位干瘪变细,上稍即变蔫死亡。 这种病害若不及时防治, 3— 5天即可造成很大损失。 可在小苗出土后 7— 10天用 1000倍甲托+ 1000倍猝枯净喷雾预防一次。 如发病要加大药量。 大苗表现为立枯病,初期在根的基部地面以上出现黄褐色病斑,病斑迅速扩大,达到根围的 2/3左右时,在睛好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