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瓦斯防治能力评估申请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巷支架撤除,巷道上方的煤柱随之冒落,使掩护支架上面有一层碎煤和矸石的垫层,用以保护掩护支架。 为了防止支架在下放过程中下滑应使煤和矸石冒落点超前于伪斜工作面 7m 以上。 然后靠控制爆破作业进度,调整支架使支架逐步下放到预 定的伪倾角度( 30— 35176。 )并转入正常架采阶段。 在正常回采阶段,掩护支架下的回采作业包括打眼、装药、放炮、出煤、支架及调整支架等项工作。 放炮后从工作下端开始,逐段向上铺设搪瓷溜槽,碎煤沿溜槽下滑。 出煤过程中注意调整支架的下放,使支架的倾斜角度保持均匀一致。 每采煤一次,工作沿走向推进 — ,然后拆除溜槽,再进行下一循环的打眼、装药、放炮、出煤、支护、调整支架等项工作。 随着工作面向前方推进,在回风顺槽中不断接长支架,支架下端不断增长,支架下放至工作面上方 ,调平架尾,保证架尾至少 3个 小眼,以便于通风、行人、运料,当超出 3 个小眼时,必须拆除,架下小眼不超过 5 个,以保证架尾及工作面运输巷巷尾回棚的作业环境。 当工作推进到停采线前,在停采线靠工作面一侧掘进两条收尾眼(本设计中工作面收尾眼兼作工作面料眼,工作面开始回采 26 前已经施工),俩眼相距 57m,并沿倾斜每隔 58m 用联络平巷连通。 工作面收尾时,在架头掘进超前地沟 ,支架安装过架内眼,并在支架头蓬 的走向风沟。 当回头推进至架内眼附近时,架头应保持一段 25m 的平架子,且仰角不得超过 15176。 当架头下放至工作面 运输巷上方 后,停止下放,并在架外 34m 处加一个小眼,透联络平巷 (收尾眼最下一道联络平巷距工作面运输巷上方 ),以确保回拆最后一段支架有两个安全出口。 工作面收尾时及时调整收尾眼眼盖位置,以确保收尾工作面通风。 矿井必须编制工作面作业工程及收尾措施,详细说明工作面生产及收尾过程中各种技术要求及安全措施。 回采巷道:运输、回风巷离工作面 20m 范围内采取加强支护的措施,设计在两架棚之间增加一架棚支护。 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1)运煤、排矸:煤从工作面(锰钢搪瓷溜槽)→工作面运输顺槽 →煤仓→主斜井( dsj100/63/2x75 型( 800mm 宽)的井下用强力胶带运输机)→地面皮带( dsj100/63/2x75 型( 800mm 宽)→地面煤场。 2)通风:新鲜风流从主斜井(另一路新鲜风流从副斜井)→区段运输石门→工作面运输顺槽→工作面→工作面回风顺槽→区段回风石门→回风斜井→引风道→地面。 3)排水:工作面淋水经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自流)→水仓→水泵房(水泵)→副斜井→地面。 27 6)供电:用电直接由地面供电所给供给。 (五)采掘生产系统建设情况 正常生产期间配备 2 个掘进工作面,采掘比为 1:2,设计采用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工作面伪斜 35176。 ( 1) 1101采煤工作面运煤路线: 1101 工作面锰钢搪瓷溜槽→ 1101 运输巷刮板运输机→煤仓→主斜井皮带运输机→地面。 ( 2) 1101运输巷运矸运煤路线: 1102 工作面锰钢搪瓷溜槽→ 1102 运输巷刮板机→煤仓→主斜井皮带运输机→地面 附表 5:矿井生产布局一览表。 二、矿井通风系统 (一 )通风系统 通风方式及通风设备 ( 1)通风方式 该矿采用中央并列式的通风方式。 当矿井通风容易时期风压和风量较小时可调节风机叶片安装角度,满足矿井通风要求。 在电控 设备上设置正反转装置,反风 时采用风机反转直接反风。 ( 2)通风设备 ①主扇风机 28 FBCDZ6N016B 型防爆轴流式风机二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配套电机: YBFe315s6,电机功率 2 75KW( 380V),风量范围 179。 /S,风压范围 7022650Pa,转速 980r/min。 ②局部通风机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选用 FBD№ 5/2 型的对旋式局部通风机其风量为 168300m3/min。 掘进头采用”双风机、双电源”,并实现运行风机和备用风机自动切换,供电实行“三专二闭锁”。 矿井主要通风机采用双回路供电,一回路电源停止供电后,另一回路必须马上投入运行。 ( 3)通风方法 通风方法:抽出式 (二)通风系统的构成 该矿按突出矿井设计。 矿井投产时期布置有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三个井筒,新鲜风流从主斜井、副斜井进入,运输石门、轨道石门进入采、掘工作面;乏风经回风石门、进入回风斜井,然后通过主要通风机排至地面。 回采工作面和各掘进工作面均采用独立通风,采面采用 U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 首采工作面通风路线: 主斜井、副斜井→ +1988 运输石门、行人通风联巷→ 1101 运输巷→ 1101切眼→ 1101回风巷→ 2028回风石门→回风斜井 →引风道→地面。 29 掘进工作面通风路线: 副斜井→ 2020甩车场→ 1102回风掘进头→回风石门→回风斜井 →引风道→地面。 主斜井、副斜井→ 1974 运输石门→ 1102 运输掘进头→回风联巷→回风斜井 →引风道→地面。 矿井投产时期,井下无独立通风的硐室。 各硐室采用扩散通风。 矿井投产时期通风系统详见矿井投产时期通风系统及通风网络图。 矿井开拓新水平和准备新采区的回风 ,必须引入总回风巷或主要回风巷中。 (三)井下通风风量调节设施 1.在风井安全出口设有正反向风门。 在 +2028 回风石门与甩车场连接的巷道内、 +2020 回风石门与甩车场连接的巷道内、 +1974运输石门掘进回风道与甩车场连接的巷道内设有正反向风门。 2.在井底联络巷与回风斜井联络巷之间、在 1102 运输顺槽、1102 回风顺槽进风侧各设置 2道正反向调节风门。 3.在首采面运输顺槽与 1102运输顺槽之间、 1102回风顺槽进风侧设置防突风门。 4.风井井口设置防爆门。 5.在矿井的主井、副井、风井内设置永久测风站,采掘工作面及其他用风地点设置了临时测风站。 30 (四)反风方式、反风系统及设施 1.反风方式 在电控设备 上设置正反转装置,反风时采用风机反转直接反风。 在反风时,先按停止按钮,再进行刹车,待风机停转后再按反转按钮即可。 这种反风方法不需设置反风道,比较经济。 反风必须在 10min 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 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供风量不应小于正常风量的 40%。 反风设施每季度检查一次,每年进行一次反风演习。 矿井通风系统有较大变化时,也要进行一次反风演习。 主要通风机在停风期间,必须打开防爆门和有关风门,以便充分利用自然通风。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反风量应达正常风量的 40%以上的要求,反风量取正常风量的 60%,则 投产时期反风风量为:36 60%= ,取 22m3/s。 反风系统及设施 在通风系统中各种通风设施的配置已考虑,保证反风系统的形成, 首采面反风路线为:新鲜风流→通风机→引风道→回风斜井→ 2028 回风石门→ 1101 回风巷→ 1101 切眼→ 1101 运输巷→行人进风联巷→主斜井。 (五)矿井通风检测类设备配置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矿井应有足够数量的风表、干湿温度计、空盆气压计、 U型倾斜压差计、皮托管等通风监测仪器仪表,其数量、型号见下表。 31 通风检测仪器仪表 序号 名 称 型 号 单位 数 量 1 低速风表 DFA- 3 块 2 2 高中速风表 AFC- 121 块 2 3 高速风表 EY11B 便携数字式 块 2 4 秒表 支 3 5 干湿温度计 DHM2 块 1 6 空盒气压计 (OSR60 高原 )DYJ1- 1 块 3 7 双管水银压力表 DYB3 台 3 8 U 型倾斜压差计 AFJ150 台 2 9 皮托管 AEP 支 1 10 补偿式微压计 BWY250 块 4 11 矿井通风多参数仪 JFY 支 6 12 通风干湿表 DHJ 台 1 (六)通风阻力 矿 井通风摩擦阻力采用下式计算: ( Pa) 式中:α — 通风阻力系数,( ); L— 巷道长度,( m); Q— 通过巷道的风量,( m3/s); S— 巷道净断面,( m2); P— 巷道净周长,( m); 经过计算,矿井初期需风量为 36m3/s,矿井后期需风量为50m3/s。 矿井投产时期的通风阻力为 ,容易时期的矿井通风阻力 192Pa,困难时期的矿井通风阻力。 32 附表 6:矿井通风系统一览表。 三、矿井抽采系统 威宁县克沟煤矿在工业场地附近建瓦斯抽放站 的集中抽放方式,设置高、低负压抽放系统,抽放主管通过风井下井。 矿井高负压系统选用 2BEP40 型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作为瓦斯抽放泵,其额定参数为: Q 高 =, H 高 =40kPa,340rpm;耗水量 /;配套防爆电动机 YB280M4(90kW、380V)。 矿井低负压系统选用 2BEP40 型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作为瓦斯抽放泵,其额定参数为: Q 高 =, H 高 =40kPa,340rpm;耗水量 /;配套防爆电动机 YB280M4(90kW、380V)。 附表 7:矿井抽采系统一览表。 四、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一)系统主要的设备 1)地面中心站 型号: KJ70NA监控主机, 10/100M自适应网络集线器一台。 2)KJJ46数据通信装置 3)矿井系列监控分站 4)电源线及传输电缆接线盒 5) KDG1型井下远程断电器 7) KFD4型瓦斯断电仪 33 8) 9) XK— 001型声光报警装置 (二)中心站设置 中心站设备配备见表 341。 表 341 地面中心站主要设备配备 序号 设备名称 型 号 数量 单位 功能 1 信息处理机 PIV系列(工控机) 2 台 数据处理和信息收集 2 主系统软件 KJ70NA 型煤矿安全综合监控系统 2 套 3 传输接口 KJJ46 2 套 传输电缆与主机连接 4 不间断电源( UPS) 2KVA 2 台 保证监控系统不断电 5 激光打印机 HP- 1010 2 台 打印监测数据 6 交流稳压电源 YS73- 4 2 台 保证监控系统均压供电 7 避雷器 DHX90 2 套 防 雷 8 井口避雷器 RS858 2 套 防 雷 9 录音电话 VABOX60A 2 台 进行录音 10 声光报警装置 XK— 001 1 套 发出声光不间断报警 11 防火墙、杀毒软件 1 套 (三)分站及传输电缆设置 监测监控传输电缆由副斜井接入,经副井各甩车场接入井下各个分站。 传输电缆敷设 中心站至地面分站采用 MHYAV 1/ 主传输电缆传输,中心站至井下各分站采用 MHYAV 1/ 主传输电缆传输,分站至传感 34 器之间采用 MHYV 1 4 7/ 传感器电缆传输。 所有电缆均为阻燃型。 分站设置地点、安装方式、断电范围,见表 342。 表 342 分站设置及控制范围 分站编号 分站型号 设置地点 控制范围 分站 1 KJ70F16 通风机房 回风井、主、副井 分站 2 KJ70F16 瓦斯泵房 瓦斯抽放泵 分站 3 KJ70F16 2028 甩车场 采面回风巷 分站 4 KJ70F16 2020 甩车场 掘进回风巷 分站 5 KJ70F8 1988 运输石门 转载煤仓主井皮带 分站 6 KJ70F16 1988 运输石门 采面运输巷 分站 7 KJ70F16 1974 甩车场 掘进运输巷 分站 8 KJ70F8 井底车场 水泵房 (四 )甲烷传感器的设置 回采工作面 在 1101回风顺槽与回采工作面相距小于等于 10m处设置瓦斯传感器( T1) 1台 , 上隅角设置瓦斯传感器( T) 1台, 1101回风顺槽与回风绕道交岔口往里相距 10~ 15m 处设置瓦斯传感器( T2)1台。 采面进风巷与回采工作面相距小于等于 10m 处设置瓦斯传感器( T3) 1台。 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的回风顺槽长度大于1000 米时,必须在回风顺槽道中部增设甲烷传感器。 其报警浓度 35 为≥ %CH4,断电浓度为≥ %CH4,复电浓度为< %CH4,断电范围为采面回风巷道 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回采工作面瓦斯传感器布置详见图 341。 图 341 回采工作面瓦斯传感器布置图 掘进工作面 在 1102 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距掘进工作面的距离小于等于5m 处设置瓦斯传感器( T1) 1台, 1102 回风顺槽距回风巷口 10~15m 处设置瓦斯传感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