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方沟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0 砖浇水 砌体用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 为宜,含水率为 10%~ 15%,。 考虑 冬期 施工, 不得浇水,可适当增大砂浆稠度。 砂浆搅拌 砂浆配合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 177。 2% ,砂、灰膏控制在 177。 5%以内,机械搅拌时,搅拌时间不得少于 2min。 砌砖墙 根据弹好的 墙体 位置线 进行砌筑, 组砌方法 采用一顺一丁砌法 ,墙厚为 240mm。 填砂 管沟内填中砂,施工方法同回填土。 ( 三 ) 基层、 面层工程 本 工程原有 面层 为 混凝土面层。 施工工艺如下: 石灰土底基层施工 (1).设置标高、控制基准线 根据设计文件,将设计标高控制桩设置在路基中心线上,标高控制桩要牢固,位置要准确。 (2).路槽质量验收 对路槽的压实度、标高、平整度、宽度、横坡度、弯沉等各项指标进行检验,不合格者返工重做,直到 业主 验收认可。 (3).放路基线 用白灰等粉质物明显地标记出石灰稳定土的内外边线。 (4). 调整水分 根据素土和石灰的当时水分和其最佳含水量, 人工 进行补充水分, 11 保证拌合后混合料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 1~ 2 个百分点,以保证混合料在碾压时处于最佳含水量状态。 (5).拌合 拌合 采用人工拌合, 拌合过程中应有专人 检查 , 保证拌合没有 夹层和漏拌。 (6).稳压、二次拌合 对第一次拌合完成的灰土马上进行稳压,稳压后立即进行第二次拌合以加强对粘性较大的土块粉碎,使石灰稳定土混合料更加均匀,满足质量要求。 (7).稳压、整型 二次拌合完成后,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稳压,再按事先设好的控制桩进行放样, 整平 到 合适 标高。 (8).碾压 整型完成后在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状态时进行碾压,碾压时先用震动式压路机碾压 2~ 3 遍,再用 18~ 21t 光轮压路机碾压,碾压时后轮重叠半轴,后轮碾压完路面全宽为一遍,直到碾压到规定 的压实度为止。 碾压时从两侧开始,设有超高的弯道段由低向高进行碾压。 (9).检查验收 碾压成型后,测试检验根据技术规范所列项目进行验收,自检合格后报请 业主 验收。 (10).遗留问题 对检验不合格的部位和项目进行认真处理,如:局部翻浆应挖晒或加灰处理,对标高局部超高部分应进行刮除。 12 (11).养护 石灰稳定土经检验合 格后,应进行洒水养护,使其表面保持一定湿度,要严禁在刚成型的路段上行驶车辆或调头。 (12).注意事项 a. 石灰土施工应严格控制石灰及素土质量符合要求,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坚决不准使用。 b. 控制灰剂量,必须按计算好的材料数量备足各种材料。 c. 控制拌合深度,拌合时应配专人检查,避免拌合深度不够,出现夹层。 d. 应加强成形后石灰土的养生。 e. 清扫及洒水湿润底基屋。 f. 石灰稳定土遇沙性土预加 4%水泥提高早期强度,具体剂量由试验确定。 混凝土面层施工 ( 1) 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 验收合格 验收合格 清理整平下承层 模板支设 高程校验 来料卸料 振捣 压面 养护 (2)、施工准备 ( a)下承层完工且通过验收,表面干净无污染。 ( b)生产配合比已完成且上 业主 已批准,可用于生产。 13 ( c)材料准备充足,人员已到位,机械设备安装调试完成。 ( d)保证运输通畅。 (3)、模板支设 模板采用 木 模板,内侧和顶、底面应光洁、平整、直顺,局部变形不得大于 3mm,高度应与混凝土路面板厚度一致,误差不超过177。 2mm,模板支设应稳固,接头严密 平顺,模板的接头以及基层接触处不得漏浆。 模板周转使用前,应对前次拆下的模板进行检验,如有变形损坏,应修至达到要求后才能使用。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侧应涂布脱模剂,可用机油、机油肥皂水{ 5:15:( 80- 85)}等。 (4)、混凝土摊铺 摊铺前检查模板位置、高程、支设稳固和基层平整、润湿、模板内侧脱模剂涂布情况 , 合格后方可摊铺。 考虑施工 现场狭 小,在摊铺时,商品混凝土用砼罐车运混合料至施工现场, 由翻斗车运至浇注地点, 人员指挥其卸料于模板内,人工铁锹摊铺。 摊铺厚度应考虑振实预留高度,一般为 10%左右。 混凝土 摊铺、振捣、整平、做面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 如因故中断,应设置施工缝,并宜设在设计规定的接缝位置。 (5)、振捣、整平 摊铺好的混凝土,应随即用插入式和平板式振动器均匀振实。 先用插入式振动器在模板边缘、角隅处初振,同一位置振动时不宜少于 20 秒,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的 倍,其至模板的距离应不大于作用半径的 倍,并应避免碰撞模板。 14 然后用平板振捣器全面振捣,板与板间宜重叠 10- 20cm,振捣最终以不再冒出气泡并泛出水泥砂浆为准。 混凝土拌和物全面振捣后,再用振动梁进一步拖拉振实并初步整平。 振动梁 往返拖拉 2- 3 遍,使表面泛浆,并赶出气泡。 振动梁移动速度要缓慢均匀,不许中途停顿,前进速度以每分钟 - 为宜。 凡有不平之处,应及时辅以人工挖填补平。 填补时宜用较细的拌和物,但严禁用纯砂浆填补。 最后用无缝钢管滚杠进一步滚揉表面,使表面进一步提浆调匀调平。 (6)、板面处理 抹面分两次进行,每一次在整平后随即进行驱除泌水并压下石子,第二次抹面须在混凝土泌水基本结束,处于初凝状态但表面尚湿润时进行。 抹面后沿横向拉毛,或用压纹滚槽器压槽,使路面有粗糙的纹理表面。 抹面 时 严禁在混凝土表面洒水或撒水泥。 混凝土板面应平整密实,并用 3m 直尺检查平整度。 (7)、接缝施工 ①横缩缝:宜在混凝土硬结后锯切形成,缝深及间距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在邻近胀缝或自由端的 3 条缩缝内均宜在板厚 1/2 处增设传力杆,在浇筑过程中埋设,传力杆一半稍多一点( 5cm)长度涂沥青,但不设带空隙的套管。 ②横胀缝:缝壁竖直、缝宽一致,缝中不得连浆,缝隙下部设胀缝 15 板,顶部灌封缝料,材料按设计图纸选材施工。 胀缝传力杆依据设计图纸设置。 ③横施工缝:施工缝宜位于设计所规定的缩缝或胀缝处,若设于缩缝处,板的 1/2 厚度位置应增设传力杆。 (8)、路 面养生 混凝土板做面完毕应及时养护,一般约 17- 21 天,养生期间和封缝前,禁止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 40%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 养生采取草帘覆盖养生。 (9)、模板拆除 拆除时间应根据气温和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确定,冬季气温较低,应在做面完成后 72 小时后再拆模。 拆模时要操作细致,不损坏混凝土板的边、角,拆除后的模板应及时清除干净、堆放整齐。 第五章 劳动力及机械配置 第一节 劳动力计划 (见劳动力计划表) 16 第二节 机械设备配置计划表 (见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第六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 织措施 第一节 质量目标 本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 100%;优良率 90%以上,确保优质工程。 第二节 保证质量的主要措施 质量管理措施 ① 从上到下建立和健全全面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强化全体员工质量意识,对本 工程 实行全面、全员、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② 严格执行本合同规定的“技术规范”和相关规定及要求。 ③ 从严技术管理,在工程师的指导和安排下搞好各项工序质量的技术管理。 ④ 坚持做好测量双检复核制,隐蔽工程签证制,质量挂牌、讲评制,图纸复核、技术交底签认等行之有效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⑤ 项目经理部建立严格的质量检查组织机 构。 ⑥ 严把主要材料的采购、进场、使用的检验关。 各分项工程关键工序的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① 对施工各道工序在开工前、开工后、工序完成后的三个阶段,严 17 格遵照本合同的“技术规范”要求,经 业主 检查签认后才能实施操作,未经检查不能进入下道工序作业。 ② 对有特殊要求的施工工序一定要按技术规范和 业主 现场指导要求严格办理,确保施工质量。 第七章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时间是生命、工期是效益和信誉”,这是我方与业主的共识,为使该项目能按合同工期建成,近早发挥投资效益,我们主要采取下列措施: 为 加快本项目的建设,我方将成立强有力的现场指挥机构,对内指挥施工生产,对外负责合同履行及协调联络。 实施本合同的施工队伍迅速进场进行施工准备。 机械设备随同施工队伍迅速抵达现场,确保工程按时(或提前)开工。 尽快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认真复核图纸,落实重大施工方案。 施工中遇到问题影响进度时,将统筹安排,见缝插针,及时调整,确保总体工期。 根据施工情况变化,不断进行改进、优化 施工组织 ,使工序衔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