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_醴陵市体育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27 种,花叶类 28 种,藤木树脂类 40种,树皮类 16 种,菌类 8 种,其他 5 种;有野生饲料植物 51 科 431 种;有花卉植物2 类 101 种,其中木本类 52 种,草本类 49 种。 境内有野生动物 5 类 400 多种,其中走兽类 23 种。 飞禽类 34 种 (其中候鸟 5 种 )。 冷血动物类有 3 小类 21 种,包括蛇 12 种,蛙 6 种,蜥 3 种。 昆虫类有益虫 100 余种,森林害虫 77 种,农作物害虫 86 种。 鱼类有8 目 15 科 53 属 86 种其中 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 种:云豹;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9 种:穿山甲、果子狸、水獭、青鼬、虎蚊蛙、白鹇、白冠长尾雉、 苍膺、草鹊;属国家三级保护动物 53 种:华南虎、豹猫、狐狸、猪獾、黄鼬、鼬獾等。 社会环境简况 醴陵市位于湖南省东部, 总面积 平方公里。 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温和湿润,季风明显,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光照充裕,雨水充沛。 全市 总人口 104 万 ,其中农业人口 87 万。 现辖 26 个乡镇、 4 个街道办事处。 醴陵市文化底蕴丰厚,文化遗产和资源丰富。 醴陵是中外知名的“瓷城” ,又是爆竹祖师李畋的故里和“烟花鞭炮之乡”。 醴陵的水稻栽培技术和产量一直领先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就产业文化而言 ,醴陵市的陶瓷、花炮、农耕产业 拥有比较丰厚的文化资源;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 ,有思情鬼歌、釉下五彩瓷手工技艺、星子灯民间舞蹈以及醴陵民间流传的神话传说、歌谣俗语等。 醴陵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名胜古迹甚多。 李立三、左权、耿飚、宋时轮等老一辈革命家及程潜、陈明仁等爱国将领,著名生物学家汤飞凡和彭道儒等一批有影响的科学家、知名人士都生长在醴陵这块热土上;农民瞿永寿被联合国授予“国际杰出稻农”称号。 境内有风景名胜 115 处,其中,奇峰 15 处,洞穴 22 处,奇石 30 处,泉井48 处。 主要古建筑有贺家桥的云岩寺、市郊的清兴寺、东门上的文庙、城东的梯云阁、王 坊乡的平山寺、西山的渌江书院和宋名臣寺、市郊马背岭的起元塔、姜湾对岸渌水河畔的财源塔和东堡乡的袁氏贞节牌坊。 丰富的人文景观,为发展醴陵旅游事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2 醴陵自然资源丰富,林业用地面积占总面积 57%,有树种 396 种。 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珍贵树种有水杉、银杏等 13 种,树种以用材林、经济林为主。 1986 年,油茶产量居全国第四位, 2020 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称号。 非金属矿有瓷土、耐火土、煤炭、石灰石、萤石、粉石、石材等,金属矿有金、银、铅、锌、钨、锑、铀等。 醴陵降水丰富,地表水充沛,境内地 表径流年平 亿平方米;有渌水、昭陵河、涧江三个水系,大小河溪 57 条,总长 914 公里;大中小型水库 169 座,大小山塘 万口,发展淡水养殖业有着巨大潜力。 醴陵市综合经济实力在湖南省县市区中居于第 5 位,基本竞争力在中国中部百强县市中居第 25 位,并成为“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 100 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 50 强”城市。 2020 年,全市完成 亿元,比上年增长 %。 财政总收入 亿元,比上年增长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6168 元,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 7757 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和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亿元,比上年增长 %。 外贸出口总额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 醴陵陶瓷生产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醴陵瓷器,尤以“釉下五彩瓷”独具风格,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 1915 年与国酒茅台同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金奖,其工艺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0 年“醴陵瓷器”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醴陵是中国“红官窑”所在地,生产的“毛瓷”和艺术瓷先后进入人民大会堂、中南海、联合国大厦等大雅之堂,并作为国 礼赠送外国元首,醴陵瓷因此被誉为“国瓷”。 陶瓷产业作为醴陵最大的支柱产业,已经初步形成集群效应, 2020 年被列入全省 50 个重点产业集群。 目前,全市陶瓷产业从业人员达 万人,陶瓷企业发展到 438 家,其中规模企业 148 家,占全市规模企业的 %,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 6 家,形成了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核心企业。 “华联” (HUALIAN)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湖电”被评为湖南省著名商标。 2020 年,全市陶瓷产业总产值 亿元。 烟花制造在醴陵有 1300 多年的历史。 醴陵花炮色彩缤纷、绚丽多 姿,曾在国庆50 周年庆典、昆明世博会开幕式、澳门回归等重大庆典活动上大放异彩。 近年花炮产业按照“以打非促发展,以规范求规模”的思路,走安全型、环保型发展之路,并探索与周边县市联手,共同打造湖南东部大产业,形成国际花炮生产中心。 2020 年,全市花炮产业总产值达 亿元。 第三章 环境质量状况 13 该项目位于醴陵市青云北路与瓷城大道交汇处,所在地 周边无工业企业,属于城郊地区,且醴陵市湘东医院位于本项目东南 方向 50m,本次评价引用 2020 年 9 月 15日至 2020 年 9 月 21 日醴陵市环境保护监测站《醴陵市湘东医院 环境现状质量报告》中的环境质量空气、地表水、声环境的监测数据,监测区至今未新建大型排污企业,监测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和地表水变化不大,监测时效有效,满足引用数据的要求。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1. 评价范围、评价因子、评价标准 ( 1) 评价范围 根据项目废气排放特征、选址周围环境特点及评价工作等级,本次环境空气现状评价范围确定为以拟建项目为中心,东西南北各延伸 范围内,评价面积为 25km2。 ( 2) 评价因子 根据工程排污及周围环境特征,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因子确定为 TSP、 SONO2。 ( 3)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详见 表。 表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一览表 序号 监测因子 标准限值( mg/m3) 评价标准 1 小时平均 日平均 1 TSP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1996)二级 2 SO2 3 NO2 2. 评价方法 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采用单项质量指数法,公式如下。 Ii = Ci / C0i 式中: Ii —— i 物质的污染指数; Ci —— i 物质的监测浓度, mg/m3; C0i —— i 物质的评价标准, mg/m3。 ( 1) 监测布点 本次环境空气现状监测布设 2 个监测点,各点详细情况见表。 表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布点表 14 编号 监测点名称 方位 距离( m) 功 能 1 醴陵市安监局 上风向 100 政府行政机关 2 醴陵市湘东医院 下风向 50 医院 ( 2) 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 TSP、 SO NO2。 ( 3) 监测时间和频率 监测时间: 2020 年 12 月 9 日~ 12 月 21 日,连续监测 7 天; 监测频率: NO SO2 监测 1 小时平均浓度值,每日小时浓度监测时间为: 7: 00、11: 00、 15: 00、 19: 00,每次采样不少于 45 分钟; TSP 监测日均浓度值,连续采样12 小时。 4.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及分析 ( a) 监测结果 本次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统计结果见表 ~表。 表 SO2 环境现状监测统计结果与评价(小时值) 单位: mg/m3 监测点 小时浓度范围 均值 最大值标准指数 超标率( %) 最大超标倍数 醴陵市安监局 ~ 0 / 醴陵市 湘东医院 ~ 0 / 表 NO2环境现状监测统计结果与评价(小时值) 单位:mg/m3 监测点 小时浓度范围 均值 最大值标准指数 超标率( %) 最大超标倍数 醴陵市安监局 ~ 0 / 醴陵市 湘东医院 ~ 0 / 表 TSP 环境现状监测统计结果与评价(日均值) 单位: mg/m3 监测点 日浓度范围 均值 最大值标准指数 超标率( %) 最大超标倍数 醴陵市安监局 ~ 0 / 醴陵市 湘东医院 ~ 0 / ( b) 结果分析 由上表可知,各监测点 SO2 小时浓度均不超标。 小时浓度最大值出现在醴陵市安监局测点,为 mg/m3,最大值标准系数为 ; 各监测点 NO2 小时浓度均不超标,小时浓度最大值出现在 醴陵市湘东医院 测点,浓度为 ,最大值标准指数为 ; 各监测点 TSP 日均浓度均不超标,日均浓度最大值出现在 醴陵市 湘东医院测点,浓度为 ,最大值标准指数 ; 综上,评价区域各测点 SO NO2 小时浓度及 TSP 日均浓度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 15 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 水环境质量现状 ( 1) 评价河流 渌江河,又称 渌水 , 干流发源于罗霄山脉北部山麓、江西省杨歧山千拉岭以南、宜春市水江乡的大塘西北部山坳。 从沧下流入萍乡境,西流经金鱼石入醴陵境。 渌水全长 公里,醴陵境内 公里 , 自东向西流经十余个乡镇、办事处。 经当地环保部门检测,渌江河符合国家Ⅲ类水标准要求。 本项目废水经化粪池处理达标后经城市污水管网排 入渌江河,评价区域河段渌江河水体功能为农灌、泄洪,不涉及集中饮用 水取水。 ( 2) 监测断面布设 在渌江河上设 2 个监测断面,分别为在渌江河排污口上游 500m和排污口下游 500m处布设 两个 断面。 各断面名称、位置及功能见表。 表 地表水现状监测断面设置一览表 编 号 地表水体 断面名称及位置 功 能 1断面 渌江河 上游 500m 对照断面 2断面 下游 500m 混合断面 ( 3) 评价因子及监测分析 方法 根据工程废水污染物特征及地表水水体污染现状,本次地表水现状监测选取 pH、COD、 BOD NH3N、挥发酚、总汞、总银、总铅为监测因子。 ( 4) 监测时间与频率 本项目采用醴陵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于 2020 年 9 月 18 日~ 9 月 20 日的监测数据,三个监测点平行采样,连续三天,每天一次。 ( 5)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20)Ⅲ类 标准 ,详见表。 表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序号 监测项目 单位 标准限值 序号 监测项目 单位 标准限值 1 pH - 6~ 9 5 总银 mg/L / 2 COD mg/L 20 6 总铅 mg/L 3 BOD5 mg/L 4 7 挥发酚 mg/L 4 氨氮 mg/L 8 总汞 mg/L 16 ( 6) 评价方法 根据监测结果,统计出各监测断面各污染因子的测值范围、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并采用单项最大值标准指数法进行现状评价。 计算公式如下: ( a) 一般项目单项最大值标准指数计算公式: Siijij CCS  式中: ijs :最大值标准指数 ; ijc :评价因子 i 在 j 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 mg/L; sic :评价因子 i 的评价标准限值, mg/L。 ( b) pH的最大值标准指数为: 当 pHj≤ SdjPHij pHpHS  当 pHj≥  SujPHij pHpHS 式中: jpH : j 点的 pH 值; SdpH :地表水水质标 准规定的 pH 的下限值; SupH :地表水水质标准规定的 pH 的上限值。 ( 7) 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统计与评价 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统计与评价见表。 17 表 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统计与评价 单位: mg/L 断 面 项目 PH COD BOD5 氨氮 总铅 总汞 挥发酚 总银 1排污口 上游 500m 测值范围 ~ 12~ 13 2 ~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最大值 标准指数 / / / / 超标率( %) 0 0 0 0 0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 / / / / / / / 2排污口 下游 500m 测值范围 ~ 8~ 9 2 ~ 未检出 ~ 未检出 未检出 最大值 标准指数 / / / 超标率( %) 0 0 0 0 0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 / / / / / / / 由表 可以看出,各项引用监测因子在 两个 监测断面均不超标,最大值标准指数均小于 1,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20)中Ⅲ类标准要求。 声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位于城镇环境,项目周围无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