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环境影响报告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燃烧废气。 施工期废气污染物中粉尘的产生与排放状况与气象因素 和管理水平密切相关。 据同类工程实地监测报告,施工作业场地近地面粉尘浓度范围在 ㎎ /M3,因无组织排放,其排放强度不确定因素较多,粉尘排放浓度相差较大。 施工期职工生活用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据施工作业场地燃料消耗量分析,工地年用液化气 1t,产生的废气量较少,经测算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年产生。 废水: 施工期的废水主要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 生产废水主要是施工现场排放的石料冲洗水、车辆冲洗水和混凝土养护水,年约 1000t。 废水中主要含有 SS 等污染物,年产生 SS 约。 生活废水主要是来 自施工现场 50 人日常生活设施产生的废水,产生量约 1000t。 废水中污染物 COD 年产生量约 ,氨氮的年产生量约。 固废: 施工期固废主要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弃土。 建筑垃圾来源于拆迁、建筑施工、设备安装和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生活垃圾是建筑工地工人日常生活的废弃物,弃土主要是土地平整和基础开挖时产生的多余土方。 18 运营期工艺流程及污染流程图: 泡塑模具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流程图 EPS全自动泡沫 机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流程图 S、 N G、 S S、 N 木模 S、 N S、 N S、 N G、 S、 N S、 N 红煤粉 熔炼 造型 浇铸 落砂 毛刺 车 铣 铝锭 循环冷却水池 G G、 S、 N S、 N S、 N G G 钢材 车 钻 刨 铣 检验 入库 S、 N S、 N S、 N 气割 焊接 N、 G 管材 裁剪 钻 打磨 喷漆 组装 N、 G S、 N S、 N S、 N S、 N S、 N、 G 打磨(外协) N 木材 刨 钻 钻 烘烤 G 喷漆 烤漆 组装 检验入库 管材 裁剪 钻 水 19 注: W—— 废水; S—— 固体废物; G—— 废气; N—— 噪声 主要生产工艺说明 泡塑模具生产工艺: 木材在制模车间经刨、钻后制成木模。 木模与红煤粉在熔铝车间造型。 化铝炉将熔化后的金属液浇入制备好的型腔内。 清理工件砂箱,用铁钩和手锤落砂并敲去 冒口和浇口。 铝铸件依次被车、铣、钻机加工。 由电烤箱对机加工后的工件进行预热处理,以除去可能附着在工件表面的油类等杂质。 喷上环氧树脂漆后再入电烤箱烘烤。 烤漆件与经过切割、钻孔的钢管进行组装。 检验入库。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旧砂均采用人工打湿破碎后循环利用,年循环 200 次,年循环利用量 1600 吨,补充量 24 吨。 铝铸件的冒口和浇口则返回化铝炉再生利用。 EPS 全自动泡沫机生产工艺: 钢材先经气割后进行焊接拼装,再依次经车、钻、刨、铣、磨(该工序由外协单位提供)加工后制造成型。 与此同步,管材依次经切割机下料、机械钻孔、人工打磨制成配套管。 机器型体和配套管喷上快干漆后自然晾干。 组装后检验入库。 废水污染源 废水产生环节分析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没有废水排放,废水主要是职工生活污水。 主要用水为车间生产用水、工人生活用水和绿化用水,其中生产用水包括落砂打湿用水、化铝炉冷却水。 主要用水量标准:绿化用水用水定额 2L/m2 d,绿化面积 3000m2,年新鲜用量为水 650吨;生活用水定额以 50L/人 d,公司拟设常住员工 50 人,工作时间约为 300 天,年新鲜自来水用量为 750 吨;落砂打湿年新鲜用水 量 50 吨;化铝炉通过 1 台小型潜水 20 泵( 1 用 1 备)从循环池抽吸水进行冷却,循环冷却水按照每台水泵出水量 3 m3/h,使用效率 75%计算,冷却年循环用水量 1000 吨,年补充新鲜用水量 25吨。 废水量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职工约 100 人,设职工食堂和宿舍,有 50人在厂内常住。 生活用水量: 日 50人 300 日 = 750t/a 生活污水产生量: 750t/a 90%=675t/a 废水处理 项目设计食堂 废水先 通过 隔油 处理后和职工宿舍、办公楼的污水 进入 化粪池 ,最后接入园区污水管道。 废水水 质分析 根据类比资料,该项目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 COD、 SS、 NH3N 和动植物油,其浓度分别为 400mg/L、 250mg/L、 30mg/L 和 30mg/L。 废气污染源 化铝炉以铝锭为成品原料,采用电加热,基本无废气排放;泡塑模具烘烤除杂工序废气排放量很小;项目废气主要来源于焊接烟尘,喷漆漆雾,喷漆、烤漆过程挥发出的二甲苯有机废气,以及食堂燃料燃烧和油烟废气。 焊接烟尘 焊接工序全部集中在组装、喷漆车间,主要用在 EPS 全自动泡沫机的焊接拼装。 根据类比调查, 1kg 碱性焊条发尘量 10g。 项目碱性焊丝 预计用量 ,平均每天操作 8h,年工作 300d,由车间无组织排放,其排放量等同于产生量。 一般车间自然通风率为每小时 6— 8 次,若车间通风良好,可按每小时换气 8 次计算: 烟尘排放量 : t/a 1000 10g/kg= 36kg/a 排放速率: 36kg/a247。 300d/a247。 8h/d= 21 排放浓度: 1000 1000247。 ( 972 8 6) =。 喷涂漆雾 项目未设计喷漆房和漆雾净化设备,组装、喷漆车间的漆雾排放形式为无组织排放。 车间设计为自然通风 ,高 8 米,面积为 972 m2,喷漆工序年工作 210d, 6h/d。 根据类比调查,漆料的平均利用率 90%,即 7%漆料以粉尘形式进入大气环境; 3%漆料形成漆渣。 漆雾排放量 : t/a 1000 7%= /a; 排放速率: kg /a247。 (210d 6h/d)= ; 车间浓度: 1000 1000247。 ( 972 8 8) =。 二甲苯废气 项目设计喷漆工序在组装、喷漆车间进行,而烤漆工序则在制模车间完成,喷漆、烤漆过程都会挥发出有机 废气二甲苯。 a、有组织排放:泡塑模具生产需要烤漆,年耗环氧树脂漆 t /a,烤漆废气通过排气装置高空排放。 泡塑模具设计生产能力 110 套 /年,平均每套重 1t,耗环氧树脂漆 2 kg,每次烤漆 1 套,需烤 4h 左右。 根据类比调查,环氧树脂漆二甲苯含量为 %,以喷涂过程二甲苯挥发量占总量的 5%,烤漆过程二甲苯挥发量占总量的 95%计算: 烤漆工段二甲苯排放量 : 1000 % 95%=; 排放速率: 247。 (110 4h/ a)=; 由于项目处于建设期间,烘干箱型号尚未确定,无法取得设备参数,但在一般情况下,尽管烘干箱排气筒出口高度难以达到 15 米,但是均应高于建筑物。 令排气筒高度高于主车间、分别为 4 米、 8 米时(制模车间高度 4 米、喷漆车间高度 8 米),可采用外推法计算其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分别必须小于 kg/h、 kg/h。 通过排气筒的废气排放浓度可做如下分析: 22 在达标排放的前提下,烤漆过程废气排放量至少为: 247。 70mg/m3=923 m3/ h。 按照排气筒出口处烟气速度 VS不得小于下式计算出 的风速 倍。 VC=V( ) 1/K/ґ(1+1/K) K=+ V V— 排气筒出口处环境多年平均风速, m/s; K— 韦伯斜率 ; ґ(1+1/K) — ґ 函数 取平均风速 V为 ,查 ґ函数表,求得 VS=,则排气筒内径 r 至少:r=(923 m3/ h247。 247。 3600247。 )1/2= m 因项目制模车间和职工宿舍楼间距设计较近,不利于烤箱排气筒废气的扩散和稀释,同时为便于对废气污染源集中管理,建议建设单位将烤漆工序移设于组装、喷漆车间。 结合 以上优化分析,建议烘干箱排气筒参数设计如下:直径为 25cm,高度 8 m,烟气排放速率 VS≥ ,据此计算: 烤漆工段烟气排放量: 3600=1364 m3/ h 二甲苯排放浓度: kg/h 1000 1000247。 1364m3/h =。 b、无组织排放:工件在喷漆过程、漆后自然晾干( EPS 全自动泡沫机)过程,由于二甲苯废气的自然挥发,会在组装、喷漆车间造成无组织排放。 车间内 EPS 全自动泡沫机使用快干漆,自然晾干。 泡塑模具喷漆二甲苯排放量: 1000 % 5%=。 泡沫机喷漆、晾干二甲苯排放量: 1000 10%(快干漆二甲苯含量)90%(快干漆二甲苯挥发量) =54kg/a。 综合分析,可知: 喷漆、组装车间内颗粒物浓度为 (烟尘与漆雾叠加浓度); 23 低矮排气筒(烤漆排气筒可定 8 米)的排放属有组织排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 因此,调整布局后,二甲苯废气在组装、喷漆车间内都可视为面源排放,年排放量 83. 92 kg/a ,其中有组织排放量 ,无组织排放量 kg/a。 车间二甲苯浓度虽因工件晾干是个缓释过程而无法确定,但可根据二甲苯排放时间>喷漆时间进行如下简化推算:假定本项目车间二甲苯浓度为 ,则二甲苯排放速率为 ,其面源排放量必定大于 kg/a。 本项目二甲苯年面源排放量 83. 92 kg/a ,故车间浓度必定小于。 食堂燃料燃烧和油烟废气 职工食堂年工作 300 天,主要使用清洁燃料液化气, 60 人就餐计算,食堂年耗用液化气 1t。 根据环境统计手册计算,年 产生。 职工食堂:基准灶头数为 3个,规模属于小型食堂,每个灶头排风量以 2020m3/h计,日工作时间约 5h,则年油烟排放量为 900 万 m3。 根据同类项目类比,该项目厨房油烟的浓度值在 1013mg/m3之间,按 12mg/m3计,则年油烟产生量为。 设备噪声 项目主要噪声源为车床、铣床、钻床、刨床、加工中心、切割机等,生产设备噪声源强在 60dB— 85dB。 当所有设备同时运转时,生产车间内最大混合噪声按下式计算: 噪声影响相对于进行羊毛衫机器针织的半成品加工车间而言,可忽略不计, 简化处理。 LP )101010l g (10 21 PnPP LLL 式中: LP声音叠加后总的声压级, dB; LPi单个声音的声压级, dB; 24 N声音的个数。 根据上述计算, 泡塑模具制造车间 最大混合噪声为 , 原料、成品库 最大混合噪声 70dB, 组装、喷漆车间 最大混合噪声为 , 泡沫机生产车间 最大混合噪声为。 经对同类设备实测或类比,设备单机及车间混合噪声见表 16。 表 16 各期工程建成后车间主要噪声源运行噪声一览表 单位: dB(A) 安放位置 设备名称 台数 单机运行噪声 混合噪声 泡塑模具制造车间 加工中心 1 75< < 铣床 1 75< 弯头铣床 2 75< 630 车床 1 75< 50 型钻床 1 75< 小台钻 1 70< 砂轮机 1 85< 切割机 1 85< 手动叉车 1 70< 多功能木工刨床 1 70< 原料、成品库 行车 1 70< 70< 组装、喷漆车间 电焊机 7 68< < 切割机 2 85< 钻床 1 75< 铣床 1 75< 砂轮机 1 75< 空压机 1 80< 喷枪 2 把 70< 行车 1 70< 手动叉车 1 60< 泡沫机生产车间 630 车床 5 75< < 铣床 1 75< 刨床 1 75< 钻床 1 75< 行车 1 70< 25 固体废弃物 工业固废 根据业主提供的数据和类比资料分析,泡塑模具生产主要以铝锭为原料,生产中铝损耗量为原材料 10%,其中的 2%以铝铸件浇口口、冒口的形式可回炉利用,回炉利用量 t/a;剩下的 8%则形成机加工金属铝屑,金属铝屑年产生量 t/a。 铝铸件生产中废型砂产生量为 24t/a;木模制作过程会产生下脚料、木屑,年产生量。 EPS 全自动泡沫机生产以钢材为原料,生产中钢板和管材损耗量为原材料 20%,下脚料、金属屑年产生量分别为 (占 14%)、 (占 6%)。 此外,各种机械设备年产生废机械油(属于危险废物,编号 HW08) ,产生废冷却油(属于危险废物,编号 HW08)。 手工喷枪喷漆作业每年还会产生 吨危险固废废漆渣(属于危险废物,编号 HW12)。 生活固废 职工生活垃圾按人均 1kg/d 计算,全厂常住职工 50 人,产生量为 15t/a。 26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模具环境影响报告表(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6 体系试运营; 产品质检、产品说明书,产品手册等 第二期 ( 2020 年 3 月 7 月): 1)、 期间 完成销售量 1500 万 ,主要依靠 大区 渠道 提货 ; 2)、 3 月 10 前,业务人员第一阶段工作指引完成; 大区拓展团队下放目标市场, 3 月 15 日前 完成 ; 3)、 3 月 营销系统全体人员均参与北京展会,带着问题去,携总结回公司 ,跟进展会意向客户 ; 4)
mm2,抗弯强度[f]=17N/mm2。 梁侧模面板厚度 h=18mm,弹性模量 E=10000N/mm2,抗弯强度[f]=17N/mm2。 梁木模板与支撑剖面图 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模板自重 =; 钢筋自重 =; 混凝土自重 =24kN/m3; 施工荷载标准值 =。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类梁 450179。 3000mm模板支撑及构造 搭设详图 梁 模板支撑及构造 立杆纵距(沿梁跨度方向间距) L(m):;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 a(m):; 立杆步距 (m):; 梁底增 加承重立杆根数: 2根 梁支撑架搭设高度 H(m); 梁两侧立杆间距 (m):; 钢管 :Ф ; 梁底模板 梁底模板方木的间距 (mm):150mm; 梁底方木截面宽度 b(mm):80mm;
日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 人) 年 月 日 柴油发电机组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503032020 060602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
钢筋焊接而成。 b) 钢筋绑扎按每层划分的流水段进行,绑扎程序为:竖向筋接长、暗柱筋绑扎→水平筋绑扎、暗梁筋绑扎→角部加强筋绑扎、“ s”拉墙筋绑扎→预埋铁件、管线设置→钢筋隐蔽验收。 c) 每层钢筋绑扎前,应用钢刷将钢筋表面的砼浮浆清理干净。 1) 水平结构梁、板钢筋绑扎 a、主次梁钢筋应先绑扎主梁钢筋,后绑扎次梁筋,最后绑扎板筋。 当主次梁高度相等时,次梁下 部纵筋应放在主梁下部纵筋之上。
90mm 压力: 14MPa JLB42 欧曼安全更高 VS 解放悍威 欧曼采用 D39转向机,缸径、压力和扭矩更大转向更轻松,安全性更好 24 标配组合水晶大灯和气喇叭 欧曼标配组合水晶大灯和气喇叭 解放悍威出厂不带气喇叭,且标配小功率普通大灯 欧曼安全更高 欧曼 VS 解放悍威 欧曼标配组合水晶大灯和气喇叭,超车和夜间行驶状态下更安全 25 排气蝶阀 WEVB — WEVB排气门制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