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间土方开挖细化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做好商品混凝土的塌落度等检测。 圈梁砼要同时、连续浇注,且边浇注边震动密实,直到砼面出现浮浆为止。 根据规范和苏州市园区质检站的要求:同一班组同一标号砼每100m179。 制作一组试块,现场养护28天后由我方试验员会同监理送至园区检测中心进行试压。 砼浇注完成后要覆盖草包洒水保湿养护,养护期间上部不可重压或破坏。 拆模后仍须保湿养护,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方可进行钢支撑的安装。 钢支撑安装时,先用链条葫芦将钢支撑吊起,然后缓慢放置制定位置后,一头焊在QL1的预埋件上,另一头焊在主体结构顶板的牛腿上。 钢支撑采用Q235钢,型号为H4004001321,焊材选用E43系列。 1按从北向南依次进行土方开挖,及时进行连续墙墙顶圈梁破除施工,及时跟进圈梁施工,进而进行钢支撑的施工。 二)第二层土方开挖(~)本层土方开挖之前,必须确保QL1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必要时送检一组试块进行试压,确保强度符合要求。 进行第二层土方开挖时,由于深度超过4m,普通挖机无法挖至坑底,因此采用PC2008型加长臂挖机进行土方开挖。 由于受场地限制,挖机没有足够的施工位置,因此决定将挖机停放在钢支撑上部。 在施工之前对已施工好的钢支撑进行填土覆盖,确保填土深度超过钢支撑顶部50cm,并在临时便道上部铺设钢板,挖机将在此施工便道上进行第二层土方的开挖。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要求挖机驾驶员谨慎操作,以免碰撞钢支撑,在挖至灌注桩时应小心轻挖,以免对钻孔灌注桩造成破坏。 土方开挖时,原地下连续墙需破除,由于PC2008型长臂挖机最大挖掘长度为15m,因此当挖除13m左右土方后,需换上镐头,对地连墙进行破除。 破除时严格控制标高。 破除后,派工人及时对地连墙内的钢筋进行割除,并运至地面。 钢筋割除后,挖机将混凝土碎渣等挖除。 (此项工作量不在招标清单范围内,由我司进行报价,建设单位审批通过后方可施工) 当挖至坑底标高后,应加强标高测量频率,当挖机无法挖除的部位采用人工进行清理、整平,然后移交给土建施工单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在第二层土方开挖期间,施工员要密切注意挖机停放位置与小区围墙之间的距离,密切注意坑内水位的变化。 若坑内水位抬高,应及时检查发生渗水、漏水的部位,并组织专业队伍进行堵漏。 在第二层土方开挖期间,随时做好坑内排水工作,挖设排水沟、集水坑,并设置水泵进行抽水,确保坑内水位保持在坑底面以下。 第六章 土方施工技术措施及应急措施一、土方施工主要措施在每层土方开挖时,必须按支撑的布置形式和土方开挖的速度,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时间要求控制进程。 土方运输车辆配备和调度应保证能满足运土不间断的要求,场内车辆行驶应有统一规划和指挥。 挖土施工中,安排专人现场巡视,接收信息,指导施工。 挖土前必须保证已完成的QL1砼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以上。 挖土前先复核现场的定位控制线(桩)、标高控制桩,放出各段的灰线,经复核合格后再进行挖土。 基坑内挖土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放坡,避免坍方或机械下滑。 在开挖过程中,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 在距每层土开挖面标高300mm时,采取人工修土至设计标高的方式。 其他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在修整边坡坡度时,均应配备人工进行。 测量人员在挖土施工过程中及时配合做好水平控制桩,防止超挖。 土方开挖时,基坑边2米不得堆重物,荷载控制在20kN/m178。 以内。 挖土至基坑底部时,应与土建单位密切配合,做到垫层随挖随浇。 开挖前应有良好的降水,开挖过程中基坑内设置排水沟及集水井,坑外设排水沟, 1雨季施工应注意边坡稳定。 同时在基坑边上围以挡水堤,防止地面水流入;并在基坑内增加排水沟,配足抽水泵。 经常对边坡、支撑、土堤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二、应急措施土方开挖工程是风险性较大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为做到有备无患,针对本工程特点,制定以下应急措施:支护结构的渗水与漏水土方开挖后支护结构出现渗水或漏水,应查明原因,对症下药。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渗水或漏水时处理方法如下:对渗水量较小,不影响施工也不影响周边环境时,采用坑底设沟排水的方法。 对渗水量较大,但没有泥砂带出,造成施工困难,且对周边影响不大的情况,采用“引流修补”方法。 即在渗漏较严重的部位先在连续墙上水平(略向上)打入一根钢管,内径20~30mm,使其穿透墙体进入墙背土体内,将水从管引出,而后将管边墙的薄弱处用防水混凝土或砂浆修补封堵,待修补封堵的混凝土或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将钢管出水口封住。 如封住管口后出现第二处渗漏时,按上面方法再进行“引流修补”。 对渗漏水量很大的情况,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漏水位置离地面较浅,可将墙背开挖至漏水位置下50~100cm,在墙后用密实混凝土进行封堵。 如漏水位置埋深较大,则在墙后采用压密注浆方法,浆液中掺入水玻璃,使其能尽早凝结,也可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方法,待注浆达到止水效果后再继续开挖。 防止侧向位移发展的措施基坑开挖后,支护结构发生一定的位移,如位移超限,或位移发展过快,则往往会造成较严重的后果。 如发生桩背土体的沉陷,应设法控制墙体嵌入部分的位移,着重加固坑底部位,具体措施有:1)增设坑内降水设备,及时增设井点处理,降低地下水。 2)进行坑底加固,如采用注浆、高压喷射注浆等提高被动区抗力。 3)垫层随挖随浇,对基坑挖土合理分段,每段土方开挖到底后及时浇筑垫层。 4)加厚垫层、采用配筋垫层或设置坑底支撑。 管线破坏、有害气体泄漏、突然涌水事故应急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管线及上层滞水的状态监测,一旦出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使损失减少到最小。 1)施工前做好管线调查,出现问题时立即分析出涌水原因,并根据原因进行处理。 2)当管线出现异常渗漏时立即上报监理及业主代表,同时通知管线部门。 3)当雨污水管渗漏较大时,在管线上源引流,现场做好围堰,接管引流渗水,实行警戒,疏散人员,进行交通导流同时通知管线单位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抢修大雨引起的洪灾的紧急应对措施1)时时掌握天气动态,开工前与当地气象部门签订服务合同,做好预防准备工作,以利安排雨季大雨天气的施工。 2)发生地面大面积积水,停止地下的施工,撤离坑内的人员和设备。 切断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