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厂取水管线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或加以隔离。 待试管道与无关系统已用盲板隔开,并有明显标志。 试验方案已经报业主审查批准,并对参加有关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 试压管线上的最高点已安装放空阀,最低点已安装排水装置。 (二)、压力试验遵守下列规定: 液压试验使用洁净水,当对奥氏体不锈钢管道进行 试验时,水中氯离子含量不超过 25PPm。 液压试验前,注液体时排尽空气。 液压试验应缓慢升压,待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 10min,再将试验压 21 力降至设计压力,停压 30min,以压力不降、无渗漏为合格。 气压试验时,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 50%时,如未发现异常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 10%逐渐升压,每级稳压 3min,直至达到试验压力,稳压 10min。 再将压力降至设计压力,进行检漏工作,以肥皂水检验不泄漏为合格。 当试验过程中发现泄漏时,不带压处理,消除缺陷后重新进行试验。 管道 系统试验合格后,拆除盲板、临时加固件、临时短管及膨胀节限位等。 拆除时仔细检查,不漏拆,并恢复被拆除的部件。 压力试验需业主、工程监理人员参加,试验合格后,填写“管道系统压力试验记录”,请业主、工程监理人员签字确认。 (三)、试验合格后配合业主进行管道的吹扫和清洗。 八、管道防腐 (一)、防腐施工程序 (二)、原材料检验 材料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规定,并具有质量证明文件。 材料存放在专用库房内,并做好防尘、防曝晒工作,按材料类别进行存放、保管。 原材料检验 金属表 面处理 涂刷底漆 涂刷面漆 22 (三)、金属表面处理 采用手工除锈和机械除锈清除管 道表面锈层、油垢。 在除锈中,对于金属表面较厚的锈层,可先用手锤轻轻敲掉锈层。 对于不厚的浮锈可直接用钢丝刷进行磨刷。 对于管内浮锈可用圆钢丝刷来回拖动,除去铁锈和灰尘。 除锈后的钢管表面无可见的油、污垢,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及铁锈等,底层显露部分金属光泽。 (四)、管道防腐的一般要求 涂漆的种类、颜色、层数、方法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面漆颜色按照业主统一规定。 安装后不易刷漆的部位可在安装前刷好,但焊缝在试验合格后补刷。 涂漆前清除被涂表面的铁锈、焊渣、毛刺、油、水等污物,合格后在除锈的同一天涂刷。 刷漆的施工在 15~ 30℃的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 刷漆质量符合下列要求: ( 1)、涂层均匀,颜色一致。 ( 2)、漆膜附着牢固,无剥落、皱纹、气泡、针孔等缺陷。 ( 3)、涂层完整 ,无损坏、流淌现象。 ( 4)、涂层厚度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 5)、涂刷色环间距要均匀,宽度一致。 23 第六章 主要劳动力、材料、施工机具安排 第一节 劳动力总体计划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工期要求,结合我单位以往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劳动力总体配置计划如下: 项目部管理人员: 14 人 施工人员: 50 人 其中特殊工种人员: 电 焊 工: 12 人 电气专业人员: 2 人 仪表专业人员: 1 人 起 重 工: 4 人 24 第三节 施工机具配置计划 序号 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汽车吊 16T 台 1 2 载重汽车 15T 辆 2 3 叉车 5T 辆 1 4 手动液压装卸叉车 CTY500 辆 2 5 手动葫芦 3T 只 6 6 螺旋千斤顶 QL32 只 2 7 切割机 120型 台 1 8 水准仪 台 2 9 千分表 套 4 10 空气压缩机 6m3 台 2 11 焊条烘干箱 台 1 12 焊条保温筒 只 10 13 焊机 WS400 台 12 14 挖土 机 台 2 15 磨光机 Φ 180 台 10 16 型材切割机 ZIG400 台 2 17 潜水泵 220V/24V 1KVA 台 2 18 电动试压泵 SY500 台 2 19 手动试压泵 2001 台 2 20 电脑 台 4 21 复印机 台 1 22 发电机 台 2 25 第七章 保证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等的技术措施、方法 及控制手段等 一、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第一节 质量目标 一、工程质量要求:合格; 二、施工记录,试验报告等质量记录在系统完成后两周内整理完毕,办理移交手续。 第二节 质量保证体系 一、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其质量保证体系见图。 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专业技术人员及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具体对各施工过程的质量实行监 督与检查。 使质量保证体系与工作一体化,确保质量体系与施工活动有效同步运行。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 副 经理 质量员 材料员 作业组 安全员 资料统计员 生产调度 技术员 设备员 图 :质量保证体系 26 二、质量职责 (一)、项目经理 全面负责项目部的管理工作。 履行对业主的工程承包合同,执行既定的质量方针,实现工程质量目标。 建立和完善项目的组织机构,明确各类人员职责,建立恰当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参与项目建设所有人员的积极性。 主持项目的质量会议,审定、签发项目的质量检查计划,协调各方面工作。 (二)、 副 经理 负责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贯彻项目的质量方针。 依据本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组织编制本项目的质量检查计划,报项目经理批准。 负责组织项目技术人员对关键的施工过程(或工序)编制施工技术方案。 适时开展质量教育,保证质量措施的落实。 (三)、质量员 贯彻本项目的质量方针,按质量目标的要求督促检查施工质量。 依据本项目的质量检查计划,对施工项目按各专业进行检查或抽查。 负责检查施工班组的施工记录(自检记录)。 对检查出的不合格品,负责提出处理意见报技术经理。 负责对完工的项目做好质量核定工作。 27 (四 )、班组兼职质检员 贯彻本项目 的质量方针。 对本班组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督促施工人员做好施工记录(自检记录)。 配合专职质检员进行现场实物的检查或抽查。 第三节 质量保证措施 一、施工图纸的自审 专业技术员负责对本专业的施工图纸进行自审,并填写《图纸自审记录》。 二、施工图纸的会审 在技术经理组织下,全体专业技术员、质检员、主要施工人员参加业主和设计单位组织的施工图纸会审,并由专业技术员负责对本专业自审存在的问题提交会审,处理意见在会审纪要中明确。 三、施工组织设计 为全面规划、部署施工生产活动,保证施工工艺、质量与安全、施工 进度、资源的配备、施工过程合理有序,在施工前,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整个工程施工的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 四、施工技术方案 本项目的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由技术经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界定,凡被界定为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的分项,由专业技术员负责编制施工技术方案经技术经理审核,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 五、施工技术交底 28 本项目施工的所有技术文件、施工图纸都应向施工作业组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并填写《技术交底记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由技术经理负责,全体参建人员参加,施工技术方案的交底由专业技术员负责,相关人员参 加。 六、文件和资料的控制 (一)、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使用有效的文件和资料,确保质量文件的唯一性和适用性,在工程施工期间项目部资料员负责所有往来文件的收发及传递工作和文件资料的分类管理。 (二)、对施工图纸及变更由资料员接收登记、分发,技术员对图纸及变更进行自审,并向有关人员交底。 如果图纸改版,应立即收回已作废的图纸。 (三)、竣工资料和竣工图由专业技术员负责收集、整理成册并交资料员,审核后移交业主,各一式二份。 施工产品质量记录自留一份复印件。 七、检验与试验的管理 (一)、材料的验证由本项目材料员负责。 未 检物资挂待检标识,检验合格物资,在标识上盖合格印章,并放入发放区。 检验不合格物资,挂不合格标识并加以隔离。 (二)、过程及最终产品检验由质量员组织实施。 (三)、每周由质量员负责编制相关专业质检计划及检验统计报表报技术经理。 (四)、施工班组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记录表上的标准值进行自检,并将检验的结果填写在实测栏,由操作者负责,保证边施工边检测边记录。 (五)、对隐蔽工程,质检员通知业主、监理工程师共同检验,并签字认可。 对关键过程和质控点,质检员进行全数检验并做好记录,委托检验时,由专业 29 技术员负责办理委托检验手 续,质检员签字,检验后并将其检验结果通知质检员,合格后方可转序,所有的检验都应做记录。 (六)、检验、测量及试验设备的管理由本项目设备员负责管理,确保所有在用检验、测量及试验设备均在检定的有效期内。 八、不合格品管理 (一)、不合格品的管理由技术经理负责。 当发生不合格品时,由技术经理组织质检员和专业技术员进行评定,确定不合格性质。 (二)、对一般不合格,由技术经理组织质检员和专业技术员进行评审,并按照不合格品的评审意见组织实施整改,质检员复查并留下检验、验证记录。 (三)、对严重不合格,应立即将不合格品情况 上报项目部,由项目经理组织评审,由现场施工经理按照其评审意见组织实施,质检员复查并将处置结果上报项目部,留下工作记录。 九、纠正与预防措施的管理 由项目经理组织质检员进行纠正与预防措施的管理 ,对有关质量信息、异常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必要时分析原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