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旅游区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大地改善了藏区的可进入性和直达性,使青藏高原民族地区生态游和黄河源头民俗文化游将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 循化县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青藏铁路通车给予游客的旅游目的地直达性和青海“捆绑式”旅游的策划将是循化县旅游业发展的良机。 二、旅游资源优势 循化旅游资源富集是本项目建设的主要条件和依托条件。 循化县山川雄伟历史悠久,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多民族聚居与多宗教汇合,人文独特,文化内涵丰富。 同时地处黄河上游水电站建设集中地区,景观雄奇瑰丽,旅游景点众多。 循化 黄河波浪滩旅游区建设项目 建议书 编制单位:青海省乡镇企业工程咨询中心 第 14 页 生态旅游资源 ( 1)黄河大峡谷 两山对峙,崇山峻岭, 高耸入云,陡壁如削荫天蔽日,形势十分险要。 黄河入峡后,因河道狭窄,河中礁石暗伏,滚滚河水飞湍造漩,咆哮而下,登顶观景,蔚为壮观,十分险绝。 公伯峡崇山峻岭,高耸入云,陡壁如削,山映在水里,水傍在山前,上游南岸悬崖处的庵古鹿拱北吸引了国内外信徒前来朝觐。 还有黄河最清澈的水段,最狭小的河面,最大的瀑布,最精彩的河段,黄河在这里拐了个弯,黄河靓丽的风景全部都在西北境内,循化占了绝大部分。 黄河文化历史全部都融合在黄河两岸的人文景观中,沿黄河旅游带的开发,必将成为循化、青海乃至西北地区新兴的旅游发展主动脉,有助于打造一 条世界顶级的旅游黄金水道。 但同时黄河的险峰也在此处,这里的海拔高、水流快、水温低、氧气稀薄成为黄河旅游爱好者面对的四大难题,因此,这里是是举办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等水上运动赛事的最佳地点。 目前,黄河上游大型水电站公伯峡水电站已建成发电,积石峡电站正在建设;中型水电站中苏只电站已建成发电,黄丰电站正在建设中。 大中型电站的建设使可以利用的水面加大,建水上游乐园并发展水上运动与游乐前景广阔。 ( 2)孟达自然保护区。 孟达自然保护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循化县孟达山区,地处自治县西倾循化 黄河波浪滩旅游区建设项目 建议书 编制单位:青海省乡镇企业工程咨询中心 第 15 页 山东端,黄河积石峡 南岸。 该山地属当蕊山 —— 五台山区,恰好是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与陇西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山势基本呈南北走向。 总面积 17290 公顷,海拔在 1780— 3356米之间,是一个山高沟深,树大林密,植物繁多,风景优美的原始自然林区。 在海拔 2504 米的木厂沟中部,有一处幽雅奇特久负盛名的高原明珠 —— 孟达天池,该保护区素有高原“西双版纳”之美誉。 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相对温和湿润的气候和适宜的土壤条件,保护区植物种类繁多,万分复杂。 根据 1982 年初步考察,保护区共有高等植物 90 科,占全省的 80%; 296 属,占全省的 65%; 517 种,占全省的 20%。 保护区还是天然植物园,区内药用植物共有 77 科 326 种(其中收藏在国家药典有 44 科 81 种);保护区地形复杂,森林茂密,植物种类丰富、气候适宜,同时地域偏僻,交通不太方便,人烟稀少,为野生动物的繁衍和生存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现有兽类 3目5 科 7 种。 鸟类有 8 目 19 种 68各。 孟达林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景点 60 多处。 这里树幽、石静、水秀、天池秀色,奇花异草、珍禽异兽,瀑布垂持,怪石嶙峋,万亩杜鹃林,竹子坪千顷华山松、台湾桧,展示了一幅高原雄奇秀丽的画卷,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观光胜地。 主要景点有 :天池湖泊、华山松谷、西山卧虎、神仙洞、彩虹瀑布、盘龙石、百岁海棠、连理枝。 循化 黄河波浪滩旅游区建设项目 建议书 编制单位:青海省乡镇企业工程咨询中心 第 16 页 ( 3)达里加山天池 九天遗珠 —— 雾山池。 达里加山如一面天然翠屏横亘在道帏东部,离乡政府所在地约 15 公里处,沿临平路可一直乘车到过里加垭豁。 达里加垭豁海拔 3400 米,周围是广阔的天然牧场,草长莺飞时节,有成千上万的牛羊在此繁育,蓝天白云,青山碧水,座座帐篷前羊欢马叫。 确实是一处天人合一的景色,从垭豁口顺缓坡而上,茂盛的牧草逐渐被多年生灌木林所取代,灌林丛尽头是一座突兀而起的雄峰,暗褐色裸岩碎石在一条羊肠小道中忽隐忽现,陡峭的山坡上游人只能用灵感去找自己的路,眺望前方 ,三面奇峰重岩叠嶂 ,偶闻石底水声潺潺 ,真乃“峰中之峰” ,再行几步 ,就见一泓神水,如明镜,似寒玉,置于环峰,这就是那美誉为“九天遗珠的雾山池”。 由于这座池子的四周被山环抱,下雨时山尖乌云密布,人们就称它为雾山池。 神池海拔 4000 余米,约 60 多亩,微波粼粼,奇峰倒影,池水清澈见底,日光下彻,底石洁净。 这里是尚未开发的处女旅游胜地,有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至今这一层神秘面纱还未揭开。 ( 4)幽谷圣水 —— 夕春瀑布(又名安岗瀑布)。 自道帏乡政府向北行 2 公里,有条狭长曲折的深谷,谷中之 水蜿蜒而来。 溯其源,两岸连山,重岩叠嶂,绝山险生怪柏异木,荫天蔽日,遥闻九天落水之巨响,近听草头鸟鸣之细语,峰回循化 黄河波浪滩旅游区建设项目 建议书 编制单位:青海省乡镇企业工程咨询中心 第 17 页 处,蓦然一道玉帘自天而降,幽谷奇水 —— 夕春瀑布之壮观尽显眼前,瀑布时急时缓,缓时如细纱蒙壁,又如轻烟漫下,急时排山倒海,气势逼人,如泻天河之水,宽 9 米有余,落差达 40 米。 民族文化历史与民俗旅游资源 ( 1)骆驼泉:该泉位于距县城 5 公里处的街子乡境内。 在公元十三世纪上半叶,在中亚突库曼斯坦的“撒拉赫斯”地方(今属马雷州)居住着西突厥民族乌古斯汗的后代以尕勒莽,阿合莽为首的撒鲁尔部落。 在 1220 年撒马尔罕之役中,成吉斯汗便虏取工匠和供军役人各三万多人。 “尕勒莽、阿合莽”也被迫带领撒拉尔部族 70 户 1000 人随军东迁。 他们牵着一峰白骆驼,白驼载负着故乡的水和土,携带珍贵手抄本《古兰经》开始了历史性的万里东迁。 经撒马尔罕、天山、甘肃、凉州向东行到宁夏,又朝东南走天水,再转向西南,折回洮州、合作、夏河进入循化。 时日天色已晚,白驼走失。 经多方搜寻,在天亮时到过“唐古堤”(此地名沿用至今,即“天亮”之意)。 最终在街子古泉边找到了走失的白骆驼,白驼化石,卧于水中,昂首翘望,等待主人。 他们赶紧将故乡的水土与本地水 土相比较,比重完全相符,这才安下心,认为此地就是居留之地。 撒拉族先民由此定居,街子古泉也因此而得名骆驼泉,街子便成为 撒拉族的发祥地。 骆驼泉就是撒拉族发祥地的象征,以后的撒拉“八工外循化 黄河波浪滩旅游区建设项目 建议书 编制单位:青海省乡镇企业工程咨询中心 第 18 页 五工”的撒拉族由此逐渐向周边扩散,祖祖辈辈生息繁衍至今。 ( 2)街子清真大寺。 初建于明洪三年,清代年间和民国二十年曾有三次扩建,原有礼拜,气势相当雄伟,殿内四根大柱支撑着 49 间的殿顶,大殿四角是 23 米 高的宣礼塔,中间的大圆宝塔,具有典型的阿拉伯 风格,是青海第二大清真寺。 大殿前两侧是两栋学经楼,设有净水房和办公室,寺院对面是先祖阿合 莽和尕勒莽的拱北(先贤墓冢)是由雕刻大型花卉图案的青砖围墙组成,长 米,宽 米,高 米,两棵枝繁叶茂的老榆树从两拱北分别长出,披荫一方,盖住两个陵墓。 ( 3)手抄本《古兰经》。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法典,是全世界穆斯林的行动纲领,生活指南。 撒拉族先民所携带到循化的珍贵手抄本《古兰经》是研究撒拉族先民的可行依据和有利证据。 据传撒拉尔部落是王室贵族和宗教首领,在穆斯林地区由德高望重的撒拉尔首领保管《古兰经》是顺利成章的事情。 因此,在 800 多年前,撒拉族先民东迁时便携带手抄本《古兰经》至此,历 年由街子地区的“尕最”及后代所保管。 现珍藏于街子清真大寺。 《人民日报》曾于1982 年 1 月 3 日作过这样的介绍:“这种年代久远版本珍贵的《古兰经》世界上仅存三部”。 还曾露面国际展览,在伊斯兰世界引起很大反响。 循化 黄河波浪滩旅游区建设项目 建议书 编制单位:青海省乡镇企业工程咨询中心 第 19 页 这部珍贵的《古兰经》为 30 卷,分上下两函装,函封犀牛皮,其面压有精美图案,每册封面为天蓝色丝绸精制,全经共 681 页,正文墨写,书写工整,字体浑厚,校勘严谨,装入一个约 600cm 的长方形抽屉木箱里。 撒拉族视为至宝。 据说在光绪二十年,甘肃临夏的马安良仗势夺去了《古兰经》,在返回临夏途中,突然狂风不止,雷雨交加 ,天昏地暗,使他无法翻越大力加山,只好将《古兰经》送还给了撒拉人。 后来又 被马步芳夺走,置于“回教教育促进会”,解放 后才返还给撒拉人。 宗教文化旅游资源 ( 1)文都大寺。 紧靠森林,环境优美的文都大寺,是循化地区最大的寺院。 初建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元代以前,据传,最初在寺院上方有一座小经堂,该寺是十世班禅大师先祖萨迦派高僧嘎玉巴喇嘛喜饶坚赞奉八思巴之命修建的。 而形成正规的格鲁派吸低建父四年( 1402 年),是青海境内最早的格鲁派寺院,文都寺是十世班禅大师幼年学经的地方,也是他回乡进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 这个大寺 所有建筑在文革中全部被毁, 1980 年开放后,先后建成大经堂、三世佛殿、护法殿、多哇赛东殿及数处昂欠。 此外,新建班禅行宫 37 间,小经堂 1座 37 音,藏医室20 间,茶房 43 间,大经堂长 11 间,宽 9 间,共两层,由120 根大柱支撑,殿内正中是十世班禅大师的铜像,像高丈循化 黄河波浪滩旅游区建设项目 建议书 编制单位:青海省乡镇企业工程咨询中心 第 20 页 余,坐在莲花台之上,造型精美生动,堂内班禅大师铜像左右两侧有众多精美塑像和铜像,殿外还有精致的壁画。 这些佛像和壁画大多出自著名的工艺美术大师文都乡牙兄村的宗泽拉杰之手,保持了藏传佛教传说的艺术风格,是全省重修大经堂中最宏伟的一所。 ( 2)班禅故居。 文都乡 麻日村是已故十世班禅大师的故居, 1938 年正月大师就诞生在这里。 大师祖籍西藏萨迦地方元初迁来循化,明代起世 袭 百户,清末升为千户,父亲古公才旦为最后一任千户,管辖“文都七族”。 大师故居有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前院两棵参天大树(一棵在文革中被砍),郁郁葱葱,高耸挺拔,院外溪水环流,四野山青水秀,庄廓呈“品”字形,外院为停车场,仓库等。 东面并排两院,北侧旧居为家庭成员住宅,南侧是正院,这里是主体建筑,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古朴庄重,经堂檐下匾额一面,是 1983 年 10 月,县城汉族群众恭贺大师新居落成而赠送的,上刻“河 源须弥”,两边有“九曲安祥爱国早传拒虏,八荒向化护教所以宁邦”的楹联,就是颂扬大师爱国爱教伟大业绩的。 ( 3)古雷寺(喜饶嘉措大师纪念堂)。 位于道帏乡虎头山上,规模仅次于文都寺,是我国近代著名佛教大师喜饶嘉措大师出家早期学经的地方。 相传,这个寺初建于明代万历十三年(公元 1585 年)。 该寺在本世纪 50 年代重建,现建有循化 黄河波浪滩旅游区建设项目 建议书 编制单位:青海省乡镇企业工程咨询中心 第 21 页 殿堂 6 座,昂欠 8 院,僧舍 632 间,寺僧 151 人。 1980 年 8月重新开放后,先后修复了护法殿,小经堂等。 喜饶嘉措大师纪念堂落成后,成为全寺的主要建筑,寺内保存有缅甸总理送给喜饶嘉措大师的金印等。 大师 于 1884 年 4 月 8 日出生于道帏乡贺庄村,幼年在古雷寺学有所成,先后出师而从西藏得到“拉仁巴格西”学位。 曾任蒙藏委员会委员长、五个名牌大学教授。 解放后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青海省副省长等职。 他博学多才,在爱国和平事业中为国家和人民做了许多有益的贡献,在宗教事业上是位造诣极深的佛门高僧,毛主席夸他是“藏胞中有学问的人,是爱国老人”。 周总理曾赐他明代大铜钟。 为纪念他的丰功伟绩, 1987 年在古雷寺修建了纪念堂。 纪念堂为两层阁楼式建筑,堂正中放着大师舍利灵塔,整个建筑富丽堂 皇,布置庄 严肃穆。 三、项目区区位条件分析 区域位置 循化县东接甘肃省积石山县和临夏县,南邻甘肃省夏河县和青海省同仁县,西靠尖扎县,北连化隆县和民和县。 项目区位于黄河北岸的积石山下,距县城两公里,与循化县计划建设的重点旅游景点清水湾景区依水相连,区内土壤与水利条件优越,林木茂盛,空气清新,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和天然氧吧。 交通条件 循化 黄河波浪滩旅游区建设项目 建议书 编制单位:青海省乡镇企业工程咨询中心 第 22 页 循化县的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对外联系畅通,县城积石镇距省会西宁市 160KM,距西宁曹家堡机场 150KM,这为发展以航空为交通手段的远程旅游提供了便利条件。 青藏铁路开通加快了游客的直达性,延长了游客在西宁的休整逗留时间,使西 宁作为青海省最大的旅游集散地和省内游(青海人游青海)最大的客源地,必将对循化县的旅游业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