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螺母后,螺栓应露出螺母,其露出长度宜为螺栓直径的 1/3~2/3; F、拧紧地脚螺栓应在预留孔中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 75%以上时进行;各螺栓的拧紧力应均匀。 (8)成排安装的同类型的设备,要尽量成 直线。 安装时先固定两头的设备,中间的设备采用拉线的方法与两头的设备找齐。 安装 (1)首先应检查水泵安装基础的尺寸、位置和标高,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水泵开箱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清点泵的零件和部件,并应无缺件、损坏和锈蚀等;管口的保护物和堵盖应完好; B、应核对泵的主要安装尺寸并应与工程设计相符; (3)吸入管道与输出管道应有各自的支架,泵不得直接承受管道的重量; (4)管道与泵连接后,不应在其上进行焊接和气割,当需焊接和气割时,应拆下管道或采取必要的措施 ,并应防止焊渣进入泵内; (5)整体安装的泵,纵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 ,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并应在泵的进出口法兰面或其它水平面上测量; (6)水泵减振基础的安装: (7)泵试运转前,应检查下列项目: A、电机的转向应与泵的转向相符; B、地脚螺栓应无松动; C、各润滑部位已加注润滑油,需要冷却的部位已加注冷却油; 橡胶隔振垫 D、各指示仪器、安全保护装置及电控装置均应灵敏、准确、可靠; E、盘车应灵活、无异常现象; F、泵启动前,应先打开吸入管路阀门,关闭排出管路阀 门,待转速正常后,再打开出口管路的阀门,并将泵调节到设计工况; (8)泵试运转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各固定连接部位不应有松动; B、转子及各运动部件运转正常,不得有异常声响和摩擦现象; C、附属系统的运转应正常;管道连接应牢固无渗漏; D、泵的安全保护和电控装置及各部分仪表均应灵敏、正确、可靠; E、泵在额定工况点连续试运转的时间不应少于两小时; 安装 (1)冷却塔的柱脚底板一定要与基础的预埋板焊接牢固,因为冷却塔一般都处于比较高的位置,刮风时应能保证冷 却塔的稳定性,不至于发生事故。 (2)冷却塔的塔体一般都是玻璃钢制品,遇火极易燃烧,因此冷却塔顶部和靠近塔体 严禁动火,应采用法兰连接。 (3)冷却塔布水管转动要灵活,浮球阀要灵活有效 安装 管道安装的工艺流程: 管道除锈(刷漆) 支吊架安装 空调水干管安装 干管试压 吊装风机盘管 空调水支管安装 空调管道系统试压 冷凝水管道安装 冷凝水管道闭水试验 设备单机试运转 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承件必须具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其质量不得低于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阀门应从每批中抽取 10%,且不少于 1个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当不合格时,应加倍抽查,仍不合格时,该批阀门不得使用,阀门的强度试验压力不得小于公称压力的 ,试验时间不得少于 5min,以壳体填料无渗漏为合格;严密性试验宜以公称压力进行,以阀瓣密封面不漏为合格; DN50(含)以下的管道用砂轮锯切割, DN50 以上的管道用氧乙炔火焰切割,切口表面应平整,无裂纹、重皮、毛刺、凹凸、缩口、熔渣、氧化物、铁屑等;切口端面倾斜偏差△不应大于管子外径的 1%,且不得超过 3mm,见下图: DN40(含 DN40)以上的管道采用焊接连接, DN40 以下的采用丝扣连接,直管段上两对接焊口中心面间的距离,当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 150mm时,不应小于 150mm;当公称直 径小于 150mm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 焊缝距离弯管起弯点不得小于 100mm,且不得小于管子外径; 环焊缝距支吊架净距不应小于 50mm,需热处理的焊缝距支吊架不得小于焊 缝宽度的 5倍,且不得小于 100mm。 不宜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 管道安装时,应检查法兰密封面及密封垫片,不得有影响密封性能的划痕、斑点等缺陷; 穿墙及过楼板的管道,应加套管,套管的尺寸应保证管道的保温层能够穿过套管,管道焊△ D ≥ 150 当 D≥ 150 时 D ≥ D 当 D< 150 时 缝不宜置于套管内,穿墙套管的长度不得小于墙厚。 穿楼板套管应高出楼面 20mm, 穿过屋面的管道应有防水肩和防雨帽,管道与套管之间的空隙应采用不燃材料填塞; 1冷冻水管道与吊架之间要设木托,以防止结露,木托的厚度与保温层相同。 示意图见上图。 1管道安装时,应及时固定和调整支吊架,支吊架位置应准确,安装应平整牢固,与管子接触应紧密; 1导向支架或滑动支架的滑动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歪斜和卡涩现象,其安装位置应从支撑面中心向位移反方向偏移,偏移量应为位移值的 1/2; 1支吊架的焊接应由合格焊工施焊,并不得有漏焊、欠焊或焊接裂纹等缺陷,管道与支架焊接时,管子不得有咬边、烧穿等现 象; 1管架紧固在槽钢或工字钢翼板斜面上时,其螺栓应有相应的斜垫片; 1管子对口时,应在距接口中心 200mm 处测量平直度,当管子工称直径小于 100mm时,允许偏差为 1mm;当管子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 100mm时,允许偏差为 2mm。 但全长允许偏差为 10mm。 管道对口平直度 1管道连接时,不得用强力对口、加偏垫或加多层垫等方法来消除接口端面的空隙、偏斜、错口或不同心等缺陷。 1埋地钢管的防腐层应在安装前作好,焊缝部位未经试压合格不得防腐,在运输和安装时应防止损坏防腐层。 1管 道安装时,不宜使用临时支吊架,当使用临时支吊架时,不得与正式支吊架冲突,并应有明显标记,在管道安装完后拆除。 锅炉 安装 1)锅炉就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A、锅炉房内原有锅炉、管道等已拆除干净; B、锅炉间内,主要管道已安装完毕; C、新的设备基础已施工完毕,强度已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2)锅炉水平运输: A、运输前应先选好路线,确定锚点的位置,稳好卷扬机,铺好道木,以下是锅炉运输示意图; 200 a 脚手板和道木 接锚点 锅 炉 接卷扬机 B、运输的时候要注意锅炉的方向,不要搞错; C、用千斤顶将锅炉顶起放进滚杠,然后用卷扬机牵引前进,钢丝绳应拴在锅炉的承重底盘上,运输过程中要及时倒滚杠; D、锅炉房内部,运输通道与设备基础上表面要找平,并且基础上应铺脚手板,以免损坏基础; E、锅炉运上基础后,四个角用千斤顶顶起,然后撤出滚杠和脚手板,按设备要求垫减振胶皮或安放地脚螺栓后,四个千斤一起下降,把设备落在基础上 3)锅炉的找平找正: A、锅炉的纵向找平用水平尺进行,当锅炉纵向不平时,可用千斤顶将低的一端顶起,在锅炉的支座下垫适当厚度的钢板,使锅炉的水平度达到要求,垫铁的间距一般为 5001000mm。 锅炉标高偏差为177。 5mm。 B、锅炉横向找平用水平尺进行,锅炉的横向倾斜度不得大于 5mm。 C、成排安装的同型号锅炉,前部一定要平齐,误差不大于 2mm,锅炉两侧的间距要符合设计要求; 4. 质量保证措施 和创优条件 ( 1) 建立以公司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和项目经理为副组长,质量部、技术部、工程部、及参施专业队伍的队长和质量检查员为成员的质量保证体系。 本工程接受上级机关的抽查监督,接受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的现场督查,接受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的指导和督查。 ( 2) 质量保证体系的成员,目标和分 工明确,责任清楚,任务到人。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各种质检制度,现场质量检验机构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在总工、质量检查部门和中心试验室领导下,对各工序进行检查。 技术措施 推行目标管理,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将确定的质量目标逐一分解落实,并贯彻到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施工前编写好质量计划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顺利完成。 大力执行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 1) 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提高工作人员质量意识水平,努力形成项目部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环境。 ( 2) 严格工艺纪律,认真执行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在图纸会审的基础上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施工前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开展适当的业务培训。 ( 3) 水暖工、电焊工等特殊工种均需持证上岗,确保工程质量。 ( 4) 认真贯彻执行“计量法”,加强计量管理,严格按施工要求配置合格的计量器具并进行检测,确保量值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 5) 抓好重点部位、关键部位的施工管理,对管路连接、保温防潮、系统打压、添充冷媒及设备安装进行重点控制。 ( 6) 加强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检查,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通病,把好质量关。 隐蔽工程和重要工序必须经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认可后方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 7)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现代化管理方法,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协调、管理、服务方案 ( 1) 首先是按合同及标书的要求完成总包布置的工作。 ( 2) 和总包工作的接洽遵循标书要求的程序 ( 3) 发现问题和工作中出现分歧时的沟通程序:发现问题,出现分歧;向总包以及甲方现场工程师书面提出问题和分歧;并请各方提出解决问题的优化方案;和解决问题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