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光华-家族企业治理、传承与可持续发展方略试题答案及课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些派系的形成使得员工根本无法正常工作。 人们把这种现象总结为家族式企业的一个内伤 —— “ 游击现象 ”。 家族式企业往往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组织松散、流程混乱,因此,各种各样的问题便开始涌现。 成本、质量往往难以控制;很多家族式企业的流程非常随意,甚至没有流程;在成本和质量都难以稳定的情况下,服务的质量也会大打折扣,客户的满意度下降,最终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声誉乃至业绩。 所以家族式企业发展得越大 ,管理控制就越困难。 大了就垮,远了就瞎。 因此,家族式企业往往是到处打游击,很难形成大器。 【案例】 温州企业家最大的特点就是思路敏捷,所以他们往往会走在很多中国人的前面。 对于刚刚出现的一个商机,最早发现的往往就是温州的企业家。 但问题在于一些温州的企业家往往缺乏战略导向,没有进行整体的思考,结果什么能赢利就去做什么。 而这种游击行为是难成大器的。 消除 “ 游击现象 ” 之道 要消除这种游击现象,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充分认识 “ 游击现象 ” 的危害性; 进行持续的流程优化、组织变革; 建立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体系 ; 以战略为导向。 家族式企业内伤之四 家族式企业的 “ 半仙现象 ” 家族式企业往往是 “ 一言堂 ”。 在很多家族式企业里,家长就是董事长兼总经理,所有企业的重大问题完全靠家长 “ 拍脑袋 ” 来决策。 老板文化就是企业文化。 这些老板独裁、专断,表面风光但内心孤独。 在很多中国企业中,企业高层的沟通成本相当高,多个董事的意见不一致,使得企业的董事会无法召开。 而家族式企业只有一个老板,是不是沟通成本就很低呢。 其实相反,沟通成本反而会更高。 因为只有家长一个人决定所有的重大问题,他往往会拿不定主意,结果使得他压力过大,健康 出现问题。 所以在中国的家族式企业里面,老板们的身体一般都有问题。 人们把这种现象简单地总结为 “ 半仙现象 ”。 在一些家族式企业里,往往是一个 “ 半仙 ” 带着一帮 “ 傻呼呼 ” 的人在往前闯。 “ 半仙 ” 就是家长, “ 傻呼呼 ” 的人就是家族成员。 在这些家族式企业里,各种问题的决策和执行往往都经过这样三个过程:  “ 半仙 ” 一拍脑袋决定了;  “ 傻呼呼 ” 的人一拍胸脯保证了;  大家一拍屁股全完蛋了。 所以很多传统陈旧的家族式企业往往缺乏有效的决策机制,使得老板被活活累死、气死。 【案例】 【案例一】 某私营企业亏损了 5年。 有一年,该企业老板的一位亲戚找到了一个项目。 亲戚对他说: “ 这个项目回报很高,做了以后就等着赚钱吧。 但是我的资金不足,你有钱,我们一块干吧,你当老板,我给你打工。 一年就可以返本。 ” 这位老板于是就投资了 100万元。 结果,一年以后根本不是如预期的那样赢利。 但是那位亲戚却说: “ 今年成绩很不错,尽管没像预期那样赚到钱,但是我们对这个行业有了了解。 所以,只要再努一把力,肯定就会赚钱。 ” “ 再努一把力 ” 意味着再投入 500万元资金。 老板一想:既然 100万都给了,那就再给 500万吧。 到了第二年,这个项目的情况变得更糟 糕。 但这位亲戚又说: “ 今年的成绩比去年更好,我们不但了解了国内的行情,对国际的行情也了解了。 现在再努一把力,我们就进国际了。 ” “ 再努一把力 ” 意味着再投入一千万。 老板又一想:既然六百万都投资了,那就再投资一千万吧。 如此往复,这位亲戚每年讲一个故事,连续讲了 5年。 这位老板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但由于效益差,亏损也越来越严重。 由此可见,家族式企业应该具有一种决策的机制,决定什么情况下要停止投资,什么情况下不停。 【案例二】 某家族式企业干得很红火,但就是没有获得什么利润。 虽然他一年投资一个亿的生意,但是每年都 有几千万的利润收不回来。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派专家小组去该企业担任管理咨询顾问。 专有小组为该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的决策机制以及项目的预警线,告诉他必须这样执行。 执行了一段时间,企业老板来找我,认为这种措施不行,去年一年成交了一个亿,而现在上半年才成交了 2020万元,生意急转直下。 我让他再坚持到下半年。 到了下半年,该企业虽然只成交了 5000万元的生意,但有 1500万元的利润。 这说明它原来一个亿的生意里有 5000万元是根本不应该去做的生意,即使做了也不可能获利。 现在把生意额降到 5000万元,但这 5000万元都是投 向优良项目。 现在这家企业每年的生意已经做到了五个多亿。 解决 “ 半仙现象 ” 之道 要消除这种 “ 半仙现象 ” ,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充分认识 “ 半仙现象 ” 的危害性。 在一个企业里不应只由老板一个人来决策。 家族式的企业必须建立现代企业的决策机制。 这个机制的建立非常重要。 舍弃一言堂,把一言堂变为群言堂。 家族式的企业必须组建董事会及监事机构,逐步建立监察机制。 必要的时候招聘德高望重的独立董事进入家族式企业。 独立董事都是在某一个领域水平很高的专业人士,要聘请这样的人才,就不得不给他们提供很高的待遇。 但有一些企 业请了一些百万年薪的天价董事,可是当企业出了问题以后,这些独立董事却溜之大吉。 所以独立董事不但要有专业的知识结构,还需要有非常优秀的人品和操守。 把集体决策纳入家族式企业的文化,改变原来一言堂的文化,集思广益,科学决策,让外面的声音、外面的力量进来。 家族式企业决策模式选择 家族式企业的决策模式通常有三种: 1. 可使用的模型 需要利用各种分析工具,这是现行国际上通用的。 2. 需建立的模型 在关键结果领域,通过要因分析建立一个决策模型。 3. 靠个人的模型 靠感性、直觉、经验、判断和 悟性来进行决策。 在中国大部分的企业里,尤其是家族式的企业中,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的时候,通常会采用第三种模型。 这种靠经验、判断和直觉的决策,对决策者个人水平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失误率也相当高。 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学习使用第一种模型和第二种模型来帮助自己进行决策。 第三种模型不是不需要,在关键的时候,需要董事长或总经理用自己的经验、悟性和直觉来决策,但是如果公司里所有的决策都是这样制定的,那就太危险了。 【自检】 请问贵公司是否存在 “ 蚂蚁现象 ” 、 “ 弱智现象 ” 、 “ 游击现象 ” 和 “ 半仙现象 ” 等。 如果存在,你将如何有效 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讲 家族企业的用人问题 家族式企业的困惑 “ 内外有别 ” 的危害 家族式企业的困惑 家族式企业到底该任用谁 家族式企业在发展的中后期,往往会产生发展的困惑 —— 家族式企业到底该任用谁。 如果任用自己人,这个人没有能力怎么办。 近亲繁殖,难以管理怎么办。 自己 人年龄老化了怎么办。 反之,如果不用家里人,而到外面请职业经理人。 人们不禁要问,中国有多少职业经理人。 这个市场成熟吗。 职业经理人到哪里去找。 即使找到了,缺乏信任怎么办。 家里人工作可以不计报酬,但职业经理人每个月的工资一分不能少,一刻也不能拖。 家族式企业的避亲问题 家族式企业是否需要避亲,是家族式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1. 小型企业不避亲 家族式企业在创建初期不需要避亲。 打虎亲兄弟 ,上阵父子兵。 夫妻档、姐妹店是最好的组合。 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从十几个人的作坊,变成 了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企业,企业的年营业额从几十万到几百万、几千万、乃至上亿元。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家族式企业的管理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和健全。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这样的中型企业可以考虑适当的避亲。 一方面,禁止家族成员进入企业;另一方面,把原来在公司的家族成员分门别类地请出去。 3. 大型企业不避亲 当企业发展到更大规模、管理体系基本健全的时候可以不避亲。 在同等条件下,家族成员应该优先录用。 毕竟家族成员任用起来更放心。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同等条件优先录用的前提,即只有在公司整个管理体系完善到一定程度时才能 够使用。 企业不同时期的价值取向 企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价值取向是不同的。 1. 开办期 在开办期,企业需要勤奋的老黄牛式的员工,这时,家族成员是最合适的。 2. 成长期 到了成长期,企业需要具有技术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员工,这时,家族成员可能并不符合这些条件。 所以,这时企业开始需要外聘人员。 3. 成熟期 到了成熟期,企业需要管理类的人才,更需要从外面引进一些专业的人才。 4. 转型期 到了转型期,企业则需要一些复合型的人才。 总之,家族式企业在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对人才的需求不同,因 此,企业在用人的过程中要有所区别。 企业在发展初期,全部任用家人不会有什么问题;到了企业发展中期,则应把位置让给外聘人员;而到了企业发展后期,再任用家人也无可厚非,只要有能力即可。 【案例】 在我曾经工作过的一家大型家族式企业里,有一位家族成员应聘到公司上班。 由于他工作出色,职位不断提升,最终进入到企业的高层。 这时,老板才知道有个家族成员从下面一步步升入高层。 这才是我们在家族式企业里所期望看到的现象。 “ 内 ” 与 “ 外 ” 之别 家族式企业在用人的问题上,由于总在自己的家族或者乡党里选择,往往形成人才范围的 狭隘。 在企业开办初期,任用家族成员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家族成员的能力和特点可能不足以支持企业的发展。 这时就需要借助外力。 这时外面的人才能否进入企业,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这就产生了家族式企业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 “ 内外有别 ”。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讲究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等级分明。 人们往往把这样的一套体系也带到企业里。 在很多中国企业里,令人们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新人和老人的矛盾,如何处理家人和外人的关系。 “ 内外有别 ” 的反思 【自检 31】 假如你购买了一辆汽车开回家,第二 天这辆车是新车还是旧车。 你能不能按照新车原价退给销售商。 那么,你是如何理解新人和旧人、自己人和外人的区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参考答案 31 在一个优秀的正规企业里是不存在新旧员工之分的,在新人和老人问题上纠缠是多余的。 在一个企业里,人们只能有一个目标、一个团队、一个标准。 但是企业家,尤其是家族式企业的企业家和高层管理者,却往往做不到这一点。 有些企业每年招聘 100个大学生,每年也走 100个大学生,之所以难以留住人才,就是因为这种新人和老人之间的分歧,在公司里形成了一种不正常的文化。 所以,企业要把人才真正请进来,就要有适宜的 土壤、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解决之道 1. 建立健全企业任职资格体系 企业有多少个岗位就应该有多少个任职资格。 每一个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任职资格是有规范的,而且随着企业的发展还要进行相应调整。 2. 建立健全企业能力模型体系 能力模型是指在某个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任职资格。 任职资格应对岗不对人。 员工的能力模型有两个方面:一是这个岗位需要什么模型;另一个是员工的能力是否达到这个模型的要求。 比如,某岗位需要八项能力,但某员工只满足其中的六个,通过能力模型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位员工的能力缺陷。 3. 必须因事 定岗,因岗定人 因事设岗,因岗定人是非常重要的。 不存在自己人和外人的问题,也不存在新人和老人的问题。 同等条件可优先录取自己人,在一个企业里必须并且只能有一个用人标准。 “ 内外有别 ” 的危害 危害一 1. 危害一 —— 弄假成真,反客为主 有限公司注册必须要求两人以上,家族企业往往把家族成员注册为假 “ 股东 ” ,结果往往造成企业盈利之后假股东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就是真股东。 他们要求按股份分红,甚至要参与决策,结果往往是 “ 堡垒从内部瓦解 ”。 【案例】 在国内,注册一个有限责任公司一定要有两个以上的股东。 家族 式企业注册的时候,往往会把家族某个成员当作一个股东去注册,结果往往是弄假成真。 这位股东在公司创业期间可能对公司不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