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电力(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惩制度 技术管理制度 施工措施及注意事项 进行班前交底工作 按规范进行施工 做好质量自检工作 做好施工安全 文明施工 居配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19 现场临时设施及平面布置必须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土建施工队伍的布置进行规划。 在规划中配合施工部署、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计划,做到布置合理、紧凑、满足施工生产、现场管理的需要。 施工现场的布置应严格按照标准化文明工地施工现场的要求进行。 现场临时用水用电由建设单位统一安排,我公司利用集约化集装箱作为现场办公室、仓库,在室外合适的地方搭设简易棚,用作材料堆场及临时加工点。 现场生活设施计划:本公司在现场不再设立食堂 以及不考虑人员住宿。 均在工地外租赁解决。 见附图 居配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20 第 四 章 施工方案 施工方法的先进与落后对整个工程质量起运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将在执行各项国家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我公司多年来在电力及线路安装工程中积累的经验,选用最佳施工方法,使本工程在质量方面又上一新台阶。 一、施工方法 1.预留、预埋: 虽然本配电安装工程中不包含预留及预埋的工作量,但由于预留及预埋工作对本工程的质量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因此我方也参与到预留预埋的工作中去,从而全过程的对工程质量起到控制的作用。 线路保护管: 拿到线路施工图后,先熟悉图纸,掌握电缆保护管的走向、标高等,待其他单位在敷设管线时仔细核对管道的走向、标高及数量,确保与设计图纸相符合; 变配电室: 接地系统:接地敷设是本安装重点工作,对以后整个变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其他单位施工时,我方要进行跟踪,对要引出的接地点对照图纸进行检查,确保施工符合国家规范及图纸要求,接地系统敷设完毕,测试接地电阻值要小于或等于设计值。 基础槽钢敷设:基础槽钢敷设质量好坏对高低压配电柜的手车及抽屉以后的操作灵活性起着很重要 的作用,在其他单位敷设时一定要复核好其水平度等,确保槽钢基础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线路敷设 电缆敷设 材料准备 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电缆扎带、塑料自粘带、相色带、热缩电缆附件、铜接线端子、电缆终端外套、铜编织带、连接管、电缆接头、电缆标志牌等。 居配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21 主要机具 绝缘摇表、液压压线钳、校线器、手动冷压钳、电缆剥削刀、电缆半导电层剥离刀、热风枪、气体喷枪、电工刀、验电笔、电缆钢丝网套、束带枪、卷扬机、电缆滚轮、断线钳、电缆盘架支架、吊车等。 作业条件 与电缆线路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1. 电缆线路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 a) 预埋件符合设计要求,安置牢固 ; b) 电缆沟、隧道、竖井及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 c) 电缆层、电缆沟、隧道等处的施工临时设施、模板及建筑废料等清理干净,施工用道路畅通,盖板齐全; d) 电缆线路敷设后,不能在进行的建筑工程工作; e) 电缆沟排水畅通,电缆室的门窗安装完毕。 2. 电缆线路安装完毕后投入运行前,建筑工程应完成由于预埋件补遗、开孔、扩孔等需要而造成的建筑工程修饰工 作。 3. 带电区域敷设电缆的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可靠; 4. 电缆安装前,电气工程应该具备下列条件: a) 金属电缆支架和保护管内是否有毛刺,是否有漏装或错装现象,其安装是否牢固可靠,排列是否整齐,需要进行防腐处理的部位是否已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 b) 电缆各支点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c) 电缆支架的层间允许最小距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d) 电缆支架最上层及最下层至楼板、沟顶或沟底、地面的距离是否符合设计规定; e) 电缆与热力管道、热力设备之间的净距离是否符合设计规定; 居配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22 f) 电缆支架、电缆桥架以及电缆导管上需焊接施工的接地装置是否已施工完毕。 工艺流程 电缆的质检 —— 电缆的运输和保管 —— 电缆的领取 —— 电缆盘的架设 —— 电缆的敷设 —— 电缆的固定 —— 电缆的密封 —— 电缆的校对 —— 电缆终端和接头制作—— 电缆的防火与阻燃 —— 工程交接验收 操作工艺 1. 电缆的质检 1) 电缆质检的程序: a) 电缆运抵现场后,供应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有关人员应进行质量验收,合格后签字确认; b) 质量验收应形成质量验收记录,汇同电缆的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 3C 证明文件等构成材料报验记录; 2) 电缆质检的项目: a) 电缆及附件的技术文件应齐全,如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 CCC 认证证书等; b) 电缆的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是否符合订货要求,附件齐全; c) 电缆外包装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产品标签应标明型号、规格、厂名和产地; d) 电缆外皮上的标志是否齐全,电缆外皮应有厂名、电缆型号规格、额定电压,所有标志应字迹清晰; e) 检查电缆外皮是否受损,封端是否严密。 电缆运输和保管 1) 电缆运输 a) 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应使电缆及电缆盘受到损伤;严禁将电缆盘直接由居配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23 车上推下;电缆盘不应平放运输、平放贮存; b) 运输或滚动电缆盘前,必须保证电缆盘牢固,电缆绕紧; c) 滚动电缆盘时必须顺着电缆盘上的箭头指示 或电缆缠紧的方向; d) 搬运电缆时,应采用车辆,如果路途较近,且路面平坦,可以进行人工滚动搬运;如遇到松散的地面、乱石或其他不可避免的障碍物时,应垫上木板; e) 人工滚动电缆盘时,人应站在轴架的侧面切不宜超电缆轴的中心,以防被电缆盘碾伤;上下坡时,需在轴心孔穿一钢管,然后在钢管的两端系绳索拖拉,中途停止时,应用楔子制动并卡住电缆盘,然后把绳索系在可靠的固定处; f) 用车辆运输电缆时,电缆应放在车厢前方,并用绳索、木楔固定牢固,以防止起动或刹车时滚动或撞击车厢。 2) 电缆保管 a) 电缆及其有关材料如不立即安装,应按下列要求贮存: b) 电缆应集中分类存放,并应标明型号、电压、规格、长度;电缆盘之间应有通道;地基应坚实,当受条件限制时,盘下应加垫,存放处不得积水; c) 电缆附件的绝缘 的防潮包装应密封良好,并应根据材料性能和保管要求贮存和保管; d) 防火涂料、包带、堵料等防火材料,应根据材料性能和保管要求贮存和保管; e) 电缆在保管期间,电缆盘及包装应完好,标志应齐全,封端应严密;当有缺陷时,应及时处理; 电缆领取 1) 电缆安装作业前,应到库房办理电缆领取手续; 2) 领取电缆时,还应对电缆进行常规外观检查,检查内容如下: a) 检查电缆盘上所标的型号 、规格、电压等级、长度是否与需要相符,然后在复核一下电缆的实际规格、型号是否与电缆盘上的标志一致; 居配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24 b) 检查电缆外皮包装和电缆外皮有无损伤,封端是否良好; c) 检查电缆是否松散,如松散应缠绕紧固并绑实; d) 检查电缆的技术文件是否齐全; e) 对电缆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必要时可以做直流耐压试验。 电缆盘架设 1) 电缆盘应按指定位置架设,通常架设在电源的引出端,因为该处电缆最为密集,也便于计算电缆长度; 2) 对于较轻的电缆盘可以采用人工架设,架设时应先架设其中的一端,然后在架设另一端; 3) 对于较重的电缆盘,一般采用吊车架设, 也可以采用叉车和手拉葫芦架设; 4) 架设电缆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 支架应放置在坚硬的地基上面;如果现场无坚实地基,可先在架设位置铺上枕木、再在其上架设电缆盘; b) 支架应保持两端水平,否则,在敷设过程中,电缆盘会向较底一端偏移,直至被支架卡住为止,若不及时发现,会造成倒架危险事故; c) 钢轴的强度和长度应满足电缆盘重量和架设宽度的要求; d) 电缆盘转动方向要正确; e) 电缆盘的高度应离开地面 50~100mm。 电缆敷设 电缆采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敷 设 ,室外电缆主要用机械牵引 敷设,过排管、弯头较多处采用人工敷 设,室内电缆主要用人工敷设。 根据实测的电缆尺寸和到货的电缆长 度 ,确定电缆敷设表及中间接 头位置,电缆敷设施工班组在电缆施工前必须安照实际长度给出电缆敷设表。 电缆支架架设地点应选好,以敷设方便为准,一般应在电缆起止点附近为宜。 架设时,应注意电缆轴的转动方向,电缆引出端应在电缆轴的上方。 (图 21) 居配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25 敷设电缆方法: a) 管内电缆敷设前,应先清扫管路;清扫时,可用绑有擦布的钢线来回拉几次,将管内杂质及水分擦净; b) 清扫完毕,随即向管内吹进滑石粉,以利于穿引电缆; c) 采用穿线盒的管路,应先打开盒盖,分段穿引电缆; d) 管中穿线的方法有直接穿线和钢丝带线等方法; e) 在电缆穿管时,操作人员必须做到:送电缆时,手不可离管口太近,以防对方拉拽过猛而挤手;拉电缆时,眼及身体各部位应远离管口,避免钢管脱脂造成戳伤。 f) 交流单芯电力电缆不得单独穿入钢管内; g) 同一根导管穿多根 电缆时,可以先把钢丝穿入保护管内,然后再将几根电缆的护套剥去,把芯线与钢线牢固地绑扎在一起,最后用胶带将扎头处包缠在一起,防止此扎头挂在保护管的接头处,然后在用钢线牵引电缆; h) 电缆导管穿线完毕,应整理一下电缆导管,然后把电缆做临时封头,并绑扎起来,放在合适的位置; 人工敷设电缆注意事项: a) 牵引电缆时,力量应均匀,四度宜缓慢,且平稳,不得猛拉猛拽,电缆应始终保持波浪形; b) 敷设电缆时,拐角处的人员必须站在电缆弯曲的外侧,切不可站在内侧,以防止挤伤摔倒,看轴的人员不得站在电缆盘前; c) 敷设电缆应以电缆盘处的命令为主 ; d) 拐弯处,应先将电缆甩出一定长度的大弯,再往前拉; 居配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26 e) 在敷设时,如发现电缆局部有压扁、扭曲或伤痕严重的地方,应立即停止敷设,进行技术鉴定; f) 新敷设的电缆不应有中间接头,除敷设长度超过电缆制造长度,而且中间接头必须设置在无爆炸危险环境之处; g) 如果敷设中的电缆长度不够,则撤换下来换到距离合适的地方,然后更换另一盘新电缆; h) 电缆经建筑物的伸缩缝或沉降缝等处时,应留出适当的余量; i) 电缆敷设完毕后,必须等两端都留好工艺余量、中间各转弯处基本固定好、直线段基本整理完毕、确认符合设计及电缆敷设要求之后,再进行锯割电缆。 电缆固定 1) 电缆敷设完毕,在支架上的电缆要及时进行整理和固定,使电缆排列整齐美观; 2) 电缆的固定方法: a) 电缆卡固定法,主要用于大截面电缆的固定; b) 缠绕管固定法,主要用于盘柜配线电缆的固定; c) 电缆扎带固定法,使用于各种规格电缆的固定; d) 定位片固定法,适用于盘柜配线电缆的固定; 电缆的密封 1) 电缆引入电气盘柜时,应进行密封,以保证电气用盘柜的运行安全,常用的密封材料有电缆接头、密封胶条等;其中电缆接头同时具有密封和固定作用,而密封胶条只有密封性能; 2) 电缆接头主要以旋紧螺纹,来保证电缆接头组件本身,以及被连接的 各个部分的紧密连接和牢靠固定; 电缆校对 1) 电缆在与电气设备连接前,应进行校对,以保证电气回路的连接正确; 居配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27 2) 电缆的校对可以用校线灯法、万用表法、电话听筒法; 3) 不论采用那种校线法,公共线的灵活选择都是相当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校线的质量和速度;公共线一般选择屏蔽层、钢铠或电缆中某一具有特殊标志的芯线,也可以选择大地或已接地的金属设备、管道和结构; 4) 电力电缆校对完毕后,及时用不同颜色的塑料自粘带或热缩管按规定做好相标;控制电缆每校对完一根芯线后,两端都必须同时穿上同样的一个号码;号码内容可以按设计图纸的规定书写 ;当设计图纸无规定时,可按阿拉伯数字的顺序进行编码,并在首端标记电缆编号; 5) 控制电缆芯号的编制方式可以采用异形塑料管或号码管。 6) 所有的电缆标牌均采用专业标签机打印。 电缆终端和接头制作 1) 电缆终端与接头的制作,应由经过培训的熟悉工艺的人员进行; 2) 电缆终端和接头的制作,应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 3) 电缆芯线连接金具,应采用符合标准的连接管和接线端子; 4) 电力电缆接地线应采用铜绞线或镀锡铜编织带; 电缆终端接地线截面 电缆截面( mm2) 接地线截面( mm2) 120及以下 16 150及以上 25 5) 制作电缆 终端与接头,从剥切电缆开始应连续操作直至完成,缩短绝缘暴露时间;剥切电缆时不应损伤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附加绝缘的包绕、装配、热缩等应清洁; 6) 电缆终端上应有明显的相色标志,且应与系统的相位一致; 7) 控制电缆终端可采用一般包扎,接头应有防潮措施。 电缆防火与阻燃 1) 对易受外部影响着火的电缆密集场所或可能着火蔓延而酿成严重事故的电居配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电力(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11 第四章 施工组织管理和机构设置 4. 1 施工组织管理 本公司若荣幸中标,将根据本项目工程质量与工期要求,组成一个强有力的现场项 目施工管理机构。 在本公司内挑选实力雄厚、敢打 硬仗的施工作业队伍,挑选懂技术 会 管理、工作认真、吃苦精神强的施工管理人员实施本工程的相关管理内容。 确保本项目 优质、快速地按期投入使用。 同时在管理成员、施工机械、物资保证、施工技术管理等
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少于 200mm 的墙体上, 墙体如有空洞,施工缝距空洞边缘不宜少于 300mm,施工缝形式宜用凸缝(墙厚大于30cm)或阶梯缝、平直缝加金属止水片(墙厚小于 30cm),施工缝宜做企口缝并用 止水条处理垂直施工缝宜于后浇带、变形缝相结合。 、在施工缝上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将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杂物,冲净并湿润,再铺一层 2
围挡。 为了满足消防和运输的要求,在建筑物的东侧、南侧各设一个主入口,以满足运输车辆的通行,并在大门内侧设置汽车清洗站,车辆出厂前用水管冲洗干净,以减少车辆出场后的环境污染。 ( 2)生产、生活临时设施 由于施工现场狭窄,办公区安排在现场东侧;钢筋加工区在现场北侧;木工加工区设在南侧;生活区布置在现场外。 结合创建安全文明工地建设要 求,具体内容详见《现场平面布置图 》。
下水位。 排渗水采用垅沟排水法,即在河道中心开挖一条纵向排水沟,沟底宽 ,边坡 1∶ 1,垅沟底高程始终低于河道清淤工作面 1 米。 沿邱公岔河道支沟较多,在每支沟入口挖一集水坑,集水坑边长 米,坑深 2m,把渗水通过垅沟汇 到集水坑,然后再通过污水泵抽排至支沟。 为解决施工排水的出路,在大堤外侧沿河道方向开挖导流沟,以便将所提排的降水和渗水引入附近的干沟或施工导流明渠。 凡能与灌溉结合的
: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 :柱子主筋立起之后,采用电渣压力焊,焊接接头应符合规范要求。 :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 距线。 :按已 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 ,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2. 墙钢筋绑扎 2~ 4
来有信,去有踪”。 六、人员培训措施 组织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参加无公害产品生产培训,每半年 11 进行一次理论培训,聘请省畜牧兽医局、华中农业大学专家为本场顾问并讲课。 罗田县天天鲜养鸡专业合作社 二 OO 九 年 六 月 十 日 12 无公害农产品蛋鸡生产操作规程 一、设备技术要求 饲养密度: 20 周龄 79 只 /平方米,产蛋期 68 只 /平方米。 槽位: 1120 周龄 ,产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