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竞聘招考题库(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造性、 持久 性。 简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创造性 2)教育改革中的 创造性 3)思想品德教育中 创造性。 教师的劳动虽然是创造性的,但教师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却不是一蹴而就的。 1简述我国教师的职后教育。 答: 是指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教师或因某种原因承担了教师工作任务的教师,但没有达到新的岗位要求 ,因工作或进一步发展需要而必须进行的教育与训练,又称教师培训, 有 三种形式,在职学习,脱产进修和岗位锻炼。 1简述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 1)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2)经济决定着教育权利,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手段 3)经济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经济决定教育发展的体系和结构。 1简述教育对经济的影响。 答: 1)教育是实现国家现代化战略目标的保障 2)教育推动经济增长 3)教育通过与人口的关系促进经济的发展。 1简述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 1)政治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决定着教育目的性质和德育的内容。 1教育对政治的影响作用。 一、教育通过 培养政治人才来影响政治的稳定和发展。 二、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 舆论,影响政治的稳定发展。 1论教育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表现在哪些方面 1)、儿童身心发展的协调统一性;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要求工作必须注意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开展和谐的全面的教育。 2)儿童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儿童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要求 教育者必须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工作,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上的年龄特征开展教育工作。 3)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儿童身心的阶段,顺序和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及速度大体相同但又是可变的,它表现在同一年龄的儿童,其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同时又是可为的,另外,教育还应该重视儿童身心迅速,健康地发展。 4)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者必须了解成熟期,抓住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以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地发展。 5)发展内容和程度的差异性: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规律,要求教育者必须学生实示 ,观察,了解其身心方面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倾向,进行因材施教,有的放失地开展教育工作 1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为什么。 1)环境因素是对儿童的影响是广泛的,但常常是偶然的,片断的,分散的,它没有既定的目标,也不能按着一一的方向持续,系统地产生影响。 2)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影响是 启发 的,盲目的,既 有 有利的,积极的影响,也有不利的消极的影响。 3)随着儿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其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常常是积极的,能动的过程。 1实践活动 在 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为什么。 一、实践活动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根本活动。 二、儿童在改造周围环境的实践过程中发展自己,认识自己,丰富自己。 1简述教育目的的含义及其意义。 教育目的 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其意义是: 一、教育目的能规范教育者的行为,指导教育者按既定的目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二、教育目的能激励受教育者,强化其成就动机和学习动力,满足其身心发展方向的客观要求。 三、客观的,切实可行的教育目的,能协调各种教育影响,形成教育合力。 四、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是国 家管理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政权意志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的 基本观点有 哪些。 答: 1)个人片面发展是旧式分工造 成 的,个人全面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 展 提供了可能性和条件 2)个人 全 面发展是同共产主义任务相一致的,也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个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3)改变旧的生产方式,消灭旧式的社会分工,努力缩短劳动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2我国当前教育 目的内容及其精神实质 是什么。 答:内容: 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立教育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美、体等方面全 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简述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必要条件。 答: 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是自发、自然而然 出现的,而是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努力和教育活动的开展应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 2)学校教育活动必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能满足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3)学校教育应与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协调一致,并同 时 开展对儿童的教育工作。 4)学校教育必须适应 并 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2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趋势。 答: 1)重视学前教育的普及以及初等教育的衔接 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提前入学年龄 3)构建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立交桥 4)发展多类型、多层次的高等教育 5)建立立体开放的学校教育系统 2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答: 1)在课程政策上, 谋求 国家课程开发与技术课程的开发和统一 2)内容上加 紧 科学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引进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高科技知识 3)课程结构上注重设置综合性课程 4)在课程类型上强化全国统一设置的必修课和核 心课程 5)注重课程实施研究,动员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 6)注重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水平,设立课程改革的专家咨询机构。 2简述当代外国最有影响的教学理 论 有哪些。 答: 1)发展性教学理 论 2)最优化教学理论 3)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4)人本主义教学理 论 5)综合教育学派教学理 论。 2简述中小学教学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一、语言性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谈话法 3)读书指导法二、直观性教学方法; 1)演示法 2)参观法。 三、实践性教学方法 1)实验法 2)实习法 3)练习法 4)研究性教学方法: 1)讨论法 2)发现法 2简述教育在 儿童发展过程中为何起主导作用。 答: 1)学校教育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机关,其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而一般的环境影响往往是无意识的,自发的,盲目的、零散的,偶然的、片断的。 2)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工作 教育 者 所承担的,教育 者 有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需求,施以全面,系统的,教育,并保证教育发展的方向。 3)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也是其知识、技能、能力、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 的 重要时期。 4)学校教育还能 将 来自遗传,家庭和社会方面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协调, 克服其消极 的,不良的因素及其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2简述智育是指什么。 答:是指知识和智力 的教育。 2小学教育的特点 和 目标 是什么。 特点: 1) 小学教育是基础 性 教育 2)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 3)小学教育是义务性教育。 1978 年《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中规定 其 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等品德;拥护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阅读、写作和计算的能力、具有初步的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正常发展,具有健康的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 动习惯。 30 中学德育的原则。 中学德育要遵循 1)坚持正确方向的的原则; 2)热爱学生的原则; 3)正面教育的原则; 4)有针对性的原则; 5)道德认识和行为训练的原则; 6)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的原则; 7)言教和身教结合的原则; 8)保持教育连续性和一般性的原则。 31 中学体育的内容。 1)体育课教学; 2)活动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 3)卫生保健活动;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32 中学美育的目标。 1)掌握初步的理解美的知识; 2)学习初步的表现美的技能; 3)形成初步的辨别美的能力; 4)培养学生创造美的兴趣; 5)对学生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6)促进学生完美个性的形成。 33 中学教育的特点。 中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是全面性的教育,是全民性教育。 34 初中阶段德育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 3)社会主义教育 4)理想教育 5)道德教育 6)劳动教育 7)民主与法制教育 8)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3简述学校管理活动的本质特征。 答: 1)学校管理是动态的管理职能的运动过程 2)学校管理是以实现教育目标为根本的运动过程 3)学校管理是以调动师生员工积极性为核心的活动过程 4)学校管理是追求效益资源的活动过程。 36 简述学校 管理原则的基本内容。 答: 1)方向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民主性原则 4)教育性原则 5)规范性原则 6)效益性原则 3简述学校管理的一般方法。 答: 1)行政方法 2)法规方法 3)经济方法 4)教育方法 38 简述行政方法实施要注意的问题。 人: 1)慎重运用行政方法 2)建立通畅的信息系统 3)避免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 39 简述学校组织机构设计原则。 答: 1)有效性原则 2)统一指挥原则 3)权贵相称原则 4)相协相约原则 5)因校制宜原则。 40 简述学校组织机构及其性质。 答: 1)决策组织,校务委中会,学校行政会议、教职工 代表大会 2)执行组织,学校行政会议,教务处,总务处,校长办公室,教研组,年级组,教研组会议,班主任会议 3)审议咨询组织,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行政会议 4)监督组织:党支部、教职工人代表大会 5)反馈组织:共青力、少先队、工会、教务处、总务处、办公室。 41 简述教育立法的社会特征。 答: 1)教育立法的历史性 2)教育立法的国别性 3)教育立法的层级性。 42 简述教育法规的纵向结构。 答: 1)与国家宪法相配套、对整个教育全局起主观调控作用基本法,即《教育法》 2)与《教育法》相配套的单行教育法律以及其他与教育相关 的法律中的条款 3)与教育法律和其他法律相配套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发布的教育行政法规 4)部门教育规章 5)地方性教育法规和教育规章。 43 简述《教育法》颁行的意义。 答: 1)《教育法》对于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提供了法律保障 2)《教育法》对保证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提供了法律依据 3)《教育法》对维护教育主体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4)《教育法》对巩固教育改革成果,促进教育改革深化,提供了法律保障。 44 简述《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答: 1)我国教育的性质与方针 2)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发展 3)教育管理体制4)教育基本制度 5)教育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6)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7)教育投入 8)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45 简述教育基本制度。 答: 1)学校教育制度 2)义务教育制度 3)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制度 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5)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 6)扫除文盲制度 7)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 46 简述《教育法》是二十八条规定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权利。 答: 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利 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 3)招收学生和其他受教育者的权利 4) 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 事实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5)对受教育者办法相应的学业证书的权利。 6)聘任教师及其他员工,事实奖励者处分的权利 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的权利 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的权利 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47 简述履行的义务。 答: 1)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的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义务 3)维护,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利益的义务 4)以适当的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 5)按照国家 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6)依法接受社会监督。 48 简述两个提高,三个增长。 答:《教育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当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全国各级财政指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教育法》第五十五条规定1)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2)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3)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49 简述《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答: 1)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教师的 资格和作用 3)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4)教师的待遇 5)教师的考核与奖励。 50 简述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答:一、教师的权昨(第七条) 1)教师教学权 2)科研权 3)指导评价权 4)获得报酬权 5)参与学校管理权二、教师的义务(第八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的义务 2)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义务 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的义务 4)热爱学生、组中学生的人格的义务 5)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成长的义务6)不断提高政治业务水平的义务。 51 简述教师资格的构成要素。 答: 1)国籍 2)思想品德 3)学历 4)教育教学能力 5)程序。 52 简 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的意义。 答:《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教师竞聘招考题库(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因材施教。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坚持经常翻阅 教与学研究 等书籍。 时,我精心备课,结合课堂实际运用课件配合教学,向 40 分钟课堂要质量。 积极实践“导学互动”教学模式, 对后进生 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 典型事迹摘要 三、关爱学生,无私忘我。
角式防滑装置的防滑千斤顶安装在排头支架的底座下侧,同千斤顶相连的圆环链通过导链筒与第三架底座后部的铰接座相连。 当排头架降 架后,收缩防滑千斤顶,即可将排头架底座后部往倾斜上方调整。 底调式防滑装置是将相邻支架的底座通过十字连接头与底调千斤顶相连,利用千斤华北科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5 顶的推拉力防止底座下滑,并可调整架间距离。 底推式防滑装置一般安设在底座的后下侧,由底推千斤顶和推杆组成
腻子。 6) 满刮腻子两遍,腻子层的厚度为 3— 5mm, 第一遍满刮,要求刮抹平整、均匀、光滑,线角及边棱整齐。 尽量刮薄,不得漏刮,接头不得留槎。 第二遍满刮腻子方法同第一遍,每遍刮刀往返次数不宜过多,尽量一次刮成。 腻子刮完后用砂纸打磨平整、光滑为止。 每遍的时间间隔大于 6 小时。 7) 耐水腻子刮完后,即可涂刷乳胶漆。 ( 3) 板岩地面 施工 1) 刷素水泥浆:在清理好的基层上
间感、透规感 b、丌适合表现劢势题材,劢体优美的线条丌宜表现 c、较多的出现平行线条使劢态丌足,静态有余。 侧面角度拍摄 被摄人物的规线或建筑物的朝向不镜头近似成 90度 适合表现劢势题材,物体有明显的方向性 画面内部的人物或物体有内在或外在的联系适合画面内部人物的情感交流。 斜侧面角度拍摄 拍摄点介亍正面角度和侧面角度乊间 可化平行线条为斜线条,使画面显得生劢、活泼
么不行 命运在自己的手里 不成功,便成仁 成功者找方法, 失败者找借口 付出皆有回报 期望 信念 态度 行为 结果 PK以内力提升执行力 大家都愿意按照执行 快乐的、健康的、有利的流程、制度 例: 给钱不是最重要的, 还要想尽办法让员工能够拿到钱 二、修路 让执行人更好达成 关注任务,不关注条件 员工 不可以随意,团队不可以随意。 个体的效率高不代表整体的效益高
入教室回到座位。 上课坐姿要端正,专心听讲,作好笔记,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大胆质疑,小组合作要积极,不随便讲话(接话),不做小动作, 不看与课本无关的书籍,爱 护书本文具,注意节约使用。 考试要实事求是,忠诚老实、不抄袭,不作弊。 上好实验课、微机课。 班长整队提前把学生带到两室按老师要求做好,不经老师同意不动仪器,不 17 准喧哗、打闹、不准随便走动,如擅自动微机、仪器、教具等有所损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