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设立海南霸王岭国家级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园内有植被良好的山沟,且溪流众多,溪水潺潺,水质清纯,甘甜可口。 经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测定,公园的地表水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其水质水量完全可以保障公园旅游开发的生产生活用水的需求。 目前,霸王岭林业局局址及雅加山庄均采用了将溪水或泉水引到蓄水池净化后,再通过输水管道供给自来水用户,水质水量均有保证。 ( 2)供电 目前,霸王岭林业局建有小水电发电站 13 站,年发电量在4000 万千瓦时左右,每年发电收益 约 800 万元,完全能够满足森林公园 旅游开发用电的需要。 森林公园及周边食宿条件 霸王岭林业局招待所共有床位 80 余张;雅加山庄有中高档床位 60余张。 另外,距离公园 26公里的昌江县城共有宾馆、招待所 6家,可提供中高档床位 500余张。 森林公园及周边医疗条件 霸王岭林业局现有乡卫生院一所,医务人员 6人,能满足日常的医疗、救护需求。 另外,距公园 26 公里的昌江县城石碌镇有人民医院、中医院等医疗机构 4家,从业人员 200余人,并已经配备救护用车,能满足特殊情况下的医疗需求。 森林公园及周边商业条件 霸王岭林业局局址所在地有超 市、零售部 20 余家,主要经常日杂百货、土特产品,能为游客提供日常生活用品、土特产品。 近年来,随着公园知名度的提高,游客的日益增多,对旅游商品需求品种、档次也相应提高,公园商业环境亟待改善。 *可另附纸 国家林业局制 17 四、森林风景资源调查 自然景观资源调查 生物景观资源调查 森林植被景观 公园 植物成分复杂多样,热带亚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 植被随地势和海拔高度的改变有一定的差异。 依据森林 群落的外貌结构、种类组成及生境特点,将公园内植被大致划分为几个类型。 ( 1)沟谷雨林 本类型呈小面积块状分布在海拔 400~800 米范围内的沟谷地形中。 森林群落高度 28~30 米,郁闭度 ~。 林木均为常绿高大阔叶乔木,最高植株可达 35 米, 最大 胸径达 130 厘米。 优势种不明显,重要值最大者尚不及 30。 群落的垂直层次不明显,上层乔木高度在 25~35 米左右,以加冬、鸡毛松、母生、XX粗榧常见;中层多耐阴树种,高度在 15~20米左右,常见的有白颜树、厚壳桂等;下层乔木除幼树之外有粗叶木、九节等,高度在 5~10 米。 林下灌木种类不多,以燕尾葵、省藤为主。 溪流附近有黑桫椤、密齿露兜、海芋等。 草本植物甚少,除乔木幼树外还有淡叶竹、山姜等。 层间植物相当丰富,木质藤本植物相当多。 除倪藤外,还有羊蹄甲藤等,攀援至林冠。 附生植物更为多样,鸟巢蕨、崖姜蕨、书带蕨、石仙桃等常附生于树干、倒树或林下岩石上。 林内见 “绞杀植物 ”、板根、茎花和滴水叶尖现象。 ( 2)低山雨林 分布在海拔 600米以下。 主要建群种有青梅、坡垒、红罗、荔枝、白椎、酱脚木、大叶紫金牛、粗叶木、九节、乌营、鸡尖等;主要有三个层次,即乔木层、灌木层、地被层,其特征是藤 18 本 植物丰富,茎花树种多,常有一些半落叶树种混生,如大叶紫金牛、鸡尖等。 低山雨林乔木层中的许多树种是珍贵木材,树高30~ 40米以上,多板根、木质大藤本及附、寄生植物。 ( 3)山地雨林 山地雨林是热带地区山地垂直自然带的代表植被类型,它是霸王岭森林公园的主体植被,从海拔 600~1000 米的各种地形下都有分布,组成以樟科、壳斗科、山矾科、茜草科、罗汉松科等科植物为主,尤其是表现在存在着明显的优势科,截然不同于典型热带雨林群落中 “不存在优势种 ”的现象。 群落高度 25米左右,郁闭度。 林相终年常绿,林冠呈现波浪形 起伏。 群落结构复杂,层次不明显。 上层乔木高在 20 米以上,有陆均松、荔枝、红椎、白椎、红稠、油丹、 XX油杉、五列木和樟科树种等,该层蓄积最大,集中了商品用材的主要种类。 由于本类型分布范围广,地形差异大,种类分布也有一定变化。 中层乔木高度在10~15米左右,主要以铜锣桂、占氏蒲桃、冬青组成,树干常笔直,树皮平滑,分枝略多;下层乔木多在 5~8米左右,除上层乔木的幼树外,还有谷木、三角瓣花等;在该层可偶见高山蒲葵,高达 8米。 灌木层以乔木幼树为主,真正的灌木种类不多,常见的有狗牙花、粗叶木、九节等,还有省藤、扇棕等棕 榈植物。 草本植物贫乏,种类和数量很少,多由上层乔、灌木幼苗组成。 常见的草本有山姜、莎草、淡竹叶等。 层间植物发达,木质藤本和附生植物常见,其中最常见的大型木质藤本以倪藤、省藤、杜仲藤为主。 附生植物主要是蕨类和兰科植物,与沟谷雨林不同的是附生位置明显升高,最高可达 20 米以上的树冠部分。 林内萌生现象常见,也有板根和 “绞杀 ”现象。 森林植物景观 ( 1)桫椤翠影 19 桫椤是一种起源古老的大型树蕨,其种群在一亿八千万年前与恐龙同生共荣,享有 “活化石 ”盛誉。 桫椤宜生环境是中生代侏罗纪时期 “避难所 ”,自然生态保持 着远古原始的 “本底 ”状态。 在公园的雅加大岭海拔 1000 米以下的阴湿地带 呈块状分布 , 总面积约 ,平均 高 3~8米, 树龄达 200年以上, 茎如柱直立向上, 平均 胸径 20厘米左右。 ( 2)粗榧英姿 XX 粗榧,别名红壳松, XX 特有树种。 全身含有抗癌生物碱,从它的树皮和树根中提取的总碱中,可分离出 9种生物碱,其中有 4种是具有抗癌活性的酯碱。 目前,在霸王岭森林公园的热带雨林中已发现 3株高达 20多米、直径 45厘米的特大粗榧母树,这 3株母树龄有 500余年以上,是目前国内少有的粗榧母树。 据初步调查,霸王岭地带长有 100余株 粗榧。 ( 3)母生连体 母生系 XX特有 树 种。 深灰色的树干,密密的小叶片,树冠如盖。 每棵大母生树的身旁,都长出一棵或几棵小树。 大树是母,小树是大树的亲生。 在霸王岭森林公园的 雅加山庄附近的 沟谷雨林中有母生树分布 ,面积达。 ( 4)胶园华章 橡胶园 位于 公园 东线 5公里下公路两边及中线 7公里下公路两边,面积 130 公顷 ,树龄约 12 年,是霸王岭林业局二次创业的杰出代表,体现了霸王务林人艰苦创业的精神。 每当夜深人静时,只见胶园内星星点点,灯光闪烁,割胶工人开始 收割橡胶了。 ( 5)古榕抱石 位于东线 11 公里处往下 50米左右,为岩岗岩差异分化和高山榕构成,一是一高约 10 米的巨石差异分化形成三石重叠,石顶附生着一颗大榕树,形成“金字塔形的飞来石”景。 二是五棵 20 平均高 12米,平均胸径 16厘米的大榕树附生在一个高约 5米的弧石上,根部相互串连,南面形成“根瀑”,北面形成“树抱石”,给人“神秘莫测”的感觉。 ( 6)天堂谷 位于东线 11 公里处往下 100 米处。 一块约 8米,宽 4米天然巨石成为天然观景平台,巨石往下是一片谷地, 长约 50 米,宽约 30米,深 20米, 千万条蔓藤斜斜向下向四周铺开,恰然一块绿地毯,四周古树环绕包围,一副世外桃源、人间 天堂景象。 ( 7)爬树龙 位于东线 11 公里处,两条直径超过 10厘米扭曲盘旋如蟠龙般的藤,自下而上包裹着一株高达 30米,胸径达 60厘米凸脉榕整个树身,外观像一株奇异美丽的 “树雕 ”,到凸脉榕树梢后又垂直而下,伸入泥土之中,形成了自身强大根系,酷似一条 “爬树龙 ”。 ( 8)根抱石 位于东线 11 公里处,该处是热带 低山雨林 ,热带沟浴雨林和热带山地雨林垂直分布的典型,面积约 30 公顷 ,有根抱石景点 500余处, 高山榕气生根与巨大孤石的巧妙结合,形成了 “根抱石”、“元宝石”等绝世景点。 在此还 可以观赏到 低山 雨林的落叶树种和藤本植 物,沟谷雨林的棕榈科群落和绞杀现象,山地雨林的珍贵树种。 有人说:“拜拜元宝石,官会升三级,看看根抱石,处处得赏识”。 ( 9)坡垒 坡垒是一种常绿乔木,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其树干挺直,一般高达 30 余米,仿佛擎天柱,它所具有的特点是:一是木材坚如铁,被誉为 “木材之钢 ”。 二是比重较水大,可沉入水中;三是结构致密,纹理清晰,耐腐、耐浸、耐日晒。 这种天然生长的坡 21 垒,已濒于绝迹。 在霸王岭亦只是依稀可见,零零星星地分布在雅加大岭 ,现在已经发现的坡垒有 100余株,平均树龄 120年,平均树高 22米,平均冠幅直径 28米。 ( 10)野生荔枝林 位于东干线 5公里北面 300米处,七差岭山头一带,距霸王岭林业局 7公里,面积达 50公顷, 平均树高达 20米,平均胸径22厘米, 为野生荔枝纯林,属国内少见, XX省 面积最大的野生荔枝林。 1983年发现 的 一片原始野生荔枝林中有一棵 “荔枝王 ”,胸径达 米, 树高达 32 米, 树龄估计在千年以上。 如此古老的荔枝树在世界上还是首次发现。 ( 11)油楠群落 在霸王岭林业局乌烈林场进 5 公里处生长着一种能够从树干直接流出油的树,这种树是苏木科的油楠树。 在 公园内 海拔700米以下的林地内自然生长 着油楠群落 ,面积达 220公 顷 ,树龄 120年,平均树高 22米, 平均胸径 30厘米, 干粗直径有的能达到 1米以上。 ( 12)石上榕群落 位于霸王岭林业局局址后山上,整个群落面积达 ,平均树龄约 100年, 平均高约 10米,平均胸径约 30厘米,其间榕树生长于石上,根系繁盛,错落有致,为热带雨林所特有。 ( 13)桄榔群落 位于东线 11 公里处,系常绿乔木, 平均树龄约 80年, 平均高约 12米,平均胸径约 28厘米,面积约 ,为山地雨林的低层次林木,由于其成片生长,一眼望去,翠影层叠,摇曳多姿。 ( 14)野生兰花群落 在公园的茫茫林海里,山涧 林下深厚的腐殖质层是热带兰花 22 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这里生长着象牙白兰、冬凤兰、剑舌兰、墨兰、五指兰、密花石斛兰、虾背兰、像卷兰、玉唇兰等名贵兰花品种 70余个。 在雅加 景 区 1230米高的高山峡谷,一丛丛的玉唇兰,月牙形的叶片柔中有刚,直立的花序盛开着朵朵小红花,馨香扑鼻,花期长达半年,经久鲜红,姿态优美,唐代诗人唐彦谦有 “咏兰 ”诗云: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 ( 15)雅加松顶级群落 雅加松是唯一分布在雅加大岭的 XX特有种,干形圆满通值,针叶茂盛,该群落分在在东线 15公里的陡壁上,总面积约 20公顷, 平均树龄达 200年, 平均胸径 60厘米,树高 30米,是热带雨林中最挺拔的树种,加上差异分化形的绝壁和巨大飞来石,就如光明顶处的 “小黄山 ”景观。 ( 16)陆均松顶级群落 位于东线 23公里处,面积约 20公顷, 平均树龄达 200年,林分质量较好,胸径超过 100厘米的大树随处可见,其中有两株胸径分别达到 22米和 ,高达 28米 ,树龄超过 1000年,已被人称作 “树王 ”和 “树神 ”来敬仰。 古树名木景观 ( 1)见血封喉 位于东线 11 公里处,公路边有株世界最毒古树,树高在 32米以上,冠幅直径超过 20米,胸径约 80厘米,树龄超过 200年。 这种树有最神奇的剧毒乳汁,树皮或枝条破裂后,流出乳白色的剧毒乳汁,人和动物吃了会引起心脏麻痹而中毒死亡;误入眼中会使双目头明;人和动物若被涂有毒汁的利器刺伤即死,故叫 “见血封喉 ”。 ( 2)迎客榕 位于见血封喉树对面的山坡上,树高约 20 米,冠幅直径超 23 过 25 米,胸径达 120 厘米,树龄在 800 年以上。 站在半山腰的东干线公路上仰望,好像是专门站在那里的等候远方的来客,因此称它为迎客榕。 ( 3)千年古榕 位于东线 11 公里处 , 一株凸脉榕胸径达 250 厘米,高超过30米,冠幅直径达 32米,树龄在千年以上,枝叶繁茂,遮天蔽日,乃榕树之王。 ( 4)树王 位于东线 22公里处,系 XX特有植物 陆均松 ,树高 25米,胸径 230厘米,冠幅直径达 16米,树龄在 1600年以上。 每年吸引不少游客来此朝拜,祈求平安。 ( 5)树神 位于东线 22公里处,系 XX特有植物 陆均松 ,树高 22米,胸径 220厘米,冠幅直径达 16米,树龄在 1600年以上。 ( 6)油杉王 XX 油杉为我国特有品种,其 它 地 区 至今尚未发现,分布区极窄, XX仅 霸 王岭海拔 1000米左右山地雨林中有少量散生。 公园内雅加大岭山坡上部,海拔高 1100米左右,发现一株油杉王,树高达 32米,胸径 230厘米,冠幅直径约 20米,树龄 在 600年以上。 ( 6)独木成林 在东线 15公里处,生长着一株大榕树, 树龄 1000余年,高约 23米,冠幅直径达 50米,整株树 郁郁葱葱,蔚然成林。 从它树枝上向下生长的垂挂 “气根 ”,多达 300余条,落地入土后成为“支柱根 ”,柱根相连,柱枝相托,枝叶扩展,形成遮天蔽日、独木成林的奇观。 ( 7) 金 腰带藤 24 位于东干线 11 公里处,其形扁平,宽约 10 厘米,长达 30余米,缠绕于 古榕 之间,与人的腰带相似,因而称之为 金 腰带藤。 野生动物景观 ( 1) XX长臂猿 XX长臂猿与人类同属灵长类科目,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 “四大 ”类人猿之一,大约 500 万年前,由古猿进化而来,长期生活在热带雨林之中,仅分布于 XX,全球仅存 13只,处于灵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