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冶金考试题库(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8%。 312 影响热制度的主要因素 :品位提高 1%,焦比降低 2%; :灰分增加 1%,焦比升高 2%;含硫增加 %,焦比升高 ~ 2%; :炉料和气流接触越充分煤气能量利用越充分,炉温会增加,反之当煤气流的分布失常,如发生管道等,由于煤气利用变差,炉温会降低; :如风量变化、炉渣碱度波动、装料制度的变更以及冷却设备的漏水、原燃料称量的误差等均会影响热制度的稳定。 313 利用倒流休 风管道进行倒流操作时,按下列程序执行: 16 A 应打开 2/3 数量的风口窥视孔。 ,应立即回风顶回,然后缓缓放风,逐步使风压到零,仍不能避免灌渣时,立即把窥视孔大盖打下,排出渣子休风。 ,倒流阀故障又必须倒流时,可用热风炉倒流,但时间不允许超过 30 分钟,时间拖长时必须另换一座热风炉倒流,总时间不超过一小时。 D 因故紧急休风,放风阀失灵时,可通知热风炉打开冷风阀,打开烟道利用烟道放风或通知鼓风机放风。 314 两把探尺相差超过 米,谓偏料。 长期偏料应检查下列 情况: ; ; ,大、小料钟中心位置是否偏移; 、支管有无堵塞; 、损坏,查出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 315 高炉送风量的大小,取决于 风机出力及料柱透气性和风口进风断面积 ,从而寻求合适的风速和鼓风动能。 在一般情况下,风口应力求等径、等长、全开。 A 风机出力及料柱透气性和风口进风断面积 B 风机出力 C 料柱透气性 D 风口进风断面积 316 禁止长时间堵风口操作,因故慢风操作或风机出力不足时,为保证顺行, 可以 堵风口或加套 ,应注意适当、适时。 A 可以堵风口或加套 B 不必堵风口或加套 C 只能堵风口 D 只能加套 317 高炉操作应保持全风量操作下列情况增加风量 a. 高炉尚未达到规定的全风量,且有加风之可能时; b. 减风原因消除时; c. 休风后的复风。 休风时间小于 4 小时,可按全风压 80%以上复风;休风时间 4 小时以上时,应按全风压 70%送风。 如果送风后半小时炉料 17 不下,应人工坐料。 如果送风后,风口工作活跃,风量风压适应,料面活动,应及时改全风操作,愈接近全风,加风愈应慎重,两次加风间隔不少于 20分钟。 a. 料速过快,两小时料速已明显超过正常值,风温已用尽; b. 发生管道行程,严重偏行,连续崩料或有悬料可能时; c. 炉温急剧向凉,风温无法挽回时; d. 因设备故障无法按正常料线操作,或炉顶温度超过 450℃故障仍不能排除时; e. 由于原燃料供应紧张,必须降低冶炼强度时; f. 因故造成出渣、出铁严重晚点时; g. 高炉炉缸贮铁量接近或超过安全容铁量,或铁水罐盛装不下时。 减风量的幅度,应根据需要决定,要求一次减到需要水平,但是任何时候都严禁风口灌渣,特别是在风口涌渣及出渣、出铁之前,要慎重从事。 319 热制度的调剂 :主 要是靠调整焦炭负荷来实现的。 当炉温波动较小时可以采用风温和加湿来调剂;当热制度变化较大时要调整焦负荷,必要时通过控制料速来调整。 A 当炉温波动较小时可以采用风温和加湿来调剂;当热制度变化较大时要调整焦负荷,必要时通过控制料速来调整。 B 当炉温波动时只能采用风温和加湿来调剂 C 当炉温波动时只能调整焦负荷。 D 当炉温波动时只能通过控制料速来调整。 320 休风前呈悬料状态时,必须在坐料之后进行, 料未坐下不准休风 ,坐料之后赶上料线方可休风。 A 料未坐下不准休风 B 料未坐下可以休风 321 长期休风必须炉顶点火时,短期休风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也应点火,且专人看管。 、设备时; ; ; 18 ,必须在卸下火管之后,同时打开倒流阀。 322 生产实践证明,在相似的冶炼条件下,鼓风动能随冶炼强度的提高而降低,并形成双曲线关系,这是因为 随冶炼强度的提高,风量增加,风口前煤气量加大,回旋区扩大为维持适宜的回旋区长度以保持合理的煤气流分布,并应扩大风口,降低风速和鼓风动能。 A 随冶炼强度的提高,风量增加,风口前煤 气量加大,回旋区扩大为维持适宜的回旋区长度以保持合理的煤气流分布,并应扩大风口,降低风速和鼓风动能。 B 随冶炼强度的提高,风量增加,风口前煤气量加大,回旋区扩大为维持适宜的回旋区长度以保持合理的煤气流分布,并应扩大风口,降低风速和鼓风动能。 C 随冶炼强度的提高,风量增加,风口前煤气量加大,回旋区扩大为维持适宜的回旋区长度以保持合理的煤气流分布,并应扩大风口,降低风速和鼓风动能。 D 随冶炼强度的提高,风量增加,风口前煤气量加大,回旋区扩大为维持适宜的回旋区长度以保持合理的煤气流分布,并应扩大风口,降 低风速和鼓风动能。 323 评价原料质量好坏的内容很多,经常使用的主要评价指标之一有矿石含铁量、含粉率(小于 5mm)和高温冶金性能等,这些指标都对料柱透气性有很大影响。 长期生产实践证明, 原料含铁量高、渣量少、粒度均匀、含粉率低,高温冶金性能好能适应较大的风速与鼓风动能。 而且相比之下,含粉率高的不利影响更为明显,这是因含铁量低时需增加单位生铁的焦碳消耗量,焦碳的透气性好,可以减轻含铁量低渣量大对 19 炉料透气性的不利影响。 A 原料含铁量高、渣量少、粒度均匀、含粉率低,高温冶金性能好能不适应较大的风速与鼓风动 能 B 原料含铁量高、渣量少、粒度均匀、含粉率低,高温冶金性能好能适应较大的风速与鼓风动能 C 原料含铁量高、渣量少、粒度均匀、含粉率低,高温冶金性能好能的与风速 、 鼓风动能没有关系 324 高炉采用富氧鼓风时,由于风中含氧量提高,同等冶炼强度所需要的空气体积减少(主要是氮气减少),使生成的煤气量也减少,所以,要求富氧时的风速、鼓风动能比不富氧时高一些。 A 要求富氧时的风速、鼓风动能比不富氧时高一些 B 要求富氧时的风速、鼓风动能比不富氧时底一些 C 要求富氧时的风速、鼓风动能与不富氧时一样 所谓风口长短,是指风口伸入炉缸内部的长短。 伸入炉缸内较长的风口,易使风口前的回旋区向炉缸中心推移,等于相对缩小炉缸直径,所以它比 伸入炉缸内短的风口的风速和鼓风动能应小一些。 一般长风口适用于低冶炼强度或炉墙侵蚀严重、边缘煤气容易发展的高炉。 伸入炉缸内短的风口的风速和鼓风动能应小一些 伸入炉缸内短的风口的风速和鼓风动能应大一些 在高炉容积、炉缸直径相似的情况下,一般是风口数目越多,鼓风动能越低,但风速越高。 从鼓风动能的计算公式可知当冶炼强度一定时,风量( Q)也一定。 则风 口数目( n)越多,鼓风动能 (E)必然降低。 A 则风口数目与鼓风动能 (E)无关。 20 B 则风口数目( n)越多,鼓风动能 (E)必然降低。 C 则风口数目( n)越多,鼓风动能 (E)越高。 利用系数η。 它分为容积利用系数( t/ m179。 .d) 和炉缸面积系数( t/ m178。 .d)两种。 前者又因高炉容积计算方法的不同而有工作容积利用系数 和有效容积利用系数之分。 我国是把铁口中心线到炉喉间的高炉容积称为高炉有效容积( Vu),而欧美把风口中心线到炉喉间的高炉容积称为高炉工作容积( Vp)。 中国用有效容积计算所得 出的系数值称为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 η u, Pk η u = ――, t/ (m179。 .d) Vu 式中, P 为高炉每昼夜生产某品种生铁的合格产量, t; k 为该品种生铁折合为炼钢铁的折算系数; 42 冶炼强度 I。 现已分为焦炭冶炼强度和综合冶炼强度两个指标。 焦炭冶炼强度是把每昼夜、每立方米高炉容积消耗的焦炭量,即一昼夜装入高炉的干焦炭量( Qk)与容积( V)的比值: Qk I 焦=――― , t/ (m179。 .d) V 由于采取喷吹燃料技术,将一昼夜喷吹的燃料量 Q 喷与焦炭量 Qk相加值与容积之比就叫做综 合冶炼强度: Qk+ Q 喷 I 综 =――――――, t/ (m179。 .d) V 21 如同利用系数计算那样,冶炼强度也有用有效容积与工作容积计算的差别。 43 燃烧强度。 它是每平方米高炉炉缸截面积上每昼夜燃烧的干燃料吨数,用来对比不同容积高炉实际炉缸工作强化的程度: IA= Q 燃 /A 缸, t/(㎡ .d) 4— 4 焦炭负荷。 它是每批炉料中铁矿石总量(包括烧结矿、球团矿、天然矿和锰矿等)与每批炉料中焦炭量的比值,是用来估计燃料利用水平和用配料调节炉子热状态的参数。 P= Q 矿 /Q 焦 45 休风率。 休风率是高 炉休风停产时间占规定日历作业时间的百分数。 所谓规定日历作业时间是指日历时间减去计划大、中修时间和封炉时间。 以上 5 个指标都是反映高炉生产率、作业率方面的指标。 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和冶炼强度越高,休风率越低,表示高炉越高产。 46 生铁合格率。 这是反映质量的指标。 生铁的化学成分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值时叫合格生铁。 生产的合格铁量占高炉总产铁量的百分数叫生铁合格率。 48 焦比 K。 它是冶炼 1t 生铁所需要的干焦量: Qk K=―― , ㎏ /t P 49 折算焦比 K 折。 它是将所炼某品种的生铁折算成炼 钢铁以后,计算冶炼 It 炼钢铁所需要的干焦炭量: Qk K 折=――― , ㎏ /t 22 P179。 A 410 煤比 Y 和油比 M。 煤比是每炼 1t 生铁所喷吹的粉煤量。 油比是每炼 1t 生铁所喷吹的重油量。 QY QM Y=―――, ㎏ /t ; M=―― , ㎏ /t P P 411 燃料比。 它是指冶炼 It 生铁所消耗的干焦炭量与煤粉、重油量之和。 QK+ QY+ QM K 燃=―――――――,㎏ /t P 412 综合焦比和燃料比。 在此先要了解煤或油与焦炭 的置换比。 高炉采用喷吹煤粉或重油以后,喷吹单位质量(或体积)的燃料所能替代焦炭的数量叫燃料的置换比。 置换比愈高,表示喷吹燃料的质量和利用率越好。 综合焦比是将冶炼 1t 生铁所喷吹的煤粉或重油乘上置换比折算成干焦炭量,再与冶炼1t 生炼所消耗的干焦炭量相加即为综合焦比。 现在与国际上价冶炼 1t生产消耗的能量相接轨,已采用燃料比,即焦比+煤比,不再将煤比乘置换比再与焦比相加。 413 综合折算焦比和燃料比。 它是在计算综合焦比的基础上,再把各种品种的生铁折算为炼钢铁后计算而得的。 414 工序能耗。 炼铁工序能耗是指 某一段时间(月、季、年)内,高炉生产系统(原料供给、高炉本体、渣铁处理、鼓风 、热风炉、喷吹燃料、碾泥、给排水)、辅助生产系统(机修、化验、计量、环保等)以及直接为炼铁生产服务的附属系统(厂内食堂、浴室、保健站、休息室、生产管理和调度指挥系统等)所消耗的各种能源的实物消耗量,扣除回收利用能源, 23 并折算成标煤( 29330kj/t)与该段时间内生铁产量之比值。 416 出铁正点率。 连续生产的高炉为了保持炉况稳定,必须按规定时间出铁。 计算公式是:出铁正点率=正点出铁次数 /实际出铁次数179。 100%。 417 铁量差 或出铁无效率。 实际出铁量与理论出铁量的差为铁量差,常用下式计算: nP 批- P 实 铁量差=―――――――179。 100% nP 批 式中: n―――两次出铁间下料批数; P 批―每批料的出铁量, t/批; 矿石批重179。 矿石含铁量179。 P 批=―――――――――――――― 0. 945 ――――铁回收率 ――――每吨生铁含铁 945 ㎏ /t 或 P 实――本次出铁的实际铁量, t。 铁量差地上天官 10- 15%即为亏铁。 铁量差小于 10%- 15%的出铁次 数 出铁均匀率=―――――――――――――――――179。 100% 实际出铁次数 418 高压全风堵口率。 高压全风量堵铁口,不仅对顺行有利,而且有利于维护铁口的泥包形成。 计算公式是(常压高炉只计算全风堵口率):高压全风口堵口率=高压全风堵铁口次数 /实际出铁次数179。 100%。 419 铁口深度合格率。 为了保证铁口安全,每座高炉都规定有必须保质的铁口深度范围。 24 每次开铁口时实测深度符合规定者为合格。 计算公式是:铁口深度合格率=深度合格次数 /实际出铁次数179。 100%。 4什么叫长渣。 什 么叫短渣。 长渣是炉渣黏度随温度降低而逐渐升高,在黏度-温度曲线上无明显转折点的炉渣。 一般酸性渣具有长渣特性,在生产中取渣样时,渣液能拉成长丝,冷却后渣样断面呈玻璃状。 短渣与长渣相反,在黏度-温度曲线上有明显的转折点,一般碱性渣为短渣,取样时渣液不能拉成长丝,冷却后渣样断面呈石头状。 42什么叫炉渣的稳定性。 它对高炉冶。山东冶金考试题库(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期,至少有一种投入量是固定的,也至少有一种投入量是可变的 76. 完全竞争与垄断性竞争的一个重要区别是( )。 A. 产品是否有差别 B. 参与竞争的企业数目多少 C. 长期中企业获得的利润大小 D. 资源转移的灵活程度 77. 产品的适用性是指( )。 A. 产品质量 B. 过程质量 C. 服务质量 D. 工序质量 78. 有人劈头盖脸给了你一顿指责攻击,你会( )。 A. 头脑清醒
①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的刻度位置如图 10所示.读数为 ___________mm. ② 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时,测出了 包括 (0, 0)在内的 6组电流 I 和电压 U 的值,并已经标在了如图 11所示的坐标纸上,请用铅笔和直尺在坐标纸上画出合理的 图线,并求出该段金属丝的电阻 Rx=__________Ω . ③ 测该金属丝电阻时,可供该实验小组选择的器材如下: A.量程
如图: 图示:创建简历 /添加培训经历 添加、删除、修改“外语”。 如图: 图示:创建简历 /添加外语 完成后点击“下一步”,进入技能专长部分。 ④ 技能专长 包括专业技能、计算机技能、国家认证以及其他有认证的技能专长。 其中计算机技能分成软件、硬件两部分。 7 图示:创建简历 /技能专长 填写完成后,直接点击“下一步”进入社会实践。 ⑤ 社会实践 增加、删除、修改社会实践。 包括时间范围
做到这一步应得的累加分数 . 四、只给整数分数,选择题和填空题不给中间分 . 一、选择题(每小题 5分,满分 60分) 1.( A) 2.( B) 3.( D) 4.( D) 5.( A) 6.( C) 7.( D) 8.( A) 9.( C) 10.( A) 11.( B) 12.( D) 二、填空题:(每小题 4分,满分 16分) 14. 2 15. 4 16.②③ 三、解答题: :(Ⅰ)
5S 是指整理( SEIRI)、整顿( SEITON)、清扫( SEISO)、清洁( SEIKETSU)、素养( SHITSUKE),因其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 S”开头,因此简称为“ 5S”。 1S—— 整理 定义:区分“要”与“不要”的东西,对“不要”的东西进行处理。 目的:腾出空间,提高生产效率。 2S—— 整顿 定义:要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量摆放整齐,明确标识。 目的:排除寻找的浪费。
,设专人统一指挥,合理安排先后次序,穿插进行,以免影响正常砌筑。 、标高的测设与检查 上 、燃烧室保护板底座砖面上, 刻画炭化室中心线及各墙的宽度线。 8~ 10 层砖测设一次标高线。 ,经常检查校正。 、 水平仪 、 7 米的铝合金靠尺、校正过的钢卷尺准确的进行,并在砌筑过程中经常检查。 ,下列部位应编制标高平面图。 1) 基础平台滑动面。 2) 蓄热室墙顶面。 3) 斜道区蓄热室盖顶前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