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线窑耐火材料检修改造施工技术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Ni9Ti, 直径为 14mm,高度 220mm,尾部带弯钩,锚固件焊接要求同 2— ③。 窑尾立烟道及 分解炉 锥部 直筒部位 浇注料施工 ① 窑尾立烟道及 分解炉 锥部 直筒部位 浇注料采用 横耐 的HN50S 进行更换 ,浇注料厚度 150mm,贴 100mm 硅酸钙板。 (见图 7) ② 在计划停窑前,工程处将脚手架搭好;冷窑期间,将临时制作的包厢割除,壳体氧化部分割除,边缘修齐。 ③ 在检修前准备好修复用铁板, 分解炉 锥部 直筒 用 10mm 钢板卷直径 4500mm 的圆筒,高 度 3200mm 共计 ,立烟道用10mm 钢板 35 m2。 ④ 海螺建安 提前在 分解炉 修复 钢板 上 , 将 φ 12mm、高度220mm, “Y”型锚固件 焊好, 间距 200200mm,并做好膨胀处理。 ⑤ 停窑 48 小时内将分解炉结皮清理结束,交机械施工, 48小时后 , 对分解炉 、立烟道 壳体进行修复。 修复后可先按间距500mm 焊接 150mm 加强筋,加强筋要求满焊。 ⑥ 修复工作完成后,海螺建安负责将旧耐火材料表面修齐,并在新旧 接口 处贴上 10mm 厚 硅酸铝纤维毡, 然后支模浇注 , 膨胀缝宽度 100mm 间距 15001500mm。 分解炉弯头 及叉管 处浇注料的施工 ① 、 在计划停窑前 期,联系工程处将脚手架搭好;冷窑期间(024h),将分解炉临时制作的包厢割除,壳体氧化部分割除,边缘修齐。 ②、 在检修前准备好修复用铁板 , 10mm 钢板卷好直径8000mm、弧长 2500mm、宽度 500mm 构件 5 块,分解炉弯头修复用。 ③、 窑系统冷却后,分解炉弯头出先按间距 500mm 焊接150mm 加强筋,加强筋与原筒体要求满焊。 再分段安装卷好的圆弧板,安装好后轴向用加强筋加固间距 500mm。 (见图 11) ④、 分解炉弯头壳体修复后,海螺建安焊接φ 12mm、高度220mm 锚固件,间距 200 200mm,浇注料采用 G16K 施工。 ⑤ 、分解炉叉管烧损部分割除 , 延风管壳体轴向焊接 16mm( H=150mm)加强筋,间距 500mm,再将 10mm 钢板割成 500 500mm 安装后,径向用 16mm( H=100mm)加强筋加固。 每块钢板上缘开一 150 200mm 孔,浇注料施工灌浆用。 ⑥ 、叉管处浇注料施工:采用φ 12mm 高度 200mm 锚固件,锚固件间距 200 200mm,浇注料厚度 250mm, G16K 浇注料施工。 旋风筒顶盖 及进风口 浇注料施工 ① 五级筒顶盖 及四、五 级筒进风口 浇注料采用通达 的 G16K进行更换 ,四级筒顶盖采用通达 的 G16。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