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大厦工程施组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梁的施工缝表面应垂直于梁轴线,板与墙的施工缝应与表面垂直,不直留斜磋。 因柱及剪力墙与梁板砼标号不一致,需在柱墙处梁板上留置垂直施工缝,施工缝留在距柱墙 2H 处, 先浇筑高标号砼,确保低标号砼不能侵入高标号砼区域内。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须待已浇筑的砼的抗压强度不小于 才可进行。 外墙 C40S8 与 C60S8 分界,在四至五轴设于后浇带。 在十轴外三米设二道铁丝网钢筋支撑分隔。 楼板为低标号砼,柱墙为高标号砼,浇筑范围如下图: 柱墙砼水平施工缝留在梁底和梁顶,地下室外墙设凹槽,如下图: 十、试块留置原则: ( l)每一施工段的每一施工层,不同标号的砼每 100m3(包括不足1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组抗压试块。 并留同样同条件试块。 ( 2)抗渗试块的留置:浇筑量为 500m3 时,应留两组抗渗试块,每增加 250— 500m3 增留两组。 其中一组标养,另一组同条件下养护。 十一、高强砼的施工管理: 本工程中五层以下部分砼为高强砼。 在试验制出符合要求的高强度砼相对比较容易,要保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质量的稳定困难,因为在普通情况下对砼质量不太敏感的因素在低水灰比的情况下变得相当敏感,这就要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各种条件、因素的变化,并且要根据这些变化随时调整配合比或工艺参数。 结合本工程特点,我们采取下列几项措施,确保高强砼的质量。 ( 1)现场设置砼实验室,不断优化砼的各种技术参数,控制砼的各项条件的变化。 ( 2)采用自动搅拌站生产砼,控制计量精度,砂、石、水泥供应渠道相对固定,严格按照高强砼的工艺要求控制砼的品质因素。 ( 3)推广水泥裹砂石砼,采用砂 +石子 +70%的水搅拌湿润其表面后再加水泥,增加对砂、石的包裹造壳,后再加 30%的水,使砼获得好的稠度,改善砼的粘度、泌水性、可泵性。 ( 4)砼在运输过程中,塌落度损失较大,为保证砼的可泵性,在砼运到现场后加水泥素浆或减水剂进行二次搅拌提高砼的塌落度。 ( 5)严格控制砼的原材料质量,选择好的花岗石采石场所生产的碎石,严禁使用强风化石,砂中含泥量不得超标准。 ( 6)重审采购员、施工员、质检员的职责,严格把材料进场、砼搅拌关,检查各种原材料的计量,发生问题时,实施一票否决权。 第二节 模板工程 本工程结构比较复杂,技术要求较高。 使用组合钢模板,小于 5cm的缝隙使用木模镶嵌,异形构件采用木模,模板支撑采用 Ф 48 的钢管,钢管与钢管之间的连接固定采用铸铁扣件。 为加快施工进度,对外凸的装饰线采用甩出拉结筋后浇的方法。 本工程模板量 268000m2, 按进度计划需要,地下室施工期间配二层梁板模,一层柱墙模,计 19000m2,钢管 680T(不包括脚手架钢管),并配备一台模板整修机修整变形钢模。 一、支撑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控制轴线用墨斗在底板上弹出柱、墙支撑控制线,控制线距墙 10cm,并在柱墙钢筋上部做好高程控制点,用以控制梁板模标高。 搭设模板支撑体系 首先,用钢管和扣件搭设满堂脚手架,既作为柱、墙模的水平支撑,也作为梁板模的垂直支撑。 满堂脚手架立杆纵横当层高 ≥ 米间距 米,层高< 米间距0. 9 米,梁底侧垂直于梁轴线方向,立杆间距 米,设立三 四道横杆、并在柱与柱、柱与墙、墙与墙之间加设斜撑,柱墙模板均固定在支撑体系上。 二.柱模支法 柱模的安装顺序是:安装前检查→平模及角模安装→检查对角线长度差→安装柱箍对拉螺栓→全面检查校正→整体固定。 安装前要检查模板底部砼面是否平整,若不平整应先在模板下口处铺一层水泥砂浆( 10- 20 厚)以免砼浇筑时漏浆而造成柱底烂根。 截面尺寸小于 600 600(包括 600 600)柱模不设对拉螺栓,只设柱箍,间距 500,截面尺寸大于 600 600 时,柱模 用对拉螺栓固定,下部间距450,上部间距 750。 三、墙板模支法 支模顺序是:支模前检查→支一侧模→钢筋绑扎→支另一侧模→安装对拉螺栓→调整钢模位置→紧固对拉螺栓→支撑固定→全面检查。 平梁直墙钢模采用横向排列方式组合,对拉螺栓采用 Ф 14,下部间距 450(竖向) 750(横向)对,上部间距 750 750,对拉螺栓从支模时留出的 150 150 方洞穿过,方洞用 150 150 特别钢模填补。 为保证外墙层与层之间的平整美观,在支上一层墙模时,下一层墙模上半部分暂不拆。 作为上一层模板 的支撑点。 同时将上下层模连成一体,防止穿裙现象。 地下室外墙及主楼柱墙(每层)都是一次浇筑完毕,模板侧压力较大,为保证质量,内外墙模板对拉螺栓均按最大侧压力设计,那 pm=rh(式中 r 为砼容重、取 r=/ m3, h 为墙板高度)。 由上式可得地下一、二、三、四、五层及地上十三 四十六层(按 层高计算)墙体上最大侧压力为 / m2,所以每层墙模下半部分对拉螺栓( Ф 14)间距 450(竖向) 750(横向),上半部侧压力相对较小,螺栓间距 750 750,地下一层至地上十一层(按 米层计算),考虑实际测算经验,墙体最大侧压力为 12T/ m2,墙下半部分对拉螺栓( Ф 14)间距 450(竖向) 650(横向)、上半部分为 750 750。 安装前检查主要是检查支模控制线位置是否准确无误和模板底部砼面是否平整,若不平整,先在模板下口处铺一层 10- 20mm 厚水泥砂浆,以免砼浇筑时,漏浆而造成烂根现象。 对拉螺栓和模板的封堵采用 150 150 钢模,为保证外墙层与层之间砼接槎的平整美观,在支上一层墙模时,下一层墙模上二块模板暂不拆,既做为上层模板的支撑点,同时也可将上下层墙墙模连成一体。 墙板模支撑固定方法见附录 17。 另外,为防止地下室外墙处对拉螺栓处出现渗漏,采用带有止水钢板的对拉螺栓并带有梯形木块,待墙板拆模后,取下梯形木块,然后用膨胀水泥砂浆封堵;如图示: 四、梁模支法 梁模安装顺序:复核轴线底标高及轴线位置→支梁底模(按规范、规定起拱)→绑扎钢筋→支梁侧模→复核梁模尺寸及位置→与相邻梁板连接固定。 当梁高小于 700 时,梁侧可用支撑板模的水平钢管顶撑,同时用一部分短钢管斜撑、当高大于 700 时,增加对拉螺栓固定。 五、板模支法 按规范规定起拱:两端支撑的梁或楼板 1/ 600,悬臂粱、悬臂板 1/ 300。 满堂脚手架搭好后,根据板底标高铺设水平龙骨,间距 300,然后安装板模,用阳角模将板模与梁模连接。 在楼梯踏步段靠砼墙处留 200,以后补浇。 六、模板的拆除 l.拆模时砼强度应达到以下要求: ①不承重的模板(如柱墙),其砼强度应在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害时,方可拆除。 ② 承重模板应在砼强度达到下表所规定强度时拆模: 项次 结构跨度米 拉设计标号取率% 1 板 < 2 50 2< < 8 70 2 梁 < 8 70 > 8 100 3 悬梁 < 2 70 > 2 100 表中所指砼强度应根据同条件试块确定。 ③注意:虽然砼达到拆模强度,但强度尚不能承受上部施工荷载时应保留部分支撑。 梁板采用早拆模体系,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50%时,在保留梁底支撑和部分板底支撑的情况下,可以拆除。 模板拆除的顺序是:柱墙、楼板模板梁侧模、梁底模。 七、模板施工注意事项 砼浇筑前认真复核模板位置,柱墙模板垂直度和梁板标高 ,准确检查预留孔洞位置及尺寸是否准确无误,模板支撑是否牢靠,接缝是否严密。 梁柱接头处是模板施工的难点,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砼的外观质量,此处不合模数的部位用木模,一定要精心制作,固定牢靠,严禁穷拼乱凑。 所有钢模在使用前都要涂刷隔离剂,旧钢模在使用前要修理。 砼施工时安排木工看模,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砼施工前,应清除模板内部的一切垃圾,尤其是石屑和锯屑,凡与砼接触的面板应清理干净。 第三节 钢筋工程 钢筋在福洲路 11号名人广场工地加工,使用 2 辆 10t货车运往 工地。 底板施工时将一台切断机和一台 120kw 对焊机吊人坑内进行长钢筋接长。 此处底板卷材防水需先做好并加强保护。 回填土后将一部分钢筋加工移到现场。 一、原材料要求: 进场钢筋应有出场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每捆钢筋应有标牌。 对进场钢筋按规范的标准抽样做机械性能试验。 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时应进行化学成份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 二、钢筋的储存: 进场后钢筋和加工好的钢筋应根据钢筋的牌号,直接分批堆放在由粘土砖砌成的高 30cm 间距 2 米的米上,以避免污垢或泥土的污染。 严禁随意堆放。 三、钢筋的接长: 钢筋的接长是钢筋工程的关键,我们将在不同部位采用电渣压力焊,闪光对焊,绑扎等不同的施工方法。 电渣压力焊: 为确保工程质量,所有柱及剪力墙暗柱主筋接长均采用电渣压焊接头,电渣压力焊属于熔化压力焊范畴,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焊接电流通过被接钢筋的端部接触点产生电弧,熔化周围焊剂形成渣池,之后转人电渣过程。 大量的电阻热使钢筋截面均匀加热,然后顶压,挤出液态金属和熔渣,冷却后凝固,结晶形成接头。 ①质量要求: 首先从外观检查,接头焊包均匀,不得有裂纹,钢筋表面无明显烧伤等缺陷,接头处钢筋轴线的侧移不得超过 倍钢筋直径,同时不得大于 2mm,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 4176。 另外,以 300 个同类型接头为批取三个试件进行拉伸试验,抗拉强度均不能低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数值。 ②施工时注意事项: 钢筋焊接的端头垂直,端面直平。 上下钢筋要对正压紧,焊接过程中不允许搬动钢筋,正式焊前应先做试件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 在低温下施工时药盒要尽量晚些拆除,以确保焊头的缓冷。 雨雪天不得施焊。 焊渣用高压水冲洗干净,不得积存在柱中及 砼表面上。 绑扎接头,钢筋采用绑扎接头形式,板底筋(底板为顶筋)在支座处搭接,搭接长度为 40d,接头错开 40d,且在同一截面钢筋搭接数量受压区不得大于 50%,受拉区不得大于 50%。 四.钢筋的下料绑扎 l.认真熟悉图纸,准确放样并填写料单。 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相符。 先绑扎主要钢筋,然后绑扎次要钢筋及板筋。 绑扎前在模板或垫层上标出板筋位置,在柱梁及墙筋上画出箍筋及分布筋位置线,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在砼浇筑前 ,将柱墙主筋在楼面处同箍筋及水平筋用电焊点牢,以防柱墙筋移位。 梁内通长钢筋需接长时,上筋布置在跨中,下筋布置在支座。 底板上层筋及中层筋均用凳筋架立, 1m 厚板凳筋采用 Ф 16 钢筋间距 , 2m 厚板采用 Ф 25 筋间距 ,楼板采用 Ф 8 间距 ,梅花状布置。 五、钢筋绑扎完后,应重点检查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钢号、直径、根数、间距是否正确。 特别是要检查支座负筋的位置。 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搭接 长度是否符合规定。 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有无松动现象。 检查钢筋是否清洁。 第四节 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 选用藤州产 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及配套粘结剂和聚氨脂嵌缝膏。 底板采用空铺法施工 ,外墙面采用满涂胶法施工。 ( l)清理基层表面,使用铁锹、铲刀铲乱,用于 m3/ h 空压机清扫干净,对大的疙瘩、凸凹不平处进行修补. ( 2)阴阳角、转角应做出圆弧形或三角形转弯,决不能在 90 度转度上铺设卷材.转角处的弧圆直径或三角形 的外线均不能小于 40mm,如图: ( 3)在铺帖卷材之前对阴阳角、排水口、管道等薄弱部位做增强处理,以聚氨脂涂膜防水材料处理:按甲料:乙料 = 1: 5 的比例配合搅拌均匀,涂刷在细部周围,涂刷宽度应距细部中心不小于 20cm。 涂刷后 24h 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 4)在转角处和立面上卷材应自上而下进行铺贴,按预先量好卷材尺寸扣除搭接宽度,在铺萜前弹线标明。 ( 5)接头采用搭接,宽度 10cm,刷胶剂时要用刀,决对不能不用力,刷时要沾少量胶粘剂往返用力地刷,至少要两到三次,使胶粘剂刷的 均匀,决对不允许刷胶时出现刷的薄厚不均匀现象,刷后 20- 30min达到最佳粘着时间时马上用手辊用力压牢,接头处决对不允许有任何 一点气泡. 搭接缝用聚氨脂涂膜嵌缝,特别是转角处的卷材搭接为重点嵌缝处,均满涂两遍宽 15cm,厚。 底板防水采用 40mm。 厚细石( l- 2cm 石子)砼保护,返上的砖墙立面和基础侧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