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艺及设备概论(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中起重要作用 新型发酵工业:年产量 115 万吨;产值 150亿;利税 50亿。 酿酒工业(不包括酒精):年产量 2020 万吨左右;产值 450 亿;利税 120 亿。 2,科技进步,技术水平提高 例如:糖化酶的发酵液酶活力由 7000u/ ml 提高至 3000040000u/ ml;味精和柠檬酸三个主要指标:产酸率、转化率和提取率提高 5%左右。 3,积极开发新产品 特鲜味精;无水柠檬酸、柠檬酸盐;高温α 淀粉酶;纤维素酶;β 葡聚糖酶;异淀粉酶等酶制剂; L苹果酸; L乳酸;衣康酸;黄原胶。 功能性发酵制品 : r亚麻酸;冬虫夏草;蘑菇、灵芝多糖。 活性肽;红曲色素 , 低聚异麦芽糖、果糖、半乳糖、木糖;海藻糖等等。 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虽然我国发酵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 总体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 多数工厂规模小、效益低 味精生产万吨以上产量的工厂有 17 家,其余都在万吨以下,最大规模是周口莲花味精集团公司,年产 12 万吨,其次是菱 花集团,年产 8 万吨。 发酵罐容量我国只有个别工厂在6060 立方米,而国外普遍在 500600 立方米以上。 味精生产原料我国主要以淀粉为原料,成本相对比较高,吨产品制造成本比国外高 2020 元左右。 日本劳动生产率高,在技术和经济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1998 年味精生产企业 89 家,其中亏损 37 家,占 41%。 柠檬酸行业万吨以上的工厂有六家,其余均在万吨以下,最大规模是安徽丰原生化集团,年产 6 万吨以上。 1998 年有 28 家生产,亏损企业 12 家,占 42%。 酶制剂行业有 39 家,其中万吨以上,销售额 2020万以上有 8 家,其余均 在万吨以下。 2, 生产技术水平比较低 我国淀粉生产企业约 400 家,玉米淀粉原料干物收率平均在 90%左右,比国外低 5%8%,多数工厂付产品回收利用较差。 味精和柠檬酸三率与国外先进水平比也有差距,我国味精主要以淀粉为原料,其产酸率、转化率、提取收率与国外比较,如: 产酸率 转化率 提取收率 国内 (平均 ) 国外 12%以上 5560% 9095% 主要酶制剂品种发酵水平对比 发酵水平 μ/ m1 国内水平 国际水平 中温淀粉酶 400500 1000 以上 2709 碱性蛋白酶 1500020200 30000 以上 糖化酶 2020025000 30000 以上 3, 产品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 酶制剂行业比较突出,在产品结构方面比较单一,主要以淀粉酶类为主,如: 1991 年酶制剂总产量为 9万吨,其中糖化酶总产量 7万吨,占总产量 78%,其他品种只占 22%。 8年来结构调整仍变化不大, 1999 年糖化酶占总产量比例达到 64%。 与国外产品结构对照显然不合理,当然我们不能照搬,但是可以借鉴,可以根据中国国情依市场需求加以调整。 国内外酶制剂产品结构对比 国别/品种 国外 (占比例 )% 国内 (占比例 )% 诺和诺德 1997 年年报 (世界 )% 蛋白酶 37 21 洗涤剂用酶 38 糖化酶 11 61 淀粉加工用酶 11 淀粉酶 15 17 纺织用酶 9 凝乳酶 9 0 其他行业 42 果胶酶 9 少量 2 2 葡萄糖异构酶 11 少量 2 2 其他 8 1 2 2 4, 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柠檬酸产品以出口为主,国内市场只占 20%左右,主要应用于食品饮料,其他方面应用很少,美国和西欧已广泛开展应用于家用洗涤剂、清洁剂、医药化妆品以及饲料工业中,我国这方面研究的很少。 酶制剂由于品种的缺乏,以及应用技术上开展不够,因此应用面拓展缓慢。 5, 技术装备和检测手段落后,自动化水平低。 多数工厂还是沿用传统工艺和手工操作,劳动生产率比较低。 6, 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差 目前三河和三湖一带的发酵工厂的废水已初步得到了治理,重点工厂已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但是离清洁生产还有较大距离,表现在原料利用率比较低,一般比国外先进水平低 3% 5%。 七、发酵工程在轻工、食品领域的展望 1,高产菌种和特殊环境微生物的遗传育种 2,新酶品种开发和应用 3,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开发和应用 4,生物 技术产物工业规模的分离和提取 第一部分 啤酒工艺综合实验 实验一 还原糖的测定 3 实验二 α 氨基氮的测定(茚三酮法) 4 实验三 双乙酰(紫外分光光度法) 5 实验四 总酸(电位滴定法) 6 实验五 酒精度 7 实验六 原麦汁浓度(蒸馏 ——密度法) 9 实验七 真正发酵度 (实际发酵度 ) 10 实验八 协定法糖化和外加酶糖化法 11 第二部分 通风发酵综合实验 实验一 淀粉质原料的水分测定 12 实验二 原料中粗淀粉的测定 13 实验三 还原糖的测定 17 实验四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19 实验五 糖化酶的测定方法 22 实验六 玉米 淀粉 液 化 及 糖化 24 实验七 面包酵母流加培养与分批培养试验 27 实验八 糖化酶的发酵和提取实验 31 目 录 实验讲义 实验九 酸性蛋白酶固态发酵实验 34 第一部分 啤酒工艺综合实验 实验一 还原糖的测定 1 原理 本法是利用含有自由醛基的还原糖,在碱性溶液中,能将二价铜还原成氧化亚铜的性质进行测定。 2 仪器 下端弯曲与管身成直角的滴定管。 3 试剂 ( 1)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配制:溶 26克硫代硫酸钠及 1000ml水中。 缓和煮沸 10min,冷却。 将溶液保存于棕色具塞瓶中,放置一周后过滤备用。 标定: 称取于 120℃烘至恒重的重铬酸钾 克,称准至 ,置于 500ml具塞锥形瓶中,溶于 25ml煮沸并冷却的水中,加 2 克碘化钾及 20ml 4N 的硫酸。 待碘化钾溶解后,于暗处放置 10min,加 250ml水,用 N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加 3ml %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溶液由蓝色转变成亮蓝绿色。 同时作空白试验校正结果。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当量浓度 N 按下式计算: N= G/ 式中: G—— 重铬酸钾的重量(克) V—— 硫代硫酸钠溶液的用量( ml) —— 每毫克当量 重铬酸钾的克数 ( 2) 4N 的硫酸溶液 边搅拌边将 56ml的浓硫酸小心地加入到约 350ml蒸馏水中,并定容至 500ml。 ( 3) %淀粉溶液 ,加少量水调成糊状,在不断搅拌下注入 200ml沸水中,微沸 2min,冷却,加水稀释成 250ml。 ( 4) 30%醋酸溶液 取 ,用水定容至 100ml. ( 5) 斐林溶液 A. 硫酸铜溶液 溶 克硫酸铜于水中,稀释至。 B. 碱性酒石酸盐溶液 溶 173 克酒石酸钾钠, 50 克氢氧化钠溶于水中,稀释至。 4 标定: 取 斐林溶液的 A 液,加 4ml30%醋酸溶液和 3g 碘化钾,加 25ml 煮沸后冷却的水,使碘化钾溶解,以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溶液呈微黄色,加硫氰酸铵 2g, %淀粉溶液 3ml,搅拌后,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斐林溶液的校正系数 f 计算如下: 式中: V——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用量( ml) —— 每毫升 硫代硫酸钠溶液相当的铜的克数 —— 每毫升斐林溶液的 A液中含有的铜的克数 ( 6)次甲基蓝指示液, 1% 1g次甲 基蓝溶于 100ml水中。 5 操作步骤 ( 1)取糖化试验的麦芽汁,稀释至 20 倍或更合适的倍数,使其滴定量在 15~ 50ml之间。 ( 2) 预备实验 取斐林溶液 A、 B 各 ,置锥形瓶中,加 10ml 水稀释,加热使其于 5min 内沸腾,在沸腾状态下用滴定管滴入稀释麦芽汁至蓝色即将消失时,加 1~ 2 滴次甲基蓝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所用稀释麦芽汁的数量。 ( 3) 正式测定 在 200ml锥形瓶中加入斐林溶液 A、 B 各 ,再加少于预备实验所用 1ml的麦芽汁,加热至沸后,加 1~ 2 滴次甲基蓝指示液,用稀释麦 芽汁滴至终点,记录用去稀释麦芽汁的总量。 6 计算 根据稀释麦芽汁在正式测定中的用量,查表得相应麦芽糖量,再用下式计算: 总还原糖(麦芽糖, g/ml麦汁)= f179。 n 或 总还原糖(麦芽糖, g/100g浸出物)= 式中: f—— 斐林溶液系数 n—— 稀释倍数 G—— 麦芽汁中浸出物含量( %) D—— 麦芽汁 20℃比重 注意事项: ( 1) 本测定的操作条件必须严格控制,加热时间、滴定速度每次测定都必须一致,由沸腾至滴定完毕必须在 3min 内结束,否则应重做。 ( 2) 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标定斐林溶液,标准溶液的浓度应正好 ,否则计算时应把用量换算成相当于 的用量。 实验二 α 氨基氮的测定(茚三酮法) 实验试剂 a 显色剂 100 克磷酸氢二钠( ) 60 克磷酸二氢钾( KH2PO4) 克水合茚三酮 克果糖 用水溶液溶解后稀释至 1 升(此溶液在低温下用棕色瓶可保存 2周, pH应为。 操作时可以按比例配成 100ml)。 b 稀释溶液 : 2 克碘酸钾溶于 600ml水中,再加入 96%乙醇 400ml. c 标准溶液: 溶 100ml水中, 0℃贮藏。 用时按要求稀释。 该溶液含有 200mgα 氨基氮 /升。 查表得 100ml麦芽汁中麦芽糖毫克数 1000 f179。 查表得 100ml麦芽汁中麦芽糖毫克数 179。 n 1000179。 G179。 D 实验操作 取糖化的麦芽汁 (或者是其他的合适量,使稀释后的浓度为 13mgα 氨基氮 /升),放入 100ml的容量瓶中,稀释到刻度,摇匀。 标准甘氨酸溶液稀释液:取 ,在 100ml的容量瓶中稀释到刻度。 取麦芽汁稀释溶液、水、标准的甘氨酸溶液(三个)稀释液各 ,放入比色管中,(水用于空白对照),各比色管中分别加入 的显色剂,摇匀,在 沸水中加热 16min。 (此时应该准备 20℃的水浴) 20℃水浴中冷却 20min。 加入 ,摇匀,在 30min 内于 570nm 处测定吸光度值。 计算 游离的α 氨基氮(毫克 /升麦芽汁) =2179。 100179。 样品溶液吸光度值 / 标准溶液平均吸光度 实验三 双乙酰( 紫外分光光度法) 1 原理 双乙酰作为挥发性组份从啤酒样中蒸发出来,与邻苯二胺反应,生成 2, 3-二甲喹喔啉,在 335nm 波长下进行测定。 由于其他联二酮类都具有相同的反应特性,再加上蒸馏过程中部分前驱 体要转化成联二酮,因此上述测定结果为总联二酮含量 (以双乙酰表示 )。 2 仪器 a) 带有加热套管的双乙酰蒸馏器 ; b) 具有锥形瓶 (或平底蒸馏烧瓶 )的蒸汽发生瓶: 2020mL(或 3000mL) ; c) 容量瓶: 25 mL ; d) 紫外分光光度计:备有 10mm 石英比色皿或 20mm 玻璃比色皿。 3 试剂和溶液 a) 4mol/L 盐酸溶液:按 GB/T 601 配制; b) l0g/L 邻苯二胺溶液:称取邻苯二胺 ,溶于 4mol/L 盐酸溶液中,并定容至10mL,摇匀,放于暗处。 此溶液须当天配制与使用;若配制出来的溶液呈红色,应重新更换新试 剂; c) 有机硅消泡剂 (或甘油聚醚 )。 4 分析步骤 蒸馏 将双乙酰蒸馏器安装好,加热蒸汽发生瓶,使水至沸。 通汽预热后,置 25mL 容量瓶于冷凝器出口接受馏出液,外加冰浴冷却,加 2~ 4 滴消泡剂于 100mL量筒中,再注入未经除气的预先冷至 5℃左右的酒样 100mL,迅速。发酵工艺及设备概论(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TSP ― 环境空气现状评价 ( 1)评价因子: SO NO TSP 三项 ( 2)评价标准: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中二级标准浓度值。 ( 3)评价方法:采用单项标准指数法。 标准指数 Pi计算表达式: Pi=Ci/Coi 式中: Pi—— i种污染物标准指数值; Ci—— i种污染物实测浓度值, mg/Nm3; Coi—— i 种污染物标准浓度值, mg/Nm3。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第三篇电气 输变电工程《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3 试验前的条件和准备工作 根据试验性质,确定试验项目,组织作业人员学习作业指导书,使全体作业人员熟悉作业内容、作业标准、安全注意事项。 了解被试设备出厂和历史试验数据,分析设备状况。
中性点雷电全波冲击试验 变 压 器 试 验 • 试验设备: • CDY 4800kV/720kJ冲击电压发生器 • CDF 4800 kV弱阻尼电容分压器 • CDJ3600kV多级球隙截波装置 • Highvolt SBG4冲击控制系统 • TRAS200124通道数字式冲击电压测量系统 三、特殊试验 • ( 1)、短时感应耐压试验( ACSD) • 目的:考核变压器主绝缘
度降至 10 摄氏度时所用的时间 产品在保质期内的质量变化情况 成品的 微生物、物理化学及感官指标 若该批成品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法规及本生产单位对该产品的 各方面要求,该产品方可放行进入市场。 成品运输条件必须符合保鲜 制品运输条件(食品卫生及温度条件)要求。 教 案 首 页 授课顺序 7 学时 2 日期 20 年 月 日 班级 课题 第二章冰淇淋的生产工艺 167。 21 绪论及冰淇淋原辅料
牛乳迅速降温至 45℃ 以下,接入发酵剂的量为原料乳量的 1%~ 3%。 采用混合菌株发酵时,总接种量不变,两菌株等量接种。 5. 分装、封口、发酵: 接种后,分装于消毒过的酸奶瓶或其它容器中,加盖或封口后送培养箱或发酵室保温发酵 3~ 6h。 6. 冷却后熟: 经检查,酸奶已达到凝固状态 (pH 达 4. 2~ 4. 3)时,取出置 2~5℃ 条件下冷藏 24h 即得成品。 品尝自己制作的酸奶
程 三茅活 动 平台 HR的借力成 长 通道 : 12 劳动争议的特点 劳动争议案件数高速增长 其他性质企业劳动争议案件数明显高于国有企业 劳动者的申诉率高,胜诉率也高 经济发达地区劳动争议多于经济发展滞后地区 依法裁决比重进一步加大 三茅活 动 平台 HR的借力成 长 通道 : 13 劳动争议的原因 宏观原因 法律观念淡薄 法规制定滞后 劳动力供过于求 长期遗留问题 劳动争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