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电解原理及其应用考试复习资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象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出气体,溶液变红 2H++2e- ====H2↑ ② 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 2Cl- - 2e- ====Cl2↑ 把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 Y电极附近,试纸变蓝色 (2)如果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 a选用 CuSO4溶液,则 : ① X电极的材料是 ___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Y电极的材料是 _____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 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 ) 纯铜 Cu2++2e- ====Cu 粗铜 Cu- 2e- ====Cu2+ 6. 回答下列问题 (1) 今有 2H2+O2====2H2O反应,构成燃料电池,则负极通的应是 ______,正极通的应是 _______, 电极反应式分别为 : KOH H2 O2 负极 : 2H2+4OH一 4e一 =====4H2O 正极 : O2+2H2O+4e一 一 4OH一 (2) 如把 KOH改为稀 H2SO4作电解质 , 则电极反应式分别为 : 负极 : 2H2—4e一 ====4H+ 正极 : O2+4e一 +4H+=====2H2O (1)和 (2)的电池液不同,反应进行后 , 溶液的 pH各有何变化 ? 前变小,后变大 (3) 如把 H2改为 CH4, KOH作导电物质,则电极反应式分别为 : (3) 如把 H2改为 CH4, KOH作导电物质,则电极反应式分别为 : 负极 : CH4+10OH一 一 8e一 ===CO32- +7H2O 正极 : 2O2+4H2O+8e一 ===8OH一 [课后巩固 B] 1. 镍 —镉 (Ni—Cd)可充电电池 , 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 Cd(OH)2+2Ni(OH)2 Cd+2NiO(OH)+2H2O,由此可知 , 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 A. Cd B. NiO(OH) C. Cd(OH)2 D. Ni(OH)2 放 电 充 电 A 2. 如图所示的装置,在铁圈和银圈的焊接处 , 用一根棉线将其悬吊在盛水的烧杯中 , 使之平衡。 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 CuSO4溶液 , 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D 3. 有 A、 B、 C、 D四种金属,将 A与 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 , B不易腐蚀。 将 A、 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 , D比 A反应剧烈。 将铜浸入 B的盐溶液中 , 无明显变化。 若将铜浸入 C溶液中 , 有金属 C析出 . 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DCAB B. DABC C. DBAC D. BADC B 4. 根据下列事实 : (1) A+B2+=====A2++B。 (2) D+2H2O===D(OH)2+H2↑。 (3) 以 B、 E为电极与 E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 E2++2e==E, B2e===B2+,由此可知A2+、 B2+、 D2+、 E2+的氧化性强弱关系是 : A. D2+A2+B2+E2+ B. A2+B2+D2+E2+ C. D2+E2+A2+B2+ D. E2+B2+A2+D2+ 4. 根据下列事实 : (1) A+B2+=====A2++B。 (2) D+2H2O===D(OH)2+H2↑。 (3) 以 B、 E为电极与 E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 E2++2e==E, B2e===B2+,由此可知A2+、 B2+、 D2+、 E2+的氧化性强弱关系是 : A. D2+A2+B2+E2+ B. A2+B2+D2+E2+ C. D2+E2+A2+B2+ D. E2+B2+A2+D2+ D 5. 现有 500 mL混有 NaOH的饱和食盐水 , pH=10,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 , 阴极共产生 H2(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体积 ). 则电解后溶液在室温下 pH为 : A. 8 B. 10 C. 12 D. 14 D 6. 氢氧化钠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重要化工原料。 工业上主要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获得氢氧化钠,我国的氯碱工业大多采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槽。 (1)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电极反应和总的离子方程式 : 阳极 __________________, 阴极 :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式 : 2Cl- - 2e- ==Cl2↑ 2H++2e- ===H2↑ 6. 氢氧化钠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重要化工原料。 工业上主要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获得氢氧化钠,我国的氯碱工业大多采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槽。 (1)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电极反应和总的离子方程式 : 阳极 __________________, 阴极 :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式 : 2Cl- - 2e- ==Cl2↑ 2H++2e- ===H2↑ 2NaCl+2H2O=== 2NaOH + H2+ Cl2↑ (2)离子交换膜电解槽一般采用钛作阳极,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极一般用碳钢网制成。 阳离子交换膜把电解槽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 , 其作用是 : 阳极产生的 Cl2不易腐蚀金属 既能防止阴极产生的 H2和阳极产生的Cl2相混合而引起爆炸 , 又能避免 Cl2和 NaOH溶液作用生成 NaClO而影响烧碱的质量。 (3)为使电解氯化钠的速度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增大阴极碳钢网面积 B. 提高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温度 C. 加大阴极与阳极间的距离 D. 提高电解时的电源电压 ABD (4) 如果将某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的①电解时的电压增大到原来的 2倍,②电解时的电流增大到原来的 2倍,③电解时的温度从30℃ 提高到 60℃ ,则电解速率一定会达到原来 2倍的是 ____,解释其原因: ② 当电解时的电压增大到原来的 2倍时,电解池的电阻可能会变化,电流不一定为原来的 2倍;当电解时的温度从 30 ℃ 提高到 60 ℃ 时,电解池的内阻会有所降低,但不一定恰好降低为原来的一半。 当电解时的电流增大到原来的 2倍时,单位时间内流过电路的电荷量恰好为原来的 2倍,发生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也恰好为原来的 2倍,即反应速率为原来的 2倍 . 专题七 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 【 课前导引 】 1. 下列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在不同情况下生成物不同的是 : ① H2S与 O2 ② Na与 O2 ③ P和Cl2 ④ H3PO4和 NaOH ⑤ C和 O2 ⑥ Cu和 HNO3 A. 仅①② B. 仅①②③ C. 除④外 D. 全部 D 2. 下图是某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图 (生成物中不含该元素的物质均已略去 ),图中 A是单质, D在常温下呈气态, E可用作化肥,也可用来作炸药。 A C D B E F (1) 写出 A的电子式 _________________; B分子的结构呈 _________________; (2) 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B→C: F→C: 三角锥形 4NH3+5O2 4NO+6H2O 催化剂 加热 3Cu + 8HNO3(稀 ) = 3Cu(NO3)2+2NO↑+4H2O 【 考点搜索 】 1. 掌握氯、氧、硫、氮、磷、碳、硅、所在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规律和特殊性。 2. 重点掌握下列典型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 卤素: Cl HCl、 Ca(ClO) BrI2。 (2) 氧族: O O H2O S、 H2S、SO SO H2SO4。 (3) 氮族: N NH NO、 NOHNO红磷与白磷、 H3PO4。 (4) 碳族: C、 CO、 CO Si、 SiO硅酸盐。 (5) 氢:氢气的可燃性与还原性。 3. 掌握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 4. 掌握氯气、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碳、氨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气体的收集与尾气的吸收。 5. 以硫酸为例,了解化工生产中化学原理的确定。 初步了解原料和能源的合理应用、“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综合经济效益问题。 6. 以合成氨为例。 了解化学工业中反应条件的选择依据。 7. 了解硫、碳、氮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以及防止大气污染。 【 在线探究 】 1. 8mol/L30mLHNO3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为 NO2和 NO,反应结束后测得溶液中 n(H+)为 amol,则溶液中所含n(NO3)为 : A. amol B. (+a)mol C. (+a)mol D. (+a)mol B 2. A、 B、 C、 D、 E、 F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反应条件未标出 ),其中反应①是置换反应。 (1) A、 D、 F都是非金属单质,且 A、D。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