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岩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地震角,本次设计取 0; 墙后填土的天然重度: =25KN/m3; 填土饱和重度: =26KN/m3; 浆砌石的重度: =23KN/m3; 地基土的容重: =25KN/m3; 修正后的持力层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700kP。 ( 3)材料型号及构造设计 根据《挡土墙》( 04J008)表 中的各类型挡土墙的修建材料,采用M10级水泥砂浆砌筑墙身和基础,毛石强度等级为 MU30,毛石的掺入量不大于总体积的 30%。 墙背填料根据附近土源,尽量选用抗剪强度高和透水性强的砾石或砂土,当选用粘性土作填料时,宜掺入适量的砂砾或碎石;不得选用膨胀土、淤泥质土、耕植土作填料。 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 2020)查表得墙体的各项强度参数: 抗压强度设计值: 690kP; 抗拉强度设计值: 70 kP; 抗剪强度设计值: 190 kP; 抗弯强度设计值: 110 kP。 ( 4) 挡土墙的截面尺寸 设计 李萧萧的个人主页 需要文档请给我留言。 根据该路段挡墙设计荷载及挡墙设计高度( H)确定其截面尺寸。 包括:墙顶宽度 a、墙底水平宽度 b、墙趾高 h、墙趾宽 d、挡墙墙面倾斜度 m挡墙墙背倾斜度 m2及挡墙基底倾斜度 mp。 表 51 挡土墙拟定截面尺寸 墙高 (m) 项目 6 墙顶宽度 b(m) 墙底水平宽度 B(m) 墙趾高 h(m) 墙趾宽 d(m) 挡墙墙面倾斜度 4:1 挡墙墙背倾斜度 0 挡墙基底倾斜度 0 挡墙后边坡坡比 1: 0 ( 5) 主 动土压力的计算 挡土墙的主动土压力采用《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 2020)中的库仑土压力公式计算: aa KHF 其中主动土压力系数: 222c o sc o ss i ns i n1c o sc o sc o sc o s aK 式中: — 墙后填土的重度( KN/m3); —— 填土内摩擦角(度); 李萧萧的个人主页 需要文档请给我留言。 —— 地震角(度);措施设防η =0, 7度设防η =; —— 墙背与填土之间摩擦角(度); —— 墙后边坡角(度); —— 挡土墙墙背与铅垂线的夹角(度)。 将 6 63节中的有关参数代入上式计算得主动土压力 Fa=。 ( 6)结构及承载力的校核 ① 抗滑验算与抗倾覆验算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 2020),挡土墙抗滑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 tat anns GE EGK 0cosGGn 0sinGGt 式中: G —— 挡墙每延米自重( KN/m); aE —— 每延米主动岩土压力合力( KN/m); 0 —— 挡墙基底倾角(度); —— 挡墙墙背倾角(度); —— 岩土对挡墙墙背摩擦角(度)。 —— 岩土对挡墙基底的摩擦系数,宜由试验确定。 抗倾覆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faxfazt zE xEGxK sinaax EE co saaz EE zctgbxf 李萧萧的个人主页 需要文档请给我留言。 btgzzf 式中: G —— 挡墙每延米自重( KN/m); aE —— 每延米 主动岩土压力合力( KN/m); z —— 岩土压力作用点至墙踵的高度( m); 0x —— 挡墙中心至墙趾的水平距离( m); b —— 基底的水平投影宽度( m)。 将 6 64节中的有关参数代入上式计算得抗滑移稳定性系数为 ,抗倾覆稳定性系数为 ,均满足稳定性要求。 ②地基承载力的验算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2020),地基承载力的验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挡土墙地基承载力的验算中,地基平均应力: fP ;地基最大应力:fP 。 其中: f 为修正后的持力层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当基底为 : 1 时, f将减为 ;基底为 : 1 时, f 将折减为。 地基为岩基时偏心距 4be ,地基为土质地基时偏心距: 6be。 其中: b 为挡土墙底面宽。 因为基底为 : 1, f 将减为 ,将 61 节中的值代入得 630kP,作用于基底的合力偏心距验算满足: e= = * = (m),地基承载力验算满足 : 最大压应力 = = (kPa)。 所以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③ 墙身强度验算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 2020),墙身的强度验算包括:李萧萧的个人主页 需要文档请给我留言。 压应力验算,拉应力验算,剪应力验算和弯矩验算。 压应力验算: fAN 式中: N —— 轴向力设计值; f —— 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 2020)第 条采用; A — — 截面面积。 拉应力验算: AfN tt 式中: tN —— 轴心拉力设计值; tf —— 砌体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应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 2020)第 条采用; 剪应力验算: AfV v 式中: V —— 截面剪力设计值; vf —— 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 , 应 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 2020)第 条采用; A —— 截面面积。 弯矩验算: WfM tm 式中: M —— 弯矩设计值; tmf —— 砌体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应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 2020)表 采用; W —— 截面抵抗矩。 李萧萧的个人主页 需要文档请给我留言。 根据 62 节中所选的墙体材料,按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20)查表得墙体的各项强度参数: 抗压强度设计值: 690kP; 抗拉强度设计值: 70 kP; 抗剪强度设计值: 190 kP; 抗弯强度设计值: 110 kP。 按上述公式计算得: 压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 690(kPa) 拉应力验算满足:计算值 = 70(kPa) 剪应力验算满足:计算值 = 190(kPa) 弯矩验算满足: 计算值 = 110(kPa) 综合得:墙身的强度验算满足要求。 孔设计 挡土墙上设排水孔。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 87),沿墙高2m,墙长 3m 设一个排水孔,排水孔坡降 5%。 每个排水孔对应的墙后设置卵石堆囊( 1m 1m 1m)。 挡土墙深入基岩。 挡土墙前墙脚处设置截水沟。 (1)《 xx 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 》。 (2) 《湖北省三峡库区滑坡防治地质勘察与治理工程技术规定》(湖北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以下简称《技术规定》); (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 GB503302020); (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7); 李萧萧的个人主页 需要文档请给我留言。 (5)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20); (6) 《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 )(以下简称《技术要求 2》)。 根据边坡特征和地形地貌特征,在锚固区下部高程 525m 附近 修建一条单向永久性梯形(上大下小)截水沟 , 在截水沟两侧修建两条排水沟 ,具体位置详见治理工程平面布置图。 截水沟长 ,北侧排水沟长 , 南侧排水沟长 , 截排水沟均采用 MU30 块 石砌筑,用 M10 水泥砂浆抹面2cm 厚。 (1)汇流面 积 取平面图上的量测面积。 经量测切坡汇流面 积为 16250m2。 (2)坡面长度和坡度 在典型剖面图上量测坡面斜长 L1 和斜坡坡角α。 经量测斜坡长度为,斜坡坡角为 35176。 (3)确定地表径流系数 按《规范 4》表 确定地表径流系数。 对 该 切坡, =。 (4) 设计降雨强度 q 据《技术要求 2》 , 设计标准为 ( 20年一遇),校核标准为 ( 25年一遇)。 (5) 计算设计汇流量 Q 据《规范 4》 ,设计汇流量计算公式为: FqQ 上式中, Q为设计汇流量( L/s); q为设计降雨强度( L/);为地表径流系数; F 为汇水面积( ha)。 李萧萧的个人主页 需要文档请给我留言。 代入相关数据计算得 Q=。 (6)计算过流断面面 积 W 据《规范规定》 ,同时 按《技术要求 2》 的堵塞系数,确定设计过流断面面积计算公式如下: RinR QW )/( 式中, Q 为设计汇流量 (m3/s); R 为水力半径 (m),按表 1计算; n 为排水沟壁的粗糙系数,对浆砌片石明沟,取 ; i 为水力坡降,取排水沟底的斜率,计算时取。 代入相关数据,计算得 W=。 拟定断面面积为 =W。 所以拟定断面尺寸满足截排水要求。 经验算,其他两个断面也满足要求。 表 51 排水沟水力半径计算用表 断面形式 断面图 水力半径( R) 矩形 bh hbbhR 2 梯形 hb2b1 1a11a2 22 21112 )21( hb hbbR 李萧萧的个人主页 需要文档请给我留言。 第六章 防治工程工程 监测设计 xx 边坡目前尚未建立完善有效的监测网。 为防止和避免高切坡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拟建工程场 地的安全,必须建立健全监测网。 1.建立健全变形监测网络,施工前进行监测,预报边坡的变形发展趋势。 2.在整个治理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跟踪监测,超前预报,确保施工期间滑坡区工作人员、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3.监测成果用于施工期间反馈设计,指导优化后续工程施工。 竣工后用于检验防治效果。 4.施工完成后,对重点段进行长期监测,结合群测群防,及时发现和预报险情,防止突发灾害一旦发生时造成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监测设计 ( 1)设计依据 1)地质依据 《 xx 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 李萧萧的个人主页 需要文档请给我留言。 2)测量技术依据 ①《国家水准测量规范》; ②《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 ③《大地变形测量规范》; ④《水工建筑物观测工作手册》; ⑤《岩土工程测试技术》。 ⑥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CJ/T897) (1997)。 ( 2)监测设计原则 1)建立系统化立体化监测网 充分利用现有监测设施和资料基础上,建立系统化、立体化监测网络,在治理、施工全过程中及时测定和预报滑坡的位移、应力等变化情况,确保施工安全。 2)采取综合监测方法 监 测工作采取地面变形监测、群测群防等综合手段。 3)实施长期监测 进行全过程监测工作。 包括地面监测、施工安全监测、防治效果监测,以监测结果作为反馈设计、指导施工和检验防治效果的依据。 工程完工后变形监测点、防治效果监测点应转为长期监测点。 4)监测仪器选择原则 ①仪器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 ②足够的测量精度、灵敏度及相应量程。 ③现场使用比较方便、简单。 ④仪器不易损坏,尤其是长期监测仪器应具有防风、防雨、防腐、防潮、防震、防雷电干扰等与环境相适应的性能。 李萧萧的个人主页 需要文档请给我留言。 ( 1)监测方法 一般而言,用于 斜坡变形监测的方法主要有 : 1)深部位移 主要用于监测施工中坡体滑移的动态变化情况,判断坡体的稳定性,用以指导防治工程的实施和效果检验。 通过钻孔倾斜仪在不同时间观测到测斜管内相应位置的读数变化和随深度的累计变化值。 即可得到测斜管管口及不同深度的水平位移量,确定斜坡发生位移的大小、方向和速率,达到全深度、全方位变形观测目的。 2)边坡表面绝对位移监测 常规的大地变形测量是监测裂缝分割滑体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的大小、方向及速率变化的重要手段。 3)地下水动态监测 施工期间在雨季和旱季在各观测井采取水样进行水质简分 析。 监测施工前后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评价防治工程对地下水的影响,监测数据用于反馈设计,指导后续工程施工。 4)裂缝相对位移监测 在坡体上顺坡体走向发育的裂缝处设置地表裂缝相对位移监测,目的是直观地了解坡。 体表层变形发展状况,配合其他监测手段指导防灾减灾工作。 5)目视观察 安排指定人员定期、不定期查看库岸各段地面变形迹象,以及防护工程是否失效,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有。危岩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技巧 • 1,2,3… 构架自己的思路 ,并让听众抓住要点 • 常用语言 : •第一 ,第二 ,第三 , •最重要的是 … •首先 …其次 …. 危机爆发的过程和处理方案 起初,媒体的问题集中在 发生了什么事 哪出了麻烦 为什么 谁该受到指责 目前进展如何 “ 错误 ” 的时间 找不到相关负责人 “ 人都去哪儿了 ?!” 预计 … 最初的报道混乱且不准确 “
环,改善营养,防止褥疮发生。 • 增进病人营养和鼓励病人活动(不影响疾病治疗的情况下),即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并应摄足水分,以增加皮肤的抵抗力。 压疮的治疗和护理 • 评估 • 压疮的临床分期 • 第一期:淤血红润期。 指局部皮肤收压或潮湿刺激后,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短时间内不见消退。 此期皮肤的完整性未破坏,为可逆性改变,如及时去除致病原因,则可阻止压疮的发展。 • 第二期
年运行时间为 7200 小时。 项目用地和绿化方案 本项目占地面积约为 30 亩,其中建筑面积约 3000m,绿化面积12 亩即 8000m2,绿化覆盖率达到 40%。 根据项目的特点,项目主要建筑物分为仓库和焚烧炉两大部分,分别布置在西侧和东南侧,详见平面布置图。 其中在非建筑物的地方均进行绿化,按照设计,在办公室北侧建设亭台楼阁来美化环境, 在厂界次昼四周布置 10m 以乔木为主的绿化隔离带
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 保护目标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和 项目所在地周围环境现状,本报告将项目 东北侧村庄(约 30 户居民) 做为主要的环境保护目标 ,距离本项目约 120 米。 保护级别 大 气:保护级别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1996) 二级标准; 地表水:保护级别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20) 中 Ⅲ 类标准; 声环境
⑵ 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① 污泥膨胀:污泥膨胀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好氧池内的污泥负荷较底,丝状菌的比表面积比菌胶团大,在营养料受到限制和控制的状态下,比表面积大的丝状菌在取得底物的能力方面要比菌胶团微生物强,结果在曝气池内丝状菌的生长占优势,导致污泥膨胀。 解决办法:适当增加进水量、减少好氧池内的污泥量 、向好氧池内多补加碳、氮、磷。 二是好氧池内的污泥负荷较高
信息发布全面、真实,并且必须实言相告。 (一)处理方法与技巧 ( 1)危机公关第一步: 正视问题,内部公关 首先要正视问题,成立危机公关小组;然后进行内部公关,稳定市场一线的队伍;同时深入内部公关,安抚员工统一口径。 ( 2)危机公关第二步: 积极应对,主动承认 随着公众知情权观念的逐步深入,中国消费者普遍存在 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的心理。 态度决定成败,一旦面临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