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基本概念 • 危险度 • 安全性;安全性与危险度的区别 • 可接受危险度 • 实际安全剂量 • 危险度评价 美国社会条件下死亡率增加 1/106 每日吸烟 肺癌 每日饮酒 肝硬变 每日在煤矿下工作 1h 煤尘肺 开车旅行 240km 车祸 飞行 9600km 意外事故 活 动 死亡原因 在纽约市居住 2天 大气污染 • 危害认定 • 剂量 反应关系评价 • 接触评定 • 危险度特征分析 危险度评价 基本程序 研究 危险度评价 危险度管理 有害健康效应和对有关物化学物接触的实验室及现场观察 从高剂量到低剂量及从动物到人外推方法的探讨 现场测定 接触估计 人群表征 接触评定 ( 现在实际的或预期的接触情况怎样。 ) 剂量-反应关系评定 ( 剂量和人群有害效应发生的关系是什么。 ) 危害鉴定 ( 是否引起有害效应。 ) 危险度表征 (在特定人群中有害效应估计的发生率是多少。 ) 管理机构决定及行动 综合评价公共健康、 经济 、 社会 、 政治等因素选定管理措施 可供选择的管理措施的提出 安全性评价 现有的较具代表性的安全性评价程序 《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 《 农药毒性试验方法暂行规定 》 《 化妆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 》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 《 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 》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 毒理学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不同阶段的毒理学试验项目 第一阶段 急性毒性试验和局部毒性试验 第二阶段 蓄积试验和致突变试验 第三阶段 亚慢性毒性试验、生殖与发育毒性试验和代谢试验 第四阶段 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 人群接触资料 第十二章 免疫毒理学 卫生毒理学教研室 主 要 内 容 概述 免疫系统对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反应与机制 免疫毒性检测方案 免疫毒性试验方法与评价 第一节 概述 免疫毒理学概念 : 免疫毒理学( immunotoxico1ogy)是毒理学与免疫学间的边缘学科,也是毒理学的一个新分支。 它主要研究外源化学物和物理因素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有害作用及其机制。 免疫毒理学是在免疫学和毒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学科。 免疫毒理学。卫生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D.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 2年的 96.受理医师执业注册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对不符合条件不予注册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 B )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A. 15日 B. 30日 C. 45日 D. 60日 97.医师注册后有( A )情形的,应当注销注册。 A.中止医师执业活动 2年以上的 B.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相结合,对未能按照管理要求接受随访的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务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联系,保证管理的连续性。 (二)随访包括预 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 (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可通过本地区社区卫生诊断和门诊服务等途径筛查和发现高血压患者。 对于血压值为 130~ 139mmHg/85~ 89mmHg的正常高值人群
8. 9. 10. 照 片 日 期 形 式 内 容 地 点 场 次 受教育 人 次 说明:形式是指:电视、录像、 VCD、幻灯、录音、广播、电子显示屏等。 健康教育报刊宣传资料收发登记表 资 料 名
ory Toxicology 卫生毒理学教研室 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㈠ 中国 上海甲肝暴发 ㈡中国 山西朔州毒酒事件 ㈢中国 南京汤山中毒事件 ㈣中国 河北自沟苯中毒事件 ㈤日本 O157 事件 ㈥印度博帕尔灾难 ㈦德法荷比二恶英事件 ㈧英国疯牛病 ㈠上海甲肝暴发 自 1988 年 1 月 19 日起 ,上海市民中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发热、呕吐、反食、乏力和黄 疸
适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可提高机体对六氯苯的耐受性。 噪声能增加耳毒性药物如卡那霉素对耳蜗的损害作用。 一些能引起代谢低下、体温下降的毒物,在低温条件下毒性作用增加。 谢 谢 大 家。 第六章 化学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卫生毒理学教研室 第六章 基础毒性 167。 1 急性毒性作用 167。 2 蓄积毒性 167。 3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作用 167。 4 局部毒性作用 167。 1
毒物致癌作用的基本方法 (二)剂量选择和动物数量 中及低剂量组则按等比级数下推,如分别为上一个剂量水平的 1/2或 1/3。 低剂量组应不影响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寿命,即不产生任何毒性效应。 但低剂量组应高于人的接触剂量,一般不低于高剂量的 10%。 中剂量组介于高、低剂量之间,如有可能按受试物的毒物动力学性质来确定。 对照组除不给受试物外,其他条件均与试验组相同。 同时应设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