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毒理学生殖毒理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ory Toxicology 卫生毒理学教研室 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㈠ 中国 上海甲肝暴发 ㈡中国 山西朔州毒酒事件 ㈢中国 南京汤山中毒事件 ㈣中国 河北自沟苯中毒事件 ㈤日本 O157 事件 ㈥印度博帕尔灾难 ㈦德法荷比二恶英事件 ㈧英国疯牛病 ㈠上海甲肝暴发 自 1988 年 1 月 19 日起 ,上海市民中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发热、呕吐、反食、乏力和黄 疸 等症状的病例 , 数日内成倍增长 , 截 止 到当年的 3 月 18 日 ,共发生 29230 例。 ㈡山西朔州毒酒事件 1998 年春节前 , 山西文水县一不法分子用甲醇勾兑散装白酒 , 批发给外地个体户。 从 1 月 26 日开始 , 先后发现数百名群众饮假酒中毒住院 , 其中近 30 人死亡。 ㈢南京汤山中毒事件 2020 年 9 月 14 日 , 南京汤山发生一起特大投毒案。 犯罪分子陈正平将所携带的剧毒鼠药 “ 毒鼠强 ” 投 放到 “ 正 武 ” 面食店食品原料内 , 造成 395 人因食用有毒食品而中毒 , 死亡 42 人。 ㈣河北 白沟 苯中毒事件 2020 年初 , 在河北省高碑店市白沟镇箱包生 产加工企业打工的几名外地务工者 , 陆续出现了中毒症状 , 并有 6 人相继死亡 , 后经卫生部门调查确定为苯中毒事件。 ㈤日本 O157 事件 日本 O 157 事件 : 自 1996 年 6 月从日本多所小学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而发现元凶为 “ O157” 大肠杆菌以来 , 日本全国至当年 8 月患者 已达 9000 多人。 其中 7 人死亡 , 数百人住院治疗。 ㈥印度博帕尔灾难 1984 年 12 月 3 日 , 美国的跨国公司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中央 联 邦首府博帕尔开办的一家农药厂 , 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毒气泄漏事故 ,给当地居民带来巨大 的灾难。 据报道 , 共有 3600多人死于 这次事故。 ㈦德法荷比二恶英事件 1999年 , 比利时 、 荷兰 、 法国 、 德国相继发生因二恶英污染导致畜禽类产品及乳制品含高浓度二恶英的事件。 二恶英事件使当年比利时损失超过 10 亿欧元。 ㈧英国疯牛病 疯牛病在人类中的表现为新型克雅氏症 , 患者脑部会出现海绵状空洞 , 导致记忆丧失 , 身体功能失调 , 最终神经错乱甚至死亡。 1997年 , 英国科学家曾经预计 , 在最糟糕的情况下 , 可能会有 1000万人最终死于新型克雅氏症。卫生毒理学生殖毒理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基本概念 • 危险度 • 安全性;安全性与危险度的区别 • 可接受危险度 • 实际安全剂量 • 危险度评价 美国社会条件下死亡率增加 1/106 每日吸烟 肺癌 每日饮酒 肝硬变 每日在煤矿下工作 1h 煤尘肺 开车旅行 240km 车祸 飞行 9600km 意外事故 活 动 死亡原因 在纽约市居住 2天 大气污染 • 危害认定 • 剂量 反应关系评价 • 接触评定 • 危险度特征分析
D.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 2年的 96.受理医师执业注册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对不符合条件不予注册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 B )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A. 15日 B. 30日 C. 45日 D. 60日 97.医师注册后有( A )情形的,应当注销注册。 A.中止医师执业活动 2年以上的 B.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相结合,对未能按照管理要求接受随访的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务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联系,保证管理的连续性。 (二)随访包括预 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 (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可通过本地区社区卫生诊断和门诊服务等途径筛查和发现高血压患者。 对于血压值为 130~ 139mmHg/85~ 89mmHg的正常高值人群
适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可提高机体对六氯苯的耐受性。 噪声能增加耳毒性药物如卡那霉素对耳蜗的损害作用。 一些能引起代谢低下、体温下降的毒物,在低温条件下毒性作用增加。 谢 谢 大 家。 第六章 化学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卫生毒理学教研室 第六章 基础毒性 167。 1 急性毒性作用 167。 2 蓄积毒性 167。 3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作用 167。 4 局部毒性作用 167。 1
毒物致癌作用的基本方法 (二)剂量选择和动物数量 中及低剂量组则按等比级数下推,如分别为上一个剂量水平的 1/2或 1/3。 低剂量组应不影响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寿命,即不产生任何毒性效应。 但低剂量组应高于人的接触剂量,一般不低于高剂量的 10%。 中剂量组介于高、低剂量之间,如有可能按受试物的毒物动力学性质来确定。 对照组除不给受试物外,其他条件均与试验组相同。 同时应设阴性
化学致癌物具有致突变作用,遗传学改变在原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上起主要作用,致癌物诱致关键靶基因遗传改变的直接作用等在哺乳动物实验中证实。 ②发现人类接触致癌物与 DNA加合物,同其肿瘤中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特异碱基对突变之间具有相关性。 ③传统的长期致癌试验,花费大,周期长,不能适应化学物质快速增长的需要。 此外,致癌试验所用动物数量有限,难以检出弱的致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