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毒理学化学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亚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 亚慢性毒性试验的设计 二 慢性毒性作用:  慢性毒性的概念  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 慢性毒性试验设计 167。 3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9/15/2020 35 (一 ) 概念: 亚慢性毒性 (subchronic toxicity)是指人 或实验动物连续接触较长时间、较大剂量的外源化合物所引起的毒性效应。 慢性毒性 (chronic toxicity)是指人或实验 动物长期 (甚至终生 )反复接触低剂量的化 学毒物所产生的毒性效应。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一、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概念、目的 9/15/2020 36 (二)试验目的: ,对在急性及亚急性毒 性试验中发现的毒作用提供新的信息,并发现在急性及亚急性毒性试验中未发现的毒作用; ; — 反应 (效应 )关系,确定其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LOAEL)和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 NOAEL),提出此受试物的安全限量参考值。 供依据。 ,为将毒性研究结果外推到人提供依据。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一、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概念、目的 9/15/2020 37 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设计 (一)实验动物选择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亚慢性毒性试验 年龄: 大鼠 80~100g 狗 8~12月 小鼠 10~15g 数量: 小动物 ≥20 大动物 ≥6 性别: 雌雄各半 慢性毒性试验 年龄: 大鼠 50~70g 狗 8月 小鼠 初断乳 数量: 小动物 ≥40 大动物 ≥8 性别: 雌雄各半 9/15/2020 38 (二)实验动物染毒期限:  工业毒理学 —— 3- 6个月  食品毒理学 —— 6个月- 1年  环境毒理学 —— 6个月- 1年  致癌试验 —— 接近或等于动物的预期寿命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设计 9/15/2020 39 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设计 (二)实验动物染毒期限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9/15/2020 40  经消化道  经呼吸道  经皮肤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设计 (三)实验动物染毒方式 9/15/2020 41  亚慢性毒性的剂量选择  阴性对照组  低剂量组  中剂量组  高剂量组 急性毒性的阈剂量 1/20~1/5 LD50  组距: 3~10倍,最低不小于 2倍  慢性毒性的剂量选择  阴性对照组  低剂量组  中剂量组  高剂量组 亚慢性阈剂量或其 1/5~1/2 1/10 LD50  组距: 2~5倍,最低不小于2倍 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设计 (四)试验分组和剂量设计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9/15/2020 42 (五)观察指标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设计 9/15/2020 43 : 外观体征、行为活动、体重、食物利用率 2. 一般化验指标: 3. 系统尸解和病理学检查: ( 1) 脏器湿重、脏器系数( 脏 /体比值 ) ( 如肝 /体比,即 (全肝湿重 /体重 )100 ) ( 2) 病理学检查 :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设计 (五)观察指标 9/15/2020 44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设计 9/15/2020 45 四、局部毒作用        (体外)试验 局部作用 9/15/2020 46 第七章 外源化学物质突变作用 卫生毒理学教研室 9/15/2020 47 遗传毒理学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化学毒物致突变的类型 第三节 致突变作用机制和后果 第四节 机体对致突变作用的影响 第五节 观察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 的基本方法 9/15/2020 48 基本概念  遗传毒理学 (Geic Toxicology)  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外源化学物及其他环境因素对生物体遗传机构的损害作用及其规律。 其主要目的是检测那些能引起 DNA损伤的环境因素,研究其遗传毒作用的特点及对人类的潜在危害。 9/15/2020 49 基本概念 突变 (mutation) 遗传结构本身的变化及其引起的变异称为突变,突变实际上是遗传物质的一种可遗传的变异。  自发突变 (spontaneous mutation) 由于自然界中诱变剂的作用或由于偶然的自制、 转录、修复时的碱基配对错误所产生的突变。  诱发突变 (induced mutation) 诱变剂诱发的突变。 9/15/2020 50  致突变作用或诱变作用 (mutagenesis) 广义概念是外来因素,特别是化学因子引起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能力,而且此种改变可随同细胞分裂过程而传递。 简单地说,突变的发生及其过程即为致突变作用。 化学诱变剂 (chemical mutagen) 基因突变 (gene mutation) 一个或几个 DNA碱基对的改变 染色体畸变 (chromosome aberration) 染色体的结构及数目改变 基本概念 9/15/2020 51  DNA与基因 : 基因 (gene) 基因组 (genosome)  染色质 (chromatin)与染色体 (chromosome)  体细胞 (somatic cell)和生殖细胞 (germ cell)  基因型 (genotype)与表型 (pheotype)  细胞周期 (cell cycle)、有丝分裂 (mitosis)与减数分裂 (meiosis) 基本概念 9/15/2020 52 基本概念 9/15/2020 53 基本概念 9/15/2020 54 基本概念 9/15/2020 55 基本概念 9/15/2020 56  基因突变( gene mutation)  染色体畸变( chromosome aberration)  非整倍体和多倍体 (aneuploidy and polyloid) 化学毒物致突变的类型 9/15/2020 57 化学毒物致突变的类型  一、基因突变 (gene mutation)  1.碱基置换 (base— pair substitution) 指某一碱基配对性能改变或脱落所致的突变。 转换 (transition) 颠换 (transvertion)  2.移码突变 (frameshift mutation) 指发生一对或几对(三对除外)的碱基减少或增加,以致从受损点开始碱基序列完全改变,形成错误的密码,并转译成为不正常的氨基酸。 9/15/2020 58  一、基因突变 (gene mutation) 化学毒物致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