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毒理学化学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亚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亚慢性毒性试验的设计 二 慢性毒性作用: 慢性毒性的概念 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慢性毒性试验设计 167。 3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9/15/2020 35 (一 ) 概念: 亚慢性毒性 (subchronic toxicity)是指人 或实验动物连续接触较长时间、较大剂量的外源化合物所引起的毒性效应。 慢性毒性 (chronic toxicity)是指人或实验 动物长期 (甚至终生 )反复接触低剂量的化 学毒物所产生的毒性效应。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一、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概念、目的 9/15/2020 36 (二)试验目的: ,对在急性及亚急性毒 性试验中发现的毒作用提供新的信息,并发现在急性及亚急性毒性试验中未发现的毒作用; ; — 反应 (效应 )关系,确定其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LOAEL)和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 NOAEL),提出此受试物的安全限量参考值。 供依据。 ,为将毒性研究结果外推到人提供依据。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一、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概念、目的 9/15/2020 37 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设计 (一)实验动物选择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亚慢性毒性试验 年龄: 大鼠 80~100g 狗 8~12月 小鼠 10~15g 数量: 小动物 ≥20 大动物 ≥6 性别: 雌雄各半 慢性毒性试验 年龄: 大鼠 50~70g 狗 8月 小鼠 初断乳 数量: 小动物 ≥40 大动物 ≥8 性别: 雌雄各半 9/15/2020 38 (二)实验动物染毒期限: 工业毒理学 —— 3- 6个月 食品毒理学 —— 6个月- 1年 环境毒理学 —— 6个月- 1年 致癌试验 —— 接近或等于动物的预期寿命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设计 9/15/2020 39 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设计 (二)实验动物染毒期限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9/15/2020 40 经消化道 经呼吸道 经皮肤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设计 (三)实验动物染毒方式 9/15/2020 41 亚慢性毒性的剂量选择 阴性对照组 低剂量组 中剂量组 高剂量组 急性毒性的阈剂量 1/20~1/5 LD50 组距: 3~10倍,最低不小于 2倍 慢性毒性的剂量选择 阴性对照组 低剂量组 中剂量组 高剂量组 亚慢性阈剂量或其 1/5~1/2 1/10 LD50 组距: 2~5倍,最低不小于2倍 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设计 (四)试验分组和剂量设计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9/15/2020 42 (五)观察指标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设计 9/15/2020 43 : 外观体征、行为活动、体重、食物利用率 2. 一般化验指标: 3. 系统尸解和病理学检查: ( 1) 脏器湿重、脏器系数( 脏 /体比值 ) ( 如肝 /体比,即 (全肝湿重 /体重 )100 ) ( 2) 病理学检查 :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设计 (五)观察指标 9/15/2020 44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设计 9/15/2020 45 四、局部毒作用 (体外)试验 局部作用 9/15/2020 46 第七章 外源化学物质突变作用 卫生毒理学教研室 9/15/2020 47 遗传毒理学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化学毒物致突变的类型 第三节 致突变作用机制和后果 第四节 机体对致突变作用的影响 第五节 观察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 的基本方法 9/15/2020 48 基本概念 遗传毒理学 (Geic Toxicology) 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外源化学物及其他环境因素对生物体遗传机构的损害作用及其规律。 其主要目的是检测那些能引起 DNA损伤的环境因素,研究其遗传毒作用的特点及对人类的潜在危害。 9/15/2020 49 基本概念 突变 (mutation) 遗传结构本身的变化及其引起的变异称为突变,突变实际上是遗传物质的一种可遗传的变异。 自发突变 (spontaneous mutation) 由于自然界中诱变剂的作用或由于偶然的自制、 转录、修复时的碱基配对错误所产生的突变。 诱发突变 (induced mutation) 诱变剂诱发的突变。 9/15/2020 50 致突变作用或诱变作用 (mutagenesis) 广义概念是外来因素,特别是化学因子引起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能力,而且此种改变可随同细胞分裂过程而传递。 简单地说,突变的发生及其过程即为致突变作用。 化学诱变剂 (chemical mutagen) 基因突变 (gene mutation) 一个或几个 DNA碱基对的改变 染色体畸变 (chromosome aberration) 染色体的结构及数目改变 基本概念 9/15/2020 51 DNA与基因 : 基因 (gene) 基因组 (genosome) 染色质 (chromatin)与染色体 (chromosome) 体细胞 (somatic cell)和生殖细胞 (germ cell) 基因型 (genotype)与表型 (pheotype) 细胞周期 (cell cycle)、有丝分裂 (mitosis)与减数分裂 (meiosis) 基本概念 9/15/2020 52 基本概念 9/15/2020 53 基本概念 9/15/2020 54 基本概念 9/15/2020 55 基本概念 9/15/2020 56 基因突变( gene mutation) 染色体畸变( chromosome aberration) 非整倍体和多倍体 (aneuploidy and polyloid) 化学毒物致突变的类型 9/15/2020 57 化学毒物致突变的类型 一、基因突变 (gene mutation) 1.碱基置换 (base— pair substitution) 指某一碱基配对性能改变或脱落所致的突变。 转换 (transition) 颠换 (transvertion) 2.移码突变 (frameshift mutation) 指发生一对或几对(三对除外)的碱基减少或增加,以致从受损点开始碱基序列完全改变,形成错误的密码,并转译成为不正常的氨基酸。 9/15/2020 58 一、基因突变 (gene mutation) 化学毒物致突。卫生毒理学化学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代谢产物,或它们与内源性物质作用的反应产物的测定值,可提供有关化学物质暴露的信息。 包括体内剂量标志和生物效应剂量标志。 体内剂量标志可以反映机体中特定化学物质及其代谢物的含量,即内剂量或靶剂量。 如检测人体的某些生物材料如血液、尿液、头发中的铅、汞、镉等重金属含量可以准确判断其机体暴露水平。
等大动物 3~ 4只。 将性成熟雌雄动物按雌雄 l: 1或 2: 1比例同笼交配。 每日将已确定受孕雌鼠随机分入各剂量组和对照组。 出现阴栓或精子之日即为受孕 0日,也有人作为第 1日。 由于致畸作用有极为明确的敏感期,应精确掌握动物接触受试物的时间,必须在器官发生期。 外源化学物发育毒性的评价 发育毒性及其评定 胎仔检查 自然分娩前 12日将受孕动物处死,剖腹取出子宫及活产胎仔
化学致癌物具有致突变作用,遗传学改变在原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上起主要作用,致癌物诱致关键靶基因遗传改变的直接作用等在哺乳动物实验中证实。 ②发现人类接触致癌物与 DNA加合物,同其肿瘤中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特异碱基对突变之间具有相关性。 ③传统的长期致癌试验,花费大,周期长,不能适应化学物质快速增长的需要。 此外,致癌试验所用动物数量有限,难以检出弱的致癌物。
m;配电屏后面的维护、检修通道宽度应不小于 等。 成列的配电屏 (包括控制屏)的两端应与重复接地线和专用保护零线作电气联接,以实现所有配电屏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件为与大地等电位的等位体。 配电屏上的各条线路均应统一编号,并作出用途标记,以便于管理、利于正常安全操作。 配电屏或配电线路维修时,应停电并悬挂标志牌,以免停、送电时发生误操作。 配电屏应装设短路、过负荷、漏电等电气保护装置
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期间,我区根据整改时限要求,对拒不自行拆除的,组织国土监察、公安、行政执法、民兵、机关干部实施强拆,坚决拆除违法违章建筑,做到了拆迁零补偿和零伤亡。 大力宣传,广泛动员,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为了稳步推进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我区层层召开动员会,深入宣传土地矿产法律法规。 同时结合“ 6 25”土地日开展卫片执法宣传活动,通过制作卫片执法新闻专题片、出动宣传车、设立咨询台
;通过对某个或某些目的基因的上调或下调、 Knockout或Knockin,可以了解这些基因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机制,或外源化学物的免疫毒作用机制等。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转入的基因产物与内源性基因产物蛋白或多肽分子可能存在差异,两者介导的免疫学效应也可能并不完全相同。 因此,虽然转基因动物可以作为免疫毒性检测和机制的重要工具,但并不能替代用常规方法进行的免疫毒性试验。 毒理学教学课件